氣功修煉全論 十一入靜的機理實質是什麼? - 氣功 Qigong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07-10-12T11:43

Table of Contents

入靜的機理實質是什麼?

不同時代的人所依據的知識基礎和研究方法不同,對氣功入靜的認
識深度也不同。從歷史發展來看,呈現為逐步深入的趨勢。

  古人對入靜的認識主要表現在如何來達到入靜以及達到入靜狀
態所呈現的現象的描述上。例如,要求做到「澄神慮靜,無私無營」
,「舌柱上顎,心注一境」。現在許多人對入靜的認識與古人相比雖
然有了較大的進展,但是這種進展主要是表現在入靜方法的多樣化和
對入靜現象描述的更清晰一些。例如,認識到「入靜是一種在意念集
中和甚至清醒的情況下所出現的高度安靜、輕鬆、舒適的練功狀態」
,「大腦皮質的活動是處在一種特殊的安靜狀態,也叫清醒狀態下的
一種特殊的清醒狀態」,「是一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狀態」。可
見,這些進展尚沒有達到揭示入靜的機理實質的程度。造成這種現狀
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氣功在民間流傳,未能對傳統氣功的理論
和方法進行系統的研究和總結。在現代機理研究方面,也未能與現代
科學相結合,尤其是未能用與氣功關係密切的有關現代心理學、生理
學、心理生理學、行為醫學、心身醫學等方法來認識氣功的緣故。

  眾所周知,古人強調意識在練功中的作用,提出「全憑心意練
功夫」的觀點。用心理學的知識剖析一下從古到今的氣功書,可以清
楚地看到很多功法的介紹中都充滿了暗示詞語和手段。例如,唐代孫
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寫到:」作禪觀之法,閉目存思,想見空中太
和元氣如紫雲成蓋,五色分明,下入毛際,漸漸入頂,如雨初晴,雲
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腦,漸漸下入腹中,四肢五臟皆受其潤,如
水滲入地……」通過這些含義確切的暗示詞語所介紹的練功過程,可
以非常容易地從心理學角度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習氣功的過程實質上
是接受暗示和學會暗示方法的過程。開始練功到入靜的過程實質是利
用暗示方法進行自我暗示達到自我催眠狀態的過程。

  人的意識可概括地分為清醒與睡眠兩種狀態。實際上,在由清
醒進入睡眠以及由睡眠回到清醒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種過渡狀態,這
種過渡狀態既不同於普通的清醒,也有別於普通的睡眠,恰是氣功入
靜所描述的清醒狀態下的特殊安靜或安靜狀態下的特殊清醒。這種似
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意識狀態,在心理學中稱之為催眠狀態。

  心理學的催眠多由施術者通過對受術者施加暗示手段來實現,
也有通過自我暗示的手段使自己進入催眠狀態的自我催眠方法。從心
理學角度來看,人在催眠狀態中出現的主客觀反應與氣功入靜狀態中
出現的主客觀反應沒有任何本質的差別。如果說兩者之間有所不同的
話,這個不同主要表現在氣功入靜使用的暗示語言是帶有中國傳統文
化特色的術語。從這一角度出發,完全可以將氣功方法定義為帶有中
國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暗示催眠療法。動功除包含自我暗示催眠的核
心內容外,還含有不同程度的、由不同姿勢動作所產生的體力鍛鍊內
容。另一個不同表現為通過氣功鍛鍊達到的催眠狀態較之心理學的催
眠狀態,在主動性上更強一些。因為當練功達到入靜後,練功人還可
繼續向自身施加定向性的自我暗示,來主動調整內臟的功能活動。


出處: http://www.7gong.net/thread-711-1-1.html

--
Tags: 氣功

All Comments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07-10-14T03:43
這一篇很有趣…… XD

氣功修煉全論 十入靜與清醒和睡眠有何不同?

Ida avatar
By Ida
at 2007-10-12T11:41
入靜與清醒和睡眠有何不同? 入靜即是由一般的覺醒狀態進入氣功態的過程,又是氣功態的表現 。入靜是練功人在練功過程中,在意識清醒與意念集中的情況下,思 維活動比較單一化,雜念減少,心平氣和,對無關的內外刺激因素反 應減弱的一種特殊功能狀態。它即異於清醒,也與睡眠不同。這種差 別可以通過腦電圖反映出來。 ...

氣功修煉全論 九怎樣才能入靜?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07-10-12T11:38
怎樣才能入靜? 從神經生理學角度來看,各種內外刺激引起的神經衝動都可經腦幹 網狀結構等組成的非特異投射系統瀰散地傳導到大腦皮層,引起廣泛 的興奮,起到維持清醒的作用。所以各種具有阻斷這一神經衝動傳導 的措施,都有促進入靜的作用。   從接受外部刺激產生外部感覺的環節來講,這些感覺主要包括 視覺、聽 ...

胡海牙:《簡談靜功》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7-10-12T11:11
以下內容摘自下列書籍第1568頁至1571頁。 胡海牙 總編:《中華仙學養生全書》,2006年,中國大陸,華夏出版社   靜功,又稱內功。它的歷史,幾乎和中國的文明史一樣古老。早在五 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在治理天下的同時,經常和他的大 臣們討論醫學和養生的各種問題,後來人們對這些論論加以記 ...

氣功修煉全論 七意守丹田有哪些要求?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07-10-12T11:06
最末段將陳攖寧先生及胡海牙先生的意見給加上。 以本人為例,不加人為意念,靜坐時一持咒氣機即由頭部發動,然後氣 機自然往下運行,與傳統說法之氣機由下丹田發動,氣機往上運行不同。 再者,意守下丹田多有流弊,南懷瑾先生及聖嚴法師都提過。 而在傳統女丹功法的描述中,我所看的幾部女性的道家 ...

氣功修煉全論 二呼吸鍛鍊就是氣功嗎?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7-10-12T10:50
不要隨意使用調息的方法,因為「自然呼吸」會隨著身體的姿態不 同而不同,當你的調息方法與自然呼吸不同,而且調息不得法的話,很 容易就會呼吸不順或呼吸困難的現象。(包括一些觀息的方法,觀到後 來,也出現上述的問題。) 靜坐深沈時的自然呼吸是「逆式腹式呼吸」,也就是說「吸氣時腹 部凹進,反之吐氣時腹部凸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