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修煉全論 九怎樣才能入靜? - 氣功 Qigong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07-10-12T11:38

Table of Contents

怎樣才能入靜?

從神經生理學角度來看,各種內外刺激引起的神經衝動都可經腦幹
網狀結構等組成的非特異投射系統瀰散地傳導到大腦皮層,引起廣泛
的興奮,起到維持清醒的作用。所以各種具有阻斷這一神經衝動傳導
的措施,都有促進入靜的作用。

  從接受外部刺激產生外部感覺的環節來講,這些感覺主要包括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覺等,其中 80%以上的感覺信息來自
視覺和聽覺。因此可以通過輕閉雙眼以及選擇安靜的環境練功等措施
來阻斷視覺、聽覺刺激,減弱神經衝動幫助入靜。當然,對於那些有
益於入靜的良性視覺、聽覺刺激,仍可保留和利用,如悅耳的輕音樂
、悅目的君子蘭花等。

  其次是採取阻斷機體內部刺激的措施。這類措施可包括兩個方
面:

  一方面是主動地放鬆肌肉,這樣可以減少因肌肉緊張引起的肌
梭向中樞傳導的神經衝動。一般來說,臥式靜功最能達到放鬆肌肉的
效果。因此初學氣功者可以先練臥式靜功。但是初學者由於自控能力
差,在躺著練靜功時很容易進入睡眠狀態,所以也需經過一段時間鍛
鍊,才能恰到好處地將意識保持在不同於清醒與睡眠的氣功入靜狀態


  另一方面是調整好練功時的精神狀態:

  首先要避免情緒激動,當情緒激動時練功是無法入靜的。

  其次是避免主觀上急於求成,一味想放鬆入靜,反致精神緊張
,有礙入靜。

  除上述兩種應避免的精神狀態外,還有三種良性精神狀態調節
手段可以被利用來幫助入靜:

  其一是練功時要保持心情舒暢。

  其二是練功時要採用合適的意守方法。意守的方法很多,可以
只選一種,也可以選用多種依次進行。不論是選用一種還是多種,都
要做到「似有意,似無意」,「勿忘勿助」、「勿貪勿求」。而急於
求成,用意過強,在氣功中稱之為「著意」,則是入靜的重要障礙。

  其三是主動地利用良性自我暗示手段。例如可想像寧靜的夜晚
,站在綠草叢中……

  以上方法運用時可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急不躁。經過一定
時間的鍛鍊,隨著方法的熟練,會形成一個有利於自我心身平衡的條
件反射,到那時,入靜就不再是難事了。

出處: http://www.7gong.net/thread-711-1-1.html

--
Tags: 氣功

All Comments

胡海牙:《簡談靜功》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7-10-12T11:11
以下內容摘自下列書籍第1568頁至1571頁。 胡海牙 總編:《中華仙學養生全書》,2006年,中國大陸,華夏出版社   靜功,又稱內功。它的歷史,幾乎和中國的文明史一樣古老。早在五 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在治理天下的同時,經常和他的大 臣們討論醫學和養生的各種問題,後來人們對這些論論加以記 ...

氣功修煉全論 七意守丹田有哪些要求?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07-10-12T11:06
最末段將陳攖寧先生及胡海牙先生的意見給加上。 以本人為例,不加人為意念,靜坐時一持咒氣機即由頭部發動,然後氣 機自然往下運行,與傳統說法之氣機由下丹田發動,氣機往上運行不同。 再者,意守下丹田多有流弊,南懷瑾先生及聖嚴法師都提過。 而在傳統女丹功法的描述中,我所看的幾部女性的道家 ...

氣功修煉全論 二呼吸鍛鍊就是氣功嗎?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7-10-12T10:50
不要隨意使用調息的方法,因為「自然呼吸」會隨著身體的姿態不 同而不同,當你的調息方法與自然呼吸不同,而且調息不得法的話,很 容易就會呼吸不順或呼吸困難的現象。(包括一些觀息的方法,觀到後 來,也出現上述的問題。) 靜坐深沈時的自然呼吸是「逆式腹式呼吸」,也就是說「吸氣時腹 部凹進,反之吐氣時腹部凸起 ...

氣功修煉全論 八什麼叫「入靜」?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07-10-12T09:40
什麼叫「入靜」? 「入靜」,是一個氣功術語。「入靜」一詞較早出現在宋末元初時 。胡三省在《資治通鑑》中說:「入靜者,靜處一室,屏去左右,澄 神靜慮,無私無營」。佛家把「入靜」稱為「入定」,指入於禪定或 叫禪坐。儒家則將這種狀況稱為「坐忘」。除「入靜」、「入定」、 「坐忘」外,還有「虛靜」、「凝神」、「心 ...

氣功修煉全論 七意守丹田有哪些要求?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07-10-12T09:38
意守丹田有哪些要求? 所謂意守丹田,多指意守下丹田。下丹田有人認為在臍下一寸五分 氣海穴處,也有人認為在臍下三寸關元穴處。當然,意守丹田並非指 僅守住一個穴位點,而是指意守在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定的範圍內。   在練功的初期,由於思想不容易一下子集中,丹田不能馬上守 住,可先採用逐步放鬆法,使思想漸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