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牙:《簡談靜功》 - 氣功 Qigong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7-10-12T11:11

Table of Contents

以下內容摘自下列書籍第1568頁至1571頁。
胡海牙 總編:《中華仙學養生全書》,2006年,中國大陸,華夏出版社

  靜功,又稱內功。它的歷史,幾乎和中國的文明史一樣古老。早在五
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在治理天下的同時,經常和他的大
臣們討論醫學和養生的各種問題,後來人們對這些論論加以記錄和整
理,編成了著名的《黃帝內經》,內容深邃博大。即使是現代科學飛速發
展的今天,也沒有人能對它的觀點提出挑戰。而在防病治病,卻病延年
等領域,仍發揮著重要作用,這部巨著對靜功有著大量的原創性論述。
到了近三千多年前的周朝,靜功的理論和方法已經非常成熟,靜功的
實踐也在社會上非常盛行。此時成書的《道德經》、《莊子》及其他許多
著作都被後世奉為靜功理論的圭臬。

  以後歷代養生家對靜功又有了更深入的發展,留下了數千種珍貴
的著述,而且形成了許多門派。我們通常所說的靜功指的是靜坐功,其
實靜功遠不止這些,只要做到精神專一,神氣內守,行住坐臥都可做功
夫。比如,太極拳,就可以作為一種高級的靜功來練。俗話說:「打拳不
練功,到老一場空。「太極拳講究的就是外形鬆軟慢,內勁輕靈活;動是
命,靜是性。太極拳是性命雙修的運動。太者大也;極者至也;太極者靜
到極點,柔到極點,然後才能快到極點,硬到極點。練拳時,「刻刻留意
在腰間,腹內鬆靜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其實,
上乘內功豈止留意在腰間,而是要神氣意貫足,充滿全身,繃如彈簧。
外物來襲,如錢投鼓,如球碰壁,鏗然彈回。拳經云:「一粒金丹到指端,
指端力似電。」道經云:「一粒金丹吞入肚,始知我命不由天。」太極與靜
功,二而一,一而二,體一而用殊。我跟恩師陳攖寧先生修習仙學多年,
練太極拳也有半個世紀,如今雖然年已耄耋,仍然忙於醫務活動,論其
功,歸於太極拳和靜功而已。不過初學靜功的人,從靜坐開始容易見
效。

  學習靜功,對現代人來說非常重要。從中國養生學的立場來看,生
命是精、氣、神的統一體;精、氣、神中,氣(能量)是生命的本質。我們的
每一項活動,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念頭,無不是消耗體內能量的結果。
人體能量的枯竭,就是死亡;失去了生命能量的身體只不過是個僵屍一
具。人生活在世界上,為了工作、金錢和名譽,常常在過度地消耗自身,
導致早衰。

  為了確保我們生命的活力和健康的體魄,我們還需要通過運動來
補充和平衡身體各部分的能量。一般來說,人體的運動有三種形式:肢
體運動、體液運動(如血液循環)和經絡的運動。體育運動的目的是為
了通過肢體的運動,加快血液循環,從而增加細胞的氧氣和營養供應。
但這對於有些人來說並不合適。中國傳統的靜功和太極拳是身心合一
的運動,它不是通過肢體的大幅度的快速運動,而是通過意識對氣能
的作用來舒暢體液和經絡的循環,抑制內臟和大腦的過度消耗,使其
處於主動的休息狀態。多補給,少耗損,使貯能大于耗能。這種運動方
式安全可靠,做得好,長期堅持,一定能使人煥發青春,延年益壽,精力
百倍,其樂無窮;做得不好,也不至於出現偏差,產生危險。

  靜功,靜是關鍵的問題,這裡的靜,就是「入靜」,就是要做到「內想
不出,外想不入」。做到心靈寧靜,沒有任何雜念。我們不要把入靜片面
地理解為肢體靜止不動,其核心是神形相守,神氣相注;神行即氣行,
神往即氣住;目無所視,耳無所聽,心無所知,窈窈冥冥,昏昏默默,乃
至停息停脈。最後,靜極而動,真氣發生,[月永]絡通印,立證大道之妙。

  要達到入靜的效果,首先要選擇適當的姿勢。練靜功,採用坐式
或臥式或站式,完全可以隨各人自便。總的來說,你採用的姿勢,要使
週身放鬆,不使它局部緊張,不讓它有絲毫拘束。這樣坐的時間雖然長
久,心中並不厭煩,身上也沒有酸疼、麻木各種難以忍受的情況。如果
採用坐式,無論是盤坐還是端坐,都要做到空靈沉穩,含胸拔背,直而
不僵,鬆而不軟。至於手印該如何做,是左手在上還是右手在上,是掌
心向上還是雙手扶膝;盤腿是單盤還是雙盤好,是左腿在外還是右
腿在外,這些都是無關宏旨的細節,可根據個人意願和條件而定。至於
什麼時間練功合適,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白天或夜晚都行,關鍵
是要持之以恒。

  意守的問題,在靜功修煉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幾十年來,在我個人
的修養實踐中,在我指導學生和病人進行靜功練習的過程中,我對社
會上比較流行的意守法都作過研究和實驗,發現它們都難以避免弊
端,對初學者來說,不容易做得好。比如,很多人練靜功主張守下丹田,
長年累月,將全身精、氣、神團聚在下丹田一小塊地方,難免出現這樣
或那樣的問題。對年輕的男性修煉者來說,尤其不容易做好,他們大多
有配偶,萬一守得不得法,元陽遂衝關而出,不但前功盡棄。而且其損
失比未練任何功的人都要大。先師陳攖寧夫子曾對此打比方說,譬如
你將所有的金銀財寶分散放置,偏要全部收藏在一個箱子裡。有
朝一日強盜闖入,逼你打開箱子,將其中所藏搜刮盡淨,你一下子就變
成一貧如洗的窮人了。不如將貴重之物分散收藏,縱令遇有危險,喪失
一部分,其他部分還歸你所有。守「祖竅」(兩目之間)的法門也比較多
見,但有的人守祖竅,把握不好,守出了毛病。我就遇到過因守祖竅而
患眼肌痙攣症者。所以如果只守丹田,難免出毛病。提起「丹田」,人們
爭論也很多,就我來看,丹田無定處,「流遍周身不停滯」,全身上下都
可能是丹田。哪裡發揮了作用,哪裡得氣,哪裡就是丹田。

  從以上的觀點出發,我總結了「守皮膚」的意守法,就是將意念放在
週身的皮膚上,使其神氣貫足,感覺就好像全身浸在游泳池中一樣。到
一定程度,修煉者會感到氣息似雲霧蒸發,散布在全身皮膚的無數毛
孔之中,無形之氣自然凝聚,百脈通暢,營衛全身,持而久之,定能感到
精神百倍。

  修煉者練習守皮膚的功夫每次可長可短,不管練得長還是短,都有
一定好處。不過入靜的種種效果一般要在三十分鐘後才會出現。所以,
每天至少有一次要做到三十至六十分鐘。

  對靜功功法,古人《胎息銘》總結得甚好:「三十六咽,一咽為先。吐
唯細細,納唯綿綿。坐臥亦爾,行立坦然。戒于喧雜,忌以腥膻,假名胎
息,實曰內丹。非只治病,決定延年。『要做到』呼吸微末而勻」,從守皮
膚入手是比較容易的。

  以上談的是靜功修煉的初步功夫,至於中級和高級功夫,還要在煉
好初級功夫的基礎之上方可學習,尚有待與有志者交流。


--
  不是我不排版,是為了與原文校對修改方便之故。
※ 編輯: ilanese 來自: 122.124.134.253 (09/29 18:53)
ilanese:以後有書的話,我大概會直接說那本書第幾頁了,因為打字得 09/29 18:54
ilanese:花很多時間的,再來這套書,如果有志於氣功或靜坐,本來就 09/29 18:55
ilanese:應該要買一套了。 09/29 18:55
luzifur:你該不會是照著書 一字一字打下來吧? 09/29 19:21
luzifur:胡有開陳櫻寧天丹法函授班 不知你可有這方面資訊與教材? 09/29 19:22
luzifur: 元 09/29 19:23
ilanese:當然是一字一字打下來,還得簡化字翻成繁體字…… 09/29 19:36
ilanese:老實說,胡海牙先生本身恐怕可挖寶的東西很多…… 09/29 19:39
ilanese:陳攖寧先生的隱仙派,在台灣的傳承是抗戰之前陳攖寧先生的 09/29 19:51
ilanese:學說,抗戰之後的資料乃至於到陳先生仙逝前,應該絕大部分 09/29 19:52
ilanese:都在胡海牙先生的手上。 09/29 19:53
phantom23:[疑問]「守皮膚」要怎樣收功? 09/29 23:36
ilanese:哈哈哈!我哪知道啊!或許函授班會說吧? 09/30 00:57
ilanese:其實我還不曉得有函授班這玩意,基本上看陳、胡寫的東西其 09/30 00:58
ilanese:實都寫的很清楚了。 09/30 00:58
※ 編輯: ilanese 來自: 122.124.133.40 (09/30 00:59)
※ 編輯: ilanese 來自: 122.124.135.236 (10/12 11:12)

Tags: 氣功

All Comments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07-10-16T03:20
以後有書的話,我大概會直接說那本書第幾頁了,因為打字得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07-10-19T19:30
花很多時間的,再來這套書,如果有志於氣功或靜坐,本來就應該要買一套了。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07-10-23T11:39
你該不會是照著書 一字一字打下來吧?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07-10-27T03:48
胡有開陳櫻寧天丹法函授班 不知你可有這方面資訊與教材?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07-10-30T19:58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07-11-03T12:07
當然是一字一字打下來,還得簡化字翻成繁體字……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07-11-07T04:16
老實說,胡海牙先生本身恐怕可挖寶的東西很多……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07-11-10T20:26
陳攖寧先生的隱仙派,在台灣的傳承是抗戰之前陳攖寧先生的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07-11-14T12:35
學說,抗戰之後的資料乃至於到陳先生仙逝前,應該絕大部分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07-11-18T04:44
都在胡海牙先生的手上。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07-11-21T20:54
[疑問]「守皮膚」要怎樣收功?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07-11-25T13:03
哈哈哈!我哪知道啊!或許函授班會說吧?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07-11-29T05:12
其實我還不曉得有函授班這玩意,基本上看陳、胡寫的東西其實都寫的很清楚了。

氣功修煉全論 七意守丹田有哪些要求?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07-10-12T11:06
最末段將陳攖寧先生及胡海牙先生的意見給加上。 以本人為例,不加人為意念,靜坐時一持咒氣機即由頭部發動,然後氣 機自然往下運行,與傳統說法之氣機由下丹田發動,氣機往上運行不同。 再者,意守下丹田多有流弊,南懷瑾先生及聖嚴法師都提過。 而在傳統女丹功法的描述中,我所看的幾部女性的道家 ...

氣功修煉全論 二呼吸鍛鍊就是氣功嗎?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7-10-12T10:50
不要隨意使用調息的方法,因為「自然呼吸」會隨著身體的姿態不 同而不同,當你的調息方法與自然呼吸不同,而且調息不得法的話,很 容易就會呼吸不順或呼吸困難的現象。(包括一些觀息的方法,觀到後 來,也出現上述的問題。) 靜坐深沈時的自然呼吸是「逆式腹式呼吸」,也就是說「吸氣時腹 部凹進,反之吐氣時腹部凸起 ...

氣功修煉全論 八什麼叫「入靜」?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07-10-12T09:40
什麼叫「入靜」? 「入靜」,是一個氣功術語。「入靜」一詞較早出現在宋末元初時 。胡三省在《資治通鑑》中說:「入靜者,靜處一室,屏去左右,澄 神靜慮,無私無營」。佛家把「入靜」稱為「入定」,指入於禪定或 叫禪坐。儒家則將這種狀況稱為「坐忘」。除「入靜」、「入定」、 「坐忘」外,還有「虛靜」、「凝神」、「心 ...

氣功修煉全論 七意守丹田有哪些要求?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07-10-12T09:38
意守丹田有哪些要求? 所謂意守丹田,多指意守下丹田。下丹田有人認為在臍下一寸五分 氣海穴處,也有人認為在臍下三寸關元穴處。當然,意守丹田並非指 僅守住一個穴位點,而是指意守在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定的範圍內。   在練功的初期,由於思想不容易一下子集中,丹田不能馬上守 住,可先採用逐步放鬆法,使思想漸漸 ...

氣功修煉全論 六意守丹田是怎麼回事?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10-12T09:36
意守丹田是怎麼回事? 丹田原是道教內丹派修煉精氣神的術語,現在已被各派氣功廣為引 用。《東醫寶鑑》引《仙經》之文,不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還闡 述了丹田的功能:「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 寸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 藏神之府也」。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