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Charlotte
at 2012-05-14T22:38
at 2012-05-14T22:3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takano (唐獅子牡丹)》之銘言:
: ※ 引述《jkwusun (嘴砲妖僧)》之銘言:
: : 六祖壇經是錢穆點名了解中華文化的七本書之一
: : 何況鈞座的文章此段收尾為隨緣(佛), 相信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 : 那想請教
: : "學無上菩提者, 不得輕於初學,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沒意智"
: : 此段慧能在留"菩提本無樹"之前說的話
: : 是否為中華文化的範疇? 與鈞座的文章矛盾該如何解釋?
: : 若是中華文化之範疇, 則為何初學不能質疑老師的話?
: : 還是令師覺得不需要跟您解釋 (該文下段為"若輕人, 則有無量無邊罪")
: : 若非中華文化之範疇, 則鈞座自己就先槓上大師錢穆了, 長幼有序阿.......
: 我來嘗試回這篇。
: 所謂的錢穆先生的"瞭解中華文化的七本書",我在網路查了一下,出處似乎為此
: "復興中華文化人人必讀的幾部書" http://ppt.cc/CfTL
: ,裡面提到的書(文章)分別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
: 傳習錄,大學中庸與孔子孟子合稱四書,再加上後面提到的五本著作合為九本書才對,
: 何來的七本書之說。
http://www.spjh.tp.edu.tw/board1/news/44383100A00_attch1.doc
我的資料出處在此
其中提到"民國67年(1978)錢穆先生受邀至香港新亞書院舉辦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中,曾提
及中國人必讀的七本書,分別為《論語》、《孟子》、《莊子》、《老子》、《近思錄》
、《傳習錄》、《六祖壇經》等七部經典"
不過加入學庸確實也可以說的過去
: 再更進一步來看,錢穆先生念茲在茲的在於發揚強調儒學,看他如何歌頌蔣介石,
: http://ppt.cc/I~p8 看得到一絲一毫的老莊思想嗎?看得到一絲一毫的佛家思想嗎?
我不明白他寫蔣介石的祝壽文, 跟他有沒有治佛老之學有任何關係
1.從蔣介石的四箋以及其對曾國藩 王陽明的崇敬可以看出他本身就是一個儒家人物,
南懷瑾甚至在"我說參同契"中對蔣介石的理學研究有相當高的評價
錢穆如果在祝壽文裡面引佛老的典故那才叫白目
2.再者, 民國五十五年蔣介石還在世, 寫祝壽文不是寫史書, 禮貌上都是盡量寫好話
若在祝壽文罵人, 真的是很沒禮貌, 若罵的是還活著的蔣介石, 就不只是沒禮貌而已
: 從錢穆先生一生著作來看,不難看出哪個是他心目中的"中國主流中心思想",哪個是
: "旁枝思想",更不用說他提六祖檀經有滿滿為中國文化化妝,強調外來文化
: (飄搖數百年後)能被中國文化吸收發揚的立場。
"論錢穆先生的主體思想" 你確定我們要浪費時間吵這個嗎?
你跟我都不是這行的專門, 我覺得我們來吵這個事情毫無意義
搞不好人家十年前就戰過一輪了
: 換言之,即便用錢穆先生的價值觀思考,四書儒家價值觀與思考模式的一定是擺放優先
: 在於六祖壇經;正如同他提到的”復興中華文化人人必讀的幾部書”當中,孔孟四書有
: 太多不勝枚舉之處與老莊相衝突,但都是錢穆先生心目中的中華文化,且哪個是中心哪個
: 是旁枝其實旁人一目了然。chang101w文中的知其序列安其位,知所進退,跟四書的中心
: 思想相當吻合啊?!要以國學家錢穆的思想作為論證的話,這樣符合四書思想的東西當然
: 足以代表中華思想,與六祖檀經矛盾又如何,老莊也必然跟四書一堆矛盾啊。
我倒是認為, 錢穆舉例老莊 壇經有其思想史的理由
因為壇經之後就是理學的近思錄 傳習錄, 若認真研究便可發現儒家融會佛老的跡象
不過我想t君您絕對不會"浪費時間"去看的吧?
不然您也可以這樣理解, 中華文化本來就有很多面向
就算不是錢穆先生的主攻, 但他承認這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列入該書
其次
知其序列安其位,知所進退的這種封建思想, 到底是不是儒家的本意?
這主題五十年前也戰過一輪, 若您有興趣可參閱熊十力的<原儒>與<乾坤衍>
雖然乾坤衍爭議頗多, 但保證令您耳目一新
推 chang101w :謝謝您 在下有一些想法在下篇回復 114.43.132.45 05/14 20:33
c君您完全誤解此公的立場..................
--
: ※ 引述《jkwusun (嘴砲妖僧)》之銘言:
: : 六祖壇經是錢穆點名了解中華文化的七本書之一
: : 何況鈞座的文章此段收尾為隨緣(佛), 相信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 : 那想請教
: : "學無上菩提者, 不得輕於初學,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沒意智"
: : 此段慧能在留"菩提本無樹"之前說的話
: : 是否為中華文化的範疇? 與鈞座的文章矛盾該如何解釋?
: : 若是中華文化之範疇, 則為何初學不能質疑老師的話?
: : 還是令師覺得不需要跟您解釋 (該文下段為"若輕人, 則有無量無邊罪")
: : 若非中華文化之範疇, 則鈞座自己就先槓上大師錢穆了, 長幼有序阿.......
: 我來嘗試回這篇。
: 所謂的錢穆先生的"瞭解中華文化的七本書",我在網路查了一下,出處似乎為此
: "復興中華文化人人必讀的幾部書" http://ppt.cc/CfTL
: ,裡面提到的書(文章)分別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
: 傳習錄,大學中庸與孔子孟子合稱四書,再加上後面提到的五本著作合為九本書才對,
: 何來的七本書之說。
http://www.spjh.tp.edu.tw/board1/news/44383100A00_attch1.doc
我的資料出處在此
其中提到"民國67年(1978)錢穆先生受邀至香港新亞書院舉辦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中,曾提
及中國人必讀的七本書,分別為《論語》、《孟子》、《莊子》、《老子》、《近思錄》
、《傳習錄》、《六祖壇經》等七部經典"
不過加入學庸確實也可以說的過去
: 再更進一步來看,錢穆先生念茲在茲的在於發揚強調儒學,看他如何歌頌蔣介石,
: http://ppt.cc/I~p8 看得到一絲一毫的老莊思想嗎?看得到一絲一毫的佛家思想嗎?
我不明白他寫蔣介石的祝壽文, 跟他有沒有治佛老之學有任何關係
1.從蔣介石的四箋以及其對曾國藩 王陽明的崇敬可以看出他本身就是一個儒家人物,
南懷瑾甚至在"我說參同契"中對蔣介石的理學研究有相當高的評價
錢穆如果在祝壽文裡面引佛老的典故那才叫白目
2.再者, 民國五十五年蔣介石還在世, 寫祝壽文不是寫史書, 禮貌上都是盡量寫好話
若在祝壽文罵人, 真的是很沒禮貌, 若罵的是還活著的蔣介石, 就不只是沒禮貌而已
: 從錢穆先生一生著作來看,不難看出哪個是他心目中的"中國主流中心思想",哪個是
: "旁枝思想",更不用說他提六祖檀經有滿滿為中國文化化妝,強調外來文化
: (飄搖數百年後)能被中國文化吸收發揚的立場。
"論錢穆先生的主體思想" 你確定我們要浪費時間吵這個嗎?
你跟我都不是這行的專門, 我覺得我們來吵這個事情毫無意義
搞不好人家十年前就戰過一輪了
: 換言之,即便用錢穆先生的價值觀思考,四書儒家價值觀與思考模式的一定是擺放優先
: 在於六祖壇經;正如同他提到的”復興中華文化人人必讀的幾部書”當中,孔孟四書有
: 太多不勝枚舉之處與老莊相衝突,但都是錢穆先生心目中的中華文化,且哪個是中心哪個
: 是旁枝其實旁人一目了然。chang101w文中的知其序列安其位,知所進退,跟四書的中心
: 思想相當吻合啊?!要以國學家錢穆的思想作為論證的話,這樣符合四書思想的東西當然
: 足以代表中華思想,與六祖檀經矛盾又如何,老莊也必然跟四書一堆矛盾啊。
我倒是認為, 錢穆舉例老莊 壇經有其思想史的理由
因為壇經之後就是理學的近思錄 傳習錄, 若認真研究便可發現儒家融會佛老的跡象
不過我想t君您絕對不會"浪費時間"去看的吧?
不然您也可以這樣理解, 中華文化本來就有很多面向
就算不是錢穆先生的主攻, 但他承認這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列入該書
其次
知其序列安其位,知所進退的這種封建思想, 到底是不是儒家的本意?
這主題五十年前也戰過一輪, 若您有興趣可參閱熊十力的<原儒>與<乾坤衍>
雖然乾坤衍爭議頗多, 但保證令您耳目一新
推 chang101w :謝謝您 在下有一些想法在下篇回復 114.43.132.45 05/14 20:33
c君您完全誤解此公的立場..................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Damian
at 2012-05-16T20:48
at 2012-05-16T20:48

By Hardy
at 2012-05-17T06:43
at 2012-05-17T06:43

By Eartha
at 2012-05-21T14:05
at 2012-05-21T14:05

By Kama
at 2012-05-21T22:38
at 2012-05-21T22:38

By Linda
at 2012-05-22T14:52
at 2012-05-22T14:52

By Sarah
at 2012-05-27T10:41
at 2012-05-27T10:41

By Yedda
at 2012-05-28T22:41
at 2012-05-28T22:41

By Steve
at 2012-05-30T16:16
at 2012-05-30T16:16

By Blanche
at 2012-06-03T01:53
at 2012-06-03T01:53

By Hedda
at 2012-06-08T00:05
at 2012-06-08T00:05

By Catherine
at 2012-06-09T06:59
at 2012-06-09T06:59

By Odelette
at 2012-06-11T11:43
at 2012-06-11T11:43
Related Posts
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By Wallis
at 2012-05-14T21:15
at 2012-05-14T21:15
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By Christine
at 2012-05-14T20:27
at 2012-05-14T20:27
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By Rebecca
at 2012-05-14T20:10
at 2012-05-14T20:10
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By Barb Cronin
at 2012-05-14T10:07
at 2012-05-14T10:07
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By Queena
at 2012-05-13T23:23
at 2012-05-13T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