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收館》唐雅君:將續與會員溝通 - 有氧運動 Aerobics

By Thomas
at 2006-10-13T23:38
at 2006-10-13T23:38
Table of Contents
a大簡直分析得太棒了
真想問你是念管理科系出身的嗎?
之前亞力曾爆發分部不當裁減清潔人員造成勞資爭議的案件
(好像是新莊還是站前?)
據說就是為了精簡人力
因此打算要把清潔人員外包給人力派遣公司
原員工還是在亞力工作
但是年資中斷重頭起薪
勞健保三節年終獎金等福利
也因為改換雇主而取消
這事情兩年前鬧得很大
還報上新聞
其實有氧老師之所以還能在亞力佔有優勢
是因為有氧老師在所有亞力就職人員中
是「不可替代性」最高的一個族群
有氧老師需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證照認可等基本條件
換言之,技術門檻較高
但是,誠如a大所言
只要經過相關機構認證後就可以進行授課
也就是說,所謂的「技術門檻」
其實不再那麼困難
例如,我只要肯花錢(22000-30000不等)去受訓上課
考張證照並非難事
(在南部跳久的會員朝向兼職有氧老師的比比皆是)
然後到有氧健身房從代課開始接
以資方的角度來看
這是最好不過的趨勢
這些拼命找代課接課的兼職有氧老師
鐘點費可殺低
彈性、流動率高,因此雇主不必負擔雇用的責任
(例如勞健保三節福利,專任老師必須的保障鐘點時數等)
再加上BTS課程的盛行
使得有氧課程越來越朝向去技術化發展
有氧老師的取代性,相對會越來越高
唉唉...這其實是所有產業的趨勢
人力資源管理中所謂的「核心人力」與「非核心人力」
就是以技術可替代性來區分
在美國,連外科醫生都有所謂不少的assistant所取代
像醫生這樣高技術性的行當,也面臨去專業化、去技術化的危機
其實這是許多產業普遍的現象啦...
只是,這樣對會員到底是好還是壞?
我真覺得預收制度是一種很可怕的作法
收了錢就不認帳
所謂的業績好壞賺不賺錢
不是看店的「來客數」
而是看店的「業績數」
當一間老店來客數很多,但新的業績量不高時
並不代表這家店經營不善啊~
換個角度想,搞不好就是這個地區的客源飽和
(或店本身的人數容量就有一定限制)
所以現在的來客數就等於是在償付之前預收的會費
不是嗎?
公司降低勞動條件,好的有氧老師、pt呆不住走人
面對日益低落的服務,會員能怎麼辦?
消費者繳了錢之後,還能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有所規範與壓力嗎?
※ 引述《adhere (振翅高飛~~~~)》之銘言:
Tags:
有氧運動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維修日 ?!

By Quintina
at 2006-10-13T19:46
at 2006-10-13T19:46
有關body pump的問題

By Ula
at 2006-10-13T14:37
at 2006-10-13T14:37
有關body pump的問題

By Franklin
at 2006-10-13T13:47
at 2006-10-13T13:47
本週日下午一點半好樂迪館前店

By Emma
at 2006-10-13T13:25
at 2006-10-13T13:25
有關body pump的問題

By Audriana
at 2006-10-13T11:52
at 2006-10-13T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