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vate for Strava 擴充套件介紹 - 路跑 Road Running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9-09-12T12:0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bicycle 看板 #1TUSBGEj ]

作者: ctx705f (鍵盤小妹) 看板: bicycle
標題: [閒聊] Elevate for Strava 擴充套件介紹
時間: Thu Sep 12 12:00:12 2019

官方網站:https://thomaschampagne.github.io/elevate/#/landing

Google套件商店: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elevate-for-strava/dhiaggccakkgdfcadnklkbljcgicpckn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levatestrava/

無音樂圖文:https://chaos810126.pixnet.net/blog/post/350911831

==

使用Strava來記錄運動的單車愛好者相信不在少數。而除了Strava以外,台灣近年來使用
功率計的風氣愈來愈盛行,利用功率的科學化訓練也幫助許多車友快速提升實力。


那麼我們該怎麼分析自己的騎乘資料甚至功率資料呢?除了各家錶頭廠商如#Wahoo、
#Garmin、#Bryton自行開發的如Wahoo Fitness、Garmin Connect、Bryton Active等軟體
以外,還有#GoldenCheetah這個免費分析軟體,甚至於一套軟體要170美金的#WKO。


但相較之下最多人使用的是#TrainingPeaks,月費10美金提供了包含最熱門的#PMC圖、建
立課表、ATL-CTL-TSB監控等,當然每次的騎乘分析包含功率左右平衡、功率心率脫鉤率
等更不在話下。


那麼,如果你不想要付10元美金月費,但又想要有基礎的騎乘分析功能的話怎麼辦呢?那
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了,Google Chrome免費擴充套件─Elevate for Strava。


下載方式:

可以直接google搜尋關鍵字,或者是在套件商店輸入“strava”來搜尋即可。

安裝完成之後,可以從兩個路徑打開這個套件:

1.從google chrome右上角:那個三座山的圖樣就是了。
2.在Strava電腦版主頁裡面打開:如圖中紅色框框所示,就在搜尋功能的旁邊。


讓我們打開套件,進到Elevate for Strava的APP主頁。在開始所有的功能和設定之前,
右上角的太陽圖案可以切換成日間或者夜間閱讀模式,隨喜選擇。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同步資料。在右上角的Sync欄位可以點選開,裡面有各項的活動同步
選項,也可以提供匯入和匯出。如果常在使用的話可以用"Sync recent activities"就好
,速度比較快。但若比較久沒用,又需要監控PMC圖的話,就建議用"Sync all
activities"一次同步所有資料。


因為資料是從Strava抓過來的,所以會有速度上的限制,大約是100個活動/6分鐘。


同步完資料之後最重要的是運動員設定Athlete Settings。點選右中側的"Add new
dated athlete settings"可以設定新的運動員資料。通常最重要的就是體重和功能性閾
值功率FTP(Functional Threshold Power),剩下比如最大心率Max HR、靜止心率Rest HR
、乳酸閾值心率LTHR(Lactate Threshold Heart Rate)等隨喜填寫就好。畢竟測FTP已經
很累了,再測個LTHR會更厭世。


接著如果有需要,還要進行一般性設定Global Settings。根據我自己研究的結果,通常
只要設定你的單位就好了,也就是調整成公制和攝氏,剩下的基本上都不用管。


每一項數據旁邊都有Information的符號,點開可以看該項數據是怎麼計算的。其中包含
在Trainingpeaks常見的變異係數VI、FTP、功率/體重比等等。要注意的是,Elevate
for Strava在訓練壓力得分並不是使用TSS(Training Stress Scores),而是PSS(Power
Stress Scores)。其實兩者意思相同,但TSS是TrainingPeaks專用術語,其他人不能用。


而除了一般設定和運動員設定之外,還有一個Zone Settings。但是這個zone並非根據你
的FTP或者心率區間計算,而只是為了strava統計方便,所以不用去改他,用預設的設定
就可以了。


講了這麼多,終於進入到Elevate for Strava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PMC(Performance-Management-Chart)圖。Fitness、Fatigue及Form都可以直接用
TrainingPeaks的PMC圖定義直接對應。同時將游標移動到日期上方也可看到當日累積的
TSS,以及造成的數值變化。


至於在整個PMC圖的上方還有更多細部設定可以完善你的PMC圖,包含TSS的計算模式、特
定起始日與數值、剔除特定活動等等,製作成下圖所示。


接著讓我們回到Strava主頁。打開活動,可以發現右邊的數據變得多樣了起來,最重要的
功能自然是紅色框框中的“Display elevate extended stats”。


點開之後就可以看見一連串的統計分析圖。心率和速度的分析圖如下,就不贅述。


功率可能會是比較重要的點,除了顯示功率、VI值、Intensity(在TP系統中是Intensity
Factor, IF)外,還有功率推力比、最佳20分鐘功率(Cp20)和每小時的TSS累積量。


迴轉速分析。有平均迴轉速、總迴轉數、爬坡迴轉、下坡迴轉、每轉前進距離等資料。


坡度分析。主要統計在這次騎乘主要是甚麼地形,以及各個坡度的占比、爬坡時間、距離
及速度、下坡時間、距離及速度等等。


海拔分析。主要分析為總海拔的上升和下降量,以及所處海拔的統計分析。像是這次活動
,因為是在Zwift的虛擬地圖上,所以幾乎都是在海拔100~200m的地方跑。如果有爬大山
的話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分布圖。


爬升速度。這邊有一個可能比較陌生的名詞叫做VAM,其原文是義大利文的 velocità
ascensionale media。 意思就是平均爬升高度,單位通常是VM/H,代表每小時平均垂直
上升高度。比如今天甲有800VM/H的實力,那甲若能維持這個輸出數據,他就能在爬升
2622的西進武嶺中在3個半小時內完賽。


接下來就是在Strava中大家最關心的區段分析了。點開路段,同樣在“Show extended
statistics of effort”中可以看到各項的統計分析資料。但好處是僅止於“該區段”。
也就是若你想要破PR,可以在這方面下工夫分析。


最大的好處是也可以分析別人的數據。只要在區段分析中點開KOM的數據,你就可以研究
該如何成為KOM。


那講了這麼多,有沒有甚麼缺點呢?當然有。第一,沒有資料點。對於偶爾掉訊號或者功
率暴衝想要把這些數據給tune掉的人來說,Elevate for Strava無法做到這件事。


第二,沒有Peak分析。Peak圖在分析各時間的運動表現的時候相當有用,能幫助你分析在
何時功率開始明顯衰退or維持時間不足,那可能就是弱項,需要針對加強。Elevate for
Strava同樣無法辦到。


第三,圖表不夠直覺。雖然可以由“間隔段”的功能來分析自己在每個區間的運動表現,
但是在每個間隔段之間無法互相比較,也沒有較為好用的圖表。


第四,無法預估PMC圖。這是套件原罪,畢竟在TP上可以預載課表,所以可以模擬未來的
PMC圖走向。但因為Elevate for Strava是抓現有的活動來畫圖,所以理所當然沒有未來
,頂多只能預估“明後天若沒有運動,狀態可以恢復多少”。


第五,沒有手機APP。TP的強大之處在於可以用手機看自己的課表和PMC圖,Elevate for
Strava僅止於桌面瀏覽器的支援。


說這麼多,雖然有些無可避免的缺陷存在,但基礎好用的分析應該能夠滿足不少車友。文
章的最後也要介紹對作者來說最有幫助的“Donate”功能,如果大家有喜歡,可以支持一
下原作者。

--
┌─── ◣▂▄▆ ──◣▂▄▆ ──◣▂▄▆ ──◣▂▄▆ ──┐
ha cool man
● ● \ ● ● \ ● ● \ ● ● \
_ _ _ _
█◣ █◣ 馨 █◣ █◣
└─── ▍ / \ ▍ / \ ▍ / \ ▍ / \ ──┘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慢跑新手練習請教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9-09-12T08:50
因為今天早上要晨跑,所以昨天沒看清楚亂回, 變成當個版寫回憶錄真抱歉......^^;; 現在因為高手太多了,聽說全馬330都沒什麼人敢寫心得文, 更不用說sub4,但過去一年從準備sub4到今年新的目標, 自認雖然進步緩慢,但至少很認真在練,所以我還是想分享一下訓練的心得。 第一:想要好好跑個全馬 ...

慢跑新手目標破二請益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9-09-12T07:36
看到大家對新手都好有愛我就問了 小弟1976年生 身高174 體重75(三個月前80) 跑齡3個月 過往運動是籃球(一周一次)爬山(一月一次) 6月跑量約20k 7月跑量約107k 8月跑量約95k 8月得了一次a流,爬了一次玉山.玉山里程數約25k a流前我的跑表預測我的半馬時間約2h15m ...

慢跑新手練習請教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9-09-11T21:59
小弟用自身經驗稍微回覆一下 我到現在還是在用福澤式訓練,跟正規訓練有點不一樣 2018年經歷2個近6個月的訓練期,對訓練方式有些想法 剛起步不設定目標其實也不錯,正是我想說的「無欲則剛」 2018年初大概還是5分速的程度 但因為離比賽還很久,所以心裡也不急。跑完既定時間/距離就對了 每次就是跑50~60分鐘 ...

慢跑新手練習請教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9-09-11T20:22
這個討論串看完有點感想,獻醜想跟原po分享一下, 小弟明年才進入馬場的死亡之組(M40), 照您文章提到的年齡,應該比您小個1~2歲, 我在剛進社會的時候(2005~),就和同學起哄玩三鐵、路跑, 那時比較像歡樂跑、旅跑的感覺,沒有什麼正式的練習,成績當然也不怎麼好看, 也因為沒有什麼練習,頂多半馬 ...

慢跑新手練習請教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9-09-11T20:00
※ 引述《levirrrrr (兵長)》之銘言: : 感謝各位版友與Jay大的回應, : 膝蓋我會多注意用不同的方式鍛鍊其他部位的肌力。 : 其實我並不是要跟別人比, : 只是雖然我身邊很多sub4的朋友, : 但正如Jay大所說, : 每個人狀況不盡相同,練法也不同, : 所以我反而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