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修煉全論 五四怎樣站著練功? - 氣功 Qigong

By Callum
at 2007-10-17T09:12
at 2007-10-17T09:12
Table of Contents
怎樣站著練功?
站著練功即採用站式姿勢練功,包括站式動功和站式靜功。站式靜
功也稱站樁功,對治療某些疾病和保健強身具有良好效果。站式動功
也有很多種:有套路動功和非套路動功,非套路動功中又有散手功和
誘發功(也稱自發功、引動功)。這裡主要介紹站樁功的一些內容。
站樁功是「形、意、氣、力」有機結合、相互作用的一種功法
。它不僅有適合於各種需要的多樣化的練功姿勢,而且有一些特殊的
要求。如要求做到「內三合」和「外三合」。所謂「內三合」就是心
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三合」是指肩與髖合、肘與膝合
、手與腳合。從而達到形意氣力完整如一,混然一體的境界。
站樁功有很多種姿勢,各姿勢都有其不同的要求和作用。如站
樁功的體勢可高可低,體勢越低,鍛鍊的強度就越大。年輕人如為了
健身,可以選用低位式,而一般患者則可以採用高位式,隨著體力的
增強而逐步降低體式。兩臂姿勢可開可合,可高可低,可抱可撐,可
按可捧。但姿勢不同,相應的意念也有所不同。按球式即兩手如按球
狀,意念兩手各按一個水中浮球;捧水式即兩手如捧一碗水,其作用
也不一樣。站樁功的動作可以是非對稱性的,如一手上托,一手下壓
;也可是對稱性的,即兩手同時朝上或朝下。總之,站樁功的姿勢較
多,練功人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姿勢進行鍛鍊。在姿
勢上要保持完整均衡,挺拔舒適,松而不懈,緊而不僵,上虛下實,
如樹生根。
下面介紹一種最常使用的站樁功姿勢,練功人可以根據以上原
則,變換不同的姿勢。
垂撐式站樁: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正頭平視,腰脊豎直
,兩臂如弓,鬆肩,垂肘,虛腋,手指舒展,含胸收腹,兩髖內合,
臀呈坐勁,兩膝微曲微內扣,兩腳掌平均著地。在保持這種姿勢的基
礎上,儘量放鬆全身的肌肉。自然呼吸,意念想像兩腳如樹生根,身
體象青松一樣挺拔屹立,巍然部動。
站樁功每天練二、三次,開始時10分鐘左右,以後逐步延長至
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在開始練站樁功時,可能會感到兩腿酸脹疲勞,
屬正常現象,經過一段練習後會逐步適應。在變換姿勢時,有人主張
兩手高不過眉,低不過臍,遠不逾尺,近不粘身。在這個範圍內,自
然地按目的和意念的不同,變換不同姿勢,並體會在某種姿勢的特定
意念下,身體上出現的相應感覺變化,使姿勢與意念相統一。無論採
用那種姿勢都應做到「情緒寧靜」。「自然放鬆」、「舒適自然」。
一般採用自然呼吸、放鬆入靜後,呼吸會自然變得細緩勻長。意念與
姿勢協調統一,對雜念也順其自然,不人為地追求入靜。
出處: http://www.7gong.net/thread-711-1-1.html
--
站著練功即採用站式姿勢練功,包括站式動功和站式靜功。站式靜
功也稱站樁功,對治療某些疾病和保健強身具有良好效果。站式動功
也有很多種:有套路動功和非套路動功,非套路動功中又有散手功和
誘發功(也稱自發功、引動功)。這裡主要介紹站樁功的一些內容。
站樁功是「形、意、氣、力」有機結合、相互作用的一種功法
。它不僅有適合於各種需要的多樣化的練功姿勢,而且有一些特殊的
要求。如要求做到「內三合」和「外三合」。所謂「內三合」就是心
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三合」是指肩與髖合、肘與膝合
、手與腳合。從而達到形意氣力完整如一,混然一體的境界。
站樁功有很多種姿勢,各姿勢都有其不同的要求和作用。如站
樁功的體勢可高可低,體勢越低,鍛鍊的強度就越大。年輕人如為了
健身,可以選用低位式,而一般患者則可以採用高位式,隨著體力的
增強而逐步降低體式。兩臂姿勢可開可合,可高可低,可抱可撐,可
按可捧。但姿勢不同,相應的意念也有所不同。按球式即兩手如按球
狀,意念兩手各按一個水中浮球;捧水式即兩手如捧一碗水,其作用
也不一樣。站樁功的動作可以是非對稱性的,如一手上托,一手下壓
;也可是對稱性的,即兩手同時朝上或朝下。總之,站樁功的姿勢較
多,練功人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姿勢進行鍛鍊。在姿
勢上要保持完整均衡,挺拔舒適,松而不懈,緊而不僵,上虛下實,
如樹生根。
下面介紹一種最常使用的站樁功姿勢,練功人可以根據以上原
則,變換不同的姿勢。
垂撐式站樁: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正頭平視,腰脊豎直
,兩臂如弓,鬆肩,垂肘,虛腋,手指舒展,含胸收腹,兩髖內合,
臀呈坐勁,兩膝微曲微內扣,兩腳掌平均著地。在保持這種姿勢的基
礎上,儘量放鬆全身的肌肉。自然呼吸,意念想像兩腳如樹生根,身
體象青松一樣挺拔屹立,巍然部動。
站樁功每天練二、三次,開始時10分鐘左右,以後逐步延長至
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在開始練站樁功時,可能會感到兩腿酸脹疲勞,
屬正常現象,經過一段練習後會逐步適應。在變換姿勢時,有人主張
兩手高不過眉,低不過臍,遠不逾尺,近不粘身。在這個範圍內,自
然地按目的和意念的不同,變換不同姿勢,並體會在某種姿勢的特定
意念下,身體上出現的相應感覺變化,使姿勢與意念相統一。無論採
用那種姿勢都應做到「情緒寧靜」。「自然放鬆」、「舒適自然」。
一般採用自然呼吸、放鬆入靜後,呼吸會自然變得細緩勻長。意念與
姿勢協調統一,對雜念也順其自然,不人為地追求入靜。
出處: http://www.7gong.net/thread-711-1-1.html
--
Tags:
氣功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氣功修煉全論 五二怎樣躺著練功?

By Regina
at 2007-10-17T09:10
at 2007-10-17T09:10
氣功修煉全論 五一怎樣治療練功出偏?

By Tracy
at 2007-10-17T09:08
at 2007-10-17T09:08
氣功修煉全論 五十怎樣預防練功出偏?

By Lucy
at 2007-10-17T09:06
at 2007-10-17T09:06
氣功修煉全論 四九為什麼練氣功有時會誘發精神障礙?

By Hedda
at 2007-10-17T09:04
at 2007-10-17T09:04
氣功修煉全論 四八練氣功會練出精神病嗎?

By Susan
at 2007-10-17T09:03
at 2007-10-17T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