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的定義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1-11-24T14:16

Table of Contents

並不是說只有心集中在固定所緣上才會產生樂受,
其他方法不會產生樂受.
而是所緣不明確的話那些樂受不夠強,無法成為禪支.
除非是阿羅漢修四念處才不需要把心集中在明確的範圍內.
在成為阿羅漢之前修四念處時都是只關照五蘊的一小部份
不會關照全部的五蘊.
而且修四念處時禪修所緣一定是五蘊,絕對不能跑到概念法去.

就算是阿羅漢入四禪八定,心一定是集中在固定不變的概念法,
禪修所緣絕對不能跑到其他地方,不然無法入定.

所謂的正定是心穩定的集中於目標,不散亂.
沒有正定心很容易會散亂不安.
正精進是心的力量穿透目標,
沒有正精進心很容易會昏沉懶惰.
正定和正精進必須要平衡,正定強正精進弱容易昏沉,正定弱正精進強容易掉舉.
正念是對身心很清楚明白,不會迷迷糊糊.
沒有正念心很容易會模糊不清,不知不覺.

無論是修四念處或奢摩他,
心若是沒有明確的範圍,很容易會胡思亂想.
這樣的話無法修正念,正定,正精進.

--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1-11-29T13:36
用正確的觀念方式 走正確的路及方向 而心無旁騖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1-12-04T12:55
依我的經驗,禪坐生起的樂受由內心境界所產生,在肉體處於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1-12-09T12:15
平和安定的狀態下,相對使這種內心舒坦的覺有更明顯作用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1-12-14T11:35
\受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1-12-19T10:55
反正不用你說的方法,就無法成為禪支就是了。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1-12-24T10:14
不過,你列的方法,除了全面性觀照身心受法外,基本上應該都算是道家所謂的有為法了,用的大多是識神。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1-12-29T09:34
基本上這是論師寫的東西,雖然《清淨道論》在南傳佛教的地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2-01-03T08:54
位和經差不多。反正你覺得真能派上用場就好了。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2-01-08T08:13
我個人是覺得《清淨道論》的方法極為繁瑣。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2-01-13T07:33
阿毗達摩是經還是論啊?我google到的資料大多是說論。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2-01-18T06:53
我根本就不修出入息的。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2-01-23T06:13
道家無為法的那套,和佛教的教法本身就不儘相同了。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2-01-28T05:32
南傳阿毗達摩是論,但是佛說,其他派的阿毗達摩我不討論.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2-02-02T04:52
出入息並非重點,重點是無論是修四念處或修奢摩他,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2-02-07T04:12
搞清楚什麼可當禪修所緣什麼不能當禪修所緣是最基本的.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2-02-12T03:32
你如果要說服對方的話,你也必須了解對方在說什麼才行?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2-02-17T02:51
道家無為法那一套,非止非觀,更別提去注重什麼佛教說的所緣了。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2-02-22T02:11
我並不打算說服你,佛法和道家本來就沒關係.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2-02-27T01:31
問題在於,如果你連佛教修行的基本觀念都不了解,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2-03-03T00:51
你要談佛教的修行方法內容都是不精確的.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2-03-08T00:10
對啊!唯有佛教的方法才能修出正定,其他外道都是沒辦法的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2-03-12T23:30
,不就是這種想法嗎?這兒是靜坐板,不是上天下地唯我獨尊的佛教板。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2-03-17T22:50
你已經越扯越遠了,一開始是你談佛教的入定,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2-03-22T22:09
然後又用了禪支這個名詞,但內容和佛教的定義不合.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2-03-27T21:29
你至少得了解基本觀念,不然要談的東西內容就會有問題.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2-04-01T20:49
《佛光大辭典》【禪支】 禪,禪定;支,部分之義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2-04-06T20:09
還有我沒說佛教的入定是無念之類的,那是道家一些門派的說法。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2-04-11T19:28
禪支是支持禪定的因素,如果你不是練佛教的禪定,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2-04-16T18:48
當然就不會有禪支了.簡單的說不是所有的樂受都可以稱為"樂禪支".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2-04-21T18:08
反正我也把實際經驗寫出來了,我的功力在我門裡算是中階而已,雖然功力低微,但起碼也不算太爛。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2-04-26T17:28
連練到降白虎斬赤龍的人的樂受經驗也寫出來了,就比較看看

入定的定義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1-11-24T11:39
首先,是不是一定得用心念集中在某一個目標或標的這種方法,才會 引起樂受,這在我個人、本門前輩還有其他不同門派的前輩大德的經驗及 文字裡,我是否定的。 至於樂受程度要到什麼程度?才等同佛教禪修名詞裡的喜禪支、樂禪 支,這我就不提了,反正佛教一堆法師、禪師寫了一堆文章,你們去比較 看看就好了。 ...

入定的定義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1-11-24T10:45
※ 引述《swandance (行雲)》之銘言: : 同意。 : 事實上,我近日寫那些文章,主要不是期望i大能夠接受,更不是為了批判i大。 : 我的動機之一是為佛法而寫。 : 這方面的混淆是重大麻煩,會造成慧命的破壞。 我對自己的回文進行了反思。 起初回應此系列文,是因「心一境性」(乃至後來的「喜禪支」 ...

入定的定義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1-11-24T00:23
※ 引述《hvariables (Carl)》之銘言: : 不過ilanese所說的方法, : 究竟是誰發明的? : 到底有那些人修了這種方法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 也是解釋的不清不楚. : 而且ilanese所用的某些名詞是佛教所創定義嚴謹的名詞, : 但是定義卻和佛教說法不同且內容不明, : 這樣的話很容 ...

入定的定義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1-11-23T23:47
按照南傳阿毗達摩對心的定義: 心的作用是認知,覺知所緣,這所緣可以是概念法,五蘊,涅槃. 心所則是伴隨著心和心同時生同時滅. 每個心至少會有七個遍一切心心所,觸,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 但是ilanese說的無念是能覺知還有樂受, 這種無念的說法對什麼是念什麼是無念定義不明. 不過照南傳阿毗達摩的 ...

入定的定義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1-11-23T23:40
※ 引述《ilanese (打臉就要打很痛才行)》之銘言: :   入定的定義,各個宗教門派的看法都不盡相同: :   一、李嗣涔教授的看法:「我們測量了氣功師父在練氣時腦α波振幅 : 之變化,由此發現了兩種不同的氣功態。第一種狀態腦α波之尖峰功率大 : 幅降低,我們定義為『入定態』。第二種狀態剛好相反,腦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