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的定義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1-11-22T20:4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ilanese (打臉就要打很痛才行)》之銘言:
: 實際上來說的話,即使是使用所謂的「無為法」,據我個人及同門
: 前輩的經驗,佛教的色界四禪的禪支:喜禪支、樂禪支之類還是會出現
: 的(我的看法是隨著氣脈的打通程度,那個樂受的程度也不同),而心
: 一境性禪支就不會有了(因為用無為法,就沒有所謂的心一境性了。)

靜坐板不是佛教板,想來此板的談論,不必然以佛法為唯一準據。

但由於「心一境性」是佛教語,可以說的是:倘若以佛教普遍定義的「心一

境性」來說,那麼,沒有「心一境性」成分的,就不會是佛教指稱的正定。


ilanese:這篇「不專注于物體之瑜珈」其實內容就很詳細了:11/22 19:40
ilanese:文章代碼(AID): #1AzkO_ym11/22 19:40

如上所述,沒有心與所緣合一的「心一境性」,就不是佛教指稱的定境。

i大提示的那篇文章,數數談到「安止」──在佛法,「安止」中是必有「心

一境性」的。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1-11-24T22:15
這篇「不專注于物體之瑜珈」其實內容就很詳細了:文章代碼(AID): #1AzkO_ym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1-11-26T23:44
同理,心一境性的狀態,也不符許多道家門派對入定的看法。因為還有那麼一念……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1-11-29T01:14
「不專注于物體之瑜珈」裡介紹的方法是「不專注」。 XD

入定的定義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1-11-22T16:56
→ ilanese:一、那個覺知心是一定要的。11/22 13:39 在佛教裡,除了「正定」的修習,另有兩類法門與之相關而不必盡同,那 分別是「正念」,以及禪密祖師所開出「直指人心,無修無染」等一類法 門。所謂「相關而不必盡同」,意指三者可以側重傳習,但也可以互相增 上,甚至結合在一起。這三者,在行境 ...

入定的定義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1-11-22T13:25
※ 引述《ilanese (打臉就要打很痛才行)》之銘言: : 佛教的止禪:concentrative meditation,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所緣上, : 最終一念。 : 道家的「無為法」:open-up meditation,採取是念頭自然寂滅的方式, : 最終無念。(但實際下手去坐時,是 ...

入定的定義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1-11-22T12:34
※ 引述《swandance (行雲)》之銘言: : ※ 引述《ilanese (打臉就要打很痛才行)》之銘言: : :   二、道家經典:極少描述所謂「入定」的定義,能有個「無念」的說 : : 法就不錯了,但有的門派的描述是「無念而有覺知的狀態」。 : : 如果是這種定義的話,那佛家常說的色界四禪共 ...

入定的定義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1-11-22T11:55
※ 引述《ilanese (打臉就要打很痛才行)》之銘言: :   二、道家經典:極少描述所謂「入定」的定義,能有個「無念」的說 : 法就不錯了,但有的門派的描述是「無念而有覺知的狀態」。 : 如果是這種定義的話,那佛家常說的色界四禪共同禪支的「心一境性 : 」禪支,就不一定符合道家的說法了,因為「心 ...

《仙學真詮》(有電子版)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1-11-15T21:23
※ [本文轉錄自 Taoism 看板 #12KqaWuF ] 作者: ilanese (ilanese) 看板: Taoism 標題: [情報] 《仙學真詮》(有電子版) 時間: Wed Apr 6 10:30:15 2005 《仙學真詮》是蕭天石先生主編的《道藏精華》第四集之二。 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