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馬〉內心冒險家 陳彥博鼓勵追夢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Thomas
at 2012-02-07T21:00
at 2012-02-07T21:00
Table of Contents
作者: 倪芝蓉
HiNet運動網獨家特稿
目標完成世界「七大洲八大站」超級馬拉松大滿貫的超馬好手陳彥博,對夢想的堅持、無
懼任何艱辛的挑戰,獲得「台灣之光」、「夢想鬥士」等美名。但鮮少人知道,每次比賽
雖要簽下嚴肅的「生死契約書」,陳彥博私下卻是個活潑、詼諧的人,樂天個性也讓他更
有勇氣面對隨時可能喪命的挑戰。
國立體育大學出身的陳彥博與一般大學生無異,參加學生會,擔任活動組組長,負責舉辦
各種校際活動,有時還得擔綱主持人,在台上發揮他搞笑的本領。在當時大學同學眼中,
他就是個瘋瘋癲癲的諧星;在田徑隊眼中,他卻是個愛玩又沒出息的隊友…
「我當時就體悟到,人生不是只有訓練,所以我選擇更豐富多元的生活,打工籌措去北極
的經費、參加學生會,幾乎沒有一個運動員像我外務那麼多。」陳彥博這些「離經叛道」
行為引起隊友、教練、系上老師們不滿,認為他標新立異,又不合群。
「為了這些事,有時候練習會遲到、早退,隊友們很不能諒解,大家會覺得這是你的主業
,你為什麼不做好你該做的事情。」陳彥博略帶感傷地說:「他們的眼神與言語的諷刺,
加上整個系的人都不認同,對你的態度就是覺得你沒用了,那種感覺是很痛苦的。」
為了堅持「對的事情」,陳彥博不以為意,「雖然那時過得不是很開心,但我也很謝謝有
那段時期,讓我瞭解,即使現在參加極限運動,仍無法奢望獲得每個人的支持、讚美,不
是每個人都能認同你想做的事,難免還是有批評的聲音。」
陳彥博說:「負面的聲音讓我檢討,學習成為一個更謙卑的人。」對困境充滿感激,或許
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參加學生會的經驗,意外在多年後派上用場,「學生會辦活動需要企劃書、場佈圖、音樂
剪接、人員分配,這些都是後來尋找贊助的基礎。」他鼓勵學子,多方嘗試,累積經驗,
找出什麼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陳彥博大三時決定踏上超級馬拉松這條不歸路,因為對他
來說,這就是他存在的價值。
身為台灣首位挑戰北極馬拉松的極限運動員,陳彥博遭遇多次與死神擦身而過的經驗,零
下40度的北極冰原、北極熊的夜襲、致命的高山症等,這些都是他激勵人心的圓夢過程。
當然,陳彥博並非要每個人都賣命挑戰極限,而是鼓勵大家成為「內心冒險家」。
「大家常以為,夢想就是挑戰辦不到的事,其實夢想不僅是追求實際的東西,而是內心的
成長。」陳彥博以史上首位環繞地球航行的探險家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為例,「
過去的冒險家的夢想都是征途之旅,當全世界都被他們征服過了,我們後人能做的夢想已
不是發現新大陸,而是應該被稱之為內心的冒險。」
「當一個人旅行到達極限時,他的品格跟修養才能夠被突顯。如果你沒有旅行過,你不知
道這個世界有多大;如果你沒有深刻省視自己,你或許不瞭解你是誰。」
「夢想不必改變外在,也無需為社會做些什麼。夢想可以是更認識自己,面對內心的恐懼
。」陳彥博舉例說明,「如果你的夢想是家庭和樂,希望離異的父母親關係變好,你可以
克服自己的恐懼,和爸媽溝通,約一天雙方吃飯,這也算是實現夢想的一種。」
陳彥博強調:「不要以為夢想只有眼睛所及,而是你內心排斥、害怕的東西,如果能克服
、實現,每個人都能達成夢想。」陳彥博鼓勵大家勇敢追夢,當個「內心冒險家」。
來源:TSNA http://www.tsna.com.tw/?q=node/27360
--
HiNet運動網獨家特稿
目標完成世界「七大洲八大站」超級馬拉松大滿貫的超馬好手陳彥博,對夢想的堅持、無
懼任何艱辛的挑戰,獲得「台灣之光」、「夢想鬥士」等美名。但鮮少人知道,每次比賽
雖要簽下嚴肅的「生死契約書」,陳彥博私下卻是個活潑、詼諧的人,樂天個性也讓他更
有勇氣面對隨時可能喪命的挑戰。
國立體育大學出身的陳彥博與一般大學生無異,參加學生會,擔任活動組組長,負責舉辦
各種校際活動,有時還得擔綱主持人,在台上發揮他搞笑的本領。在當時大學同學眼中,
他就是個瘋瘋癲癲的諧星;在田徑隊眼中,他卻是個愛玩又沒出息的隊友…
「我當時就體悟到,人生不是只有訓練,所以我選擇更豐富多元的生活,打工籌措去北極
的經費、參加學生會,幾乎沒有一個運動員像我外務那麼多。」陳彥博這些「離經叛道」
行為引起隊友、教練、系上老師們不滿,認為他標新立異,又不合群。
「為了這些事,有時候練習會遲到、早退,隊友們很不能諒解,大家會覺得這是你的主業
,你為什麼不做好你該做的事情。」陳彥博略帶感傷地說:「他們的眼神與言語的諷刺,
加上整個系的人都不認同,對你的態度就是覺得你沒用了,那種感覺是很痛苦的。」
為了堅持「對的事情」,陳彥博不以為意,「雖然那時過得不是很開心,但我也很謝謝有
那段時期,讓我瞭解,即使現在參加極限運動,仍無法奢望獲得每個人的支持、讚美,不
是每個人都能認同你想做的事,難免還是有批評的聲音。」
陳彥博說:「負面的聲音讓我檢討,學習成為一個更謙卑的人。」對困境充滿感激,或許
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參加學生會的經驗,意外在多年後派上用場,「學生會辦活動需要企劃書、場佈圖、音樂
剪接、人員分配,這些都是後來尋找贊助的基礎。」他鼓勵學子,多方嘗試,累積經驗,
找出什麼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陳彥博大三時決定踏上超級馬拉松這條不歸路,因為對他
來說,這就是他存在的價值。
身為台灣首位挑戰北極馬拉松的極限運動員,陳彥博遭遇多次與死神擦身而過的經驗,零
下40度的北極冰原、北極熊的夜襲、致命的高山症等,這些都是他激勵人心的圓夢過程。
當然,陳彥博並非要每個人都賣命挑戰極限,而是鼓勵大家成為「內心冒險家」。
「大家常以為,夢想就是挑戰辦不到的事,其實夢想不僅是追求實際的東西,而是內心的
成長。」陳彥博以史上首位環繞地球航行的探險家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為例,「
過去的冒險家的夢想都是征途之旅,當全世界都被他們征服過了,我們後人能做的夢想已
不是發現新大陸,而是應該被稱之為內心的冒險。」
「當一個人旅行到達極限時,他的品格跟修養才能夠被突顯。如果你沒有旅行過,你不知
道這個世界有多大;如果你沒有深刻省視自己,你或許不瞭解你是誰。」
「夢想不必改變外在,也無需為社會做些什麼。夢想可以是更認識自己,面對內心的恐懼
。」陳彥博舉例說明,「如果你的夢想是家庭和樂,希望離異的父母親關係變好,你可以
克服自己的恐懼,和爸媽溝通,約一天雙方吃飯,這也算是實現夢想的一種。」
陳彥博強調:「不要以為夢想只有眼睛所及,而是你內心排斥、害怕的東西,如果能克服
、實現,每個人都能達成夢想。」陳彥博鼓勵大家勇敢追夢,當個「內心冒險家」。
來源:TSNA http://www.tsna.com.tw/?q=node/27360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Annie
at 2012-02-11T05:36
at 2012-02-11T05:36

By Donna
at 2012-02-14T14:11
at 2012-02-14T14:11

By Hamiltion
at 2012-02-17T22:47
at 2012-02-17T22:47

By Daph Bay
at 2012-02-21T07:22
at 2012-02-21T07:22

By Michael
at 2012-02-24T15:58
at 2012-02-24T15:58

By Lauren
at 2012-02-28T00:33
at 2012-02-28T00:33

By Brianna
at 2012-03-02T09:09
at 2012-03-02T09:09
Related Posts
高雄馬捷運卡於2/15截止領取

By Olga
at 2012-02-07T19:46
at 2012-02-07T19:46
膝蓋終於跑起來不痛了

By Thomas
at 2012-02-07T18:48
at 2012-02-07T18:48
跑下坡的時候 膝蓋不適

By Zenobia
at 2012-02-07T14:34
at 2012-02-07T14:34
從運動科學的角度去看中長跑訓練。

By Ivy
at 2012-02-07T14:18
at 2012-02-07T14:18
2/29超馬陳彥博分享及國泰人壽事業說明會

By Rosalind
at 2012-02-07T10:51
at 2012-02-07T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