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boost和wave rider選擇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1-08T00:11
at 2016-01-08T00:1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ighednow (嘆息)》之銘言:
: 友人要回日本可以幫我帶鞋子
: 據說日本adidas比台灣便宜很多
: 然後他父親的關係mizuno也能拿到不錯的價格
: 因為之前腳底板受傷休了一陣子
: 現在開始練習跑步
: 大概三四月會參加初半馬
: Boston boost 5
: adios(japan) boost 2
: Wave rider 18(19)
: 現在是這幾雙在考慮
: 但wave的腳感有些硬
: 主要是跑pu 偶爾路跑
: 5k左右 之後會慢慢拉長
: 昨天自己小測一下是中高足弓
: 還只是菜鳥希望大大們能給個建議
: adidas mizuno ASICS都可推 感恩
: 預算壓在3k內
這三雙我都有,也是我目前現役在穿的跑鞋,皆都是去年3月左右買的.
我鞋號都三雙 27.5 cm, us 9.5
重量 里程
japan boost 2 230g 148.6k
boston boost 250g 374.9k
wave rider 18 260g 326.5k
mizuno 量測:
左腳 右腳
楦頭 E~EE D~E
足長 26.0 25.5
足富 10.3 10.0
應該是一般足弓.
最近10k能跑55分,之前半馬pb有到1:58
但去年4月比完賽後就沒什麼練半年.
japan boost 2:
以重量來看 japan boost 2 最輕,我通常會拿來跑間歇用,或是漸速跑用.
很輕巧,跑起來也很順. 但與 boston boost 比優點,
大約是我跑進6分速內才有些差距出現。
boston boost:
比起 japan boost 2,跑起來的感覺就是前腳掌多些吸震能力.
速度上拉進5分半也沒什麼問題,至我左腳足弓部份感覺鞋子會磨到,
現在我都在想當初是不是該買boston寬楦的,這雙的楦頭我覺得是三雙最窄的
這雙去年4月我跑一場下大雨的半馬,衝進1:59,但我左腳足弓破皮了.
(後來才去挑適合的襪子防磨到足弓用.)
我前一雙穿boston 4 幾乎沒什麼問題.
wave rider 18:
特性上和adidas的兩雙差很多,
一開始穿起來腳跟保護我覺得太硬了,
約跑了50km後才穿軟,
接著是腳跟墊高比前兩雙高了不少,所以穿了這雙我的跑姿會有不同,
如果我要前腳掌著地,重心要放更前面,不然一定是腳落地時腳跟一定會觸到地.
所以用我原本跑法要跑進6分速內,不然跑6分半跑姿會不一樣.
再來這腳的楦頭很寬,也只有這雙我腳趾前有留一指的距離.
所以穿起來最舒服, 吸震力比boston再好一些 (但不知是不是比較寬的原因)
但之前跑劍南山下坡,太寬反而會滑動.
而比起boston boost要跑5分半比較吃力一點。
通常LSD我還是以rider 18及 boston 交互的穿為主
如果這兩雙當主要跑鞋的話,我還是比較喜歡boston,
而rider 18都被我當作恢復跑專用鞋.
想避震比較多,跑6分半速以後穿的.
而比半馬的話我會穿japan boost 2出戰.
接著我的東京初馬我還在考慮要boston還是rider 18.
目前還在苦練中..
另外我當時三雙的價格上adidas的兩雙是在日本的神戶垂水outlet買的.
日本官網定價5折
japan boost 2 (黑色梅西版) 7200 (稅前)
boost boost 6200 (稅前)
wave rider 18 是台灣買定價65折.
所以在我購入價格上rider 18是三雙最貴的鞋.
去日本買的價格也讓你參考一下,但畢竟都是9個月前的價錢了.
以上提供我自己的使用心得給你參考.
--
: 友人要回日本可以幫我帶鞋子
: 據說日本adidas比台灣便宜很多
: 然後他父親的關係mizuno也能拿到不錯的價格
: 因為之前腳底板受傷休了一陣子
: 現在開始練習跑步
: 大概三四月會參加初半馬
: Boston boost 5
: adios(japan) boost 2
: Wave rider 18(19)
: 現在是這幾雙在考慮
: 但wave的腳感有些硬
: 主要是跑pu 偶爾路跑
: 5k左右 之後會慢慢拉長
: 昨天自己小測一下是中高足弓
: 還只是菜鳥希望大大們能給個建議
: adidas mizuno ASICS都可推 感恩
: 預算壓在3k內
這三雙我都有,也是我目前現役在穿的跑鞋,皆都是去年3月左右買的.
我鞋號都三雙 27.5 cm, us 9.5
重量 里程
japan boost 2 230g 148.6k
boston boost 250g 374.9k
wave rider 18 260g 326.5k
mizuno 量測:
左腳 右腳
楦頭 E~EE D~E
足長 26.0 25.5
足富 10.3 10.0
應該是一般足弓.
最近10k能跑55分,之前半馬pb有到1:58
但去年4月比完賽後就沒什麼練半年.
japan boost 2:
以重量來看 japan boost 2 最輕,我通常會拿來跑間歇用,或是漸速跑用.
很輕巧,跑起來也很順. 但與 boston boost 比優點,
大約是我跑進6分速內才有些差距出現。
boston boost:
比起 japan boost 2,跑起來的感覺就是前腳掌多些吸震能力.
速度上拉進5分半也沒什麼問題,至我左腳足弓部份感覺鞋子會磨到,
現在我都在想當初是不是該買boston寬楦的,這雙的楦頭我覺得是三雙最窄的
這雙去年4月我跑一場下大雨的半馬,衝進1:59,但我左腳足弓破皮了.
(後來才去挑適合的襪子防磨到足弓用.)
我前一雙穿boston 4 幾乎沒什麼問題.
wave rider 18:
特性上和adidas的兩雙差很多,
一開始穿起來腳跟保護我覺得太硬了,
約跑了50km後才穿軟,
接著是腳跟墊高比前兩雙高了不少,所以穿了這雙我的跑姿會有不同,
如果我要前腳掌著地,重心要放更前面,不然一定是腳落地時腳跟一定會觸到地.
所以用我原本跑法要跑進6分速內,不然跑6分半跑姿會不一樣.
再來這腳的楦頭很寬,也只有這雙我腳趾前有留一指的距離.
所以穿起來最舒服, 吸震力比boston再好一些 (但不知是不是比較寬的原因)
但之前跑劍南山下坡,太寬反而會滑動.
而比起boston boost要跑5分半比較吃力一點。
通常LSD我還是以rider 18及 boston 交互的穿為主
如果這兩雙當主要跑鞋的話,我還是比較喜歡boston,
而rider 18都被我當作恢復跑專用鞋.
想避震比較多,跑6分半速以後穿的.
而比半馬的話我會穿japan boost 2出戰.
接著我的東京初馬我還在考慮要boston還是rider 18.
目前還在苦練中..
另外我當時三雙的價格上adidas的兩雙是在日本的神戶垂水outlet買的.
日本官網定價5折
japan boost 2 (黑色梅西版) 7200 (稅前)
boost boost 6200 (稅前)
wave rider 18 是台灣買定價65折.
所以在我購入價格上rider 18是三雙最貴的鞋.
去日本買的價格也讓你參考一下,但畢竟都是9個月前的價錢了.
以上提供我自己的使用心得給你參考.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Eartha
at 2016-01-10T04:47
at 2016-01-10T04:47

By Edith
at 2016-01-12T09:22
at 2016-01-12T09:22

By Edith
at 2016-01-14T13:57
at 2016-01-14T13:57

By Sandy
at 2016-01-16T18:32
at 2016-01-16T18:32
Related Posts
年度3千公尺跑訓後 海軍陸戰隊上校驚傳暴

By Gilbert
at 2016-01-07T23:57
at 2016-01-07T23:57
adidas boost和wave rider選擇

By Belly
at 2016-01-07T17:33
at 2016-01-07T17:33
受傷後的心理復健

By Ivy
at 2016-01-07T14:55
at 2016-01-07T14:55
右大腿膝蓋附近的筋抽痛

By James
at 2016-01-07T08:25
at 2016-01-07T08:25
幾篇文章分享:關於推蹬,心跳,跳繩

By Doris
at 2016-01-07T00:39
at 2016-01-07T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