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Hood to Coast Taiwan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11-14T21:13
at 2018-11-14T21:13
Table of Contents
[有圖有片好讀版]
https://z5702god.blogspot.com/2018/11/2018-hood-to-coast-taiwan.html
------
這是一場從山到海的路程。
這是一場從黑夜到白天,又從白天到黑夜的比賽。
這是一場從台東鹿野高台,一路向南跑到墾丁鵝鑾鼻,總長174公里的長征
跑完沒絕交,就是生死之交
Hood to Coast 接力賽其實在海外已經歷史悠久,在台灣今年是第二屆。Hood to Coast
的起源歷史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介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Hood_to_coast
先來了解 Hood to Coast 台灣賽怎麼玩。
由5個人組隊加上1台車,從台東鹿野高台,透過接力的方式,跑到墾丁大灣沙灘,總長
174公里,平均1人需要負責跑35公里,已經快接近一個全馬距離(全程馬拉松總長42.195
km)。附上今年台灣賽路線地圖,因為每個棒次的長度和坡度不同,大會也很貼心的在後
面標註賽到難易度供跑者參考以利進行棒次安排。一個棒次規定只能由1名跑者完成,其
餘4個隊友就開車到下個接力點等待進行交棒。
今年台灣賽,因為報名隊伍太多,總共176隊,大會必須將隊伍進行分組和分時出發,不
然的話所有隊伍同一時間出發,可以想像176台車同時在馬路上相互爭道,對跑者來說也
相當危險。
因此在報名前,大會會請你提供團隊半馬平均完賽時間,如果沒有跑過可以用預估的方式
,我們這隊是填了1小時50分的時間,恩...確實有點低估了,因為前陣子才有人在長榮航
空半程馬拉松達成sub 90...總之大會按照這成績將我們分到H組,總共有A~I組,每組將
近20隊。按照大會說法,腳程越快的隊伍會被排在較後面的組別並且越晚出發,原因是希
望讓腳程快的隊伍追上腳程慢的隊伍,營造出競賽的緊張氛圍。
A組於11/10號凌晨0:00分起跑;B組於0:20分起跑;C組於0:40分起跑,每20分鐘起跑一組
,依此類推,輪到H組起跑時間是2:20分,但我們在11/9號的23:30就已經抵達會場,因為
我們提早開車下台東,在民宿從下午就一路睡到了晚上,基本上到了晚上8點多,我們隊
友就全都起床了,我個人是沒什麼睡...(真的睡不著QQ),在離開民宿前,還特地讓設計
師隊友對"第六位隊友 - Benz”進行塗鴉彩繪。
整裝完畢,出發前往會場 - 台東鹿野高台。當然就是要來張全隊的合照,左起是我們全
隊中唯一的女生Sofi,可別小看她身材嬌小,她可是凸台常客阿! 左二是個好爸爸也是個
好老公Cage,左三是我們的最速設計師Silas,沒錯,就是他在長榮航空半馬順利達成
Sub90,右二人稱風櫃嘴小王子,也是Sofi的老公,全馬PB 3:01,右一就是小弟我。
拍完照,領完物資,就匆匆回到車上清點物資,這次領到的物資有反光背心2件,大會規
定跑夜晚的棒次選手一定要穿著,因為有些路段真的伸手不見五指阿!!你不穿著反光背心
,後面來車真的看不到你。另外還有頭燈2組、GPS 2組(一個給跑者,一個放在汽車上)、
接力手環1個,在每個接力區必須要先讓裁判透過NFC感應紀錄時間,再交給下一棒、紀念
風衣5件(如上圖),不得不說,這件風衣真的很帥,路跑不就是先求帥再求快嗎,看起來
大會有抓到這精髓!!!
===
看下時間,離起跑還有1個多小時,除了跑第一棒的Sofi和第二棒的Cage先進行熱身,其
餘的人在車上休息小睡,但我還是睡不著,到目前為止已經累計18個小時沒睡覺...
大會規定,在棒次的安排上,每位選手必須至少跑一個棒次,而且不能連續跑兩棒,我們
隊伍棒次安排的策略是讓Sofi跑第一棒(賽道1),之後就負責開車,然後讓Cage和Silas負
責跑夜班(賽道2 - 賽道8),我和Victor則是負責跑日班(賽道9 - 賽道16),這樣安排的
好處是每位選手不會休息太久以至於讓身體完全冷掉,另外一個重點是才不會讓整車都充
滿激情過後的體味阿...
===
11/10號2:20,槍響,代表174公里長征正式開始。
H組出發,此時氣溫21度,微飄雨,非常適合跑者的天氣。
賽道一 (9.8公里),Sofi起跑。
除了賽道9 (總長18公里) 大會在中途設有補給點之外,其餘賽道都是沒有補給的。因此
在出發前,我們就已經擬定好補給策略,路程較短的賽道,我們就開車到一半的路程,下
車遞水給我們隊友進行補給,路程較長的大概就抓每3-4公里進行補給。這樣的補給策略
必須要很清楚知道隊友的配速以及跑步的姿勢,才有辦法精準地預估隊友的抵達時間以及
在黑夜中的遠方就能認出隊友!!
說到配速,Victor在賽前就已經擬定好一張表,分別記錄了每個賽道的爬坡和下坡高度,
以及更重要的是...他幫我們每一個人都設定好配速,可以看到幾乎每一棒的平均配速都
是4:30/km,Victor真的很嚴格阿!! 按照這樣的配速,我們的預估完賽時間需要13小時20
分。
第一棒跑完,如我們預期般,Sofi又是H組女生第一個抵達接力區,以平均配速5:00完成
,比預估時間還快上9分鐘。此時Cage起跑,Sofi迅速換完裝,進入駕駛模式。雖然Sofi
只跑一棒,但是從台東到墾丁,在從墾丁開回台北,都是要靠她呀!
===
賽道二 (13公里),此時氣溫21度,雨勢有變大的趨勢,不過還是利於跑者的天氣。
本次賽道的補給策略是每4公里補給一次,在第8公里時我們要進行第二次補給時,看到有
一台車停在我們後方,似乎也是要對他們的隊友進行補給,等等!!我看到他們車上貼的編
號是I開頭的,I組起跑時間晚我們20分鐘,怎麼這麼快就追上來了!!!總之補給完Cage之
後,與他約好接力區見,我們就匆忙的駕車前往接力區等待。最後Cage也是如預期般地以
平均配速4:29/km完成。此時Silas接棒起跑,Cage上車休息,回復體力。
===
賽道三 (9.8公里),時間來到凌晨4:08分,此時氣溫略升來到25度,雨勢依然維持,但還
是利於跑者的天氣。
最速設計師Silas輕鬆地以4:31/km配速完成任務,並交棒給Cage。不曉得Cage當時心裡怎
麼想,會不會想說我都還沒休息夠怎麼又換我下去跑了XDD
===
賽道四 (11.7公里),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不過跑者沒有選擇天氣的權利,Cage接棒出
發,還是以平均配速4:34/km完成,並交棒給Silas。
===
賽道五 (12公里),雨勢有變小趨勢,Silas還是不負眾望地以4:36/km配速完成賽道。
===
賽道六 (11.6公里),Cage接棒,雨勢又變大了...Cage一定心想,媽的,為什麼每次我跑
,雨就變大XDDD
不過雖然雨勢變大,Cage還是以4:42/km高速完成賽道。
===
賽道七 (8.7公里),雖然此賽道距離短,但是要跑到太麻里車站,一路上都是上坡阿阿阿
,進接力區前可以看到Silas已經很厭世了,Victor還在旁邊微笑地慢跑(囧)。最後以
5:17/km配速完成此賽道,辛苦Silas了。
===
賽道七到賽道八中間,因為路段施工只剩單線道,為了避免選手發生危險,所以大會採取
全車接駁方式到南興休息站再進行起跑,此時競賽時間會暫停,讓選手多了一些休息時間
,40分鐘後來到南興休息站,代表著比賽下半場開始,夜間部選手即將下班,換日間部選
手打卡上班。
比賽進入到後期,各隊的距離也慢慢拉開,前期的接力區可以看到各種組別的隊伍混在一
起,到了後期之後,在接力區所看到的隊伍已經都是那幾隊的編號,代表著這些隊伍實力
相當了。
===
賽道八 (7.3公里),微上坡,此時時間來到9:19分,太陽露臉,氣溫開始向上攀升,Cage
以5:05/km配速完成任務,交棒給Victor。
===
賽道九 (18公里,爬坡460公尺),號稱Hood to Coast Taiwan最硬賽道,完成此棒的跑者
,大會會額外頒發”山道之神”的獎牌。為什麼會號稱是最硬賽道呢? 因為接力區一起跑
前方50公尺就必須要面對類似北藝大後山最陡之爬坡,大概有30-35度的傾斜角度@@所以
此賽道幾乎都是各隊的菁英,PEGARUN當然也派出號稱”風櫃嘴小王子”Victor前來應戰
,Victor果然在此賽道上一舉超越超多組隊伍,甚至超越一直領先於我們的中華電信A隊
,最後以1小時23分完成18公里,並順利交棒給我。
===
終於輪到我上場了。
===
賽道十 (11.9公里),時間來到11點19分,氣溫已經攀升到31度。此棒賽道是段下坡但沿
路沒有任何遮蔽物,完全曝曬在太陽底下。因為等了那麼久終於換我起跑,心情上有一點
亢奮,加上下坡,第一公里配速來到4:00/km,比目標配速整整快了30秒,隨後的第2和第
3公里,我嘗試地降低配速,但心想如果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喘的感覺,何不直接放
開去跑呢? 所以我就索性不看錶,直接用體感進行配速,跑完將近12公里的路程,平均配
速為4:08/km,一到接力區還洋洋得意地對隊友說,我又將完賽時間推進了幾分鐘,孰不
知這已經為我後面的棒次跑到爆掉埋下了一顆未爆彈...
===
賽道十一 (7.6公里),Silas接棒起跑,為什麼又是Silas呢? 原本設想因為Victor剛跑完
18K,想讓他多休息一點,所以安排Silas進行支援,不過後來看Victor跑完18K還很有活
力的在接力區拍照,還差點讓跑賽道十的我沒有補給喝,應該要讓他多跑一點XD
Silas以4:45/km配速完成任務交棒給我。
===
賽道十二 (10.4公里),時間來到12點41分,氣溫已經攀升到33度,體感溫度更高。此賽
道需要爬坡356m,部分坡度好比巴拉卡公路的坡度。因此跟隊友約好,每4公里幫我補給
一次,並請他們遞給我結冰的礦泉水,除了拿來喝之外,另外一個目的是直接拿來淋在頭
上,讓身體迅速降溫。擬定好這樣的補給策略,加上賽前2個月的每周末幾乎都和Victor
和Sofi一起在巴拉卡訓練,因此配速上比平時跑巴拉卡的速度每公里還快上20-30秒。但
孰不知,此賽道整路完全沒有任何遮蔽物,也就是跑者直接曝曬在正中午的太陽底下,不
管了! 熱了就澆冰水降溫,因此完賽時間比跑巴拉卡(從警察局到二子坪休息區也是10公
里)的最快速度還快上6分鐘! 整路心跳也一直維持在175-180。
===
賽道十三 (8.5公里),Victor也休息夠久了,總該換他下來跑了吧! 果然8.5公里的距離
對他來說根本就是還在熱身而已,再加上速度夠快,我幾乎才上車沒多久就得馬上下車到
接力區等待...果然以平均配速接近4:00/km完成。
===
賽道十四 (13.8公里),此時時間來到14:09分,手錶顯示氣溫將近35、36度。看到這溫度
心想不妙,趕緊在接棒前跟隊友約定好,每三公里幫我補給一次。
接棒,以4:33/km速度完成第一公里,第二公里開始,不知為什麼開始慢慢地掉速,我死
命地抬腿,速度就是拉不上來,到了第五公里,突然身體感到暈眩,眼前一陣黑,我馬上
停下來,吐了! 不行,隊友還在第6公里處等我,得趕快加緊腳步趕上與他們約定好的時
間,雖然心裡這樣想,但腳步異常的沉重,速度開始掉到五分半速。好不容易撐到第六公
里,隊友早已在約定好的地點等待,但表情看起來應該是有開始擔心我的狀況,因為我和
約定好的時間慢了幾分鐘了...
中暑了。
隊友也察覺到我的身體狀況,也開始每2-3公里就停車下來查看,順便幫我澆水降溫,以
及在我身體上擦薄荷膏,但是我還是得完成這一棒,因為大會規定同個棒次必須要由同一
人完成,如果無法完成,可以上車到接力區,但是大會會將剩餘公里數,每公里乘上20分
鐘算入時間內,開什麼玩笑! 這比我阿罵走路的速度還慢,這時我心裡想到的是川內優輝
,反正跑死了就算了。剩下一半的路程幾乎是跑跑停停,每次停下來就是在路邊吐。
接力區剩餘500公尺,看到這告示牌,奮力加速往前衝,交棒給Victor後,我整個人癱軟
在地上,第一次跑步跑到與上帝的距離如此的接近...
===
賽道十五 (8.2公里),Victor還是高於目標配速完成此賽道,為我前一棒的嚴重失速奪回
一些時間,非常感謝Victor。
===
賽道十六(8.3公里),準備衝線了。
原定是安排我要跑這一棒,但按照那時的身體狀況,再跑下去上帝就真的會出來跟我肩並
肩一起奔跑了,最後這棒的重責大任就交給Cage。算了下,Cage也跑了一個超馬距離,總
共跑了51.9公里!
===
比賽結束,總時間13小時17分,均速4:40/km,排名第9名(9/176)。
雖然夥伴們對於這成績是開心的(Victor在比賽前就神準預測我們會13小時20分完賽)。
我相信,他們更開心的是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一起到接力區場勘、一起叮嚀Victor不要跑
錯方向(Victor曾經連兩屆美津濃接力賽讓隊友找不到人)、一起在民宿裝飾塗鴉車子、一
起幫跑步的隊友進行補給、一起衝過終點線、一起看日出再一起看日落。這些種種的經歷
,更加驗證了大會的Slogan。
跑完沒絕交,就是生死之交
但,真的很累啊!!!!我自己累計36小時沒闔眼。身為一個第一次參加Hood to Coast就跑
爆的過來人,至少還可以給點有用的建議
1. 賽前一天能睡就睡,睡不著就吃安眠藥!
2. 棒次可以參考我們的安排,但排在速度較快的隊友後面就要有還沒休息夠就要再去跑的心理準備。
3. 也因為可能天氣、睡眠的影響,千萬不要第一棒就腦衝,配速很重要!
4. 最後...enjoy the race
--
--
正妹!!! 幹!跟你說過要先看看你自己的臉...
\ /
○
︵ \○ ╱/|
. . ﹎ ﹍﹍ ╱ ̄﹚╱>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18-11-15T23:09
at 2018-11-15T23:09

By Agnes
at 2018-11-17T01:06
at 2018-11-17T01:06

By Hedwig
at 2018-11-18T03:02
at 2018-11-18T03:02

By Callum
at 2018-11-19T04:59
at 2018-11-19T04:59

By Callum
at 2018-11-20T06:55
at 2018-11-20T06:55

By Aaliyah
at 2018-11-21T08:52
at 2018-11-21T08:52

By Rebecca
at 2018-11-22T10:48
at 2018-11-22T10:48

By Callum
at 2018-11-23T12:45
at 2018-11-23T12:45

By Andrew
at 2018-11-24T14:41
at 2018-11-24T14:41

By Gary
at 2018-11-25T16:38
at 2018-11-25T16:38

By Valerie
at 2018-11-26T18:34
at 2018-11-26T18:34

By Damian
at 2018-11-27T20:31
at 2018-11-27T20:31

By Yuri
at 2018-11-28T22:27
at 2018-11-28T22:27

By Quintina
at 2018-11-30T00:24
at 2018-11-30T00:24

By Doris
at 2018-12-01T02:20
at 2018-12-01T02:20
Related Posts
最後三週半馬破2課表如何安排?

By Emma
at 2018-11-14T20:49
at 2018-11-14T20:49
11/17 從中和到大佳河濱公園 騎機車

By Ina
at 2018-11-13T23:27
at 2018-11-13T23:27
11/17 霧台神山跑山(揪同有興趣的跑友一

By Bennie
at 2018-11-13T22:56
at 2018-11-13T22:56
健身房練半馬

By Susan
at 2018-11-13T11:34
at 2018-11-13T11:34
2018紐約馬拉松

By Anonymous
at 2018-11-13T10:16
at 2018-11-13T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