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PUMA 螢光夜跑 台北場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Charlie
at 2010-05-24T01:55
at 2010-05-24T01:55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圖文怒氣難消版
http://www.wretch.cc/blog/bigot/16450336
"When there's nothing left to burn,
you have to set yourself on fire." -- Stars "Your Ex-Lover Is Dead"
對於運動廠牌用行銷的方式來包裝跑步一事
其實我是抱持樂觀看待的態度,畢竟用商業的手法來推廣運動
或許可以讓更多人因此而加入路跑的行列
想起兩年前的 Human Race,因此將我及失聯多年的高中好友串連起來
算是正式開啟了我的路跑之途
那麼 PUMA 主辦的螢光夜跑又如何呢?
簡單一句「物非所值」足以概括我對這場比賽的評價
我不想用流於情緒的謾罵表達我對比賽的不滿,那麼就由以下的 bullet point 說明
˙參賽人數
美堤河濱公園的路線不錯,很適合慢跑,不過再狹窄的有限賽道上比賽
應該要做好絕對的人數估計,而不是一昧超收人數
10K 的比賽硬是要切割成三組
導至菁英挑戰組 (10K) 跑者回程不斷被其它組步行的人擋住
更不用說起跑大塞車,直到進入彩虹河濱公園才解開堵塞的人潮
˙分隔的三角錐
我實在搞不懂放置這個的用意何在
賽道已經夠小,放了三角錐結果造成不斷有跑者不慎將之踢倒
要知道晚上的視線已經不好,若造成後頭跑者跌倒,那麼責任又該如何歸屬?
如果說為了將去回程跑者分開,那也完全不合邏輯
因為沿途僅有稀少幾位工作人員駐守,別奢想他們會維持秩序
˙補給
10K 沿途一共有三個補給站: 1.5K . 5K . 7.5K
聽起來很甘心,其實這根本只是假象!
首先呢,1.5K 的補給直接發給跑者一瓶水
基於自己的原則,我不隨手亂丟垃圾,既然拿了,我只好一路拿著跑到折返點
5K 的折返點就更妙了,我大約30分通過時,補給的水已經發完
而且竟然沒有設置垃圾袋,找了一會,只好無奈丟在地上
7.5K 好不容易看到了整排的杯水放在桌上 (同樣沒有垃圾袋)
路跑補給發瓶水的比賽,真的讓人既無奈又傻眼
˙信物
主辦單位還是沒有學起前一週高雄場的教訓
折返處僅安排少少幾位工作人員發放信物
結果想當然爾,要拿信物又得經過一番肉搏
甚至還看到很多跑者爭著搶置於一旁的信物堆
同樣我也不懂,為何男女跑者還要分不同顏色的信物
˙醫護站
在視線不佳的夜晚辦比賽,應該要更注意賽道上隨時都可能發生的意外
這次發生選手昏倒,還要靠其它選手照護的事件 (短時間內沒有得到任何救護)
光這點就足以看出主辦單位如何漠視跑者的基本安全
˙名次卡
沒有記時就算了,就連簡單的名次卡發放都做不到
我想 PUMA 應該要換另一間行銷公司合作了
˙永遠都有搞不清楚狀況的工作人員
大比賽總是會有這樣的情形,當然,這場比賽也不例外
詢問三個人,你永遠得不到統一的答案
˙動線亂糟糟,選手霧霎霎
我花了72分鐘跑完全程,同時也花了超過35分鐘,卻還沒有領到團隊報到的餐盒
結束後沒有工作人員指引,大家就跟無頭蒼蠅一樣,看到隊伍就排
結果搞得一肚子火之後,再看著相鄰的兩個帳篷中的工作人員吵成一片
最後我排了很久的隊伍,結果比我慢20分鐘回來的友人先領到了餐盒
˙努力有餘,用心不足的 PUMA
我得承認報到跟寄物的速度都很快,物資的發放也都正確
主辦單位也邀請了藝人.樂團來表演,娛樂在場的每一個人
活動流程也都很準時,整個活動也沒有拉得太長,時間掌握得很好
可是當我領到完賽證書後,發現我的姓氏竟然打錯....
能夠將 "萬" 打成 "高",我想這絕對是空前也絕後了
對於一個已經連續主辦四年的運動廠牌來說
活動的應變能力如此之差,實在難以換到我的掌聲
還記得兩年前第一次來參加5K,跑完就許下了 "之後我要來跑10K" 的心願
如今完成後,反而有了 "我絕對不會再來跑10K" 的念頭
反差如此之大,除了感到諷刺之外,也對 PUMA 浪費了夜跑這塊"獨占市場"趕到可惜
"I'm not sorry but there is nothing to say."
--
I got a hurricane inside my veins
And I want to stay forever
--Spiritualized "Soul on Fire"
http://www.wretch.cc/blog/bigot
--
http://www.wretch.cc/blog/bigot/16450336
"When there's nothing left to burn,
you have to set yourself on fire." -- Stars "Your Ex-Lover Is Dead"
對於運動廠牌用行銷的方式來包裝跑步一事
其實我是抱持樂觀看待的態度,畢竟用商業的手法來推廣運動
或許可以讓更多人因此而加入路跑的行列
想起兩年前的 Human Race,因此將我及失聯多年的高中好友串連起來
算是正式開啟了我的路跑之途
那麼 PUMA 主辦的螢光夜跑又如何呢?
簡單一句「物非所值」足以概括我對這場比賽的評價
我不想用流於情緒的謾罵表達我對比賽的不滿,那麼就由以下的 bullet point 說明
˙參賽人數
美堤河濱公園的路線不錯,很適合慢跑,不過再狹窄的有限賽道上比賽
應該要做好絕對的人數估計,而不是一昧超收人數
10K 的比賽硬是要切割成三組
導至菁英挑戰組 (10K) 跑者回程不斷被其它組步行的人擋住
更不用說起跑大塞車,直到進入彩虹河濱公園才解開堵塞的人潮
˙分隔的三角錐
我實在搞不懂放置這個的用意何在
賽道已經夠小,放了三角錐結果造成不斷有跑者不慎將之踢倒
要知道晚上的視線已經不好,若造成後頭跑者跌倒,那麼責任又該如何歸屬?
如果說為了將去回程跑者分開,那也完全不合邏輯
因為沿途僅有稀少幾位工作人員駐守,別奢想他們會維持秩序
˙補給
10K 沿途一共有三個補給站: 1.5K . 5K . 7.5K
聽起來很甘心,其實這根本只是假象!
首先呢,1.5K 的補給直接發給跑者一瓶水
基於自己的原則,我不隨手亂丟垃圾,既然拿了,我只好一路拿著跑到折返點
5K 的折返點就更妙了,我大約30分通過時,補給的水已經發完
而且竟然沒有設置垃圾袋,找了一會,只好無奈丟在地上
7.5K 好不容易看到了整排的杯水放在桌上 (同樣沒有垃圾袋)
路跑補給發瓶水的比賽,真的讓人既無奈又傻眼
˙信物
主辦單位還是沒有學起前一週高雄場的教訓
折返處僅安排少少幾位工作人員發放信物
結果想當然爾,要拿信物又得經過一番肉搏
甚至還看到很多跑者爭著搶置於一旁的信物堆
同樣我也不懂,為何男女跑者還要分不同顏色的信物
˙醫護站
在視線不佳的夜晚辦比賽,應該要更注意賽道上隨時都可能發生的意外
這次發生選手昏倒,還要靠其它選手照護的事件 (短時間內沒有得到任何救護)
光這點就足以看出主辦單位如何漠視跑者的基本安全
˙名次卡
沒有記時就算了,就連簡單的名次卡發放都做不到
我想 PUMA 應該要換另一間行銷公司合作了
˙永遠都有搞不清楚狀況的工作人員
大比賽總是會有這樣的情形,當然,這場比賽也不例外
詢問三個人,你永遠得不到統一的答案
˙動線亂糟糟,選手霧霎霎
我花了72分鐘跑完全程,同時也花了超過35分鐘,卻還沒有領到團隊報到的餐盒
結束後沒有工作人員指引,大家就跟無頭蒼蠅一樣,看到隊伍就排
結果搞得一肚子火之後,再看著相鄰的兩個帳篷中的工作人員吵成一片
最後我排了很久的隊伍,結果比我慢20分鐘回來的友人先領到了餐盒
˙努力有餘,用心不足的 PUMA
我得承認報到跟寄物的速度都很快,物資的發放也都正確
主辦單位也邀請了藝人.樂團來表演,娛樂在場的每一個人
活動流程也都很準時,整個活動也沒有拉得太長,時間掌握得很好
可是當我領到完賽證書後,發現我的姓氏竟然打錯....
能夠將 "萬" 打成 "高",我想這絕對是空前也絕後了
對於一個已經連續主辦四年的運動廠牌來說
活動的應變能力如此之差,實在難以換到我的掌聲
還記得兩年前第一次來參加5K,跑完就許下了 "之後我要來跑10K" 的心願
如今完成後,反而有了 "我絕對不會再來跑10K" 的念頭
反差如此之大,除了感到諷刺之外,也對 PUMA 浪費了夜跑這塊"獨占市場"趕到可惜
"I'm not sorry but there is nothing to say."
--
I got a hurricane inside my veins
And I want to stay forever
--Spiritualized "Soul on Fire"
http://www.wretch.cc/blog/bigot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Ursula
at 2010-05-26T04:11
at 2010-05-26T04:11

By Una
at 2010-05-28T06:27
at 2010-05-28T06:27

By Gary
at 2010-05-30T08:43
at 2010-05-30T08:43

By Ophelia
at 2010-06-01T10:59
at 2010-06-01T10:59

By Una
at 2010-06-03T13:15
at 2010-06-03T13:15

By Carol
at 2010-06-05T15:31
at 2010-06-05T15:31

By Eartha
at 2010-06-07T17:47
at 2010-06-07T17:47

By Madame
at 2010-06-09T20:04
at 2010-06-09T20:04

By George
at 2010-06-11T22:20
at 2010-06-11T22:20

By Franklin
at 2010-06-14T00:36
at 2010-06-14T00:36
Related Posts
瓶頸

By Hedwig
at 2010-05-23T23:18
at 2010-05-23T23:18
汗太多怎麼辦?

By Leila
at 2010-05-23T21:11
at 2010-05-23T21:11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好書摘要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5-23T19:01
at 2010-05-23T19:01
2010樂活盃路跑

By Vanessa
at 2010-05-23T16:54
at 2010-05-23T16:54
20100523 臺灣戶外樂活盃路跑賽

By Noah
at 2010-05-23T14:02
at 2010-05-23T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