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今日消息, High Fastball - 美國職棒

By Quintina
at 2017-10-13T18:41
at 2017-10-13T18:41
Table of Contents
1. Robby Scott動了左手肘關節鏡清創手術,預計能趕上春訓
2. Heyman認為Brad Ausmus的捕手資歷、教士FO經驗以及老虎隊總教練三項工作經驗能讓
John Henry與Tom Warner感到驚豔;Peter Gammons說如果2012年不是買John Farrell
來的話,紅襪總教練會是Brad Ausmus─某高層說Ausmus的面試表現是他看過最棒的。
另外Gammons掌握的消息指出David Price過去最喜歡的教練是Ausmus。
--
不過Christopher Smith指出Ausmus面對批評時會比較敏感。另外,之前接受
Fangraphs訪問時Ausmus批評數據野球。
3. Gammons說 Alex Cora, Sandy Alomar Jr.應該都在紅襪的考慮名單內
4. 明尼蘇達區記者Charley Walters說前雙城總教練Ron Gardenhire是紅襪總教練三位人
選之一
5. MLBTR報導新的QO價碼是$17.4M
6. Sam Mellinger的報導中提到,某匿名國聯高層表示:「Scott Boras要幫Eric Hosmer
拚一份8y $200M合約。」
--
2016年一月Chris Davis─也是Boras的客戶─拿到7y $161M的合約,而且當時他30歲
、比Hosmer現在大兩歲
7. Gammons: 今年Blake Swihart深受踝傷所苦攻防表現都不佳,不過有紅襪高層表示
Swihart能守1B/3B/C/LF,「可以成為球隊的重要資產。」
--
評:Blake Swihart的option燒光了,是明年陣容中最棘手的一點。考量到腳踝傷勢
以及過去幾年沒有足夠的上場機會培養好Swihart的蹲捕底子,今年放掉Sandy Leon
留下Blake Swihart作為替補捕手是相當危險的作法,特別是Chris Sale非常習慣與
Leon配─記不記得Sale 100%都交給Leon配球、自己完全不思考?─如果換上蹲捕經
驗少的Swihart,明年的投手群可能又會經歷一段陣痛期。
所以如果紅襪非常看好Swihart的打擊能力,明年就會把他留在板凳位置─壞處是沒
有固定打席、沒有實際在高強度比賽中蹲捕的機會,也不會是在高張力比賽後段幫
Devers, Ramirez守備的好選項,養成方面依然是一大問題。而且,接下來紅襪需要
左殺、需要內野工具人做替補(Holt? Marrero? Lin? Hernandez?),是否有Swihart
的位置呢?
交易Swihart似乎是一條路,不過在Swihart沒option、帶傷(而且是捕手痛點)以及
缺乏實績的狀況下,很難賣到好價錢。
8. 八月底的舊聞,談紅襪隊投手將High Fastball納入攻擊策略
--
七月的某天Christian Vazquez講述David Price的策略:「他會故意吊Fastball,
改變打者的視線高度。這是現在棒球的關鍵點,大家都把球拉高,因為大家不會
預期看到High Fastball,所以棒子都會揮下去。」
過去幾年的打者趨勢顯示了揮擊路徑與打擊策略的大變革,越來越多打者能宰制好
球帶下緣,把低球撈出牆外,像是Josh Donaldson、Daniel Murphy都是改變launch
angle後獲得成功的案例。
在打者進化的情況下,投手必須改變策略來反制這樣的熱潮。而High Fastball就是
這個潮流下的產物。
Brian Bannister:「可以看明顯看到現在棒球界的哲學變動。大多球隊願意犧牲一
部份數字去換取另一個數字─他們現在都想辦法打更多的全壘打。他們讓打者揮大
棒,試圖把球抬起來。」
投手策略方面很少有球隊跟紅襪一樣大膽的改變─紅襪的四縫線使用量是聯盟第三、
Fangraphs衡量Fastball價值紅襪第一。
Carl Willis:「我們談這件事談了很久,過去好長一段時間大家都推廣說要把球壓
低,但是現在打擊的教法已經不同了,打者都隨著球路壓低的習慣進行揮棒路徑調
整。」
Bannister:「你永遠會想保持在領先對手一步的位置上,針對對方的策略定出Game
Plan。如果對手沒注意到任何可疑之處,他們會繼續以攻擊低球的方式揮完整個打
席。他們不覺得需要做不習慣的事,保持在舒適圈就好。」
「現在的打者很強壯又有數據資料的輔助,他們每場比賽都有三個機會敲全壘打。」
過去紅襪的牛棚充滿一大票攻擊好球帶下緣的投手:上原浩治、田澤純一、Edward
Mujica都是控球精準的Fastball加上鑽到球棒底下的Splitter;Burke Badenhop則是
傳統式的伸卡球投手。
現在呢,紅襪牛棚變成一大群四縫線、進壘點高的火球男。Craig Kimbrel是
Curveball加上High Fastball (輪值裡的Drew Pomeranz也是)、Joe Kelly進牛棚後
放棄二縫線改用四縫線。
Brian Bannister:「投手必須根據打者的意圖去重新調整投球哲學。」
Rick Porcello一開始無法理解這種策略,過去生涯中教練都要他只管把二縫線精準
的塞到好球帶下緣。為什麼紅襪要他把四縫線抬高到好球帶上緣?
「教練要我這樣投,但是我不了解High Fastball對打者有什麼作用,所以我一點信
心都沒有、我不相信這種作法,我也不常用。」
不過Porcello花時間跟紅襪與老虎的老將談過後,他發現過去投球策略的限制加上
打者習性改變,壞處顯現出來了。
「棒球比賽中其實常有投手不知道自己為何要這樣做的時刻─你不知道教練團看到了
什麼,為何這樣做、對下一球又有什麼影響。這是學習宰制打者的過程,上場實戰
並對自己有信心,持續而有效率的重複這個動作。」
Brian Bannister:「你必須讓打者們卻步,擁有不同武器、應用不同進壘點創造
滾地球或是揮棒落空是現在最重要的關鍵。」
理解丟High Fastball的效果僅僅只是Porcello的第一步。到實際應用在場上為止得
花很多的心力學習─2015年Porcello就經歷過陣痛期。
Porcello:「學習High Fastball要花很多時間,」他同時表示自己身體狀況比以前
更強壯,「88~90 mph的High Fastball並不夠用,但是88 mph好球帶下緣的Sinker
搭上93 mph High Fastball,就能創造出很大的差別了。視線高度加上球速的差距,
兩者就像截然不同的球種。」
Porcello 2016年時兩種Fastball的差別很大,特別是High Fastball收到好效果,
因為能與手上的球種相輔相成。
「打者對付Sinker的第一規則是,抓到高起來的球路就出棒。高起來等於直接
出手。」
「但是他發現進來的是高吊四縫線時已經來不及了,球在球棒的上方。這不是很困難
的科學。」
去年季初Porcello也改變了曲球的型態,減慢球速換取更大的掉落幅度,搭配High
Fastball效果更佳。他從4.92 ERA變成賽揚投手。
很少有球種能比Curvenall更適合搭配High Fastball。JBJ表示高球難打的原因是打
者的腦袋裡一時判斷不出那是變化球還是快速球,如果準備蓄力慢一拍打變化球,
就會跟不上High Fastball。
Drew Pomeranz:「現在打者追打High Fastball的傾向變高了。而Curveball的幫助
很大─當我開始丟更多的Curveball之後,這兩者互相掩護的效果就越來越棒。這就
是現在的比賽趨勢。」
打者目前對好球帶上下緣的掌握度依然不如內外角。
Willis:「當然內外角還是很重要,但是掉落的變化球和High Fastball的組合可以
創造出更大的欺騙性。打者更難預測球的進壘點在哪裡。」
Farrell:「打者觀察80~100打席後就能抓到好球帶左右距離感;但是只要你把球往
球員眼睛高度丟去,他們通常會出棒。」
--
今年Rick Porcello掙扎的地方在於四縫線與二縫線缺乏明顯差異─伸卡高起來或是
四縫線進壘點無法維持在較高的位置,所以無法創造出類似的視覺效果。
Porcello:「我用球效率低的原因是兩種Fastball沒能創造出分別,所以對方很容易
破壞掉。」
談到了投手策略的演進,Porcello頓時想起過去幾年前Cutter站上主流球種,但是
打者適應了Cutter後風潮消失。
「這就是比賽的美麗之處,永遠沒有正確解答,一切都要靠調整和改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1
--
2. Heyman認為Brad Ausmus的捕手資歷、教士FO經驗以及老虎隊總教練三項工作經驗能讓
John Henry與Tom Warner感到驚豔;Peter Gammons說如果2012年不是買John Farrell
來的話,紅襪總教練會是Brad Ausmus─某高層說Ausmus的面試表現是他看過最棒的。
另外Gammons掌握的消息指出David Price過去最喜歡的教練是Ausmus。
--
不過Christopher Smith指出Ausmus面對批評時會比較敏感。另外,之前接受
Fangraphs訪問時Ausmus批評數據野球。
3. Gammons說 Alex Cora, Sandy Alomar Jr.應該都在紅襪的考慮名單內
4. 明尼蘇達區記者Charley Walters說前雙城總教練Ron Gardenhire是紅襪總教練三位人
選之一
5. MLBTR報導新的QO價碼是$17.4M
6. Sam Mellinger的報導中提到,某匿名國聯高層表示:「Scott Boras要幫Eric Hosmer
拚一份8y $200M合約。」
--
2016年一月Chris Davis─也是Boras的客戶─拿到7y $161M的合約,而且當時他30歲
、比Hosmer現在大兩歲
7. Gammons: 今年Blake Swihart深受踝傷所苦攻防表現都不佳,不過有紅襪高層表示
Swihart能守1B/3B/C/LF,「可以成為球隊的重要資產。」
--
評:Blake Swihart的option燒光了,是明年陣容中最棘手的一點。考量到腳踝傷勢
以及過去幾年沒有足夠的上場機會培養好Swihart的蹲捕底子,今年放掉Sandy Leon
留下Blake Swihart作為替補捕手是相當危險的作法,特別是Chris Sale非常習慣與
Leon配─記不記得Sale 100%都交給Leon配球、自己完全不思考?─如果換上蹲捕經
驗少的Swihart,明年的投手群可能又會經歷一段陣痛期。
所以如果紅襪非常看好Swihart的打擊能力,明年就會把他留在板凳位置─壞處是沒
有固定打席、沒有實際在高強度比賽中蹲捕的機會,也不會是在高張力比賽後段幫
Devers, Ramirez守備的好選項,養成方面依然是一大問題。而且,接下來紅襪需要
左殺、需要內野工具人做替補(Holt? Marrero? Lin? Hernandez?),是否有Swihart
的位置呢?
交易Swihart似乎是一條路,不過在Swihart沒option、帶傷(而且是捕手痛點)以及
缺乏實績的狀況下,很難賣到好價錢。
8. 八月底的舊聞,談紅襪隊投手將High Fastball納入攻擊策略
--
七月的某天Christian Vazquez講述David Price的策略:「他會故意吊Fastball,
改變打者的視線高度。這是現在棒球的關鍵點,大家都把球拉高,因為大家不會
預期看到High Fastball,所以棒子都會揮下去。」
過去幾年的打者趨勢顯示了揮擊路徑與打擊策略的大變革,越來越多打者能宰制好
球帶下緣,把低球撈出牆外,像是Josh Donaldson、Daniel Murphy都是改變launch
angle後獲得成功的案例。
在打者進化的情況下,投手必須改變策略來反制這樣的熱潮。而High Fastball就是
這個潮流下的產物。
Brian Bannister:「可以看明顯看到現在棒球界的哲學變動。大多球隊願意犧牲一
部份數字去換取另一個數字─他們現在都想辦法打更多的全壘打。他們讓打者揮大
棒,試圖把球抬起來。」
投手策略方面很少有球隊跟紅襪一樣大膽的改變─紅襪的四縫線使用量是聯盟第三、
Fangraphs衡量Fastball價值紅襪第一。
Carl Willis:「我們談這件事談了很久,過去好長一段時間大家都推廣說要把球壓
低,但是現在打擊的教法已經不同了,打者都隨著球路壓低的習慣進行揮棒路徑調
整。」
Bannister:「你永遠會想保持在領先對手一步的位置上,針對對方的策略定出Game
Plan。如果對手沒注意到任何可疑之處,他們會繼續以攻擊低球的方式揮完整個打
席。他們不覺得需要做不習慣的事,保持在舒適圈就好。」
「現在的打者很強壯又有數據資料的輔助,他們每場比賽都有三個機會敲全壘打。」
過去紅襪的牛棚充滿一大票攻擊好球帶下緣的投手:上原浩治、田澤純一、Edward
Mujica都是控球精準的Fastball加上鑽到球棒底下的Splitter;Burke Badenhop則是
傳統式的伸卡球投手。
現在呢,紅襪牛棚變成一大群四縫線、進壘點高的火球男。Craig Kimbrel是
Curveball加上High Fastball (輪值裡的Drew Pomeranz也是)、Joe Kelly進牛棚後
放棄二縫線改用四縫線。
Brian Bannister:「投手必須根據打者的意圖去重新調整投球哲學。」
Rick Porcello一開始無法理解這種策略,過去生涯中教練都要他只管把二縫線精準
的塞到好球帶下緣。為什麼紅襪要他把四縫線抬高到好球帶上緣?
「教練要我這樣投,但是我不了解High Fastball對打者有什麼作用,所以我一點信
心都沒有、我不相信這種作法,我也不常用。」
不過Porcello花時間跟紅襪與老虎的老將談過後,他發現過去投球策略的限制加上
打者習性改變,壞處顯現出來了。
「棒球比賽中其實常有投手不知道自己為何要這樣做的時刻─你不知道教練團看到了
什麼,為何這樣做、對下一球又有什麼影響。這是學習宰制打者的過程,上場實戰
並對自己有信心,持續而有效率的重複這個動作。」
Brian Bannister:「你必須讓打者們卻步,擁有不同武器、應用不同進壘點創造
滾地球或是揮棒落空是現在最重要的關鍵。」
理解丟High Fastball的效果僅僅只是Porcello的第一步。到實際應用在場上為止得
花很多的心力學習─2015年Porcello就經歷過陣痛期。
Porcello:「學習High Fastball要花很多時間,」他同時表示自己身體狀況比以前
更強壯,「88~90 mph的High Fastball並不夠用,但是88 mph好球帶下緣的Sinker
搭上93 mph High Fastball,就能創造出很大的差別了。視線高度加上球速的差距,
兩者就像截然不同的球種。」
Porcello 2016年時兩種Fastball的差別很大,特別是High Fastball收到好效果,
因為能與手上的球種相輔相成。
「打者對付Sinker的第一規則是,抓到高起來的球路就出棒。高起來等於直接
出手。」
「但是他發現進來的是高吊四縫線時已經來不及了,球在球棒的上方。這不是很困難
的科學。」
去年季初Porcello也改變了曲球的型態,減慢球速換取更大的掉落幅度,搭配High
Fastball效果更佳。他從4.92 ERA變成賽揚投手。
很少有球種能比Curvenall更適合搭配High Fastball。JBJ表示高球難打的原因是打
者的腦袋裡一時判斷不出那是變化球還是快速球,如果準備蓄力慢一拍打變化球,
就會跟不上High Fastball。
Drew Pomeranz:「現在打者追打High Fastball的傾向變高了。而Curveball的幫助
很大─當我開始丟更多的Curveball之後,這兩者互相掩護的效果就越來越棒。這就
是現在的比賽趨勢。」
打者目前對好球帶上下緣的掌握度依然不如內外角。
Willis:「當然內外角還是很重要,但是掉落的變化球和High Fastball的組合可以
創造出更大的欺騙性。打者更難預測球的進壘點在哪裡。」
Farrell:「打者觀察80~100打席後就能抓到好球帶左右距離感;但是只要你把球往
球員眼睛高度丟去,他們通常會出棒。」
--
今年Rick Porcello掙扎的地方在於四縫線與二縫線缺乏明顯差異─伸卡高起來或是
四縫線進壘點無法維持在較高的位置,所以無法創造出類似的視覺效果。
Porcello:「我用球效率低的原因是兩種Fastball沒能創造出分別,所以對方很容易
破壞掉。」
談到了投手策略的演進,Porcello頓時想起過去幾年前Cutter站上主流球種,但是
打者適應了Cutter後風潮消失。
「這就是比賽的美麗之處,永遠沒有正確解答,一切都要靠調整和改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1
--
Tags:
美國職棒
All Comments

By Lydia
at 2017-10-17T03:59
at 2017-10-17T03:59

By Yuri
at 2017-10-17T16:41
at 2017-10-17T16:41

By Tracy
at 2017-10-22T14:20
at 2017-10-22T14:20

By Todd Johnson
at 2017-10-26T16:57
at 2017-10-26T16:5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10-31T06:44
at 2017-10-31T06:44

By Kyle
at 2017-11-05T02:23
at 2017-11-05T02:23

By Joe
at 2017-11-08T06:58
at 2017-11-08T06:58

By Heather
at 2017-11-10T21:20
at 2017-11-10T21:20

By Ethan
at 2017-11-15T06:55
at 2017-11-15T06:55

By Iris
at 2017-11-16T11:09
at 2017-11-16T11:09

By Sarah
at 2017-11-21T10:13
at 2017-11-21T10:13

By Puput
at 2017-11-23T13:12
at 2017-11-23T13:12

By Anthony
at 2017-11-24T12:37
at 2017-11-24T12:37

By Rebecca
at 2017-11-27T18:02
at 2017-11-27T18:02

By Jacky
at 2017-12-01T09:33
at 2017-12-01T09:33

By Megan
at 2017-12-06T01:23
at 2017-12-06T01:23

By Xanthe
at 2017-12-07T07:40
at 2017-12-07T07:40

By Rachel
at 2017-12-07T19:28
at 2017-12-07T19:28

By Edward Lewis
at 2017-12-12T05:21
at 2017-12-12T05:21

By Susan
at 2017-12-13T19:12
at 2017-12-13T19:12

By Todd Johnson
at 2017-12-17T19:38
at 2017-12-17T19:38

By John
at 2017-12-19T12:56
at 2017-12-19T12:56

By Hedwig
at 2017-12-21T16:20
at 2017-12-21T16:20

By Zora
at 2017-12-24T13:31
at 2017-12-24T13:31

By Frederica
at 2017-12-25T12:22
at 2017-12-25T12:22

By Olive
at 2017-12-28T09:40
at 2017-12-28T09:40

By Emily
at 2017-12-28T17:57
at 2017-12-28T17:57

By Valerie
at 2018-01-01T11:30
at 2018-01-01T11:30

By Mason
at 2018-01-02T15:14
at 2018-01-02T15:14

By Aaliyah
at 2018-01-05T16:40
at 2018-01-05T16:40

By Blanche
at 2018-01-07T23:20
at 2018-01-07T23:20

By David
at 2018-01-09T14:35
at 2018-01-09T14:35

By Steve
at 2018-01-11T09:47
at 2018-01-11T09:47

By Joe
at 2018-01-14T02:52
at 2018-01-14T02:52

By Harry
at 2018-01-15T09:42
at 2018-01-15T09:42

By John
at 2018-01-19T00:22
at 2018-01-19T00:22
Related Posts
波士頓骨科大談Pedroia的膝蓋 (純推測)

By Rebecca
at 2017-10-12T21:04
at 2017-10-12T21:04
10/11 今日消息、John Farrell

By Franklin
at 2017-10-12T19:25
at 2017-10-12T19:25
10/10 今日消息

By Caroline
at 2017-10-11T23:12
at 2017-10-11T23:12
Red Sox fire John Farrell

By Harry
at 2017-10-11T21:39
at 2017-10-11T21:39
10/09 今日消息

By Charlotte
at 2017-10-11T00:04
at 2017-10-11T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