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式自由式跟傳統自由式 - 游泳討論

By Christine
at 2010-08-24T23:55
at 2010-08-24T23:5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kimk (一懶天下無難事~ orz)》之銘言:
: ※ 引述《ramboeon2 (胖胖)》之銘言:
: : 想請教大大:
: : 剛才看了魚式的自由式,跟傳統自由式的差別。我覺得魚式打水次數變很少,大概
: : 伸直一邊手,則踢一下另一邊的腿,即右手打直時,則踢左腳一下;再來就是入水的
: : 時間,幾乎是一隻手快入水時,原本打直的手才往後划。在水面上看的話,魚式則是
: : 用所謂的木偶手,手放很鬆,而且會下垂,然後手是掌心向下插入水,跟傳統的是由
: : 大拇指稍微45度入水不大一樣。然後入水點靠近頭部,我看有一些還在耳朵前面一些
: : 些,傳統的話則會前面很多。至於划水的動作,感覺就是順順的S型,手掌也沒有特別
: : 併攏,就是順順的。不知道這樣子的觀察對嗎?還有不知道有無大大是學過魚式的,
: : 可以分享一下差別之處嗎?感恩!
推 criky:我也沒辦法垂直打水 @@" 我也用TI的游法~可以放鬆游~ 08/22 15:58
推 goswiming:請問一下你游的影片在那裡 ? 08/22 19:19
是我最後一句讓你誤會了吧?
雖然我很想找人抓姿式問題, 不過沒人幫我拍阿XD
→ fish3932000:覺得你似乎有點誤解TI了 08/22 19:26
→ goswiming:好想回 又看到樓上說有誤解 先聽看看魚大怎麼說 08/22 19:52
→ fish3932000:如果撇開短距離,看400 800 1600的比賽就知道了 08/22 20:08
→ fish3932000:而短距離的比賽又是從這些基本動作在加快而演變的 08/22 20:09
→ fish3932000:不信的話請看魚式光碟蛙式篇就有提到了 08/22 20:09
→ goswiming:我解讀魚大的意思 假設TI有如文理補習班 傳統教法有如 08/22 21:19
→ goswiming:國民教育 而原PO說拿來競賽比快 我就把他形容成 攻讀 08/22 21:19
推 goswiming:博士班的人 他們一定都是有相當的基礎才會有辦法在速度 08/22 21:24
→ goswiming:上做競爭 TI快不起來嗎? 你可以把他跟基礎教育想在一起 08/22 21:25
推 goswiming:TI自由泳 他不是一種新的游法 何來快不起來的道理?? 08/22 21:27
感謝2位指正~ 原書中後半的確是寫著Total Immersion的訓練方式.
不過...我光是前三章蛙捷蝶的姿式與平衡分解練習, 就練不完了 (汗
希望有經驗的人分享一下 這類訓練法的優點與實際成效?
推 wendycandy:TI書中有提到 若須加速 只需加頻即可達成 08/23 00:55
推 wendycandy:能否達到正式比賽登場成績因人而異 但能變快是肯定的 08/23 00:55
推 wendycandy:以我自己是捷蛙的愛好者 兩式長泳頻率都很慢 08/23 00:56
推 wendycandy:若願意加頻 較喘較耗費體力 但速度會出來一些 08/23 00:57
推 wendycandy:另外大推原PO提到的握拳下去練 很多人握拳就動不了了 08/23 00:59
其實全握拳太吃力的話, 可以先屈指,把手指減2節。如此抓水就少很多了.
分享一下以前的經驗,
因為我的捷式是自己自學(亂游的). 所以全靠好心人指正姿式與偷看強者的泳姿.
2年前還游不到50m 手就很酸了. 1年前勉力游完100m 就要休息 XD
到現在可以把捷式當做長泳的方式...(如果早點看到Ti的教法就好了Orz)
其中Ti的數個分解動作(魚式、滑行...),都是練換氣的好方法.
如果大家多練習這些動作,相信換氣會像吃飯一樣簡單.
除了換氣不對,造成身體不平衡之外。就是太依賴手加速.(S型划手)
所以剛開始應該要握拳慢划,體會用身體的力量前進.
等到掌握了這些,再加上划手推水加速;相信會讓捷式成為你的最愛.
以上都是造成我之前無法游長的問題。
希望對有同樣問題的人,能有所幫助。
建議想學Ti的人,了解動作核心後,就看影片,下水抓感覺吧.
在水池中練上30分+的分解動作,絕對是有幫助的.
有2行推文少貼了. 請見諒.
--
: ※ 引述《ramboeon2 (胖胖)》之銘言:
: : 想請教大大:
: : 剛才看了魚式的自由式,跟傳統自由式的差別。我覺得魚式打水次數變很少,大概
: : 伸直一邊手,則踢一下另一邊的腿,即右手打直時,則踢左腳一下;再來就是入水的
: : 時間,幾乎是一隻手快入水時,原本打直的手才往後划。在水面上看的話,魚式則是
: : 用所謂的木偶手,手放很鬆,而且會下垂,然後手是掌心向下插入水,跟傳統的是由
: : 大拇指稍微45度入水不大一樣。然後入水點靠近頭部,我看有一些還在耳朵前面一些
: : 些,傳統的話則會前面很多。至於划水的動作,感覺就是順順的S型,手掌也沒有特別
: : 併攏,就是順順的。不知道這樣子的觀察對嗎?還有不知道有無大大是學過魚式的,
: : 可以分享一下差別之處嗎?感恩!
推 criky:我也沒辦法垂直打水 @@" 我也用TI的游法~可以放鬆游~ 08/22 15:58
推 goswiming:請問一下你游的影片在那裡 ? 08/22 19:19
是我最後一句讓你誤會了吧?
雖然我很想找人抓姿式問題, 不過沒人幫我拍阿XD
→ fish3932000:覺得你似乎有點誤解TI了 08/22 19:26
→ goswiming:好想回 又看到樓上說有誤解 先聽看看魚大怎麼說 08/22 19:52
→ fish3932000:如果撇開短距離,看400 800 1600的比賽就知道了 08/22 20:08
→ fish3932000:而短距離的比賽又是從這些基本動作在加快而演變的 08/22 20:09
→ fish3932000:不信的話請看魚式光碟蛙式篇就有提到了 08/22 20:09
→ goswiming:我解讀魚大的意思 假設TI有如文理補習班 傳統教法有如 08/22 21:19
→ goswiming:國民教育 而原PO說拿來競賽比快 我就把他形容成 攻讀 08/22 21:19
推 goswiming:博士班的人 他們一定都是有相當的基礎才會有辦法在速度 08/22 21:24
→ goswiming:上做競爭 TI快不起來嗎? 你可以把他跟基礎教育想在一起 08/22 21:25
推 goswiming:TI自由泳 他不是一種新的游法 何來快不起來的道理?? 08/22 21:27
感謝2位指正~ 原書中後半的確是寫著Total Immersion的訓練方式.
不過...我光是前三章蛙捷蝶的姿式與平衡分解練習, 就練不完了 (汗
希望有經驗的人分享一下 這類訓練法的優點與實際成效?
推 wendycandy:TI書中有提到 若須加速 只需加頻即可達成 08/23 00:55
推 wendycandy:能否達到正式比賽登場成績因人而異 但能變快是肯定的 08/23 00:55
推 wendycandy:以我自己是捷蛙的愛好者 兩式長泳頻率都很慢 08/23 00:56
推 wendycandy:若願意加頻 較喘較耗費體力 但速度會出來一些 08/23 00:57
推 wendycandy:另外大推原PO提到的握拳下去練 很多人握拳就動不了了 08/23 00:59
其實全握拳太吃力的話, 可以先屈指,把手指減2節。如此抓水就少很多了.
分享一下以前的經驗,
因為我的捷式是自己自學(亂游的). 所以全靠好心人指正姿式與偷看強者的泳姿.
2年前還游不到50m 手就很酸了. 1年前勉力游完100m 就要休息 XD
到現在可以把捷式當做長泳的方式...(如果早點看到Ti的教法就好了Orz)
其中Ti的數個分解動作(魚式、滑行...),都是練換氣的好方法.
如果大家多練習這些動作,相信換氣會像吃飯一樣簡單.
除了換氣不對,造成身體不平衡之外。就是太依賴手加速.(S型划手)
所以剛開始應該要握拳慢划,體會用身體的力量前進.
等到掌握了這些,再加上划手推水加速;相信會讓捷式成為你的最愛.
以上都是造成我之前無法游長的問題。
希望對有同樣問題的人,能有所幫助。
建議想學Ti的人,了解動作核心後,就看影片,下水抓感覺吧.
在水池中練上30分+的分解動作,絕對是有幫助的.
有2行推文少貼了. 請見諒.
--
Tags:
游泳
All Comments

By Agnes
at 2010-08-26T23:16
at 2010-08-26T23:16
Related Posts
台中夏威夷有泳池

By Edith
at 2010-08-24T19:03
at 2010-08-24T19:03
我的自由式自拍

By Oscar
at 2010-08-24T18:30
at 2010-08-24T18:30
到底「定錨」是怎樣的感覺哩?

By Caroline
at 2010-08-24T18:16
at 2010-08-24T18:16
蛙式改學自由式的建議

By Hedy
at 2010-08-24T06:29
at 2010-08-24T06:29
魚式的自由式

By Michael
at 2010-08-24T02:04
at 2010-08-24T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