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打擊姿勢 - 壘球

By Mary
at 2008-01-06T00:05
at 2008-01-06T00:0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ttsucks (it does!)》之銘言:
: 在我貼的那個連結裡
: Chris O'Leary 談到即使是年輕的球員即使沒有轉後腳 (Squishing The Bug)
: 也能達到轉腰的動作 (hip rotation),人們教導轉後腳,只是一個方便讓人了解的訣竅
: 我的看法跟他相同
: 同樣回覆這篇文章的song版友也提到右腳定住,不過我進入您的相簿看
: 多半你的打擊屬於後腳單點著地,而且滿多打擊有瞬間是懸空並向後位移一些的
: 你真正在打擊時旋轉後腳或定住後腳嗎? 或是你這樣以為而已?
: 這跟我剛開始接觸到轉後腳這個理論一樣,我認為轉後腳的確是打擊的關鍵
: 但是我看我自己打擊的影片,以及隊上大多數人的影片,沒有人真正轉了後腳
: 但是大家為什麼還是不斷提倡這個概念?
: 我的看法是這樣,他只是一個訣竅讓新手了解轉腰的概念並且強迫他們轉動腰部
: 我不反對這樣的概念,我自己也是靠著這個方法學習正確的揮棒
: 但是我要提出來的東西很簡單,實際上在揮棒的時候,不是這樣的
: 這點跟 Linear Hitting 跟 Rotational Hitting 的情況一樣
: (提出反駁 Squishing The Bug 的一派人也通常都支持 Rotational Hitting)
: 大部分的人都在教 Linear 但是絕大部份好的打者都使用 Rotational
: 但是你去問那些打者,他們也絕大部分都跟你說,我用的是 Linear
: 大部分的人都在教轉動後腳,但是好的打者不轉動右腳卻認為他們自己轉了
: 至於回文提到棒壘的不同,據我觀察打壘球的人不旋轉後腳的實踐更完整
: 我雨深深相信棒壘在打擊上幾個極其關鍵之處是可以相互映證且共通的
: 至於東西方人的身材差異,我向來很不喜歡這種說法,畫地自限而已
: 西方人的身材好,我們東方人身材差,所以我們就有自己一套玩法?
: 當我們看到 Jeff Hall 把壘球打出 AT&T Park 時
: 我們丟一句西方人身材條件好就可以嗎?
: 當我們看到 Jeff Hall 不旋轉右腳甚至把後腳懸空時
: 我們要說那是他身材好、打球經驗多
: 還是要回頭想實際上打擊旋轉後腳是不需要的?
: 我相信教導使用腰力有更好的方法,而不是靠著實際上幾乎不存在的轉動右腳
回覆推文的兩個問題
* 轉動後腳 (Squishing The Bug)
從英文字面的意思上來解釋就很容易了解,假設你今天在地上發現一隻蟲要踩死牠
用右腳踩下去並逆時針旋轉讓牠死無全屍的這個動作,就是 Squishing The Bug
也就是一般認為藉由旋轉後腳來傳達動力到腰部的這個動作
注意,這兩個圖片的後腳(右腳)位置 http://0rz.tw/093yK http://0rz.tw/413ty
從圖一右腳的位置移動到圖二右腳的位置
這個動作並不稱為 Squishing The Bug,那只是單純的重心移轉動作
真正的是要打者藉由後腳在地上旋轉產生動力轉移到屁股這個動作才算
再來這張圖 http://0rz.tw/803tR 看起來像極了他旋轉了右腳
但是其實不然,那只是打者揮完棒的一個緩衝滑行動作,這也是很多人會有錯覺的地方
* Linear Hitting、Rotational Hitting
這個BLOG翻譯了率先提出 Rotational Hitting 概念 Jack Mankin 的經典文章
http://blog.yam.com/kaihuang/category/752482
其中包含的面向十分廣,內容也不少,相信看完你會了解兩者的差異
以下我覺得一定要看得懂的兩個關鍵,圖片我覺得是必看的經典
Circular Hand Path (CHP):http://0rz.tw/883to 圓形的揮棒軌跡
Torque:http://0rz.tw/c83wY 左邊為 Linear 右邊為 Torque
其實內容不大好懂,特別是我們從接觸棒壘開始都一直不斷地被教導著 Linear Hitting
Rotational Hitting 等於是在挑戰幾個世紀以來的打擊權威
我自己也還在對這個概念摸索中,但是慢慢消化理解收益真的不少
對於一些所謂的本格派,或是接受正統棒球訓練的人來說,可能會看到吐血也說不定 XD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Rotational Hitting 已經被廣泛的在美國壘球界中使用
一來我覺得美國人打壘球沒有所謂正規訓練,較沒有傳統包袱,自然很能接受
二來壘球沒有什麼打擊教練,Rotational Hitting 在網路上也被廣泛討論著
想要精進打擊的人自然會去找這些東西來看,並且在沒有限制下體驗並吸收
另外即使在大聯盟裡,也很少人真正教導 Rotational Hitting (或者應該說沒有)
不過我常常引用他的東西的 Chris O'Leary
他本身有在大聯盟球團裡工作,幫助分析投球與打擊,他也提倡 Rotational Hitting
而且不斷試著驗證真正的大聯盟打擊好手皆是使用 Rotational Hitting
兩個經典人物分別為右打的 Pujols 還有左打的 Bonds
___
希望有解答到 ^_______^"
--
PTT = People Talking Trash
--
: 在我貼的那個連結裡
: Chris O'Leary 談到即使是年輕的球員即使沒有轉後腳 (Squishing The Bug)
: 也能達到轉腰的動作 (hip rotation),人們教導轉後腳,只是一個方便讓人了解的訣竅
: 我的看法跟他相同
: 同樣回覆這篇文章的song版友也提到右腳定住,不過我進入您的相簿看
: 多半你的打擊屬於後腳單點著地,而且滿多打擊有瞬間是懸空並向後位移一些的
: 你真正在打擊時旋轉後腳或定住後腳嗎? 或是你這樣以為而已?
: 這跟我剛開始接觸到轉後腳這個理論一樣,我認為轉後腳的確是打擊的關鍵
: 但是我看我自己打擊的影片,以及隊上大多數人的影片,沒有人真正轉了後腳
: 但是大家為什麼還是不斷提倡這個概念?
: 我的看法是這樣,他只是一個訣竅讓新手了解轉腰的概念並且強迫他們轉動腰部
: 我不反對這樣的概念,我自己也是靠著這個方法學習正確的揮棒
: 但是我要提出來的東西很簡單,實際上在揮棒的時候,不是這樣的
: 這點跟 Linear Hitting 跟 Rotational Hitting 的情況一樣
: (提出反駁 Squishing The Bug 的一派人也通常都支持 Rotational Hitting)
: 大部分的人都在教 Linear 但是絕大部份好的打者都使用 Rotational
: 但是你去問那些打者,他們也絕大部分都跟你說,我用的是 Linear
: 大部分的人都在教轉動後腳,但是好的打者不轉動右腳卻認為他們自己轉了
: 至於回文提到棒壘的不同,據我觀察打壘球的人不旋轉後腳的實踐更完整
: 我雨深深相信棒壘在打擊上幾個極其關鍵之處是可以相互映證且共通的
: 至於東西方人的身材差異,我向來很不喜歡這種說法,畫地自限而已
: 西方人的身材好,我們東方人身材差,所以我們就有自己一套玩法?
: 當我們看到 Jeff Hall 把壘球打出 AT&T Park 時
: 我們丟一句西方人身材條件好就可以嗎?
: 當我們看到 Jeff Hall 不旋轉右腳甚至把後腳懸空時
: 我們要說那是他身材好、打球經驗多
: 還是要回頭想實際上打擊旋轉後腳是不需要的?
: 我相信教導使用腰力有更好的方法,而不是靠著實際上幾乎不存在的轉動右腳
回覆推文的兩個問題
* 轉動後腳 (Squishing The Bug)
從英文字面的意思上來解釋就很容易了解,假設你今天在地上發現一隻蟲要踩死牠
用右腳踩下去並逆時針旋轉讓牠死無全屍的這個動作,就是 Squishing The Bug
也就是一般認為藉由旋轉後腳來傳達動力到腰部的這個動作
注意,這兩個圖片的後腳(右腳)位置 http://0rz.tw/093yK http://0rz.tw/413ty
從圖一右腳的位置移動到圖二右腳的位置
這個動作並不稱為 Squishing The Bug,那只是單純的重心移轉動作
真正的是要打者藉由後腳在地上旋轉產生動力轉移到屁股這個動作才算
再來這張圖 http://0rz.tw/803tR 看起來像極了他旋轉了右腳
但是其實不然,那只是打者揮完棒的一個緩衝滑行動作,這也是很多人會有錯覺的地方
* Linear Hitting、Rotational Hitting
這個BLOG翻譯了率先提出 Rotational Hitting 概念 Jack Mankin 的經典文章
http://blog.yam.com/kaihuang/category/752482
其中包含的面向十分廣,內容也不少,相信看完你會了解兩者的差異
以下我覺得一定要看得懂的兩個關鍵,圖片我覺得是必看的經典
Circular Hand Path (CHP):http://0rz.tw/883to 圓形的揮棒軌跡
Torque:http://0rz.tw/c83wY 左邊為 Linear 右邊為 Torque
其實內容不大好懂,特別是我們從接觸棒壘開始都一直不斷地被教導著 Linear Hitting
Rotational Hitting 等於是在挑戰幾個世紀以來的打擊權威
我自己也還在對這個概念摸索中,但是慢慢消化理解收益真的不少
對於一些所謂的本格派,或是接受正統棒球訓練的人來說,可能會看到吐血也說不定 XD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Rotational Hitting 已經被廣泛的在美國壘球界中使用
一來我覺得美國人打壘球沒有所謂正規訓練,較沒有傳統包袱,自然很能接受
二來壘球沒有什麼打擊教練,Rotational Hitting 在網路上也被廣泛討論著
想要精進打擊的人自然會去找這些東西來看,並且在沒有限制下體驗並吸收
另外即使在大聯盟裡,也很少人真正教導 Rotational Hitting (或者應該說沒有)
不過我常常引用他的東西的 Chris O'Leary
他本身有在大聯盟球團裡工作,幫助分析投球與打擊,他也提倡 Rotational Hitting
而且不斷試著驗證真正的大聯盟打擊好手皆是使用 Rotational Hitting
兩個經典人物分別為右打的 Pujols 還有左打的 Bonds
___
希望有解答到 ^_______^"
--
PTT = People Talking Trash
--
Tags:
壘球
All Comments

By Joseph
at 2008-01-07T05:18
at 2008-01-07T05:18

By Olga
at 2008-01-09T07:54
at 2008-01-09T07:54

By Blanche
at 2008-01-14T01:20
at 2008-01-14T01:20

By Daniel
at 2008-01-18T10:13
at 2008-01-18T10:13

By Zora
at 2008-01-21T04:14
at 2008-01-21T04:14
Related Posts
剛起步的球隊如何練?

By Isabella
at 2008-01-05T22:49
at 2008-01-05T22:49
有人知道林口社區的壘球場嗎?

By James
at 2008-01-05T18:24
at 2008-01-05T18:24
08大資盃 廣告一下

By Faithe
at 2008-01-05T18:06
at 2008-01-05T18:06
規則上的問題~

By Bethany
at 2008-01-05T18:03
at 2008-01-05T18:03
規則上的問題~

By Candice
at 2008-01-05T17:32
at 2008-01-05T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