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李小龍從中國武術到综何自由實戰,從詠春拳到振藩截拳道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Andrew
at 2011-05-11T20:31
at 2011-05-11T20:31
Table of Contents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30637504
截拳道是現代踢拳的先驅?
(Jeet Kune Do:A Forerunner of Kickboxing?)
作者:喬‧路易斯 譯者:王維
喬‧路易斯:我把第一場現代職業踢拳比賽的誕生歸功於李小龍
------------------------------
注:有人說李小龍在電影《龍爭虎鬥》中和洪金寶,以及在電影《死亡遊戲》中和2呎長
人天勾賈霸的對戰,算是近代MMA综合格鬥技的先驅,美國自由搏擊冠軍喬‧路易斯認為
,李小龍算是近代KickBoxing踢拳的先驅,思想卓越的率先利用露指手套、塞入泡棉的拳
擊手靶足球護墊練習打拳踢腿,來訓練動作和對打演練,但是有人質疑他,認為李小龍比
不上現代的職業综合格鬥技或踢拳選手,不管是技術和訓練的效率等等,也比不上現代的
訓練團隊進步,現代好的訓練團隊大多具備體能訓練、各種動作的技術調整、營養學、心
理輔導等,但我反問質疑者,『先驅』,指的就一定是最厲害的意思嗎?
發現地心引力的─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發明的許多東西和原理,可能早在他之
前就有人提出這個論點和一些實驗數據、方程式等,你可能認為那是牛頓厲害啊,其他人
想不出來,他想的出來,可是牛頓的成就如果沒有先人(前人)的基礎,他怎麼會有獲得這
麼大成功的機會呢?
發明了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在他發表相對論以前,他也只是一個在大學,像是一般人一
樣學習前人發明的物理學課程,做著前人設計的物理試驗,除了他天生聰明、後天又肯努
力之外,難道他的相對論完全是他憑空想出來的?沒有前人重樹,後人怎麼有樹蔭可以避
暑乘涼呢?
而李小龍強調他的截拳道是:
簡單(Simple、直接Direct、不拘於傳統Non-Classical)
特別是最後一項,不拘於傳統指的就是以傳統前人累積的東西,加以改良創新,去適應當
時的環境,做微調修正,難道現在的武術搏擊運動不也是這個樣子嗎?
不也在現有的基礎下訓練,訓練後到賽場的洗鍊然後再改良修正嗎?
難道引進泰拳改良成踢拳的野口修,到賽場打不贏同是日本人的魔裟斗,他就不厲害?對
後來世界聞名的立技殿堂K-1沒有任何貢獻?
然後創立K-1的石井和義(大山倍達極真空手道分支-大阪空手道正道會館館長),
和早期投入K-1空手道出身的選手佐竹雅昭、安迪虎格、菲力歐,他們打不贏現在的K-1選
手,所以他們就不是傳奇?
總結:
『先驅』或許不一定是最厲害的,但是他的創新想法、提出的不一樣『思考』邏輯方式,
是不是的確深深的影響了後世的發展和後世的人們呢?你的想法是?
(P.S. 請參考李小龍如何改變了世界How Bruce Lee Change The World記錄片 )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7683513
------------------------------
﹡本文編譯自《世界搏擊冠軍教你:如何掌握李小龍的格鬥體系》(The World’s
Greatest Fighter Teaches You:How to Master Bruce Lee’s Fighting System)。本
文是國內首次編譯發佈,標題為譯校者所加,題圖為1968年李小龍為獲得冠軍的路易斯授
旗。
在19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幾乎所有的武術比賽,都是半接觸式或非接觸式
(Half Contect And No Contect)(譯校者注:即寸止式比賽)的。
19世紀60年代初在沖繩(Okinawa)的那段時間,我比較喜歡所在學校中宣導的全接觸式陪
練的訓練方式。當時我們用到的裝備是劍道(Kendo)護甲,它是一種用於棍術對抗以及模
擬日本武士進行劍術對抗的防護裝備。直到1970年,美國才正式出現全接觸式搏擊比賽。
李小龍是全接觸式訓練和搏擊的宣導者。
我非常喜歡全接觸式搏擊(Full Contect)。我能夠把當時在洛杉磯的Main Street 拳擊館
以及長堤Seaside 拳擊館中學到的拳擊技術,和李小龍教授的截拳道拳法有機結合起來。
CA.Joey Orbillo,屬於艾德‧富奇風格,是我和舒格‧雷‧羅賓遜一起共事之後的拳擊
主教練。我把第一場職業踢拳(譯校者注:Kickboxing,又有譯自由搏擊)比賽歸功於李
小龍,也正是李小龍讓我對拳擊產生了興趣。我早期和李小龍一起訓練,雖然當時我只是
一個受訓者,但我在一場比賽中三分鐘內就將對手擊倒。
在接下來的圖示中,我示範了幾組全接觸式搏擊的訓練模式。
在第一組圖示中,我們示範的是全接觸式訓練靶的用法,這是一種用橡塑發泡材料填充起
來的訓練器材。
在第二組圖示中,我們示範的是來自于喬‧路易斯搏擊系統黑帶訓練指南的組合訓練方法
。
【附錄】李小龍截拳道全接觸訓練掠影
本系列圖原載於1967年《黑帶》雜誌,管中窺豹的展示了截拳道全接觸踢打摔相結合的訓
練風采
實戰訓練前穿戴全接觸訓練護具
1967年,李小龍在向《黑帶》雜誌記者介紹截拳道全接觸訓練護具
------------------------------
李小龍學習詠春拳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3412699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30344994
李小龍以詠春拳為基礎,加入了許多其他的武術搏擊而成的
自創武術『振藩功夫(也可稱振藩武術)』原意是李小龍(振藩)
的中國功夫或是中國武術~~!!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11467602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3451017
詠春拳和振藩截拳道的差別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14292617
--
截拳道是現代踢拳的先驅?
(Jeet Kune Do:A Forerunner of Kickboxing?)
作者:喬‧路易斯 譯者:王維
喬‧路易斯:我把第一場現代職業踢拳比賽的誕生歸功於李小龍
------------------------------
注:有人說李小龍在電影《龍爭虎鬥》中和洪金寶,以及在電影《死亡遊戲》中和2呎長
人天勾賈霸的對戰,算是近代MMA综合格鬥技的先驅,美國自由搏擊冠軍喬‧路易斯認為
,李小龍算是近代KickBoxing踢拳的先驅,思想卓越的率先利用露指手套、塞入泡棉的拳
擊手靶足球護墊練習打拳踢腿,來訓練動作和對打演練,但是有人質疑他,認為李小龍比
不上現代的職業综合格鬥技或踢拳選手,不管是技術和訓練的效率等等,也比不上現代的
訓練團隊進步,現代好的訓練團隊大多具備體能訓練、各種動作的技術調整、營養學、心
理輔導等,但我反問質疑者,『先驅』,指的就一定是最厲害的意思嗎?
發現地心引力的─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發明的許多東西和原理,可能早在他之
前就有人提出這個論點和一些實驗數據、方程式等,你可能認為那是牛頓厲害啊,其他人
想不出來,他想的出來,可是牛頓的成就如果沒有先人(前人)的基礎,他怎麼會有獲得這
麼大成功的機會呢?
發明了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在他發表相對論以前,他也只是一個在大學,像是一般人一
樣學習前人發明的物理學課程,做著前人設計的物理試驗,除了他天生聰明、後天又肯努
力之外,難道他的相對論完全是他憑空想出來的?沒有前人重樹,後人怎麼有樹蔭可以避
暑乘涼呢?
而李小龍強調他的截拳道是:
簡單(Simple、直接Direct、不拘於傳統Non-Classical)
特別是最後一項,不拘於傳統指的就是以傳統前人累積的東西,加以改良創新,去適應當
時的環境,做微調修正,難道現在的武術搏擊運動不也是這個樣子嗎?
不也在現有的基礎下訓練,訓練後到賽場的洗鍊然後再改良修正嗎?
難道引進泰拳改良成踢拳的野口修,到賽場打不贏同是日本人的魔裟斗,他就不厲害?對
後來世界聞名的立技殿堂K-1沒有任何貢獻?
然後創立K-1的石井和義(大山倍達極真空手道分支-大阪空手道正道會館館長),
和早期投入K-1空手道出身的選手佐竹雅昭、安迪虎格、菲力歐,他們打不贏現在的K-1選
手,所以他們就不是傳奇?
總結:
『先驅』或許不一定是最厲害的,但是他的創新想法、提出的不一樣『思考』邏輯方式,
是不是的確深深的影響了後世的發展和後世的人們呢?你的想法是?
(P.S. 請參考李小龍如何改變了世界How Bruce Lee Change The World記錄片 )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7683513
------------------------------
﹡本文編譯自《世界搏擊冠軍教你:如何掌握李小龍的格鬥體系》(The World’s
Greatest Fighter Teaches You:How to Master Bruce Lee’s Fighting System)。本
文是國內首次編譯發佈,標題為譯校者所加,題圖為1968年李小龍為獲得冠軍的路易斯授
旗。
在19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幾乎所有的武術比賽,都是半接觸式或非接觸式
(Half Contect And No Contect)(譯校者注:即寸止式比賽)的。
19世紀60年代初在沖繩(Okinawa)的那段時間,我比較喜歡所在學校中宣導的全接觸式陪
練的訓練方式。當時我們用到的裝備是劍道(Kendo)護甲,它是一種用於棍術對抗以及模
擬日本武士進行劍術對抗的防護裝備。直到1970年,美國才正式出現全接觸式搏擊比賽。
李小龍是全接觸式訓練和搏擊的宣導者。
我非常喜歡全接觸式搏擊(Full Contect)。我能夠把當時在洛杉磯的Main Street 拳擊館
以及長堤Seaside 拳擊館中學到的拳擊技術,和李小龍教授的截拳道拳法有機結合起來。
CA.Joey Orbillo,屬於艾德‧富奇風格,是我和舒格‧雷‧羅賓遜一起共事之後的拳擊
主教練。我把第一場職業踢拳(譯校者注:Kickboxing,又有譯自由搏擊)比賽歸功於李
小龍,也正是李小龍讓我對拳擊產生了興趣。我早期和李小龍一起訓練,雖然當時我只是
一個受訓者,但我在一場比賽中三分鐘內就將對手擊倒。
在接下來的圖示中,我示範了幾組全接觸式搏擊的訓練模式。
在第一組圖示中,我們示範的是全接觸式訓練靶的用法,這是一種用橡塑發泡材料填充起
來的訓練器材。
在第二組圖示中,我們示範的是來自于喬‧路易斯搏擊系統黑帶訓練指南的組合訓練方法
。
【附錄】李小龍截拳道全接觸訓練掠影
本系列圖原載於1967年《黑帶》雜誌,管中窺豹的展示了截拳道全接觸踢打摔相結合的訓
練風采
實戰訓練前穿戴全接觸訓練護具
1967年,李小龍在向《黑帶》雜誌記者介紹截拳道全接觸訓練護具
------------------------------
李小龍學習詠春拳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3412699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30344994
李小龍以詠春拳為基礎,加入了許多其他的武術搏擊而成的
自創武術『振藩功夫(也可稱振藩武術)』原意是李小龍(振藩)
的中國功夫或是中國武術~~!!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11467602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3451017
詠春拳和振藩截拳道的差別
http://martialartworld.pixnet.net/blog/post/14292617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Suhail Hany
at 2011-05-12T14:06
at 2011-05-12T14:06

By Mary
at 2011-05-17T04:57
at 2011-05-17T04:57

By Iris
at 2011-05-20T13:45
at 2011-05-20T13:45

By Ina
at 2011-05-24T23:21
at 2011-05-24T23:21

By Jake
at 2011-05-25T12:26
at 2011-05-25T12:26

By Bennie
at 2011-05-29T22:00
at 2011-05-29T22:00

By Elvira
at 2011-06-03T17:09
at 2011-06-03T17:09

By Yedda
at 2011-06-07T11:00
at 2011-06-07T11:00

By Kelly
at 2011-06-12T02:34
at 2011-06-12T02:34

By Rosalind
at 2011-06-14T16:27
at 2011-06-14T16:27

By Faithe
at 2011-06-18T16:38
at 2011-06-18T16:38

By Faithe
at 2011-06-21T15:19
at 2011-06-21T15:19
Related Posts
實戰的定義一定要這麼複雜嗎?

By Belly
at 2011-05-11T18:57
at 2011-05-11T18:57
實戰的定義一定要這麼複雜嗎?

By Damian
at 2011-05-11T18:38
at 2011-05-11T18:38
戰傳武 你確定?

By Queena
at 2011-05-11T18:36
at 2011-05-11T18:36
戰傳武 你確定?

By Noah
at 2011-05-11T17:57
at 2011-05-11T17:57
戰傳武 你確定?

By Tracy
at 2011-05-11T16:57
at 2011-05-11T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