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左女右收功 - 氣功 Qigong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07-11-13T00:01

Table of Contents



【心得】- 男左女右收功
在開始談論氣功為何以男左手女右手的收功方式之前,首先大略從易的法則來討論。

身體機能的活性化需要氣,而東方醫學認為這適潛藏在人體內的能量。氣很難只以物質來形容,也不容易在西方科學認識觀所掌握,因此被視為迷信或單純的指精神面的意義,故在以往的文化中並不受重視。
但是今日人體科學的範圍內,正熱心的進行著重對氣方面的研究,得知氣是具備物質性的能量,同時會對人類的精神狀態造成影響的能量。

東方文化的認識觀全基於易,它是一種在範圍內表現根本的法則。易、是表現這世間一切的根本與成立,成為類型基準的易學世界,包括:無極、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等。其中較易掌握也是大眾所熟悉的,便是兩儀與五行這兩種原理,在此針對兩儀加以說明。

【兩儀】
其原理是指所有事物都具對照性質而構成,顧名思義,就是兩邊都是正確的,所有事物皆具對照的兩種性質,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陰」與「陽」。而兩儀指的就是任何事物皆包含陰、陽兩方面。

如陰氣常給人不好的印象。有人說:陽氣很好,陰氣則不好。但這裡所說得陰與陽,是表現所有萬物中兩種對照的性質概念,並無絕對好與壞的關係。

舉例來說,以電來說,陽就相當於正電,而陰就相當於是負電。當正負電流通,電能便能持續發揮作用,使所有電器製品的機能動作。正與負是對照性質的能量,若兩者不同時存在,就無法產生電能。
在人類的生活中,男性相當於陽,女性相當為陰;左手為陽,右手為陰;所有事物皆擁有對照的性質,雖是對照,但絕非對立,而是以對方的存在為前提而成立,也就是抓住事物對立所產生的變化方向。

再舉一簡單例子:如果A和B比較,A比B強,則A為陽。相反的,B比A強,則B為陽。所以老師與學生之間,老師為陽,學生為陰;母親與孩子之間,母親是陽,孩子為陰。男性在孩提時代屬陰,其父母為陽。以上的說明,相信可以清楚知道所謂事物的對照性了。

以氣功來說,我們站樁也是對照兩個事物。如集中意守與保持輕鬆的放鬆兩者即為對照。藉由站樁功的姿勢放鬆,同時將意念集中於各穴道,就能深入感受到氣得存在,也就越能把握住氣在體內循環的狀況。這時,所有事物均能保持微妙的對照兩種性質的均衡狀態。所以這也是老師一直提醒站樁時要集中意念與身體放鬆的道理。

【中醫對氣與血的關係是怎樣認識的?】

  中醫認為,氣與血構成了人體的兩大類基本物質,氣為陽,血為陰,兩者關係密切。早在《內經》就已指出:“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

明代《景岳全書》則說:“人有陰陽,即為血氣。陽主氣,故氣全則神旺;陰主血,故血盛則形強。人生所賴,惟斯而已。”

氣和血皆為水穀精微所化,氣屬陽,血屬陰,兩者不可分離。氣與血的關係是氣為動力,血為基礎,兩者是對立的統一,所以中醫有“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的說法。可見,機體中絕不存在無氣之血,也不存在無血之氣。

  在氣與血的關係中,氣是血液生成和運行的動力,血是氣的物質基礎和載體。氣以推動、溫熙為主,血以營養、滋潤為主,所以血到之處,氣一定到,氣到之處,血未必隨。氣和血無論在生理、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繫,互相資生,互相影響的。

【氣】
一、氣
  (一)氣的含義
  在中國醫學中對“氣”的反應比較廣泛,但歸納起來,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如呼吸之氣、水穀精氣等;二是指臟腑、經絡組織的功能活動,如心氣、肺氣、經氣等。

  (二)氣的分類
  由於氣在人體所分佈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來源與功能特點,因此就有不同的名稱,主要的有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

  1.元氣 元氣又名真氣、原氣。它是屬於先天之氣。它來源於父母,為先天之精所化生,藏於腎,依靠後天之氣的滋養和補充。
《靈樞、刺節真邪論》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
元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與激發各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所以說: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因此元氣充沛,則人體健壯而少病,反之如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則元氣不足,身體虛弱,易招致各種疾病。

  2.宗氣 宗氣為後天之氣,是由肺吸入之清氣和脾運化之水穀精氣結合而成,積於胸中,主要功能有二:一是出喉嚨而行呼吸;二是貫注心脈而行氣血。
《靈樞‧邪客篇》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故凡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氣血運行正常與否,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

  3.營氣 “營”這個字,有營運和營養兩種含義。營氣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所化生,是水穀精微中富有營養的物質。它分佈於脈管之中,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營養人體。
《靈樞‧邪客篇》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
營氣與血同行於脈中,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故常“營血”並稱。

4.衛氣 衛有保衛、衛護之義。衛氣亦由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所化生,是水穀精微的剽悍部分。行於脈外,其運行迅速而滑利,主要功能有三:一是衛護肌膚,抗禦外邪人侵,二是控制汗孔開合,調節體溫;三是溫煦臟腑,潤澤皮毛等。
《靈樞‧本臟篇》所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衛氣屬於陽氣的一部分,故有“衛陽”之稱。

《難經》說:“氣者,人之根本也”。這在在說明氣對人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氣的功能概括起來有以下五個方面:

  1.推動作用  人體的生長發育,各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血液的生成與運行,津液的輸佈和排泄,都依賴氣的激發,若氣的這一功能不足,就會影響人體的生長發育或出現早衰,臟腑、經絡功能會減退,還會引起血虛、血脈瘀滯和水濕停滯等病變。

  2.溫煦作用《難經》說;“氣主煦之”。也就是說氣有熏蒸溫煦的作用。是人體熱量的來源,人體能維持正常的體溫,是與氣的溫煦作用密切相關。若溫煦作用不足,便可出現畏寒肢冷,血運遲緩等。

3.防禦作用 氣能護衛肌表,防禦外邪侵犯,,又能與入侵之病邪作鬥爭,把侵入人體之惡邪驅出體外,讓病弱的身體康復,如果說氣的這一功能不足,那麼人就很容易受外邪入侵感染而發病。正如《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聚集〉,其氣必虛”。

  4.固攝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主要是對血、精、津液等液態物質具有防止其無故流失的作用。若這一功能不足,便可出現出血、自汗、遺尿、遺精等病症。

  5.氣化作用  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具體地說,是指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若這一功能失常,就會影響到氣、血、津液的新陳代謝;影響到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影響到汗液,尿液和糞便等的排泄。

  上述氣的五種功能,它們密切配合,相互為用,才能保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血】

  (一)血的概念

  血是運行於脈管中的紅色液體,具有很高的營養和滋潤作用,人的血液通過氣的推動,循著各經脈運行全身,以維持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動。

  (二)血的生成

  血液的主要來源,是由脾胃所攝取的水穀精激,轉化為營氣,經過肺的作用,貫注心脈而成為血。

《靈樞‧營衛生會篇》說:“中焦受氣取計,變化而赤,是謂血”。所以在中醫學上稱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此外,腎取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精能生髓,髓可生血,所以有“精血同源”之說。

  (三)血的功能

  血,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脈中循行,內至臟腑,外達皮肉筋骨,如環無端,運行不息,不斷地對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起著營養和滋潤的作用。

《難經》說:“血主濡之”就是此意。因此,如果說人體的血液不足,就會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虛的病理變化,出現頭暈、目眩、面色無華、毛髮乾枯、肌膚乾燥、四肢麻木等症狀。

  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血液充足,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正如《靈樞‧平人絕谷》中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若血虛,則神無所養,常會出現驚悸、失眠、多夢、健忘等病症。

  血和氣的關係非常密切。血的生成和運行,有賴於氣的化生和推動,故稱“氣能生血”,“氣為血帥”;而氣的生成和作用,亦有賴於血的滋養,且氣必須依附於血,才能運行,故又稱“血為氣母”,“血能載氣”。

這些都是說明氣血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所以在病理上,也常互相影響。《素問‧調經論》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如氣滯可導致血瘀,氣虛可引起血虛,反之亦然。

而中醫認為腎氣會因為年齡而有所消長,在此簡單說明:
女子方面:
财 七歲時,腎氣作用活潑化,牙齒開始生長,毛髮變長。
财 十四歲時,充滿天葵,任脈與衝脈增進流通,月經來臨。
财 二十一歲,身體發展到達巔峰;二十八歲時,筋骨充實、毛髮最長最豐富。
财 但是到了三十五歲時,機能開始衰退,四十九歲時,任脈空虛,月經停止。
男子方面:
财 八歲時,腎氣充實;到了十六歲時,身體充滿了精氣。
财 二十四歲,筋骨強壯,體格發展到達巔峰。
财 三十二歲,筋骨隆盛,肌肉充滿力量,是身體最盛的時期。
财 四十歲時,臉色憔悴;五十六歲時,肌肉動作無法受到自己的控制,缺乏精氣,腎開始催化,身體疲憊到達巔峰。
财 六十歲時,天葵已盡。

女子胞(又稱胞宮)就是子宮,其功能在於月經與懷孕的生理兩種現象。
财 月經:女子發育成熟後,衝脈與任脈會因為氣血充足而出現月經的生理現象,而有受精的可能性。因此,如果發育不健全、衝脈與任脈喪失平衡,或是氣血不足的時候,則會出現月經不順或停精的現象。同時,子宮和腎、肝的關係相當密切,所以後者如果發生異常,就會引起月經不順的現象。
财 懷孕:當女性懷孕時,女子胞成為保護與育養胎兒的重要臟器;所以懷孕之前管理維持月經的稱脈與任脈,懷孕之後就擔任起補給胎兒營養的重要角色。因此,如果懷孕中有異常現象時,只要充實衝脈與任脈中的氣血,補充孩子的營養,就可治癒。

所以從以上可以知道,為何收功會以男性左手在下(著氣),女子右手在下(著血)的原因了。

接下來簡單的說明一下收功用不同手的感覺與差異性:
以前練功的時候,沒有特別去注意收功方式的差異性,也就是為何男性左手、女性右手來收功。老師講什麼就是什麼,沒去思考、沒去察覺其差異性。但實際上練習的次數多了,身體也漸漸的告訴你,其差異性在哪裡了!
練習時,左手在下,可以感覺身體裡面的氣會慢慢的往下面(下丹田)凝聚,意念上面沒也特別強調集中於某處,身體也會老老實實的告訴你,能量就適會往下面凝聚,往下面跑!而右手在下時,自己的感覺是,上半身熱熱的,能量好像散佈於血管,將這一股力量慢慢的送到你的上半身,再傳至全身。
以右手收功,自己感覺上比較沒有左手收功來的容易凝聚於下丹田,反而都會先從下至上,再散至全身之後才會有聚集至下丹田的感覺,但中醫所謂上焦以及上丹田、百會的部分會再這收功的過程當中,隨時都會膨脹著,不停的流動,比起左手收功,個人感覺較不習慣。也想過是否是意念過重的問題,但之後發覺這是我個人收功的過程中,會有的一個狀況、無關意念是否過重。
所以慢慢的發覺,人體內部場性的變化,有著一個規律性,那就是「左側下行,右側上行」。這場性的變化,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陰陽的變化,會有這一個規律性存在。

最後,再此提醒一下各位,當然以上所說的論點是在告訴各位概念,讓大家知道其差異性在哪裡。不過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的生理狀況都不相同,所以對於收功用左手或右手,得視當時個人身體狀況而定,而不是一定男性就得左手、女性一定是右手,請各位務必謹記在心。

以上是執凱個人小小的一個心得以及參考一些文獻資料所整理出來的報告,還希望大家能多多的不吝指教。
PS:男女異同論,可參考「血証論」一文的資料。

--
Tags: 氣功

All Comments

體呼吸——讓人體驗到「人天合一」的奇妙境界!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07-11-09T16:53
體呼吸——讓人體驗到「人天合一」的奇妙境界! 體呼吸——這是初學氣功修煉者夢寐以求而又為一般人所難以理解 的事情。 體呼吸,說明白了,就是在鼻呼吸的配合下主要是以全身毛孔(皮 膚)進行呼吸的一種反常規呼吸方式,其作用是使人們在氣功的修煉 中可以呼出更多的濁氣或吸入更多的真氣,以進一步提高氣功修煉的 ...

24節氣中的立冬如何練功呢?

Ivy avatar
By Ivy
at 2007-11-08T09:16
今天是立冬,練功要如何增強抵抗力呢? 轉載: 『補冬』之意義    現代人已營養過剩、為何還要補冬?這就是我中藥界有告知的 義務:我國以農立國、而天地造物有一定的節令;節氣使我們在務農 的時期、循著二十四個節氣之定律過著安居樂業。   天生萬物,物盡其用、中藥材取之於大地之精華﹒其補的含意 ...

版名會提供習練建議

Ida avatar
By Ida
at 2007-11-02T11:39
會透過版名做近期可能大環境變動的練功方針調整建議 僅為一般狀況說明 其他狀況則不太一定,有興趣者可以再詢問 提供同好參考 - ...

練功夫須知的幾項知識(轉載)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07-10-31T00:34
練功夫須知的幾項知識。 一:心靜。 人類的一生總是為了生活在適應環境而忙碌,並且受到事業壓力、感情因素而煩惱。心念 注意力總是在外思維著工作情緒與人情事故,因此您的一切知覺器官感應力就會疲累,因 心不能靜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心神變得很遲鈍散瘓。 如果能將您的心因練功而時時收心,或靜坐而暫時放開一切靜下來之後,經過 ...

請問何謂「百日築基」?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07-10-18T10:56
※ 引述《cloud23 (刃霧要)》之銘言: : ※ 引述《allenleeee ( at ) V^V^V^V^V^V^V ( at)》之銘言: : : 小的不才,也只練過自發功,大概學了幾個月。 : : 讓我覺得比較惋惜的是,既然在練功上有這麼多的前輩,為何沒有一個 : : 高功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