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北馬拉松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Eden
at 2019-12-21T14:56
at 2019-12-21T14:56
Table of Contents
台北馬拉松初馬心得
跟大部分的人一樣一開始跑步是為了減肥,今年已是40歲的大叔了,2年前體重來到人生的高峰90公斤(身高173),決心減肥而開始慢跑,記得跑的第一天只能跑2km就全身酸痛而跑不動氣喘如牛,後來有一天沒一天的跑,大概過半年開始使用手錶記錄跑量。
2018/3~2018/8 月跑量約50K
2018/9開始使用App到年底共跑了580K,期間沒有任何課表,都是隨性的輕鬆跑,2018/12/30參加台北晚安半馬(成績211),過了15K之後撞牆並開始厭世,一直在想為何要在這折磨自己,完賽後發誓再也不參加任何路跑,但你也知道這是個笑話,當時體重只掉了5公斤來到85。
2019年開始月跑量增加到200K,然後就受傷了,從腳踝/膝蓋/髖關節都傷過一輪,但期間沒有休跑,只把跑量降至150K,並一樣維持輕鬆跑。
2019/3 參加zepro半馬竟然破2(159),當天策略就是不開錶全憑體感,遇到200 pacer後就一路跟到終點,在練跑一年後破2,感謝當天的兔子大哥(當時體重是84)。
跑了幾埸半馬後就開始想試試看全馬,於是開始做功課,但因為工作是需要輪大夜班的性質,所以課表就是很一般的以輕鬆跑為主(大夜那周幾乎停跑),搭配一周一次tempo和一次long run,週跑五天左右,月跑量從6月到11月都只有200k,跟版上神人動輒400~500k起跳比起真是汗顏。
2019/10 跑了遠東半馬測試一下成果,結果152(PB)作收,對初馬增添了一點信心,想說初馬有沒有可能sub4 XD(此時體重76)。
果然歹誌不是憨人想的這麼簡單,當天不知為何被安排在C區起跑,開始用5:30/km開跑,一路都順順的,體感OK,殊不知進入河濱過了25K後豬羊變色,太陽出來後心率飆高,開始掉速,30K的時間是250,原本想說撐一下還有機會,但無奈腳就是不聽使喚,不過我也早就做好心理準備,撞牆之後我就告訴自己就當作輕鬆跑,站站停吃好吃滿,結果終點就到了,完賽時間418,雖然沒有sub4,但也達C標430,即使遺憾但真的盡力了,經過了初馬洗禮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接下來就開始加強訓練,明年再戰,希望能順利拿下PB。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Franklin
at 2019-12-24T04:28
at 2019-12-24T04:28
By Jacky
at 2019-12-26T18:01
at 2019-12-26T18:01
By Sierra Rose
at 2019-12-29T07:33
at 2019-12-29T07:33
Related Posts
By Daph Bay
at 2019-12-21T08:02
at 2019-12-21T08:02
謎樣的I牌五指襪尺寸
By Belly
at 2019-12-21T00:16
at 2019-12-21T00:16
人生初馬!台北馬太舒服了
By Una
at 2019-12-20T21:47
at 2019-12-20T21:47
胸不胸又怎樣?
By Ivy
at 2019-12-20T20:16
at 2019-12-20T20:16
北海岸有方便又舒適的跑步地方嗎?
By Freda
at 2019-12-20T13:34
at 2019-12-20T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