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Agatha
at 2012-05-17T09:41
at 2012-05-17T09:4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takano (唐獅子牡丹)》之銘言:
: 我上面的例子是指,要全面整體的看,而不是單拿某特定時間點某人講過某句話
: 就下定論說那個人講的才是中華文化。連憲法的條文都無法代表一個國家的真實狀況了
: 僅僅引用歷史上某人講過的某一句話,又怎能代表一國的文化呢?
那難道你takano說了算
: chang生在中華文化圈,浸淫於中華文化當中,他文中敘述的中華文化跟的印象吻合
: 你拼命舉一些多數人沒聽過的文獻(六祖壇經偈以外部份)來抨擊他的
: "中國文化教學是分階級的"這很奇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地君親師這類的"口號"
: 遠比你提的文獻來的為眾人所知。更不用說你要如何解讀
"依法不依人"
你自己老師學長講了什麼都信, 怪得誰來
: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個明顯的例子,印象中我之前
: 在國術社時,確實多次聽到這句話。
此為"因材施教"之義, 非不聰明不教, 高中沒考嗎?
你自己老師學長講了什麼都信, 怪得誰來
中人以下也先教到變中人, 然後在教以上, 並不表示中人以下沒有資格追求學問
: 更進一步說,甚至被你拿來當例子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不正好落實了
: 教學者的上位立場,不聰明的不教???
你辦不到嗎? 是你根本就不想學吧?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 再舉個例子,今天如果我們說日本人的文化就是封閉保守排外,這是很多人長年實際
: 接觸後的一個印象,也許有人會跳出來說,就他接觸的領域並不是這樣,當然也可以
: 就他自己的接觸經驗來做討論說明;但絕不是引用個坂本龍馬或者誰以前講過的言論
: 就可以厚顏的說"不對,板本龍馬講過啥巴拉巴拉,所以日本文化不是你體驗過的那樣
: ,而是我找出來的如板本龍馬講的那樣"
"很多人" 所以, 有統計數字囉?
何況"眾好之, 必察焉, 眾惡之, 必察焉" 就算很多人說是, 也未必就對
: 更何況,你在8663篇中拿學
: "無上菩提者, 不得輕於初學,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沒意智"引用為
: "若是中華文化之範疇, 則為何初學不能質疑老師的話?"
: 我馬上發現問題了沒點破,沒想到你後來才自打嘴巴在8678篇中說這是用於請學長代書
: 怎麼一下老師一下學長呢??拿這類的例句用來說"中華文化在教育上,是相當對等的"
同樣是初學拿來說服學比較久的人, 受詞為學長無不妥
而且六祖發文嗆聲的神秀, 時任五祖弘忍道場的教授師(師範代), 要說是老師也可以吧?
你覺得不妥, 請拿壇經老師叫學生閉嘴的話來
: 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那要看跟誰說囉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_╰)╭
另 君先前原文提到
: "旁枝思想",更不用說他提六祖檀經有滿滿為中國文化化妝,強調外來文化
: (飄搖數百年後)能被中國文化吸收發揚的立場。
雖然有三武滅佛這種事情, 但是這種"西方"思想,紅的時候也是滿紅的
《資治通鑑》載唐憲宗迎佛骨時
「中使迎佛骨至京師,.....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不及。
有謁戶充施者,有燃香燒頂供養者。」
韓愈還專門寫戰文罵, 看起來這種"西學"根本是像A頗一樣潮到滴水
--
所謂的廢話,就是一種聽起來很具體,實際上是很空洞的一
種話。它看起來像是講到問題的徵結了,實際上是在迴避所有
的答案。所以這種話聽起來很流暢,但它注定是要作廢的。
~~李立群‧《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
: 我上面的例子是指,要全面整體的看,而不是單拿某特定時間點某人講過某句話
: 就下定論說那個人講的才是中華文化。連憲法的條文都無法代表一個國家的真實狀況了
: 僅僅引用歷史上某人講過的某一句話,又怎能代表一國的文化呢?
那難道你takano說了算
: chang生在中華文化圈,浸淫於中華文化當中,他文中敘述的中華文化跟的印象吻合
: 你拼命舉一些多數人沒聽過的文獻(六祖壇經偈以外部份)來抨擊他的
: "中國文化教學是分階級的"這很奇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地君親師這類的"口號"
: 遠比你提的文獻來的為眾人所知。更不用說你要如何解讀
"依法不依人"
你自己老師學長講了什麼都信, 怪得誰來
: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個明顯的例子,印象中我之前
: 在國術社時,確實多次聽到這句話。
此為"因材施教"之義, 非不聰明不教, 高中沒考嗎?
你自己老師學長講了什麼都信, 怪得誰來
中人以下也先教到變中人, 然後在教以上, 並不表示中人以下沒有資格追求學問
: 更進一步說,甚至被你拿來當例子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不正好落實了
: 教學者的上位立場,不聰明的不教???
你辦不到嗎? 是你根本就不想學吧?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 再舉個例子,今天如果我們說日本人的文化就是封閉保守排外,這是很多人長年實際
: 接觸後的一個印象,也許有人會跳出來說,就他接觸的領域並不是這樣,當然也可以
: 就他自己的接觸經驗來做討論說明;但絕不是引用個坂本龍馬或者誰以前講過的言論
: 就可以厚顏的說"不對,板本龍馬講過啥巴拉巴拉,所以日本文化不是你體驗過的那樣
: ,而是我找出來的如板本龍馬講的那樣"
"很多人" 所以, 有統計數字囉?
何況"眾好之, 必察焉, 眾惡之, 必察焉" 就算很多人說是, 也未必就對
: 更何況,你在8663篇中拿學
: "無上菩提者, 不得輕於初學,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沒意智"引用為
: "若是中華文化之範疇, 則為何初學不能質疑老師的話?"
: 我馬上發現問題了沒點破,沒想到你後來才自打嘴巴在8678篇中說這是用於請學長代書
: 怎麼一下老師一下學長呢??拿這類的例句用來說"中華文化在教育上,是相當對等的"
同樣是初學拿來說服學比較久的人, 受詞為學長無不妥
而且六祖發文嗆聲的神秀, 時任五祖弘忍道場的教授師(師範代), 要說是老師也可以吧?
你覺得不妥, 請拿壇經老師叫學生閉嘴的話來
: 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那要看跟誰說囉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_╰)╭
另 君先前原文提到
: "旁枝思想",更不用說他提六祖檀經有滿滿為中國文化化妝,強調外來文化
: (飄搖數百年後)能被中國文化吸收發揚的立場。
雖然有三武滅佛這種事情, 但是這種"西方"思想,紅的時候也是滿紅的
《資治通鑑》載唐憲宗迎佛骨時
「中使迎佛骨至京師,.....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不及。
有謁戶充施者,有燃香燒頂供養者。」
韓愈還專門寫戰文罵, 看起來這種"西學"根本是像A頗一樣潮到滴水
--
所謂的廢話,就是一種聽起來很具體,實際上是很空洞的一
種話。它看起來像是講到問題的徵結了,實際上是在迴避所有
的答案。所以這種話聽起來很流暢,但它注定是要作廢的。
~~李立群‧《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12-05-21T11:47
at 2012-05-21T11:47
Related Posts
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By Callum
at 2012-05-16T23:11
at 2012-05-16T23:11
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By Skylar Davis
at 2012-05-16T17:17
at 2012-05-16T17:17
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By George
at 2012-05-16T09:32
at 2012-05-16T09:32
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By Ursula
at 2012-05-16T01:16
at 2012-05-16T01:16
名師擂台 第二戰 教戰

By Ethan
at 2012-05-15T19:55
at 2012-05-15T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