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半馬心得+小碎唸 首次發文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Vanessa
at 2020-12-21T08:44
at 2020-12-21T08:44
Table of Contents
https://i.imgur.com/PNsrFpJ.jpg
https://i.imgur.com/Rb6rpXV.jpg
首次在PTT 路跑版上發文,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批評指教
以下比賽心得文:
賽前熱身加速跑都在逸仙路執行完成
Am6:30 全馬出發後進入起跑點6:30-7:00
旁邊有北市大的翠蓮、于朕、佳容,
其實這半小時很冷很冷。薄薄的輕便雨衣其實擋不住風,其實很想去避寒。(很謝謝翠蓮
給我一包乖乖膠)
鳴槍出發,我感覺很快,前方蘇鳳婷、楊尚智等人都感覺是3:30km上下在配速,我知道太
快,我自己一直回頭,提醒自己我要降速
我知道我沒那個能力跑到74-75分台,
準備降速就來到凱道總統府前,我幾乎完全獨跑,有點孤單,全馬的上百上千的零星人群
,有幾位朋友叫我名字,很謝謝大家
就下來進入中山北路,路很寬,這時全馬半馬分流很好,體感也是輕鬆,接下來下橋看錶
是12公里、經過忠烈祠稍窄,準備過大直橋,
跑站的宜玫、佩舉,聲音給我很大的動力,
一瞬間有感覺加到3:25km配速。
痛苦的來了......樂群一路超過黃俊麒迎接我的是 42KM 3:30-3:40列車,因為人很多,我
一直閃、一直閃(最後近S型在超車)這段期間有掉到3:50km上下,15-16km
有位女生慢慢接近我,完全把我咬住(張育禎)
我的喘氣聲比她大點,她的步頻195上下
我們兩個上市民大道橋互帶,3:44上下的體感
下來健康路時,我知道我可以放開全速跑,
可怕的事,她還在後面
在南京東上過了光復北路,遠看著半馬終點拱門怎麼比復興北捷運高架還小,進入終點。
手壓1:18:55。
我到的時候很人少,
很冷只想穿衣服、喝野葛、胡扯彼德(誤.....
還是很謝謝路上跟我加油的朋友
接下來小碎唸:
我近期不會跑21公里以上的距離,
全馬更是不可能,接下來要滿30歲
當然希望跑進1500m 4:30 1600m4:50
才是我要的
(然後有位心中自己說:郭治言你很笨欸
42公里 21公里的成績才會有人懂,
1500m 28-30y跑進4:30的難度不會有人懂的)
我這邊不是希望大家跟我一樣挑戰
1500m3000m等等的場內賽。
欸郭治言
全馬不是才能面對自己內心世界。
42公里很感動欸、42公里可以體驗人生欸
這些我都認同。
其實愛運動的大家,
越來越多人挑戰10公里以上的距離。
但沒有基礎肌力、活動度、柔軟度、功能性
來挑戰長距離的比賽,可以嗎?當然一樣可以。
當然一樣可以在社群媒體上騙讚、騙愛心
聽到朋友的讚許、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接下來是復健科、骨科醫生、物治
接下來的民眾會拿著健保卡找他們。
然後你下肢受傷了?
雖然你在缺少訓練的狀況下依然體驗了全馬?
然後你下肢受傷了?
雖然你在缺少訓練的狀況下依然體驗了全馬?
然後你下肢受傷了?
雖然你在缺少訓練的狀況下依然體驗了全馬?
(太多人這樣所以重複三次)
我並不認為這是對台灣體育 醫療環境最好的做法
Ps:沒有人會希望任何一個人受傷
我也不希望我身邊的任何一個跑友受傷。
但我不能阻止你繳費報名全馬............
--


首次在PTT 路跑版上發文,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批評指教
以下比賽心得文:
賽前熱身加速跑都在逸仙路執行完成
Am6:30 全馬出發後進入起跑點6:30-7:00
旁邊有北市大的翠蓮、于朕、佳容,
其實這半小時很冷很冷。薄薄的輕便雨衣其實擋不住風,其實很想去避寒。(很謝謝翠蓮
給我一包乖乖膠)
鳴槍出發,我感覺很快,前方蘇鳳婷、楊尚智等人都感覺是3:30km上下在配速,我知道太
快,我自己一直回頭,提醒自己我要降速
我知道我沒那個能力跑到74-75分台,
準備降速就來到凱道總統府前,我幾乎完全獨跑,有點孤單,全馬的上百上千的零星人群
,有幾位朋友叫我名字,很謝謝大家
就下來進入中山北路,路很寬,這時全馬半馬分流很好,體感也是輕鬆,接下來下橋看錶
是12公里、經過忠烈祠稍窄,準備過大直橋,
跑站的宜玫、佩舉,聲音給我很大的動力,
一瞬間有感覺加到3:25km配速。
痛苦的來了......樂群一路超過黃俊麒迎接我的是 42KM 3:30-3:40列車,因為人很多,我
一直閃、一直閃(最後近S型在超車)這段期間有掉到3:50km上下,15-16km
有位女生慢慢接近我,完全把我咬住(張育禎)
我的喘氣聲比她大點,她的步頻195上下
我們兩個上市民大道橋互帶,3:44上下的體感
下來健康路時,我知道我可以放開全速跑,
可怕的事,她還在後面
在南京東上過了光復北路,遠看著半馬終點拱門怎麼比復興北捷運高架還小,進入終點。
手壓1:18:55。
我到的時候很人少,
很冷只想穿衣服、喝野葛、胡扯彼德(誤.....
還是很謝謝路上跟我加油的朋友
接下來小碎唸:
我近期不會跑21公里以上的距離,
全馬更是不可能,接下來要滿30歲
當然希望跑進1500m 4:30 1600m4:50
才是我要的
(然後有位心中自己說:郭治言你很笨欸
42公里 21公里的成績才會有人懂,
1500m 28-30y跑進4:30的難度不會有人懂的)
我這邊不是希望大家跟我一樣挑戰
1500m3000m等等的場內賽。
欸郭治言
全馬不是才能面對自己內心世界。
42公里很感動欸、42公里可以體驗人生欸
這些我都認同。
其實愛運動的大家,
越來越多人挑戰10公里以上的距離。
但沒有基礎肌力、活動度、柔軟度、功能性
來挑戰長距離的比賽,可以嗎?當然一樣可以。
當然一樣可以在社群媒體上騙讚、騙愛心
聽到朋友的讚許、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接下來是復健科、骨科醫生、物治
接下來的民眾會拿著健保卡找他們。
然後你下肢受傷了?
雖然你在缺少訓練的狀況下依然體驗了全馬?
然後你下肢受傷了?
雖然你在缺少訓練的狀況下依然體驗了全馬?
然後你下肢受傷了?
雖然你在缺少訓練的狀況下依然體驗了全馬?
(太多人這樣所以重複三次)
我並不認為這是對台灣體育 醫療環境最好的做法
Ps:沒有人會希望任何一個人受傷
我也不希望我身邊的任何一個跑友受傷。
但我不能阻止你繳費報名全馬............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Zenobia
at 2020-12-21T17:22
at 2020-12-21T17:22

By Leila
at 2020-12-22T01:59
at 2020-12-22T01:59

By Poppy
at 2020-12-22T10:36
at 2020-12-22T10:36

By Rae
at 2020-12-22T19:13
at 2020-12-22T19:13

By Edward Lewis
at 2020-12-23T03:50
at 2020-12-23T03:50

By Elvira
at 2020-12-23T12:27
at 2020-12-23T12:27

By Poppy
at 2020-12-23T21:05
at 2020-12-23T21:05

By James
at 2020-12-24T05:42
at 2020-12-24T05:42

By Harry
at 2020-12-24T14:19
at 2020-12-24T14:19

By Rachel
at 2020-12-24T22:56
at 2020-12-24T22:56

By Franklin
at 2020-12-25T07:33
at 2020-12-25T07:33

By Yedda
at 2020-12-25T16:10
at 2020-12-25T16:1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12-26T00:47
at 2020-12-26T00:47

By Faithe
at 2020-12-26T09:25
at 2020-12-26T09:25

By Ophelia
at 2020-12-26T18:02
at 2020-12-26T18:02
Related Posts
腳踝痠痛請益

By Anthony
at 2020-12-21T08:44
at 2020-12-21T08:44
美津濃wave shadow 4與rider 23的透氣性

By Ursula
at 2020-12-21T07:07
at 2020-12-21T07:07
2020台北馬-新手奶爸的復仇之戰

By Carol
at 2020-12-21T03:26
at 2020-12-21T03:26
2020臺北富邦馬拉松成績證明問題

By Leila
at 2020-12-20T22:34
at 2020-12-20T22:34
那一年的 台北富邦初半馬

By Mary
at 2020-12-20T21:31
at 2020-12-20T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