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式打水和捷式打水的浮力來源? - 游泳討論

By Kama
at 2011-08-20T23:38
at 2011-08-20T23:38
Table of Contents
那我就開門見山了
推 deo2000:"浮力"的來源只有你在水中占去的體積。 08/19 21:52
→ deo2000:想增加浮力,唯一的途徑是吃胖,而非更好的泳技。 08/19 21:54
推 hori:1F胡扯... 08/19 21:58
日常中可以觀察到,鐵會沈入水中,而同樣鐵殼的油輪又能浮在水面,磚塊會沒入水中,
但沒入水中時又變得比較輕,為什麼?原因在那裡?而我們不小心掉入水中急著想要把頭
抬出水面呼吸,人卻往下沈,而真的有東西掉入水中,想下潛拾取,往往卻潛到一半就被
水給浮了上來,原因何在?
古希臘的大哲學家阿基米德就已發現了浮力的物理現象,並將之量化:浮力的大小等
於所排開液體體積的重量,後人稱之為阿基米德原理:
F=排開之水體重量F=rV r 水的重量密度 V所排開水的體積
以水為例,密度一,排開一公升的水體積就可獲得一公斤的浮力。鐵的密度大於水,
一公升體積的鐵只能排開同體積的水,獲得一公斤的浮力,當然會沈入水中,而鐵製的油
輪,若鐵材的重量為五千公噸,所圍成的船體若達十萬立方米,可排開十萬立方米的水體
積,獲得十萬噸的浮力,是以不但不會沈而且還能載運大量的原油。
磚塊的密度約2.65,意思說一公升體積的磚塊會有2.65公斤重,但沈入水中時可排開
一公升體積的水,獲得一公斤的浮力,因此該磚塊在水中的重量只剩1.65公斤重,在水中
拿起來感覺上當然會比較輕,有潛水經驗的人都知道,人在水中幾乎都變成了大力士,潛
水捉九孔,挖貝類時,可以輕易搬開在陸地上推不動的大石頭,原因就在這裡。
人體的密度略小於水,吸口氣,肺部充滿空氣仰漂就可浮在水面,不動稍加吐氣就會
沈入水中,而我們頭的體積約有五公升,因此在水中若把頭抬出水面就會少了五公斤的浮
力,等於負著五公斤重的鉛塊,當然會沈下去。另東西掉入水中想下潛拾取,一般人都會
深呼吸,將肺充滿空氣再潛下去,問題是,人的肺換氣吞吐量約三至四公升,吸氣後,至
少增加三至四公斤的浮力,等於抱了個氣球往下潛,水性不好,下潛時若感覺到胸中難過
尚不知及時吐氣稍作調節的人,結果是,想不被浮起來也難。
再看看棲水性動物,河馬或鱷魚在水裡的姿勢,也許您就可以體會到,若要輕鬆浮
在水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擴胸肺吸氣,身體儘量沒入水中,只露出口鼻。
因此在游泳踩水、仰飄、水母飄,救生帶人(雙手托臂﹑托顎﹑抓髮﹑抓腕﹑乏泳)
時,情況許可的話,身體宜儘量沒入水中,充分利用水的浮力以節省體力,進而可增加在
水中自己或救人的存活率。當然聰明的方式是利用簡單的浮具,救生圈、魚雷浮標等,以
增加本身的浮力,更聰明的方式則是坐在船上讓船將自已浮起,連衣服都不用沾溼。
浮力的原理運用在蝶、仰、蛙、自游泳比賽上,其要領在於換氣宜迅速,讓胸中常保
有充足的空氣,以利用水產生的浮力增加您露出水面上的體積,減少身體向前衝,在水中
所產生的阻力,另在蝶泳的運用上,雙手向前伸、壓水,頭部、胸部同時往下壓時,需稍
微讓身體飄一下,好處是,身體的慣性會將您往前帶,其二是,水所產生的浮力會將您的
上半身往上推,減小手划水將上半身帶出水面呼吸所需的分力,手的力量幾乎可全部往後
划水,加上腰部小輻的擺動,帶領雙腿像海豚的尾鰭一樣省力而有效的打水,如此的蝶泳
游起來,將會是流暢而優雅,因此有人說,當您的蝶式,游起來像捷泳,技巧就差不多了
,原因就在於此。然而,要游好蝶泳,身體良好的協調性,加上有力的腹肌、背肌之配合
是少不了的囉。
資料來源:
http://www3u.homeip.net/swim/
另外維基百科說:
浮力定律又稱阿基米德定律,由阿基米德發現。定律為:
物體在液體(氣體)中所受浮力,等於所排開的液體(氣體)的重力。
資料來源:
請上維基百科詳查!
是誰在胡扯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你今日略知,否他人不論知不知
你就是無知!
略知就表達自己意見就好,何必斬釘截鐵的否決掉別人!
--
Tags:
游泳
All Comments

By Zanna
at 2011-08-24T23:19
at 2011-08-24T23:19

By Vanessa
at 2011-08-25T14:21
at 2011-08-25T14:21

By Barb Cronin
at 2011-08-27T17:05
at 2011-08-27T17:05

By Regina
at 2011-08-27T18:29
at 2011-08-27T18:29

By Valerie
at 2011-09-01T00:19
at 2011-09-01T00:19

By Heather
at 2011-09-02T22:29
at 2011-09-02T22:29

By Belly
at 2011-09-05T19:47
at 2011-09-05T19:47

By Yedda
at 2011-09-09T01:40
at 2011-09-09T01:40

By Margaret
at 2011-09-11T11:28
at 2011-09-11T11:28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9-13T12:02
at 2011-09-13T12:02

By Olive
at 2011-09-13T18:43
at 2011-09-13T18:43

By Olive
at 2011-09-13T21:14
at 2011-09-13T21:14

By Dora
at 2011-09-18T07:18
at 2011-09-18T07:18

By Leila
at 2011-09-20T12:27
at 2011-09-20T12:27

By Ina
at 2011-09-21T17:52
at 2011-09-21T17:52

By Ina
at 2011-09-24T06:44
at 2011-09-24T06:44
Related Posts
初級救生員訓練

By Megan
at 2011-08-20T13:44
at 2011-08-20T13:44
仰式打水和捷式打水的浮力來源?

By Elizabeth
at 2011-08-20T08:28
at 2011-08-20T08:28
自由式握拳練

By Hedwig
at 2011-08-20T03:15
at 2011-08-20T03:15
仰式打水和捷式打水的浮力來源?

By Lily
at 2011-08-20T02:06
at 2011-08-20T02:06
仰式打水和捷式打水的浮力來源?

By Rachel
at 2011-08-19T21:44
at 2011-08-19T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