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神父(請勿轉載)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1-11-14T18:20

Table of Contents

○、前言:何謂「三手」,口述者為第一手,撰文者為第二手,我再轉述
則為第三手。

一、O神父之師承:O神父之師據說因為罹患絕症,一直待在床上,病中
無聊,於是閉目靜坐,澄心絕念,經過三年,其病忽然痊癒。其師不曾學過武
術,卻能拳擊,具神力,又擅輕功,心靜念止,久而通慧,能以手掌為人按摩
治病。後來開山授徒,弟子多達數百人。但其師功法,易而實難,可繼承其衣
缽之弟子者,不過三人,O神父為其中一人。三手插話:O神父之師父,如果
真的是無師自通的話,那我覺得他真的很威,用「天才」來形容,可能都不足
以說明他的才華。


二、O神父的方法略述:
(一)不要求特定的姿勢。兩手手掌要不要合起來或是分開都行。單
盤、雙盤或不盤,也都可以。

(二)不調息。呼吸宜聽其自然。三手插話:O神父原文開頭是「不
運氣,呼吸宜聽其自然,能夠虛極靜篤時,則不運自運。」當然了,如果要去
擴張解釋的話,或許也能解釋成不要以意導氣之類的說法。(Y先生評論:「
不守任何一處,不起纖介之念,鼻孔之呼吸,必由粗而細,由細而微,由微而
止。此天然之閉息,與勉強之閉息,逈然不同。」)

(三)不守竅。思想集中於身體的某一處,就是所謂的「守」。(O
神父對守竅的看法,認為守下丹田,固然容易見效,但守的不好,難免有弊端
,守頭部諸竅,其流弊尤甚。)三手插話:O神父的方法並沒有包含守竅,後
面只是解釋所謂「守竅」的「守」是什麼意思。

(四)不用力。全身放鬆、而且腦筋也要放鬆。

(五)最重要的是「不想」。也就是不要想什麼東西。只是要不思不
想,談何容易?人的念頭有如心猿意馬、如果沒有用樁來栓住它們,就無法駕
馭它們。抽刀斷水,而水更流,愈想「不想」,反而更容易想。那要怎麼做呢
?只好一發現有念頭時,就斬斷它,如果念頭再來,就再斬一次,再來再斬,
聚沙成塔,只要有恆心,終究可以斷思絕慮。三手插話:這就是所謂的「斷念
法」。無論念頭如何干擾你,你就自始自終以「不在乎」這種漠然的態度來對
待念頭,就好像聽鐘擺的滴答聲,聽而不聽,自然就忘個一乾二淨了。三手插
話:這個方法算是不錯的方法,用句話來形容之:「船過水無痕。」這船是念
頭,靜坐時不要在意這些念頭,任其生滅。等船過去了,水面(指我們的心)
就會回復到原來平靜的狀態了。如果實在是不能不想,那就想想自己平時喜好
的事情,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樣子起碼為害較少。三手插話:靜坐時特意去回
想過去的事情,這種方法仍然不是好方法,絕大多數靜坐方法都禁止這類做法
。而且這種方法是有為法了,是特意去想,而不是不想了。真正要能不想,非
得下個數十年的苦功不可。三手插話:真的得花數十年的功夫不可。 XD

(六)靜坐時眼睛輕閉。同善社的工夫,第一步是俯視一點(向下注視一
點),第二步是平視一點(向前注視一點),第三步是收視山根(山根的位置
就是雙眉之間,連接到鼻樑的地方。),第四步是內視泥丸(兩眉之間再深入
三寸為泥丸。),第五步是內視夾脊(夾脊的位置說法極多,因此不寫了),
第六步則是不視(不看任何東西)。而O神父的方法一開始就什麼東西都不看
,坐的時候,眼睛輕輕閉上,既不內視,也不外注。三手插話:同善社是清末
民初所成立的類似宗教的修煉社團,不過我不知道O神父的方法幹嘛扯到同善
社的方法?兩者談的是不同的東西,本文說的同善社的方法是以守身外之一點
為入門,再以守身內之竅為進階,最後才完全不守。O神父的方法則是眼睛閉
與不閉的問題罷了。

靜坐時,睡著無妨,效果相同。三手插話:絕大多數的靜坐方法是嚴禁在
靜坐時睡覺的。真疲倦的話,不如先去睡覺,等精神好時,再來靜坐。

舌不抵上腭,齒不必相叩,但輕輕閉口。三手插話:舌抵上腭、上下齒相
叩,關於這一點,見仁見智。不過我用的方法是舌輕抵上腭、上下齒輕扣、輕
輕閉口。

頭部必須豎直,脊部一開始順其自然,工夫深時,自然垂直如柱。三手插
話:靜坐的姿勢,最重要的原則是「背脊挺直、兩肩宜平」,但脊椎本身自然
就有點彎曲了,不是硬要挺的直直的。

此法不可與其他門派的坐法合練,否則非但不易見效,而且流弊滋生。
手插話:這個方法本身沒什麼問題,就性功還會有什麼問題?只是光練此種功
法都怕時間不夠了。

這個方法隨時可坐,飯後不忌,反助消化。炎夏午睡,不妨以靜坐代之。
三手插話:有些靜坐方法還是會規定吃飯前後多久才能靜坐的。吃飯前後一個
小時內(視個人狀況,可延長或縮短時間)、或是過飽過餓都不宜靜坐。

吾法可分坐立兩種方式。立式的方法,與坐式相似,但不可以意禁之,只
須聽其自然動作。動作如何?因人而異。雖然沒有師傅,也能拳擊,故有「神
拳」之稱,好像一種先天性的武術。有一個高齡弟子某君,最熟練這種立式,
他曾經在院子裡練習,縱身一跳,遠達數丈,令人不敢置信。三手插話:自發
動功終於上場了,也揭開為何O神父之師不曾學過武術,就會拳擊和輕功的謎
團了……台灣現在的道門,採自然無為這種方法的,一種就只有靜坐但完全不
使用自發動功這類功法;另一種就是採自然無為方式的靜坐,外加自發動功這
種動功。不過就我自己的看法,如果你用這種自然無為方式的靜坐真的能坐出
一點成效的話,應該不會想去練自發動功的。當然了,如果是要練所謂的神拳
的話,那應該就會有人繼續練吧?(如果是林孝宗那一派自發功有關練功順序
的說法的話,等自發功練到氣脈打通的差不多了,自然就會開始不再動了,而
開始進入靜坐的狀態了,台灣我知道大多數是這樣子的。)但O神父這一派好
像是靜坐和自發動功持續地練。

弄一個簡易的樹狀圖,比較清楚一點:

┌─自然無為的靜坐方式,不練自發動功的門派

└─自然無為的靜坐方式+自發動功┌─ 兩者持續地練(O神父門派)

└─ 先練自發動功,等氣脈打通到
一定程度,就自然不再動了,
而改為靜坐。(這樣子練的門
派比較多。)

靜坐時間,至少要一小時,時間過短,就比較沒什麼效果了。

靜坐時間,愈久愈有效果,但如果心煩意亂,就不應該一直硬撐下去。此
時應該下坐放鬆心情,然後繼續靜坐,或是小睡片刻,再來靜坐,這樣子清明
在躬(心地開闊、頭腦清楚),效果會比較顯著。

靜坐可以治病,輕度感冒,一坐即愈。其餘風濕,痔瘡等病,皆可以靜坐
治之。三手插話:痔瘡???

靜坐時,汗如雨下,愈坐愈出。可以準備一條毛巾,隨時擦乾。此為靜坐
正常的過程,切勿以為這是一種病象而感到害怕。蓋汗出不已,而在下坐後,
反而覺得精神百倍,就是一種證明。三手插話:最好不要靜坐時為了擦汗而突
然中斷靜坐,要注意一點的是出汗時不要讓冷風吹到,以免受涼,這在靜坐之
前,就要先檢查有關通風的問題了。

吾生平靜坐,從未遇魔,亦無幻象。

吾之坐法,渾身上下皆溫暖酥快,不只是丹田而已。即使是霜晨雪夜,只
穿一件單衣,也不會瑟縮而感到寒冷。

吾靜坐常常會覺得涼風習習,但又不知道來自何方耳。

吾法不論「河車」、「結丹」與否,亦置之不理。三手插話:「河車」、
「結丹」都是道家丹鼎派的名詞。以前我的老師告訴我們,靜坐時不必管氣脈
通不通、或是練到什麼程度,只要坐久了自然會有所得。當然了,前提是這個
方法本身沒什麼問題。

靜坐的時候「不想」,一開始雖然很勉強,久了就覺得習慣成自然了,好
像倒吃甘蔗,而能漸入佳境。

靜坐可以代替睡眠,剛開始坐少睡多,久了之後可以澈夜不眠,而休息程
度比睡眠還有效。我已經多年不睡了,睡了反而覺得不舒服。但想要不睡,應
該循序漸進,不可以想要一蹴可幾的。三手插話:道家有句話說:「神滿不思
眠。」這位O神父的功力已經深不可測了。

先由丹田發動,進而奇經八脈,霎時全通。剛開始靜坐時,肉跳、發癢的
現象,在所難免。

陽已多時不舉,退縮如「脧」,所謂「馬陰藏相」者,其殆庶幾乎!三手
插話:「馬陰藏相」不是只有生理現象而已,心理在念頭極少時會出現比男女
性行為還多出很多倍的快感。重點是男女之情要斷絕掉,不然即使練上去了,
還是會掉下來的,這樣子生理上就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維持在「馬陰藏相」的狀
態了。

余坐後數秒鐘,即入杳冥,一片清虛,皭然無滓。三手插話:意思是靜坐
幾秒鐘之內就能進入無念的狀態了……,這也太誇張了吧!

余不喜歡早上吃東西,吃東西可以一次吃肉一斤和雞蛋五、六顆,也可以
一天吃一餐。三手插話:早餐很重要,記得要吃,不要學神父。

我的坐法,有動、癢、冷、暖四種景象。

我的方法,綜而言之,最重要有兩點:

一、每次靜坐時間,要超過一個小時以上,才比較有效。

二、靜坐時存「什麼也不想」之一念為正念,排斥一切雜念,才可一靈獨
存,而不落枯寂之「頑空」。三手插話:這一句話說是本文之精髓,也不為過


「道法自然」,我的坐法,就是以此為最高原則,絲毫不可勉強,一切聽
其自然。三手插話:這句話也很重要。


待續……

請勿轉載,因為我時常在修改。
--
2011.11.15 第一段增加了八個字。增加「同善社的工夫……」那段

2011.11.16 修改了二、(二),不採O神父弟子文章裡的解釋,但會比較
符合二手原文的意思,但由Y先生評論O神父的功法,我大概了解為何O神父
弟子文章裡為何會這麼解釋了。

2011.11.19 修改了一些三手插話,弄了一個樹狀圖說明會比較清楚。

繼續出外取材中……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171 (11/14 20:46)
arblord:萬一喜好是很鬧騰的...@@" 11/14 21:38
nknuukyo:喝醉放鬆從車上掉下 傷害程度是比身體緊張時落下小 11/14 21:39
loeawei:看來是找到符合個人認定靜坐觀念方式 但生命就是如此奧妙 11/14 21:41
loeawei:當面對死亡同時開發生命潛能 或是業力卸除時 異於常人的 11/14 21:43
loeawei:能力 靈通 神通 特殊感應就不會被肉體與靈性遮蓋 11/14 21:45
verr:不就是禪修的方式嗎? 11/14 22:05
loeawei:跟這裡一些人靜坐方式一樣矛盾 說要自然呼吸 還是在等待 11/14 22:15
loeawei:調息 不守竅卻又要思想集中一處 提不想卻要用斬斷念頭 11/14 22:17
verr:不矛盾,那個應該是指四種息相:風、喘、氣、息。 11/14 22:21
verr:你用禪修的方式去想就可以解開你覺得矛盾的地方了,不矛盾啦 11/14 22:22
loeawei:並非否定來看待這修行方式 而是這種狀況通常是生命力的 11/14 22:24
loeawei:強烈彰顯 但主要想說的是任何(無)與(不)都是有熟練度的 11/14 22:25
loeawei:也必須先以意導入 由淺至深 11/14 22:26
verr:老實說我不知道什麼是以意導入,我覺得那只是一種選擇 11/14 22:32
loeawei:喔 簡單的說先知道方式然後不斷練習 11/14 22:36
verr:你覺得這篇的內容不算一種方式嗎? 11/14 22:44
loeawei:部分認同 首先姿勢可取舒適姿勢坐或躺 不調息可改先擴胸 11/14 23:46
loeawei:調息數次後再緩步隨身體律動調整 不想與不守竅可改先以泛 11/14 23:48
loeawei:音或是持咒意念關竅後漸入深定 11/14 23:50
verr:這樣看起來沒什麼不同啊,禪修的方式是很靈活的,就看你怎麼 11/14 23:59
verr:"玩",真的就是一種選擇而已,大方向有抓到就到好。 11/15 00:01
loeawei:以結果看是方向一樣的 但是以瀕死情況 其實少了很多過程 11/15 00:05
loeawei:我相信在這過程作者必定體認到生命中的某種悟道 卻也難以 11/15 00:07
loeawei:明說及照表操課 11/15 00:08
markto:原文說"守竅守的不好,難免有弊端"那到底怎樣守竅才是正確? 11/15 00:09
verr:不瀕死也適用這個方法唷!你覺得"禪"是什麼呢? 11/15 00:10
loeawei:對生命的態度與體認 11/15 00:11
loeawei:其實不大適用 首先作者他的身體狀況與常人活動行為模式不 11/15 00:14
loeawei:同 長期臥床狀況 他的行為已受限制 不似常人易受周遭影響 11/15 00:17
verr:你再參看看吧!當你清楚時,啟發者給你參悟的東西就會明瞭了 11/15 00:19
loeawei:參悟是一定要繼續做的 不過你說的跟之前我提部分是不同的 11/15 00:23
loeawei:畢竟我之前只是提一小部份 跟你所想的是不一樣東西 11/15 00:25
verr:其實我覺得沒什麼不同,只能說這種方式不適合你吧! 11/15 00:27
loeawei:嗯 那就看怎麼認定去看待操作了 11/15 00:36
verr:就算只是一小部分,也是有所關聯的,所以我才會說沒什麼不同 11/15 00:44
loeawei:我說的一小部份是指跟那啟發者對談內容喔 11/15 01:00
yule1224:nice, thanks 11/15 01:11
verr:我知道啊,或許你可以問問他有沒有什麼不同,如果有告訴我。 11/15 01:26
loeawei:我不知道你怎麼會這麼確定?別太有把握喔 11/15 01:47
verr:這個沒什麼啊,如果錯了本來就是要改進,我只是這麼想而已。 11/15 01:53
loeawei:或許你有自己見解看法 但我很肯定你不知道我們在談什麼 11/15 01:54
verr:我真的覺得沒什麼不同。不用了解你們談全貌,那一句就夠了。 11/15 01:57
loeawei:那你對那句話應該如何解釋推論認為你想的跟我們談的有關呢 11/15 02:00
verr:我沒有推論啊!單就那句話與"禪"的連結而已。什麼是禪呢? 11/15 02:02
verr:你有問了再告訴我吧!這東西說出來就不值錢了! 11/15 02:03
loeawei:兩碼子事呀..這是你單用一念不覺跟禪做連結推論呀 你根本 11/15 02:05
loeawei:道我們在談什麼呀 為什麼會硬扯上關係呢 11/15 02:06
verr:因為我一直只單談那句話,其他你們談論的東西我何必推論 11/15 02:07
loeawei:你可以說我對禪認定問題 有怎會說連結與我們談話內容呢 11/15 02:08
loeawei:你根本不知道會用那句話的來龍去脈 硬是確定扯上禪 11/15 02:10
verr:一念不覺為什麼不能跟禪做連結啊?Y 11/15 02:12
loeawei:那跟我跟對方談話有什麼關係呀 你哪來的把握呢 11/15 02:14
verr:那你又怎知道一念不覺跟禪沒關聯呢? 11/15 02:16
loeawei:我在跟對方談什麼你知道嗎 你根本不知道呀 有怎會用一段 11/15 02:16
loeawei:話來做推論呢 那說說看我們在談什麼 為什麼會引用這句話 11/15 02:17
verr:噗,我沒推論啊,那句話不是你自己說的嗎? 11/15 02:21
verr:喫茶去! 11/15 02:22
loeawei:對呀 我說的沒錯呀 但是麻煩請你對那句話做解釋看看 11/15 02:23
loeawei:我想知道你哪來的肯定這麼有把握知道我們在談什麼 11/15 02:24
loeawei:有空記得回來解釋一下喔 喝茶其實也是不錯的閃躲方式喔 11/15 02:30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232 (11/15 14:33)
verr:我何必解釋!不懂喫茶去,就沒討論的必要。 11/15 14:35
loeawei:早在之前聊天串就提醒你了 你還自作解讀 下次喫茶請早 11/15 15:24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130 (11/15 20:41)
nknuukyo:竟然去華教版問了XD 11/15 21:39
caselook:推這篇。題外話:禪=禪那,梵語,華譯:思維修、靜慮。 11/15 22:32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69 (11/17 18:57)
caselook:全程靜坐也是舌不抵上顎。牙齒輕閉而已。 11/18 10:09
loeawei:三花聚頂 風火交濟路開可以舌捲抵上顎 11/18 19:07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25 (11/19 11:47)
holycow74105:自發功是站著練 靜坐是坐著練 我分不出來哪裡有差耶? 11/19 12:10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49.10 (11/21 14:02)
caselook:坐或立都沒差,自發時就是會自發,不管是坐或站。 11/21 16:54
juicelover:其實這世的"祂",早就不在了,這就是禪定的一脈相承 11/22 23:56
juicelover:往回走!!! 唉呀,不過以一句話,天下之下無奇不有囉。 11/22 23:57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142 (11/23 20:56)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49.156 (11/27 14:56)
※ 編輯: ilanese 來自: 122.116.250.248 (12/28 13:42)
※ 編輯: ilanese 來自: 122.116.250.248 (12/28 14:00)
※ 編輯: ilanese 來自: 122.116.250.248 (01/19 18:16)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1-11-17T21:05
萬一喜好是很鬧騰的...@@"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1-11-20T23:50
喝醉放鬆從車上掉下 傷害程度是比身體緊張時落下小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1-11-24T02:35
看來是找到符合個人認定靜坐觀念方式 但生命就是如此奧妙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1-11-27T05:20
當面對死亡同時開發生命潛能 或是業力卸除時 異於常人的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1-11-30T08:05
能力 靈通 神通 特殊感應就不會被肉體與靈性遮蓋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1-12-03T10:50
不就是禪修的方式嗎?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1-12-06T13:35
跟這裡一些人靜坐方式一樣矛盾 說要自然呼吸 還是在等待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1-12-09T16:20
調息 不守竅卻又要思想集中一處 提不想卻要用斬斷念頭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1-12-12T19:05
不矛盾,那個應該是指四種息相:風、喘、氣、息。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1-12-15T21:51
你用禪修的方式去想就可以解開你覺得矛盾的地方了,不矛盾啦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1-12-19T00:36
並非否定來看待這修行方式 而是這種狀況通常是生命力的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1-12-22T03:21
強烈彰顯 但主要想說的是任何(無)與(不)都是有熟練度的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1-12-25T06:06
也必須先以意導入 由淺至深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1-12-28T08:51
老實說我不知道什麼是以意導入,我覺得那只是一種選擇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1-12-31T11:36
喔 簡單的說先知道方式然後不斷練習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2-01-03T14:21
你覺得這篇的內容不算一種方式嗎?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2-01-06T17:06
部分認同 首先姿勢可取舒適姿勢坐或躺 不調息可改先擴胸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2-01-09T19:51
調息數次後再緩步隨身體律動調整 不想與不守竅可改先以泛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2-01-12T22:36
音或是持咒意念關竅後漸入深定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2-01-16T01:22
這樣看起來沒什麼不同啊,禪修的方式是很靈活的,就看你怎麼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2-01-19T04:07
"玩",真的就是一種選擇而已,大方向有抓到就到好。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2-01-22T06:52
以結果看是方向一樣的 但是以瀕死情況 其實少了很多過程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2-01-25T09:37
我相信在這過程作者必定體認到生命中的某種悟道 卻也難以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2-01-28T12:22
明說及照表操課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2-01-31T15:07
原文說"守竅守的不好,難免有弊端"那到底怎樣守竅才是正確?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2-02-03T17:52
不瀕死也適用這個方法唷!你覺得"禪"是什麼呢?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2-02-06T20:37
對生命的態度與體認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2-02-09T23:22
其實不大適用 首先作者他的身體狀況與常人活動行為模式不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2-02-13T02:07
同 長期臥床狀況 他的行為已受限制 不似常人易受周遭影響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2-02-16T04:53
你再參看看吧!當你清楚時,啟發者給你參悟的東西就會明瞭了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2-02-19T07:38
參悟是一定要繼續做的 不過你說的跟之前我提部分是不同的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2-02-22T10:23
畢竟我之前只是提一小部份 跟你所想的是不一樣東西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2-02-25T13:08
其實我覺得沒什麼不同,只能說這種方式不適合你吧!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2-02-28T15:53
嗯 那就看怎麼認定去看待操作了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2-03-02T18:38
就算只是一小部分,也是有所關聯的,所以我才會說沒什麼不同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2-03-05T21:23
我說的一小部份是指跟那啟發者對談內容喔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2-03-09T00:08
nice, thanks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2-03-12T02:53
我知道啊,或許你可以問問他有沒有什麼不同,如果有告訴我。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2-03-15T05:38
我不知道你怎麼會這麼確定?別太有把握喔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2-03-18T08:24
這個沒什麼啊,如果錯了本來就是要改進,我只是這麼想而已。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2-03-21T11:09
或許你有自己見解看法 但我很肯定你不知道我們在談什麼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2-03-24T13:54
我真的覺得沒什麼不同。不用了解你們談全貌,那一句就夠了。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2-03-27T16:39
那你對那句話應該如何解釋推論認為你想的跟我們談的有關呢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2-03-30T19:24
我沒有推論啊!單就那句話與"禪"的連結而已。什麼是禪呢?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2-04-02T22:09
你有問了再告訴我吧!這東西說出來就不值錢了!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2-04-06T00:54
兩碼子事呀..這是你單用一念不覺跟禪做連結推論呀 你根本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2-04-09T03:39
道我們在談什麼呀 為什麼會硬扯上關係呢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2-04-12T06:24
因為我一直只單談那句話,其他你們談論的東西我何必推論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2-04-15T09:09
你可以說我對禪認定問題 有怎會說連結與我們談話內容呢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2-04-18T11:55
你根本不知道會用那句話的來龍去脈 硬是確定扯上禪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2-04-21T14:40
一念不覺為什麼不能跟禪做連結啊?Y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2-04-24T17:25
那跟我跟對方談話有什麼關係呀 你哪來的把握呢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2-04-27T20:10
那你又怎知道一念不覺跟禪沒關聯呢?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4-30T22:55
我在跟對方談什麼你知道嗎 你根本不知道呀 有怎會用一段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2-05-04T01:40
話來做推論呢 那說說看我們在談什麼 為什麼會引用這句話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2-05-07T04:25
噗,我沒推論啊,那句話不是你自己說的嗎?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2-05-10T07:10
喫茶去!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2-05-13T09:55
對呀 我說的沒錯呀 但是麻煩請你對那句話做解釋看看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2-05-16T12:40
我想知道你哪來的肯定這麼有把握知道我們在談什麼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2-05-19T15:26
有空記得回來解釋一下喔 喝茶其實也是不錯的閃躲方式喔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2-05-22T18:11
我何必解釋!不懂喫茶去,就沒討論的必要。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5-25T20:56
早在之前聊天串就提醒你了 你還自作解讀 下次喫茶請早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2-05-28T23:41
竟然去華教版問了XD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2-06-01T02:26
推這篇。題外話:禪=禪那,梵語,華譯:思維修、靜慮。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2-06-04T05:11
全程靜坐也是舌不抵上顎。牙齒輕閉而已。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2-06-07T07:56
三花聚頂 風火交濟路開可以舌捲抵上顎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2-06-10T10:41
自發功是站著練 靜坐是坐著練 我分不出來哪裡有差耶?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2-06-13T13:26
坐或立都沒差,自發時就是會自發,不管是坐或站。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2-06-16T16:11
其實這世的"祂",早就不在了,這就是禪定的一脈相承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2-06-19T18:57
往回走!!! 唉呀,不過以一句話,天下之下無奇不有囉。

坐到體質越來越陰冷?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1-11-09T10:34
※ 引述《kilohong (kiloH)》之銘言: : 好像又變成論戰了,不過我得到的訊息也夠多了,大概有幾點 : 一、「只有子時打坐陰氣會太重」是少數說 : 其實提到這一個禁忌的書也不多,但我的確是練出毛病,很怕是因為這 : 個原因,那以後不能再在睡前練了。既然大家都沒聽過 ...

坐到體質越來越陰冷?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1-11-09T00:26
好像又變成論戰了,不過我得到的訊息也夠多了,大概有幾點 一、「只有子時打坐陰氣會太重」是少數說 其實提到這一個禁忌的書也不多,但我的確是練出毛病,很怕是因為這 個原因,那以後不能再在睡前練了。既然大家都沒聽過這個禁忌,覺得 無妨,那應該不是這個原因了。 二、要運 ...

靜坐時打嗝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1-11-08T20:57
※ 引述《vegefruit ()》之銘言: : 本人高中時不知為何對靜坐熱衷了一陣子,練過雙盤,後來沒有持續。 : 這半年來想再坐,因為思慮多,常失眠,(睡前動腦工作) : 因此習慣睡前靜坐,多半念佛號,或默默觀察出入息,入眠效果明顯好很多。 : 不開燈,平均雙盤在床上坐半小時,就會感到很放鬆,開始有睡意。 ...

坐到體質越來越陰冷?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1-11-08T09:53
小弟是第一次來本版發言 斷斷續續也打坐十幾年了,最早只是小說看多了,氣功書看多了,自己有興趣, 後來就乾脆自己自學,跟著書上練,練出了一些成果,也練出一些毛病。 我練功時的作息 因為要工作,白天不練,都是在晚上睡覺前打坐,自然呼吸、雙盤。 因為練了很久,也很堅持(二十幾歲時,現在三十五),還有一陣子加練站椿, ...

給自己五分鐘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1-11-07T16:42
本篇是轉載自本門師兄的部落格文章:http://ppt.cc/s6On 這篇文章主要在介紹全程靜坐的基本操作及說明靜坐的原理。 以下全文轉貼如下: 給自已五分鐘 大家都知道只有醉過,方知酒濃;也只有愛過,才知道情深;靜坐,也只有真正體驗過, 方能體會到它的好處。所以在這「給自己五分鐘」的內容裡,我們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