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Louisville vs Illinois - NCAA

By Erin
at 2005-04-04T04:10
at 2005-04-04T04:10
Table of Contents
謝謝Conan大的精闢見解
看完這幾場比賽 我得感覺是
就像South park裡Stan說的
Do the right thing for the worng reason
贏球代表一切嗎?
Illini真的 Did the right thing.但是 For waht reason?
這場比賽的關鍵是Powell其實也不是預先Setup好的
第一球三分球超前 17:57下半場 看的驚心動魄
下來那球Slam dunk與其說觀念清楚 跑位正確 還不如說是幾分Lucky成分
防守球員第一次沒守到 第二次又忘記卡位
雖然這個點本來就有幾分勝過UL 但是也是因為UL換回盯人防守造成空檔
想想 與其讓那三隻射手狂砍 放這個點也還OK
偏偏誰知到Powell手感好起來
之後雖然換回區域 可是他的信心也打起來了 有一球在籃框上彈了兩下
看球時心中暗罵一聲虎爛 不過還真OOO虎爛的好阿
再回來談區域防守
皮教練的確有他的考量 一如我說的 用球員移動力來彌補內線不足
連以內線深度不夠的Illini都吃的映手得心 UL內線缺乏更可見一班
不過這種材料炒出這種好菜 名教練果不須傳
不過看看Illini
對應上區域卻沒做區域該做的事
傳球移動轉邊不夠快 Inside out也不夠流暢
如果看Cbs轉播可以看到球評講解破2-3的好方法
壓高中鋒位或低中鋒位(powell持球)就可以製造出兩三個的空檔選擇
做出來的次數沒有幾次 三分線砍的時機都猶豫一下又差個零點幾秒
而且反倒還做出一些往火坑跳的事
Dee Brown遠邊傳球失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遠邊傳球本就是對上區域防守的大忌
Luther head那球三分 砍的漂亮 其實中鋒差點把球幹走
也是遠邊傳球惹的禍
的確是傳到了沒錯 多搞個幾次 失誤助攻比會高的離譜
Deron Williams兩次失誤 也是2-3區域最常幹走球的兩個點
這時教練Weber在幹啥麼?剛上一場對UA一樣嗎?
靠著一群天份及佳的球員在試誤中學習 然後賽後記者會說
自從Head那一球後 我就搞不清楚狀況了?
在說全場壓迫
長時間的全場壓迫 我同意覺得絕對不會用在ILL上
真的太Risky了
會長時間用上的 只有對方後衛差上自己一級 或是板凳深到不行
但在同等級時 只要來個三四次 自己都能搞進
那來回就十分左右了 這樣就夠可怕了
大學籃球 追個20分不是天天發生
對上UA那種幸運也不是每次都有的
到底對上Full court pres該怎麼破
我心中也沒個底
想說 伊利諾成功將球開入場中,對方禁區唱空城計
覺得ILL沒搞個長驅直入Slamdunk對不起自己..
好吧 ILL不是北卡 搞個長驅直入到前場layout好了...
好吧 只是ILL而已 Dee Brown太矮 Willima跑步屁股太大 Head有傷
搞個長驅直入嚇嚇人家底線好了
mm 我想太多了 像Conan大講的
ILL暫停後把球發出去 沒事不要被撥掉 就算成功了
BTW 我覺得對上ILL, milwaukee 的全場強度比UL強多了
我並不是說UL做的不夠好
畢竟幾隻身體強壯手長腳長的大蜘蛛 比上負傷上陣的艱苦人 吃香多了
話說
Pitino真的是名教風範
知道自己長處 短處 那個時間點執行錯誤
用上最適合的戰術
我絕對不會覺得他的全場壓迫用的太少太多 或是時間點不對
他知道哪時候該拼命哪時候該放棄
雖然我喜歡Weber
我喜歡他沙啞的聲音跟對待球員的風格
我總是不希望 教練到最後只能說 看著我的眼睛......
: : Milwaukee 造成伊利諾兩次暫停與一次違例也是如此,但他們會何不像之
: : 前幾場全場長時間的使用?就是他們賽前也認為這樣做成效有限,反而冒
: : 險,一旦全場壓迫被突破,反而容易失分,Pearl 賽後的想法「不該震於
: : 伊利諾後場三重奏威名」我覺得有點自己推想安慰的味道,實際上沒人敢
: : 確定真的這樣做,是否就會獲勝,要真的這樣下去賭,是要勇氣的,Pitino
: : 九七年冠軍戰時就賭輸了。
: 其實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Milwaukee 跟 L'ville 的陣中
: 都沒有合格的火鍋手,Milwaukee 的陣容就不說了,至於 L'ville
: 在例行賽平均一場才三次阻攻,全隊最會蓋鍋的人名字叫作 Francisco
: Garcia(平均一場1.5次,可想而知大多是在外圍蓋對方的矮後衛)
: ;L'ville 的二三區域在例行賽不穿幫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三個後衛的
: 防守觀念都很好,而且基本是所謂的 matchup principle,即一人盯
: 一塊區域,但是在對方球員進入區域時採取盯人的防守方式。
: 但是沒有阻攻手的問題是,第一,如果自己的後場防線搞不定對手
: 的後衛,那麼對方的前場球員一旦殺進來搶進攻籃板,就很可能罩不
: 住(不然 Roger Powell 怎麼可能將自己沒投進的三分球再大力補灌
: 回去?)第二,在 1-2-1-1 的全場壓迫陣式下,一定要有一個身高、
: 活動力都夠的阻攻手把守籃下最後一關。以前Pitino在肯大不缺這種
: 長人(通常是一些有身高、叫不出名字的非洲黑人,踢足球出身所以
: 運動力夠腳勁足,但是籃下動作幾乎沒有),但是現在 L'ville 就是
: 沒這種長人,萬一伊利諾成功將球開入場中,禁區幾乎就是唱空城計了
: 。所以不能只看伊利諾球開不出來叫暫停就認為 L'ville 應該多用
: 壓迫,這種賭博式防守也要看一下風險得失....
: 基本上我同意 crazyalf 這裡的說法,
: 不過專精全場壓迫的球隊通常都有幾種不同的部署陣式,
: L'ville 今年又很少使用,我想伊利諾教練團雖有計劃,
: 但在事前資訊有限的情況,也只能等對手先出招再隨機應變了。
: 但是暫停過後幾乎都能將球開進來,還有一球是直殺籃下得分,
: 如果事前完全沒準備也是不太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破解吧?
: : 我猜他本來的打算是用區域防守跟伊利諾僵持,上半場也做到了,而到最後
: : 有機會才想辦法取勝(如用全場壓迫),但那次跑位錯誤後被拉開,打亂了
: : 賽前的藍圖推演。
: : 不過我還是很肯定 Pitino,看了他許多年,雖然年華逐漸老去,但更有成
: : 熟風範,還是那個英挺至讓人傾倒的天才教練。
--
看完這幾場比賽 我得感覺是
就像South park裡Stan說的
Do the right thing for the worng reason
贏球代表一切嗎?
Illini真的 Did the right thing.但是 For waht reason?
這場比賽的關鍵是Powell其實也不是預先Setup好的
第一球三分球超前 17:57下半場 看的驚心動魄
下來那球Slam dunk與其說觀念清楚 跑位正確 還不如說是幾分Lucky成分
防守球員第一次沒守到 第二次又忘記卡位
雖然這個點本來就有幾分勝過UL 但是也是因為UL換回盯人防守造成空檔
想想 與其讓那三隻射手狂砍 放這個點也還OK
偏偏誰知到Powell手感好起來
之後雖然換回區域 可是他的信心也打起來了 有一球在籃框上彈了兩下
看球時心中暗罵一聲虎爛 不過還真OOO虎爛的好阿
再回來談區域防守
皮教練的確有他的考量 一如我說的 用球員移動力來彌補內線不足
連以內線深度不夠的Illini都吃的映手得心 UL內線缺乏更可見一班
不過這種材料炒出這種好菜 名教練果不須傳
不過看看Illini
對應上區域卻沒做區域該做的事
傳球移動轉邊不夠快 Inside out也不夠流暢
如果看Cbs轉播可以看到球評講解破2-3的好方法
壓高中鋒位或低中鋒位(powell持球)就可以製造出兩三個的空檔選擇
做出來的次數沒有幾次 三分線砍的時機都猶豫一下又差個零點幾秒
而且反倒還做出一些往火坑跳的事
Dee Brown遠邊傳球失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遠邊傳球本就是對上區域防守的大忌
Luther head那球三分 砍的漂亮 其實中鋒差點把球幹走
也是遠邊傳球惹的禍
的確是傳到了沒錯 多搞個幾次 失誤助攻比會高的離譜
Deron Williams兩次失誤 也是2-3區域最常幹走球的兩個點
這時教練Weber在幹啥麼?剛上一場對UA一樣嗎?
靠著一群天份及佳的球員在試誤中學習 然後賽後記者會說
自從Head那一球後 我就搞不清楚狀況了?
在說全場壓迫
長時間的全場壓迫 我同意覺得絕對不會用在ILL上
真的太Risky了
會長時間用上的 只有對方後衛差上自己一級 或是板凳深到不行
但在同等級時 只要來個三四次 自己都能搞進
那來回就十分左右了 這樣就夠可怕了
大學籃球 追個20分不是天天發生
對上UA那種幸運也不是每次都有的
到底對上Full court pres該怎麼破
我心中也沒個底
想說 伊利諾成功將球開入場中,對方禁區唱空城計
覺得ILL沒搞個長驅直入Slamdunk對不起自己..
好吧 ILL不是北卡 搞個長驅直入到前場layout好了...
好吧 只是ILL而已 Dee Brown太矮 Willima跑步屁股太大 Head有傷
搞個長驅直入嚇嚇人家底線好了
mm 我想太多了 像Conan大講的
ILL暫停後把球發出去 沒事不要被撥掉 就算成功了
BTW 我覺得對上ILL, milwaukee 的全場強度比UL強多了
我並不是說UL做的不夠好
畢竟幾隻身體強壯手長腳長的大蜘蛛 比上負傷上陣的艱苦人 吃香多了
話說
Pitino真的是名教風範
知道自己長處 短處 那個時間點執行錯誤
用上最適合的戰術
我絕對不會覺得他的全場壓迫用的太少太多 或是時間點不對
他知道哪時候該拼命哪時候該放棄
雖然我喜歡Weber
我喜歡他沙啞的聲音跟對待球員的風格
我總是不希望 教練到最後只能說 看著我的眼睛......
: : Milwaukee 造成伊利諾兩次暫停與一次違例也是如此,但他們會何不像之
: : 前幾場全場長時間的使用?就是他們賽前也認為這樣做成效有限,反而冒
: : 險,一旦全場壓迫被突破,反而容易失分,Pearl 賽後的想法「不該震於
: : 伊利諾後場三重奏威名」我覺得有點自己推想安慰的味道,實際上沒人敢
: : 確定真的這樣做,是否就會獲勝,要真的這樣下去賭,是要勇氣的,Pitino
: : 九七年冠軍戰時就賭輸了。
: 其實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Milwaukee 跟 L'ville 的陣中
: 都沒有合格的火鍋手,Milwaukee 的陣容就不說了,至於 L'ville
: 在例行賽平均一場才三次阻攻,全隊最會蓋鍋的人名字叫作 Francisco
: Garcia(平均一場1.5次,可想而知大多是在外圍蓋對方的矮後衛)
: ;L'ville 的二三區域在例行賽不穿幫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三個後衛的
: 防守觀念都很好,而且基本是所謂的 matchup principle,即一人盯
: 一塊區域,但是在對方球員進入區域時採取盯人的防守方式。
: 但是沒有阻攻手的問題是,第一,如果自己的後場防線搞不定對手
: 的後衛,那麼對方的前場球員一旦殺進來搶進攻籃板,就很可能罩不
: 住(不然 Roger Powell 怎麼可能將自己沒投進的三分球再大力補灌
: 回去?)第二,在 1-2-1-1 的全場壓迫陣式下,一定要有一個身高、
: 活動力都夠的阻攻手把守籃下最後一關。以前Pitino在肯大不缺這種
: 長人(通常是一些有身高、叫不出名字的非洲黑人,踢足球出身所以
: 運動力夠腳勁足,但是籃下動作幾乎沒有),但是現在 L'ville 就是
: 沒這種長人,萬一伊利諾成功將球開入場中,禁區幾乎就是唱空城計了
: 。所以不能只看伊利諾球開不出來叫暫停就認為 L'ville 應該多用
: 壓迫,這種賭博式防守也要看一下風險得失....
: 基本上我同意 crazyalf 這裡的說法,
: 不過專精全場壓迫的球隊通常都有幾種不同的部署陣式,
: L'ville 今年又很少使用,我想伊利諾教練團雖有計劃,
: 但在事前資訊有限的情況,也只能等對手先出招再隨機應變了。
: 但是暫停過後幾乎都能將球開進來,還有一球是直殺籃下得分,
: 如果事前完全沒準備也是不太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破解吧?
: : 我猜他本來的打算是用區域防守跟伊利諾僵持,上半場也做到了,而到最後
: : 有機會才想辦法取勝(如用全場壓迫),但那次跑位錯誤後被拉開,打亂了
: : 賽前的藍圖推演。
: : 不過我還是很肯定 Pitino,看了他許多年,雖然年華逐漸老去,但更有成
: : 熟風範,還是那個英挺至讓人傾倒的天才教練。
--
Tags:
NCAA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Re: Louisville vs Illinois

By Doris
at 2005-04-04T03:13
at 2005-04-04T03:13
Re: MSU vs UNC

By Damian
at 2005-04-04T02:56
at 2005-04-04T02:56
Re: Louisville vs Illinois

By Zora
at 2005-04-04T02:43
at 2005-04-04T02:43
Re: Louisville vs Illinois

By Oliver
at 2005-04-04T02:16
at 2005-04-04T02:16
Re: Louisville vs Illinois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5-04-04T01:12
at 2005-04-04T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