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奧會帶來的思考:"青"舞應飛揚 快樂永至上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0-08-27T17:55

Table of Contents


青奧會帶來的思考:"青"舞應飛揚 快樂永至上

 新華社新加坡8月27日體育專電(記者吳俊寬、沈楠、高川)在首屆青年奧運會開幕之
前,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稱自己像是一個“產房外焦急等待的父親”。如今隨著青奧聖火
的熄滅,這個呱呱墜地的“新生兒”完成了首次亮相,讓人看到了它的健康和快樂。

  青奧會並不僅僅是為全世界青少年運動員定期舉辦的大派對,傳播輕比賽重文教、輕
結果重過程的體育理念才是青奧會舉辦的重要目的。對於中國的青少年體育工作來說,國
際奧委會通過青奧會向世界傳遞的這些信息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

  體育是遊戲 快樂是目的

  在新加坡青奧會的開幕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用“祝大家玩得高興”結束他的致
辭。所謂體育,其實無非就是一種遊戲,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從中得到快樂是體育的目的之
一。但是在中國的競技體育領域,比賽成績往往會與運動員的財富和社會地位挂鉤,因而
被運動員視為成功的“敲門磚”。國內的很多青少年運動員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而早早地
被打上了“急功近利”的烙印。

  體育的價值理應是在過程中體會戰勝困難、超越自我的快樂,對於青少年來說,這更
應該成為體育的首要目的。國際奧委會在青奧會上極力營造的就是這種快樂至上的氛圍。

  為了讓大家快樂起來,首屆青奧會在設項方面就充分考慮了青少年運動員在體質和心
理上的特點,縮短了一些奧運會比賽項目的時間,一些集競爭性、趣味性以及勵志作用於
一身的奧運衍生項目也成為青奧會的一大亮點、一大品牌。

  露天的球場、動感的音樂、激情的DJ以及熱浪中恣意揮灑的汗水,三對三籃球是整
個青奧會26個大項中最具活力、最有時尚氣息的比賽項目之一。“三對三比賽基本要依靠
個人的能力,跟周杰倫歌里唱得差不多。在這邊(青奧會)打比賽感覺比較有激情。動感
的音樂和熱情的觀眾讓人很容易興奮起來,”中國女隊的隊長沈怡這樣說。

  比賽過程中,動感勁爆的音樂,配上籃球撞擊地面的聲響,讓人自然而然有一種跟著
節拍搖擺的衝動。加上以個人單打為主的進攻方式極具觀賞性,三人籃球的比賽不但受到
運動員的歡迎,場邊觀眾也是大呼過癮。

  游泳比賽中的男女混合接力也讓參賽選手感覺很新鮮。在男女混合4X100米混合泳比
賽中,每隊由男、女各兩名隊員組成,四名選手分別完成仰泳、蛙泳、蝶泳和自由泳各
100米比賽。由於各隊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任意安排男女選手的泳姿,這就會出現“巾幗”
、“須眉”共同競技的場面。

  為中國隊游最後一棒的是本屆比賽的“六金王”唐奕,第一次與男選手的正式較量讓
她既緊張又興奮,“比賽中不敢去注意旁邊男選手的情況,很害怕在自己這一棒被對手追
上”。

  網球賽場上,俄羅斯的女單冠軍加夫里洛娃在比賽因雨中斷後走入場地,為觀眾獻上
一段勁舞。在她的感染下不少球員和志願者紛紛加入,把網球賽場變成了大舞池。

  “網球場上的舞會”是對“快樂體育”理念的完美詮釋,青奧會,正是一場青少年運
動員的大派對。

青奧小賽場 綜合大課堂

  在中國,“德智體全面發展”是對一個學生的較高評價,體育也被普遍認同為教育中
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但是在高考的“指揮棒”之下,學校體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
式,往往被看做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教育內容。

  通過青奧會,國際奧委會正在向人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體育不僅是一項重要的
教育內容,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

  “國際奧委會的職責不應該僅僅局限於主辦體育賽事,”羅格在青奧會開賽前說,“
我們同樣應該肩負起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教育的責任,因為體育就是一種教育。”

  與世錦賽和世青賽不同,青年奧運會並非只是由青年運動員參加的“奧運會”,文化
教育活動是青奧會的特點和亮點,也是區別于傳統奧運會的重要標誌。

  本屆青奧會為運動員設計了5個主題、7種形式的50項活動,為運動員提供了學習、貢
獻、互動和慶祝的平台,特別強調各國、各地區的青年運動員積極參與。五個主題分別是
奧林匹克運動、技能發展、健康生活、社會責任和表達能力,活動形式包括與冠軍交流、
自我發掘、世界文化村、集體活動、藝術與文化、探索之旅和海島冒險。

  青奧會不僅是賽場,也是一個大課堂。“世界文化村”向青奧運動員展示205個國際
奧委會成員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讓他們不出青奧村也能了解世界各地文化。“探索之
旅”帶領運動員走進當地著名的園藝園林以及濱海堤壩,讓他們切身了解到綠色、環保以
及書本上常說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在“與冠軍交流”的活動中伊辛巴耶娃、
布勃卡等體壇名將與運動員們分享成功經驗、探討人生目標。

  “年輕人需要接受教育。十幾歲的年紀正是一個人最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觀念的階段。
我們應該在這個階段向青年人灌輸正確的人生態度,這也是我們奧林匹克運動要融入教育
元素的原因,”羅格說,“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舉辦青奧會讓青少年運動員學到一些體育之
外的有用的技能和態度。”

  青奧會的文化教育活動或許能給中國的學校體育工作帶來一些啟示。體育課不應該僅
局限於組織學生鍛煉、應付體育加試,而是可以作為一個平台,讓體育與德育、智育相結
合,真正地讓學生得到“德智體全面發展”。

練好“兩條腿” 走穩人生路

  本屆青奧會上的參賽人員年齡都在14歲到18歲之間,除了運動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
身份,那就是學生。不同的是國外的許多選手是在校學生,他們是“學生運動員”,而中
國的青少年運動員大多來自體校或運動學校,是“運動員學生”。

  雖然只是兩個身份在排列順序上的對調,但是區別還是很大的。國外的“學生運動員
”是在學習中抽時間訓練,而國內的“運動員學生”則是在訓練中抽時間學習。如果把學
業和運動成績比喻為兩條腿的話,國外選手是在同時訓練兩條腿的力量,他們大多文化素
質相對全面,並沒有過早開始系統化訓練。而在體校中度過了大量時間的中國運動員則文
化素質相對不足,兩條腿的“粗細”明顯不均。

  如此差別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不同的運動員培養體制。中國青奧代表團團長蔡振華在
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我們和西方、歐美是不同的一種方式。我們在培養中,發現
一些孩子有運動天賦後,會進行系統化專業培養,但帶來的問題可能是文化學習相對比較
欠缺,因為他們的時間更多用在專業訓練上。”

  兩種體制孰優孰劣也許無從比較,兩者也確有可相互借鑒學習的地方,但是對於國內
的青少年運動員來說,過于忽略文化課程的學習可能會導致他們在退役後的生活中遇到不
小的麻煩。

  對此蔡振華表示,近些年中國開始逐漸加強對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前不久,
國務院頒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體
育總局和教育部一起研究、制訂適合運動員群體的文化教育方案。總體來看,這些措施在
解決運動員保障政策,以及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所突破。

  英國跳水選手托馬斯‧戴利在青奧會期間曾經說:“對我而言跳水與學業同樣重要,
因為我退役之後,還需要去工作,所以我得好好上學。我必須像所有人一樣完成學業,以
確保自己能夠像別人那樣有能力獲得一份工作。畢竟傷病隨時有可能到來,甚至有可能結
束你的運動生涯,所以必須要為自己今後的出路作打算。”

  作為羅馬世錦賽男子十米台的冠軍,16歲的戴利被認為是本屆青奧會上最大牌的明星
。如此年少成名的“大腕”都如此重視學業,我們更應該對青年運動員的出路問題加以重
視,讓他們在體育生涯結束後的生活中走得更平穩些。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827/3702961.html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首屆青奧會在新加坡閉幕 羅格對青奧會未來充滿信心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0-08-27T17:53
首屆青奧會在新加坡閉幕 羅格對青奧會未來充滿信心 本報特派記者 慈鑫   歷時13天的首屆青奧會今晚在新加坡濱海灣公園落幕,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約 3600名14歲至18歲青少年運動員參加了26個大項的比賽和各類文化教育交流活動。這項全 新的賽事,力圖找回奧林匹克精神對青年的教育價值,儘管從它創辦的那 ...

青奧會閉幕 中華3銀排名61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0-08-27T10:55
青奧會閉幕 中華3銀排名61 2010-08-27 中國時報 【黃邱倫/綜合報導】  第1屆青年奧運會昨晚在新加坡熱鬧落幕,中國隊勇奪30金,在參賽國當中高居第1 ,以3銀作收的中華隊則名列61,2014年第2屆由南京接手。  國際奧會主席羅格表示,不同於成年等級的夏季奧運,青年奧運有著 ...

吉:青奧會像歡樂聚會 享受體育忘記金牌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0-08-27T10:52
吉:青奧會像歡樂聚會 享受體育忘記金牌   本報記者門天清  青奧會是個什麼會?跟奧運會有什麼區別?恐怕直到昨日首屆青 年奧運會在新加坡落幕,國內還有不少體育迷沒搞明白。昨日,記者專訪了兩位執法青奧 會的湖北裁判,在他們的眼中,青奧會與奧運會大有不同。   他們一位是湖北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教授、國際級游 ...

“解剖”青奧“DNA” 賽事更具“遊戲”色彩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0-08-27T03:14
“解剖”青奧“DNA” 賽事更具“遊戲”色彩 據新華網新加坡報導,經過北京奧運的洗禮,我們多多少少都瞭解了一些奧運會的“前世 今生”。青年奧運會,顧名思義,是青年人參加的奧運會;但是字面上的理解,很容易讓 我們錯失青年奧運會的諸多特別之處和精彩環節。在歷史上首屆青奧會揭幕之前,讓我們 來“解剖”這個特殊的盛 ...

星著眼國際形象 不怕青奧超支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0-08-27T01:28
星著眼國際形象 不怕青奧超支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新加坡26日專電)新加坡主辦首屆青年奧運斥資近4億新元(約新台 幣90億元),經費超支逾2倍,但新加坡政府豪氣的說,即使超支還是會爭取主辦,因為 著眼的是創造歷史及長線投資國際形象。 新加坡政府籌備2年多的青奧14日登場,今晚舉行閉幕典禮,新加坡雖然對內強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