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著眼國際形象 不怕青奧超支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Anonymous
at 2010-08-27T01:28
at 2010-08-27T01:28
Table of Contents
星著眼國際形象 不怕青奧超支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新加坡26日專電)新加坡主辦首屆青年奧運斥資近4億新元(約新台
幣90億元),經費超支逾2倍,但新加坡政府豪氣的說,即使超支還是會爭取主辦,因為
著眼的是創造歷史及長線投資國際形象。
新加坡政府籌備2年多的青奧14日登場,今晚舉行閉幕典禮,新加坡雖然對內強勢行銷,
街道上掛滿青奧旗幟,但許多當地民眾不諱言,一開始並沒有特別關注青奧的訊息。
民眾的看法在某一程度上,也是全球對青奧評論的縮影,主要它是14歲至18歲「學生」的
比賽,幾乎沒有全球知名的運動明星,精彩程度根本比不上夏季及冬季奧運,雖然全球媒
體很捧場,共來了1200名記者,但努力1天採訪的結果,新聞曝光度還不如1件緋聞事件。
事實上,新加坡政府一開始對於要不要辦青奧,也不是很肯定,2007年,當新加坡全國奧
林匹克委員會釋出有意申辦首屆青年奧運的消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卻公開表示,擔心新
加坡在2010年前來不及準備好,這種雙方不一的看法,新加坡民眾直呼「非常罕見」。
不過,新加坡政府高效率的美名非浪得,很快地,政府內部整合好意見,表示全力爭取「
首屆」青奧,一位官員當時就表示,青奧將使新加坡成為奧運歷史的一部分,這個歷史價
值對新加坡是最重要的,而這個歷史價值換算成金額,當初提出的預算是1億2200萬新元
(約新台幣28億元)。
不過,隨青奧開幕,夢想開始面臨檢驗,開幕沒幾天,外籍媒體就報導,新加坡籌辦青奧
面對預算嚴重超支,預估實際經費至少要3億8000萬新元(約新台幣87億元),較原先估
計高出甚多。
對此,新加坡社會發展部長兼青年和體育部長維文出面說明,就算當初知道會花這麼多錢
,還是會爭取主辦,因為青奧能將新加坡推上國際舞台;費用確實不少,但是值得的,以
後若有企業考慮投資地點及國際及區域總部時,將會考慮新加坡。
維文也說,為了做到最好,讓國人自豪,每分錢都花得有意義,很值得。
新加坡民眾看待青奧,其實更關心政府能夠藉這項活動為民間帶來多少商機,畢竟成千上
萬的人湧入新加坡,首先受惠的是餐飲、零售業;但是,目前沒有一個標準說法,一切都
需等到青奧過後才能「算總帳」。
青奧的經濟效益有待檢驗,但新加坡政府非常清楚,「首屆」這2個字就是為新加坡追求
在歷史上留名的機會,而且更是顯現國力的最好時機,著眼的是長線投資新加坡的國際形
象,即使短線預算超支,未來仍有可能從別處賺回來。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08260300&pType0=
aSPT&pTypeSel=0
--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新加坡26日專電)新加坡主辦首屆青年奧運斥資近4億新元(約新台
幣90億元),經費超支逾2倍,但新加坡政府豪氣的說,即使超支還是會爭取主辦,因為
著眼的是創造歷史及長線投資國際形象。
新加坡政府籌備2年多的青奧14日登場,今晚舉行閉幕典禮,新加坡雖然對內強勢行銷,
街道上掛滿青奧旗幟,但許多當地民眾不諱言,一開始並沒有特別關注青奧的訊息。
民眾的看法在某一程度上,也是全球對青奧評論的縮影,主要它是14歲至18歲「學生」的
比賽,幾乎沒有全球知名的運動明星,精彩程度根本比不上夏季及冬季奧運,雖然全球媒
體很捧場,共來了1200名記者,但努力1天採訪的結果,新聞曝光度還不如1件緋聞事件。
事實上,新加坡政府一開始對於要不要辦青奧,也不是很肯定,2007年,當新加坡全國奧
林匹克委員會釋出有意申辦首屆青年奧運的消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卻公開表示,擔心新
加坡在2010年前來不及準備好,這種雙方不一的看法,新加坡民眾直呼「非常罕見」。
不過,新加坡政府高效率的美名非浪得,很快地,政府內部整合好意見,表示全力爭取「
首屆」青奧,一位官員當時就表示,青奧將使新加坡成為奧運歷史的一部分,這個歷史價
值對新加坡是最重要的,而這個歷史價值換算成金額,當初提出的預算是1億2200萬新元
(約新台幣28億元)。
不過,隨青奧開幕,夢想開始面臨檢驗,開幕沒幾天,外籍媒體就報導,新加坡籌辦青奧
面對預算嚴重超支,預估實際經費至少要3億8000萬新元(約新台幣87億元),較原先估
計高出甚多。
對此,新加坡社會發展部長兼青年和體育部長維文出面說明,就算當初知道會花這麼多錢
,還是會爭取主辦,因為青奧能將新加坡推上國際舞台;費用確實不少,但是值得的,以
後若有企業考慮投資地點及國際及區域總部時,將會考慮新加坡。
維文也說,為了做到最好,讓國人自豪,每分錢都花得有意義,很值得。
新加坡民眾看待青奧,其實更關心政府能夠藉這項活動為民間帶來多少商機,畢竟成千上
萬的人湧入新加坡,首先受惠的是餐飲、零售業;但是,目前沒有一個標準說法,一切都
需等到青奧過後才能「算總帳」。
青奧的經濟效益有待檢驗,但新加坡政府非常清楚,「首屆」這2個字就是為新加坡追求
在歷史上留名的機會,而且更是顯現國力的最好時機,著眼的是長線投資新加坡的國際形
象,即使短線預算超支,未來仍有可能從別處賺回來。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08260300&pType0=
aSPT&pTypeSel=0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首屆青奧閉幕 2014南京見

By Mia
at 2010-08-27T01:27
at 2010-08-27T01:27

By Harry
at 2010-08-26T12:35
at 2010-08-26T12:35
青奧桌球團體賽 八強止步

By Puput
at 2010-08-26T11:53
at 2010-08-26T11:53
青奧桌球混雙 中華8強止步

By Queena
at 2010-08-26T11:52
at 2010-08-26T11:52
青奧現場-射箭男子個人賽

By Rae
at 2010-08-26T00:53
at 2010-08-26T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