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青奧“DNA” 賽事更具“遊戲”色彩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Poppy
at 2010-08-27T03:14
at 2010-08-27T03:14
Table of Contents
“解剖”青奧“DNA” 賽事更具“遊戲”色彩
據新華網新加坡報導,經過北京奧運的洗禮,我們多多少少都瞭解了一些奧運會的“前世
今生”。青年奧運會,顧名思義,是青年人參加的奧運會;但是字面上的理解,很容易讓
我們錯失青年奧運會的諸多特別之處和精彩環節。在歷史上首屆青奧會揭幕之前,讓我們
來“解剖”這個特殊的盛會,認識一下它的“DNA”。
競賽新形式
青奧會有著純正的奧運血統,沿襲夏季和冬季奧運會每四年一屆、每兩年間隔舉行的模式
,專案也依照奧運設立,但是數目有所減少,夏季青奧會設26個大項、201個小項;冬季
青奧會則設7個大項。由於參加的選手年齡在14-18歲之間,按照青奧會的理念,對這個
年齡層的運動員來說,競技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的項目更具“遊戲”色彩,還有一些比
賽形式更是別出心裁、前所未有。
在這裡,我們能看到籃球場上上演三對三“鬥牛”,皮划艇是一對一的“PK”,自行車則
是“全能騎士”的比拼,因為小輪車、山地車和公路賽車他們都玩得轉。
在射箭、柔道、乒乓球、擊劍等比賽中,會根據個人賽排名抽籤跨國(地區)組隊和組織
洲際隊比賽,所以我們能看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攜手比賽,他們會一起站上領獎臺
,聽著國際奧會會歌、看著國際奧會會旗升起。
文化大課堂
青奧選手們參加的是一場這個年齡層最高水準的競技比賽,但更是一個奧林匹克和文化交
流的大課堂。沉澱了一百多年的奧運會已經被公認為是一項文化盛事,但是在青奧會面前
,奧運會的文化交流內容恐怕要“小巫見大巫”了。
誕生於2007年的青奧會宗旨在於對青少年進行奧林匹克價值的教育,在賽和事的設置上力
求平衡競技、文化和教育,所以比賽只是青少年運動員到這裡的一小部分任務。組委會為
他們設計了7種形式的50項活動,涵蓋奧林匹克主義、技能拓展、康樂與健康生活方式、
社會責任、表達等五大主題。
更誘人的是,不出青奧村,小隊員們就能見到自己的偶像!青奧“明星大課堂”網羅了波
波夫、伊辛巴耶娃、布勃卡、郭晶晶、楊揚、杉山愛等幾十位體壇名將,以自己的親身經
歷激勵年輕後輩。
此外,青奧村裡還有個“世界文化村”,新加坡當地學生會在這裡展示國際奧會逾200個
成員國(地區)各自的風土人情。
特殊參與者
在青奧村裡,除了運動員、教練員、官員這些我們所熟知的住客之外,還有一些特殊身份
的人,他們是第一次出現在奧運家族中。
“青年大使”是30個18-28歲的年輕人,既有曾經的傑出運動員,也有文化領域的名人,
他們的職責包括賽前在各自所屬的地區推廣青奧會,賽期協助運動員參與文化教育活動。
“青年記者培訓專案”則集中了來自世界各大洲的29名24歲以下年輕記者,從傳統的文字
、攝影、視頻、音訊,到Facebook這樣的新興媒介,學習各種報導技巧,並在青奧會上實
戰演練,為未來傳播奧林匹克價值和理念打下基礎。
青奧會的DNA,就是面向未來的奧林匹克價值教育,從這裡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將肩負
起把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奧林匹克精神薪火相傳的光榮使命。
http://sports.qq.com/a/20100814/000573.htm
--
據新華網新加坡報導,經過北京奧運的洗禮,我們多多少少都瞭解了一些奧運會的“前世
今生”。青年奧運會,顧名思義,是青年人參加的奧運會;但是字面上的理解,很容易讓
我們錯失青年奧運會的諸多特別之處和精彩環節。在歷史上首屆青奧會揭幕之前,讓我們
來“解剖”這個特殊的盛會,認識一下它的“DNA”。
競賽新形式
青奧會有著純正的奧運血統,沿襲夏季和冬季奧運會每四年一屆、每兩年間隔舉行的模式
,專案也依照奧運設立,但是數目有所減少,夏季青奧會設26個大項、201個小項;冬季
青奧會則設7個大項。由於參加的選手年齡在14-18歲之間,按照青奧會的理念,對這個
年齡層的運動員來說,競技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的項目更具“遊戲”色彩,還有一些比
賽形式更是別出心裁、前所未有。
在這裡,我們能看到籃球場上上演三對三“鬥牛”,皮划艇是一對一的“PK”,自行車則
是“全能騎士”的比拼,因為小輪車、山地車和公路賽車他們都玩得轉。
在射箭、柔道、乒乓球、擊劍等比賽中,會根據個人賽排名抽籤跨國(地區)組隊和組織
洲際隊比賽,所以我們能看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攜手比賽,他們會一起站上領獎臺
,聽著國際奧會會歌、看著國際奧會會旗升起。
文化大課堂
青奧選手們參加的是一場這個年齡層最高水準的競技比賽,但更是一個奧林匹克和文化交
流的大課堂。沉澱了一百多年的奧運會已經被公認為是一項文化盛事,但是在青奧會面前
,奧運會的文化交流內容恐怕要“小巫見大巫”了。
誕生於2007年的青奧會宗旨在於對青少年進行奧林匹克價值的教育,在賽和事的設置上力
求平衡競技、文化和教育,所以比賽只是青少年運動員到這裡的一小部分任務。組委會為
他們設計了7種形式的50項活動,涵蓋奧林匹克主義、技能拓展、康樂與健康生活方式、
社會責任、表達等五大主題。
更誘人的是,不出青奧村,小隊員們就能見到自己的偶像!青奧“明星大課堂”網羅了波
波夫、伊辛巴耶娃、布勃卡、郭晶晶、楊揚、杉山愛等幾十位體壇名將,以自己的親身經
歷激勵年輕後輩。
此外,青奧村裡還有個“世界文化村”,新加坡當地學生會在這裡展示國際奧會逾200個
成員國(地區)各自的風土人情。
特殊參與者
在青奧村裡,除了運動員、教練員、官員這些我們所熟知的住客之外,還有一些特殊身份
的人,他們是第一次出現在奧運家族中。
“青年大使”是30個18-28歲的年輕人,既有曾經的傑出運動員,也有文化領域的名人,
他們的職責包括賽前在各自所屬的地區推廣青奧會,賽期協助運動員參與文化教育活動。
“青年記者培訓專案”則集中了來自世界各大洲的29名24歲以下年輕記者,從傳統的文字
、攝影、視頻、音訊,到Facebook這樣的新興媒介,學習各種報導技巧,並在青奧會上實
戰演練,為未來傳播奧林匹克價值和理念打下基礎。
青奧會的DNA,就是面向未來的奧林匹克價值教育,從這裡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將肩負
起把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奧林匹克精神薪火相傳的光榮使命。
http://sports.qq.com/a/20100814/000573.htm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星著眼國際形象 不怕青奧超支

By Anonymous
at 2010-08-27T01:28
at 2010-08-27T01:28
首屆青奧閉幕 2014南京見

By Mia
at 2010-08-27T01:27
at 2010-08-27T01:27
俄「冰王子」遭禁賽 恐無緣2014冬奧

By Edward Lewis
at 2010-08-26T21:55
at 2010-08-26T21:55
羅格:青奧項目可進奧運 對南京青奧會寄予厚望

By Jessica
at 2010-08-26T21:21
at 2010-08-26T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