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Hansons (漢森馬拉松訓練)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Bethany
at 2017-08-16T15:05
at 2017-08-16T15:05
Table of Contents
原本要去睡覺的,但還是一鼓作氣寫完了,耶!
臉書連結,內容一樣 https://goo.gl/wxUgby
---
關於Hansons 漢森馬拉松訓練
真沒料到有一天我會需要談這個。
在介紹書文章內容之前,先謝謝 謝佳晉 最近跟 Garmin Sports 合作成立的漢森訓練營
以及 陳柏長 撰寫翻譯的漢森入門簡介。這些文章和訓練內容的引進,相信對台灣的跑者
幫助很大。無論你同不同意,多唸點書累積知識,不吃虧 :)
關於我,投入漢森訓練大約 2 年 3 個月。
以下為歷年全馬成績:
12/2014 - 03:39:05
05/2015 - (開始練 Hansons)
08/2015 - 03:17:13
12/2015 - 02:59:09
05/2016 - 02:48:59
12/2016 - 02:44:37
2017 - (尚無 PR, 預計 11 月有機會更新)
在此之前我沒有任何田徑的訓練基礎,不過必須承認我是運動神經比較好的那型。
除此之外我也沒有認真依照其他課表訓練,所以這篇文就是我個人對於漢森的理解,
不是比較文。
--- 正文開始 ---
#簡介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以下稱漢森,是 Kevin Hanson & Keith Hanson 兄弟在
1990 年代逐漸發展而來,而後在 2012 年由 Luke Humphery 撰寫出版了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一書。2014 年又出版了 Hansons Half Marathon Method.
該訓練方式注重「疲勞累積」並以「較短的長跑」聞名,跟台灣所習慣的 Daniel's
Running Formula 著重心率區間訓練,以及美國常見的 Advanced Marathoning 著重
長距離耐力跑很不同。
漢森的訓練元素圍繞在幾點:跑量 (Mileage)、強度 (Intensity)
平衡 (Balance)、持續性 (Consistency)、動態恢復 (Active Recovery)
訓練課表由 3 個 SOS workout 組成,其餘時間是輕鬆跑。SOS workout 分別是
Interval (間歇)、Tempo (配速)、以及 Long Run (長跑)。透過三項循環,再搭配
之間輕鬆跑作為動態恢復,就可以在適當的強度下,逐漸建立跑者完成一場馬拉松的
速度、肌力、以及持久力。
關於課表我想兩個 blog 內容都很多就不多談,直接跳到我對漢森的體會。
#練習漢森好處
1. 一週三項 workout, 重複性高且容易執行
除了 Long Run 需時較長以外,每日訓練時間通常都在 1~1.5 小時可以完成,對於
業餘跑者是可以接受的長度。另外每週課表重複性高對於市民跑者也是優點,練兩個月
下來,你不必每天查課表,也可以大概猜到隔天要練什麼、需要準備什麼。
2. 均衡的練習方式
Interval, Tempo, Long 三者訓練目的皆不同,皆有其用意。曾經有人問過作者,這
三樣其中哪項最重要,作者的回答是:「一樣重要,不過如果你硬要選一項,那是 Tempo.
Tempo 是實際比賽的配速,也是你最應該熟悉的配速。」
這點跟台灣很多跑者平日只跑間歇(尤其是短間歇),週末跑一個超長 LSD 的訓練方式
很不同。
3. 著重疲勞訓練甚於單一長跑
疲勞訓練指的是每次訓練都是在身體還帶點疲勞的前提下進行。例如你週二跑了 Interval
, 那週四跑 Tempo 時腿還沒恢復,大概只有 75~80% 的程度。而週日跑 Long 時,
週四的 Tempo 仍然在腿上留下了疲勞。所以漢森的 Long Run 雖只有 26 公里,
相較於坊間動輒 32~35 公里的長跑來說略短,但如果疲勞訓練得當,這 26 公里模擬
的是馬拉松的「最後 26 公里」,而不是剛開始的 26 公里。
#練習漢森的挑戰
1. 跑者需要很多的投入 (commitment)
一週 6~7 天的課表,相信是認真練習馬拉松,追求好成績的跑者都能夠理解的。由於
每一個 workout 都跟其他的一樣重要,如果你是得過且過的跑者,或是跳過今天、
明天就多練一點的那型,那就不適合。
一個完整個週期足足有 18 週。你願意投入四個月練一場馬拉松嗎?
2. 跑者需要很強的自制力 (Discipline)
承上,沒有任何一個 workout 比其他的重要。你必須不斷摸索那個「痛快但不痛苦」
(Comfortably Hard) 的微妙臨界值,讓你在每一次的訓練中都能有所提升,但不至於
把自己操掛,影響到下一次的訓練。
漢森新手常見的錯誤是 Interval 跑太快。由於年輕人通常速度都比耐力好,表訂的
Interval 速度會偏容易,於是覺得自己可以調整課表。這樣的下場是 Interval 雖然
超標完成,卻影響到之後的 Tempo 和 Long 而不自知。
同理,你不該因為今天感覺特別好就跑特別快。否則你很快就會在下一個訓練吃到苦頭。
3. 你必須習慣疲勞、但不能受傷
也許這才是所有條件中最難達成的。常常有人問我:「你每天這樣跑,腿不酸嗎?」
而我的回答也很經典:「其實我沒有一天腿是不酸的 (苦笑)」
而這,正是疲勞訓練的用意,你沒有一天的腿該是 100% 新鮮,除了比賽當天!重要
的是跑者必須要有分辨「疲勞」跟「受傷」的能力,這兩者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唯有
己身經驗、或是透過教練的協助才能讓你訓練得更加安全。
---
#後記
台灣有個現象,就是無論內容,都會有幾位「意見領袖」的產生,而群眾對於其推崇,
乃至於不可挑戰的地步。飲食是、健身是、跑步也是。
別誤會我的意思,我不是說那些人說的不對,其實大部份都是正確的。只是跑步這件事,
是一件非常精細、乃至於非常個人的事,不見得有唯一解。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訓練
方式,就像漢森對我有用,但你練起來可能就很糟。
如果每個人都只追求那套「唯一」,反而就失去了宏觀大局的機會。如果你不願意先
放下手上緊握住的東西,那你就不可能再拾取新的。
有人說 Hansons 很新,是突破的訓練方式。拜託,Hansons 書都出 5 年了,訓練方式
更已存在超過 15 年,也是美國最流行的訓練方法之一。是台灣的資訊太慢,它一點
都不新。
Hansons 當然也有缺點,例如有人覺得 26 公里的長跑還是太短、有人覺得練一休一
的節奏需要調整等等,都是可以透過重複嘗試和討論而有精進的空間。
重要的是每個人對於同樣課表的感受不同,而你必須要有能力分辨其好壞,進而微調出
最適合自己個人的。漢森是,其他的任何一套訓練方法也都是!
如果你還有疑慮,我建議你目標訂低一點,尤其現在是夏天,你大概不可能達標,
然後逐漸提升、體會。除此之外也要勇於發問,勇敢質疑。
如果你的教練都不准你問問題,那他很可能也似懂非懂。自己斟酌一下,書本/網路
資料都很多 :)
若有興趣,詳見:
跑者的進擊之路: https://goo.gl/es6uh3 (by 陳柏長)
Garmin Sports: https://goo.gl/FSWcbL (by Jimmy)
---
P.S. 我不為任何訓練方式背書,多賣一本書我也沒有賺半毛。以上內容皆屬個人經驗,
體會,沒有比較的意圖。
P.S.S. 本人不經任何管道接受贊助。本文刊出唯一贊助者就是我本人(還有公司給我
的薪水),自覺中立,儘量客觀。
P.S.S.S. 放波馬獎牌純粹是騙點擊率。對,我就是這麼直白。
--
臉書連結,內容一樣 https://goo.gl/wxUgby
---
關於Hansons 漢森馬拉松訓練
真沒料到有一天我會需要談這個。
在介紹書文章內容之前,先謝謝 謝佳晉 最近跟 Garmin Sports 合作成立的漢森訓練營
以及 陳柏長 撰寫翻譯的漢森入門簡介。這些文章和訓練內容的引進,相信對台灣的跑者
幫助很大。無論你同不同意,多唸點書累積知識,不吃虧 :)
關於我,投入漢森訓練大約 2 年 3 個月。
以下為歷年全馬成績:
12/2014 - 03:39:05
05/2015 - (開始練 Hansons)
08/2015 - 03:17:13
12/2015 - 02:59:09
05/2016 - 02:48:59
12/2016 - 02:44:37
2017 - (尚無 PR, 預計 11 月有機會更新)
在此之前我沒有任何田徑的訓練基礎,不過必須承認我是運動神經比較好的那型。
除此之外我也沒有認真依照其他課表訓練,所以這篇文就是我個人對於漢森的理解,
不是比較文。
--- 正文開始 ---
#簡介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以下稱漢森,是 Kevin Hanson & Keith Hanson 兄弟在
1990 年代逐漸發展而來,而後在 2012 年由 Luke Humphery 撰寫出版了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一書。2014 年又出版了 Hansons Half Marathon Method.
該訓練方式注重「疲勞累積」並以「較短的長跑」聞名,跟台灣所習慣的 Daniel's
Running Formula 著重心率區間訓練,以及美國常見的 Advanced Marathoning 著重
長距離耐力跑很不同。
漢森的訓練元素圍繞在幾點:跑量 (Mileage)、強度 (Intensity)
平衡 (Balance)、持續性 (Consistency)、動態恢復 (Active Recovery)
訓練課表由 3 個 SOS workout 組成,其餘時間是輕鬆跑。SOS workout 分別是
Interval (間歇)、Tempo (配速)、以及 Long Run (長跑)。透過三項循環,再搭配
之間輕鬆跑作為動態恢復,就可以在適當的強度下,逐漸建立跑者完成一場馬拉松的
速度、肌力、以及持久力。
關於課表我想兩個 blog 內容都很多就不多談,直接跳到我對漢森的體會。
#練習漢森好處
1. 一週三項 workout, 重複性高且容易執行
除了 Long Run 需時較長以外,每日訓練時間通常都在 1~1.5 小時可以完成,對於
業餘跑者是可以接受的長度。另外每週課表重複性高對於市民跑者也是優點,練兩個月
下來,你不必每天查課表,也可以大概猜到隔天要練什麼、需要準備什麼。
2. 均衡的練習方式
Interval, Tempo, Long 三者訓練目的皆不同,皆有其用意。曾經有人問過作者,這
三樣其中哪項最重要,作者的回答是:「一樣重要,不過如果你硬要選一項,那是 Tempo.
Tempo 是實際比賽的配速,也是你最應該熟悉的配速。」
這點跟台灣很多跑者平日只跑間歇(尤其是短間歇),週末跑一個超長 LSD 的訓練方式
很不同。
3. 著重疲勞訓練甚於單一長跑
疲勞訓練指的是每次訓練都是在身體還帶點疲勞的前提下進行。例如你週二跑了 Interval
, 那週四跑 Tempo 時腿還沒恢復,大概只有 75~80% 的程度。而週日跑 Long 時,
週四的 Tempo 仍然在腿上留下了疲勞。所以漢森的 Long Run 雖只有 26 公里,
相較於坊間動輒 32~35 公里的長跑來說略短,但如果疲勞訓練得當,這 26 公里模擬
的是馬拉松的「最後 26 公里」,而不是剛開始的 26 公里。
#練習漢森的挑戰
1. 跑者需要很多的投入 (commitment)
一週 6~7 天的課表,相信是認真練習馬拉松,追求好成績的跑者都能夠理解的。由於
每一個 workout 都跟其他的一樣重要,如果你是得過且過的跑者,或是跳過今天、
明天就多練一點的那型,那就不適合。
一個完整個週期足足有 18 週。你願意投入四個月練一場馬拉松嗎?
2. 跑者需要很強的自制力 (Discipline)
承上,沒有任何一個 workout 比其他的重要。你必須不斷摸索那個「痛快但不痛苦」
(Comfortably Hard) 的微妙臨界值,讓你在每一次的訓練中都能有所提升,但不至於
把自己操掛,影響到下一次的訓練。
漢森新手常見的錯誤是 Interval 跑太快。由於年輕人通常速度都比耐力好,表訂的
Interval 速度會偏容易,於是覺得自己可以調整課表。這樣的下場是 Interval 雖然
超標完成,卻影響到之後的 Tempo 和 Long 而不自知。
同理,你不該因為今天感覺特別好就跑特別快。否則你很快就會在下一個訓練吃到苦頭。
3. 你必須習慣疲勞、但不能受傷
也許這才是所有條件中最難達成的。常常有人問我:「你每天這樣跑,腿不酸嗎?」
而我的回答也很經典:「其實我沒有一天腿是不酸的 (苦笑)」
而這,正是疲勞訓練的用意,你沒有一天的腿該是 100% 新鮮,除了比賽當天!重要
的是跑者必須要有分辨「疲勞」跟「受傷」的能力,這兩者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唯有
己身經驗、或是透過教練的協助才能讓你訓練得更加安全。
---
#後記
台灣有個現象,就是無論內容,都會有幾位「意見領袖」的產生,而群眾對於其推崇,
乃至於不可挑戰的地步。飲食是、健身是、跑步也是。
別誤會我的意思,我不是說那些人說的不對,其實大部份都是正確的。只是跑步這件事,
是一件非常精細、乃至於非常個人的事,不見得有唯一解。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訓練
方式,就像漢森對我有用,但你練起來可能就很糟。
如果每個人都只追求那套「唯一」,反而就失去了宏觀大局的機會。如果你不願意先
放下手上緊握住的東西,那你就不可能再拾取新的。
有人說 Hansons 很新,是突破的訓練方式。拜託,Hansons 書都出 5 年了,訓練方式
更已存在超過 15 年,也是美國最流行的訓練方法之一。是台灣的資訊太慢,它一點
都不新。
Hansons 當然也有缺點,例如有人覺得 26 公里的長跑還是太短、有人覺得練一休一
的節奏需要調整等等,都是可以透過重複嘗試和討論而有精進的空間。
重要的是每個人對於同樣課表的感受不同,而你必須要有能力分辨其好壞,進而微調出
最適合自己個人的。漢森是,其他的任何一套訓練方法也都是!
如果你還有疑慮,我建議你目標訂低一點,尤其現在是夏天,你大概不可能達標,
然後逐漸提升、體會。除此之外也要勇於發問,勇敢質疑。
如果你的教練都不准你問問題,那他很可能也似懂非懂。自己斟酌一下,書本/網路
資料都很多 :)
若有興趣,詳見:
跑者的進擊之路: https://goo.gl/es6uh3 (by 陳柏長)
Garmin Sports: https://goo.gl/FSWcbL (by Jimmy)
---
P.S. 我不為任何訓練方式背書,多賣一本書我也沒有賺半毛。以上內容皆屬個人經驗,
體會,沒有比較的意圖。
P.S.S. 本人不經任何管道接受贊助。本文刊出唯一贊助者就是我本人(還有公司給我
的薪水),自覺中立,儘量客觀。
P.S.S.S. 放波馬獎牌純粹是騙點擊率。對,我就是這麼直白。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Odelette
at 2017-08-20T13:31
at 2017-08-20T13:31

By William
at 2017-08-24T11:58
at 2017-08-24T11:58

By Leila
at 2017-08-28T10:24
at 2017-08-28T10:24

By Megan
at 2017-09-01T08:50
at 2017-09-01T08:50

By Wallis
at 2017-09-05T07:16
at 2017-09-05T07:16

By Mia
at 2017-09-09T05:42
at 2017-09-09T05:42

By Robert
at 2017-09-13T04:08
at 2017-09-13T04:08

By Lydia
at 2017-09-17T02:35
at 2017-09-17T02:35

By Ula
at 2017-09-21T01:01
at 2017-09-21T01:01

By Doris
at 2017-09-24T23:27
at 2017-09-24T23:27

By Wallis
at 2017-09-28T21:53
at 2017-09-28T21:53

By Jake
at 2017-10-02T20:19
at 2017-10-02T20:19

By Mary
at 2017-10-06T18:46
at 2017-10-06T18:46

By Emily
at 2017-10-10T17:12
at 2017-10-10T17:12

By Franklin
at 2017-10-14T15:38
at 2017-10-14T15:38

By Bennie
at 2017-10-18T14:04
at 2017-10-18T14:04

By Kristin
at 2017-10-22T12:30
at 2017-10-22T12:30

By Victoria
at 2017-10-26T10:57
at 2017-10-26T10:57

By Olivia
at 2017-10-30T09:23
at 2017-10-30T09:23

By Kumar
at 2017-11-03T07:49
at 2017-11-03T07:49

By Andy
at 2017-11-07T06:15
at 2017-11-07T06:15

By Brianna
at 2017-11-11T04:41
at 2017-11-11T04:41

By Ivy
at 2017-11-15T03:07
at 2017-11-15T03:07

By Lucy
at 2017-11-19T01:34
at 2017-11-19T01:34

By Todd Johnson
at 2017-11-23T00:00
at 2017-11-23T00:00

By Hedy
at 2017-11-26T22:26
at 2017-11-26T22:26

By Zenobia
at 2017-11-30T20:52
at 2017-11-30T20:52

By Poppy
at 2017-12-04T19:18
at 2017-12-04T19:18

By Poppy
at 2017-12-08T17:45
at 2017-12-08T17:45

By Olive
at 2017-12-12T16:11
at 2017-12-12T16:11

By Hedwig
at 2017-12-16T14:37
at 2017-12-16T14:37

By Daniel
at 2017-12-20T13:03
at 2017-12-20T13:03

By Emily
at 2017-12-24T11:29
at 2017-12-24T11:29

By Elma
at 2017-12-28T09:55
at 2017-12-28T09:55

By Freda
at 2018-01-01T08:22
at 2018-01-01T08:22

By Steve
at 2018-01-05T06:48
at 2018-01-05T06:48

By Franklin
at 2018-01-09T05:14
at 2018-01-09T05:14

By Kristin
at 2018-01-13T03:40
at 2018-01-13T03:4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1-17T02:06
at 2018-01-17T02:06

By Rebecca
at 2018-01-21T00:33
at 2018-01-21T00:33

By John
at 2018-01-24T22:59
at 2018-01-24T22:59

By Catherine
at 2018-01-28T21:25
at 2018-01-28T21:25

By Anthony
at 2018-02-01T19:51
at 2018-02-01T19:51

By Elvira
at 2018-02-05T18:17
at 2018-02-05T18:17

By Kumar
at 2018-02-09T16:43
at 2018-02-09T16:43

By Joe
at 2018-02-13T15:10
at 2018-02-13T15:10

By Noah
at 2018-02-17T13:36
at 2018-02-17T13:36

By Daph Bay
at 2018-02-21T12:02
at 2018-02-21T12:02

By George
at 2018-02-25T10:28
at 2018-02-25T10:28

By David
at 2018-03-01T08:54
at 2018-03-01T08:54

By Delia
at 2018-03-05T07:21
at 2018-03-05T07:2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3-09T05:47
at 2018-03-09T05:47

By Ethan
at 2018-03-13T04:13
at 2018-03-13T04:13

By Aaliyah
at 2018-03-17T02:39
at 2018-03-17T02:39

By Iris
at 2018-03-21T01:05
at 2018-03-21T01:05

By Charlotte
at 2018-03-24T23:31
at 2018-03-24T23:31

By Ingrid
at 2018-03-28T21:58
at 2018-03-28T21:58

By Sarah
at 2018-04-01T20:24
at 2018-04-01T20:24

By Rosalind
at 2018-04-05T18:50
at 2018-04-05T18:50

By Victoria
at 2018-04-09T17:16
at 2018-04-09T17:16

By Poppy
at 2018-04-13T15:42
at 2018-04-13T15:42

By Anthony
at 2018-04-17T14:09
at 2018-04-17T14:09

By Hedy
at 2018-04-21T12:35
at 2018-04-21T12:35

By Hardy
at 2018-04-25T11:01
at 2018-04-25T11:01

By Emily
at 2018-04-29T09:27
at 2018-04-29T09:27

By Charlotte
at 2018-05-03T07:53
at 2018-05-03T07:53

By Tracy
at 2018-05-07T06:19
at 2018-05-07T06:19

By Erin
at 2018-05-11T04:46
at 2018-05-11T04:46

By Ursula
at 2018-05-15T03:12
at 2018-05-15T03:12

By Madame
at 2018-05-19T01:38
at 2018-05-19T01:38
Related Posts
有沒有跑錶可以設定距離自動停止的?

By Zenobia
at 2017-08-16T14:52
at 2017-08-16T14:52
團購博克多九分壓縮褲

By Ethan
at 2017-08-16T12:17
at 2017-08-16T12:17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part 1

By Ingrid
at 2017-08-16T11:59
at 2017-08-16T11:59
團購博克多九分壓縮褲

By Victoria
at 2017-08-16T11:55
at 2017-08-16T11:55
世錦賽金牌到 地主田徑拉警報

By Elma
at 2017-08-16T10:51
at 2017-08-16T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