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Y拖體驗+小改造方式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Selena
at 2019-10-16T22:55
at 2019-10-16T22:55
Table of Contents
簡單自介:月跑量落在60~80的佛系跑者,平常穿4E超寬楦頭布鞋跑步
這不是業配
最近閒來無事 在跑步板上翻到關於"穿拖鞋跑步"相關文章
忍不住心想 哇賽! 穿拖鞋居然能跑步?!
於是抱持的好玩的心態買了心態 買了一雙跑步Y拖
就算穿來跑步後發現不喜歡 也能當普通拖鞋穿
(購買連結就不放了 稍微搜尋一下就有)
https://i.imgur.com/i8Ipp5i.jpg
不穿還好 一穿就感覺有如...被詛咒一般的TMD的難跑!!!
跑沒幾步 腳拇指與食指中間的Y拖連結處產生強烈的存在感跟磨擦感讓人卻步
可能是我段數不夠
又或者我平常習慣穿AB拖連帶不習慣夾腳拖
https://i.imgur.com/hbWi1vz.jpg
(↑AB拖 就是一般的拖鞋)
又或是跑步姿勢的問題
跑步板舊文有提到穿Y拖要用"姿勢跑法"
我自然的跑步姿勢並不是這樣的
於是嘗試了一下改變跑姿 感覺也沒有改善
好死不死 我又買的是有腳跟包覆的系列(跟得上系列)
起腳時 腳跟會脫出鞋跟包覆 + 落腳時踩到包覆圈
https://i.imgur.com/6hVWPPc.jpg
導致這雙拖鞋不要說跑步了 連走路時都會稍微絆到腳
(腳跟:我又跑出來啦~ 我又跳回去啦~ 我又踩在線上啦~)
原本要無限期進入冷宮的它 被我發現腳跟包覆部分是有開孔的
孔大小足夠穿過一條約寬20mm寬的魔鬼氈 於是用手邊現有的材料微微改造了一下
https://i.imgur.com/t1mAau6.jpg
加了魔鬼氈之後 提腳時腳就不會脫出鞋子了
且腳趾縫與鞋子接觸處的前推力稍微被分散到魔鬼氈上 輕微降低了指縫間的不適感
終於 超寬楦族人們的救星出現了~
...不過同時也犧牲了方便穿脫的特性 這樣我還不如穿鞋子...|||
也許一開始買沒有帶包覆的款式才是正確的?
但這樣又變成 跑步力量集中在Y連接處 指縫不適感↑
而且這下就真的沒有孔可以綁帶子了
可以綁帶子的要有包覆 包覆又會絆到腳 那不如買沒有包覆的... (陷入混亂loop
以上個人心得分享
--
這不是業配
最近閒來無事 在跑步板上翻到關於"穿拖鞋跑步"相關文章
忍不住心想 哇賽! 穿拖鞋居然能跑步?!
於是抱持的好玩的心態買了心態 買了一雙跑步Y拖
就算穿來跑步後發現不喜歡 也能當普通拖鞋穿
(購買連結就不放了 稍微搜尋一下就有)
https://i.imgur.com/i8Ipp5i.jpg

不穿還好 一穿就感覺有如...被詛咒一般的TMD的難跑!!!
跑沒幾步 腳拇指與食指中間的Y拖連結處產生強烈的存在感跟磨擦感讓人卻步
可能是我段數不夠
又或者我平常習慣穿AB拖連帶不習慣夾腳拖
https://i.imgur.com/hbWi1vz.jpg

又或是跑步姿勢的問題
跑步板舊文有提到穿Y拖要用"姿勢跑法"
我自然的跑步姿勢並不是這樣的
於是嘗試了一下改變跑姿 感覺也沒有改善
好死不死 我又買的是有腳跟包覆的系列(跟得上系列)
起腳時 腳跟會脫出鞋跟包覆 + 落腳時踩到包覆圈
https://i.imgur.com/6hVWPPc.jpg

(腳跟:我又跑出來啦~ 我又跳回去啦~ 我又踩在線上啦~)
原本要無限期進入冷宮的它 被我發現腳跟包覆部分是有開孔的
孔大小足夠穿過一條約寬20mm寬的魔鬼氈 於是用手邊現有的材料微微改造了一下
https://i.imgur.com/t1mAau6.jpg

加了魔鬼氈之後 提腳時腳就不會脫出鞋子了
且腳趾縫與鞋子接觸處的前推力稍微被分散到魔鬼氈上 輕微降低了指縫間的不適感
終於 超寬楦族人們的救星出現了~
...不過同時也犧牲了方便穿脫的特性 這樣我還不如穿鞋子...|||
也許一開始買沒有帶包覆的款式才是正確的?
但這樣又變成 跑步力量集中在Y連接處 指縫不適感↑
而且這下就真的沒有孔可以綁帶子了
可以綁帶子的要有包覆 包覆又會絆到腳 那不如買沒有包覆的... (陷入混亂loop
以上個人心得分享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Lily
at 2019-10-19T21:36
at 2019-10-19T21:36

By Andrew
at 2019-10-22T20:16
at 2019-10-22T20:16

By Anthony
at 2019-10-25T18:57
at 2019-10-25T18:57

By Barb Cronin
at 2019-10-28T17:37
at 2019-10-28T17:37

By Rae
at 2019-10-31T16:18
at 2019-10-31T16:18

By Damian
at 2019-11-03T14:58
at 2019-11-03T14:58

By Faithe
at 2019-11-06T13:39
at 2019-11-06T13:39

By Genevieve
at 2019-11-09T12:20
at 2019-11-09T12:20

By Andrew
at 2019-11-12T11:00
at 2019-11-12T11:00

By John
at 2019-11-15T09:41
at 2019-11-15T09:41

By Hedda
at 2019-11-18T08:21
at 2019-11-18T08:21

By Irma
at 2019-11-21T07:02
at 2019-11-21T07:02

By Jacky
at 2019-11-24T05:42
at 2019-11-24T05:42

By Bennie
at 2019-11-27T04:23
at 2019-11-27T04:23

By Tom
at 2019-11-30T03:03
at 2019-11-30T03:03

By Anonymous
at 2019-12-03T01:44
at 2019-12-03T01:44

By Noah
at 2019-12-06T00:25
at 2019-12-06T00:25

By Tracy
at 2019-12-08T23:05
at 2019-12-08T23:05

By Lydia
at 2019-12-11T21:46
at 2019-12-11T21:46

By Jessica
at 2019-12-14T20:26
at 2019-12-14T20:26

By Anthony
at 2019-12-17T19:07
at 2019-12-17T19:07

By John
at 2019-12-20T17:47
at 2019-12-20T17:47

By Yuri
at 2019-12-23T16:28
at 2019-12-23T16:28
Related Posts
簡單的全馬課表

By Una
at 2019-10-16T17:03
at 2019-10-16T17:03
日本costco上架fēnix 5S plus抉擇

By Rachel
at 2019-10-16T14:42
at 2019-10-16T14:42
芝加哥馬拉松 (官方成績已公告,成績修正)

By Sierra Rose
at 2019-10-16T10:16
at 2019-10-16T10:16
nimbus 20 vs rider 21

By Oscar
at 2019-10-15T22:08
at 2019-10-15T22:08
台北初半馬只求完賽就好

By Kama
at 2019-10-15T19:54
at 2019-10-15T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