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感官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By Charlotte
at 2011-10-27T19:17
at 2011-10-27T19:17
Table of Contents
→ loeawei:唯識學中對於這種方式稱呼為超覺靜坐 利用壇中不斷發出特 10/26 00:55
→ loeawei:音方式進入超感 很多人會利用這現象附加宗教或是有目的性 10/26 00:56
→ loeawei:作為 但這都沒必要 只是把這當做入深定的方式之一即可 10/26 00:57
請問法興:《唯識科學》(註一)這本書,那裡有提到這件事?
如果說這位法興是剪刀漿糊王,那你就是唬爛王了。
「流行最廣的冥想是摩訶里希.馬赫西.瑜珈(Maharishi Mahesh Yoga)
所倡導的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簡稱TM)。……整段討論顯
得十分武斷。」這段是法興:《唯識科學》第165頁,他是完全從Ernest R.
Hilgard等人寫的《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的中譯本第247--248頁(註
二)近乎一字不漏地抄來的,只有引用文獻部分沒抄。
試著使用數位相機的拍攝文字模式,現在拍的很清楚了。
有圖有真相:
法興:《唯識科學》第165頁:
http://ppt.cc/Y8PC
心理學中譯本第247頁:
http://ppt.cc/T2Bg
心理學中譯本第248頁:
http://ppt.cc/v3GQ
PS1: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抄書抄到這麼離譜,還自稱法師咧。 XD
PS2:這本書好死不死就是我大學修普通心理學的英文教科書中譯本內容,
因為我有跑去圖書館借中譯本來看,所以法興:《唯識科學》有關心理學部分
的內容,我根本一看就知道是從那本心理學教科書的中譯本抄來的。
註一:法興:《唯識科學》,民國83年10月再版,台灣,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
註二:我手上借的是西爾格德博士等著,鄭伯壎等編譯:《心理學》,民國73年2月
15日修訂四版,台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後來又出了一個新的中譯本,這本ISBN
是9575511468,我猜法興那本書裡許多有關心理學部分是抄這個新的中譯本。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19:18)
那是唯識學嗎?
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想法,認為別人心理學教科書的東西,
一字不漏抄過來就算是唯識學了。
第一次看到書名是唯識的東西,整本書都沒在談唯識的,將一些心理學
教科書或其他教科書的內容一字不漏地抄出來。(除了抄一些其他大德整理
好的唯識表格或是其他大德的文章外。)
對了!你那本書第164頁也有open-up meditation和concentrative
meditation,因為也是一字不漏抄自我說的那本英文心理學教科書的中譯本
,難道能說open-up meditation和concentrative meditation也是唯識學的
內容?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0:22)
TM那部分就是全部抄自我說的那本心理學教科書的中譯本啊!
從心理學教科書一字不漏全抄過來就會變唯識學了嗎?
你為何不去圖書館借那本心理學中譯本來比較看看到底抄了多少?記
得去借ISBN:9575511468那個版本會比較清楚。(我兩本都借來比較了,
難道叫我一頁頁上傳到網路上嗎?)
你看的東西根本就是三手、四手的資料,請你起碼去看第二手的中譯
本。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0:41)
我翻開那本書,一開始我以為我看到的是心理學教科書的盜版書啊!
並不是唯識學啊!
心理學教科書的盜版書將書名換個名字,就變成唯識學了嗎?
我連你說的那本盜版書究竟是盜自那本書都找出來了。
請不要看了盜版書的內容後,反而說正版書是有問題的。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0:44)
你去借書來看啊!兩本去比較看看啊!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0:45)
我現在拍的很清楚了,TM部分可以先比較看看。(在本文有網址。)
法興那本書是抄了許多本教科書,但應該不只一本書,而且是一字不漏的
那種方式,更扯的是有時候會亂下標題。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1:10)
有圖有真相:
法興:《唯識科學》第165頁:
http://ppt.cc/Y8PC
心理學中譯本第247頁:
http://ppt.cc/T2Bg
心理學中譯本第248頁:
http://ppt.cc/v3GQ
幾乎一字不漏(除了引用文獻說明的部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1:12)
抓盜版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嗎?
沒辦法!看到眼熟的東西,想認不出來都難啊!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1:15)
書籍內容和書籍目錄差很多,要看原書才會了解的。 XD
如果有興趣的話,有空我再多拍幾張有趣的內容。
剛翻到一頁在談社會運動。(唯識學還會談到社會運動?)
這本書還是有佛教說的唯識學內容,只是頁數很少應該佔不到整本書的5%,
而且我認為應該都是抄來而不是原PO自己的心得,例如:慈航法師講:《唯識二
十頌》還有一些整理好的表格等。
想了解的話,就去看原書就好了,圖書館應該會有的,我們這個縣就有三個
圖書館有這本書了。
這本書應該算是善書之類的,只是水準很高,但水準很高的原因是直接一字
不漏抄了一堆大學科教書的中譯本的內容。 XD
只是真想要了解唯識學的話,別看這本,因為會被誤導以為唯識學就是這樣
子的東西。 XD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2:13)
沒有。
知道是誰寫的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2:51)
《唯識科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並不是佛教的唯識學。
不是抄一堆心理學的東西,雖說其實質內容許多是前六識的東西,但畢竟那本
來就是心理學教科書的東西,而且也根本沒有解釋其在唯識學的內容,就只是一字
不漏地抄而已。
請對唯識學有點了解的其他網友去圖書館借這本書來鑑定看看好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00)
這本書只有不到5%頁數還是轉錄或抄襲其他人的唯識學的文章罷了。
至於超覺靜坐部分根本不是這本書作者的原創文字,一字不漏地從心理學教科
書抄過來的。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01)
你以為只有這兩頁嗎?
你去借ISBN:9575511468這本心理學教科書的中譯本去比較看看,一堆圖書館
都有的。
我都從圖書館借出來了兩本,而且用數位相機拍下圖片當證明,你還要我怎樣
?
指正你看的根本不是唯識學的東西,而是心理學的東西,這又有問題嗎?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07)
抱歉了!我覺得我覺得我輸了,因為我認真了……
就此打住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08)
我在這串討論唯一獲得的好處是我學會了數位相機的文字拍攝模式,拍書中文字
會比較清楚一點。 XD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11)
第427頁之後有個REFENCE BOOK CATALOGUES,但你直接去找這些書的中譯本就行
了,因為通通都是抄來的。
還有我不想浪費我的生命和時間在討論一本盜版書上頭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13)
超覺靜坐與佛教的唯識學沒什麼直接關聯。
當然了,你要用唯識學的理論去解釋超覺靜坐是可以的,去解釋其他現象
也是可以的,這是唯識學的應用,因為唯識學本來就是一種解釋現象的學說罷
了。
爭點只是有位署名法興法師的人,編了一本書名叫《唯識科學》的書,從
外國心理學教科書中譯本,一字不漏將超覺靜坐的部分抄了進去,也沒說明這
與唯識學有什麼關係?也沒有用唯識的角度去解釋超覺靜坐,然而這樣子就能
代表佛教的唯識學內容是有超覺靜坐的部分嗎?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20 (10/29 17:14)
我是好鬥啊!
可是檢驗可不是靠自己主觀的想法就行的……
想要檢驗我的功力是很無趣的事情,畢竟連我自己也承認我頂多是我這派
現在的中段程度而已。(只不過高段的人也不會來這兒的。)
要比去跟自己比或自己的門派比就好了,光是這樣子就比不完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49.86 (10/30 18:31)
→ loeawei:音方式進入超感 很多人會利用這現象附加宗教或是有目的性 10/26 00:56
→ loeawei:作為 但這都沒必要 只是把這當做入深定的方式之一即可 10/26 00:57
請問法興:《唯識科學》(註一)這本書,那裡有提到這件事?
如果說這位法興是剪刀漿糊王,那你就是唬爛王了。
「流行最廣的冥想是摩訶里希.馬赫西.瑜珈(Maharishi Mahesh Yoga)
所倡導的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簡稱TM)。……整段討論顯
得十分武斷。」這段是法興:《唯識科學》第165頁,他是完全從Ernest R.
Hilgard等人寫的《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的中譯本第247--248頁(註
二)近乎一字不漏地抄來的,只有引用文獻部分沒抄。
試著使用數位相機的拍攝文字模式,現在拍的很清楚了。
有圖有真相:
法興:《唯識科學》第165頁:
http://ppt.cc/Y8PC
心理學中譯本第247頁:
http://ppt.cc/T2Bg
心理學中譯本第248頁:
http://ppt.cc/v3GQ
PS1: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抄書抄到這麼離譜,還自稱法師咧。 XD
PS2:這本書好死不死就是我大學修普通心理學的英文教科書中譯本內容,
因為我有跑去圖書館借中譯本來看,所以法興:《唯識科學》有關心理學部分
的內容,我根本一看就知道是從那本心理學教科書的中譯本抄來的。
註一:法興:《唯識科學》,民國83年10月再版,台灣,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
註二:我手上借的是西爾格德博士等著,鄭伯壎等編譯:《心理學》,民國73年2月
15日修訂四版,台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後來又出了一個新的中譯本,這本ISBN
是9575511468,我猜法興那本書裡許多有關心理學部分是抄這個新的中譯本。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19:18)
→ loeawei:你貼出來不就打自己的臉嗎 10/27 19:23
→ loeawei:很正常 看到內容證明 就用其他方式攻擊書中內容轉移目標 10/27 19:23
→ loeawei:我只問一件事就好 有沒有提到tm 你要睜說瞎話 我無所謂 10/27 19:25
那是唯識學嗎?
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想法,認為別人心理學教科書的東西,
一字不漏抄過來就算是唯識學了。
第一次看到書名是唯識的東西,整本書都沒在談唯識的,將一些心理學
教科書或其他教科書的內容一字不漏地抄出來。(除了抄一些其他大德整理
好的唯識表格或是其他大德的文章外。)
對了!你那本書第164頁也有open-up meditation和concentrative
meditation,因為也是一字不漏抄自我說的那本英文心理學教科書的中譯本
,難道能說open-up meditation和concentrative meditation也是唯識學的
內容?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0:22)
→ loeawei:再問第二次 有沒有提到tm?還有你說全部幾乎都是抄的 怎麼 10/27 20:26
→ loeawei:只提一兩頁 其他的呢 你不是說幾乎都是抄的 ? 10/27 20:27
→ loeawei:你乾脆說都是中文 都是抄字典的(笑..) 10/27 20:28
TM那部分就是全部抄自我說的那本心理學教科書的中譯本啊!
從心理學教科書一字不漏全抄過來就會變唯識學了嗎?
你為何不去圖書館借那本心理學中譯本來比較看看到底抄了多少?記
得去借ISBN:9575511468那個版本會比較清楚。(我兩本都借來比較了,
難道叫我一頁頁上傳到網路上嗎?)
你看的東西根本就是三手、四手的資料,請你起碼去看第二手的中譯
本。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0:41)
噓 loeawei:我再問第三次 裡頭有沒有提到TM 你說書全部幾乎一字不漏的 10/27 20:40
→ loeawei:的抄 怎麼現在又要表現凹的功力了呀 10/27 20:41
我翻開那本書,一開始我以為我看到的是心理學教科書的盜版書啊!
並不是唯識學啊!
心理學教科書的盜版書將書名換個名字,就變成唯識學了嗎?
我連你說的那本盜版書究竟是盜自那本書都找出來了。
請不要看了盜版書的內容後,反而說正版書是有問題的。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0:44)
→ loeawei:整本書427頁 我倒是看看你怎麼拿出證明幾乎都抄的 10/27 20:44
你去借書來看啊!兩本去比較看看啊!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0:45)
噓 loeawei:第四次發問 裡頭到底有沒有提到TM? 10/27 20:53
→ loeawei:整本書427頁 幾乎一字不漏抄 你怎麼證明的? 10/27 20:55
→ loeawei:麻煩說一下兩本字數等等比較 10/27 20:56
我現在拍的很清楚了,TM部分可以先比較看看。(在本文有網址。)
法興那本書是抄了許多本教科書,但應該不只一本書,而且是一字不漏的
那種方式,更扯的是有時候會亂下標題。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1:10)
推 juicelover:我本來想參與,但是我看到這樣的意念我就頭昏了!! 10/27 21:06
推 nknuukyo:台灣....不意外 10/27 21:08
→ loeawei:你可以跟著來亂起鬨呀 哪來的意念 XD 10/27 21:08
有圖有真相:
法興:《唯識科學》第165頁:
http://ppt.cc/Y8PC
心理學中譯本第247頁:
http://ppt.cc/T2Bg
心理學中譯本第248頁:
http://ppt.cc/v3GQ
幾乎一字不漏(除了引用文獻說明的部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1:12)
→ loeawei:任何修行的事 我不會在這裡討論的 10/27 21:12
抓盜版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嗎?
推 juicelover:其實我必須幫I大說話,他真的看了很多資料,是我們的福 10/27 21:13
→ juicelover:氣,只是他嘴巴真的比較硬而已,跟內在的脾氣一樣! 10/27 21:13
沒辦法!看到眼熟的東西,想認不出來都難啊!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1:15)
→ loeawei:呵呵 好吧 那到這好了 不鬧他了 10/27 21:15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77 (10/27 21:17) 推 belphegor:感謝分享~~ 10/27 23:01
推 Luminoun:好怪的跳針,拿著[唯識科學]講成唯識學,就算那本書裡 10/27 23:28
→ Luminoun:有(超覺靜坐)又怎樣?跟唯識學一點關係都沒有啊? 10/27 23:29
推 visorkk:樓上結論下太急 網路上有這本書的目次 確實是講唯識學 10/28 05:29
書籍內容和書籍目錄差很多,要看原書才會了解的。 XD
如果有興趣的話,有空我再多拍幾張有趣的內容。
剛翻到一頁在談社會運動。(唯識學還會談到社會運動?)
→ caselook:講唯識學就等於講超覺靜坐?這也牽強了吧。 10/28 09:19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0:04) 推 hvariables:不是任何人寫書冠上唯識的名稱就是唯識學. 10/28 11:25
→ hvariables:只有三藏有相關記載的才算是唯識學. 10/28 11:27
→ hvariables:電子佛典沒記載的就不算唯識學. 10/28 11:28
這本書還是有佛教說的唯識學內容,只是頁數很少應該佔不到整本書的5%,
而且我認為應該都是抄來而不是原PO自己的心得,例如:慈航法師講:《唯識二
十頌》還有一些整理好的表格等。
想了解的話,就去看原書就好了,圖書館應該會有的,我們這個縣就有三個
圖書館有這本書了。
這本書應該算是善書之類的,只是水準很高,但水準很高的原因是直接一字
不漏抄了一堆大學科教書的中譯本的內容。 XD
只是真想要了解唯識學的話,別看這本,因為會被誤導以為唯識學就是這樣
子的東西。 XD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2:13)
推 inko:ilanese,請問您看過唯識大神變這本書嗎? 10/28 12:17
沒有。
知道是誰寫的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2:51)
噓 loeawei:噗 我早就說了 就算找出書中證明 還是會找其他藉口理由 10/28 12:52
→ loeawei:真是辛苦你了 找出書來打自己的臉 10/28 12:53
《唯識科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並不是佛教的唯識學。
不是抄一堆心理學的東西,雖說其實質內容許多是前六識的東西,但畢竟那本
來就是心理學教科書的東西,而且也根本沒有解釋其在唯識學的內容,就只是一字
不漏地抄而已。
請對唯識學有點了解的其他網友去圖書館借這本書來鑑定看看好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00)
→ loeawei:另外總書頁有427頁 不是說幾乎都抄嗎 怎提兩頁而已呀 10/28 12:55
這本書只有不到5%頁數還是轉錄或抄襲其他人的唯識學的文章罷了。
至於超覺靜坐部分根本不是這本書作者的原創文字,一字不漏地從心理學教科
書抄過來的。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01)
噓 loeawei:呵呵 對於有提到tm視而不見 另外說抄了一堆書 快點提出看 10/28 13:01
你以為只有這兩頁嗎?
你去借ISBN:9575511468這本心理學教科書的中譯本去比較看看,一堆圖書館
都有的。
我都從圖書館借出來了兩本,而且用數位相機拍下圖片當證明,你還要我怎樣
?
指正你看的根本不是唯識學的東西,而是心理學的東西,這又有問題嗎?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07)
→ loeawei:是哪些書呀 剩下425頁證明一下你說的幾乎全抄吧 10/28 13:02
→ loeawei:不如直接說內容中文字都是抄字典的 比較快喔 10/28 13:03
抱歉了!我覺得我覺得我輸了,因為我認真了……
就此打住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08)
→ loeawei:不用打住呀 另外還需要你證明那不到5% 你是怎麼算的呀? 10/28 13:09
→ loeawei:另外你說的一堆書 那哪些書呢 很好奇喔 比對了一本 就說一 10/28 13:10
我在這串討論唯一獲得的好處是我學會了數位相機的文字拍攝模式,拍書中文字
會比較清楚一點。 XD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11)
→ loeawei:堆書? 不知道那堆書 有包括哪些呢? 10/28 13:10
第427頁之後有個REFENCE BOOK CATALOGUES,但你直接去找這些書的中譯本就行
了,因為通通都是抄來的。
還有我不想浪費我的生命和時間在討論一本盜版書上頭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103 (10/28 13:13)
→ loeawei:我覺得我學到更多喔 視而不見 外加一本書可說成一堆書 10/28 13:14
→ loeawei:請問你的書是一頁算一本嗎 lol 10/28 13:15
→ loeawei:對於書中內容比對算法5%不到 怎麼算的也是經典喔 lol 10/28 13:16
→ Luminoun:其實i大真辛苦,一直不想回答唯識科學內容和佛教唯識學無 10/28 22:10
→ Luminoun:關的是lo吧? 10/28 22:11
→ Luminoun:既然無關,就算唯識科學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只有[超覺靜坐 10/28 22:12
→ Luminoun:]這四字又如何?無關的還是無關。所以唯識學裡根本沒有 10/28 22:12
→ Luminoun:超覺靜坐這種事情。堅持說有的,請找出哪本佛經或是佛藏 10/28 22:13
→ Luminoun:中那裡記載[超覺靜坐]才對。 10/28 22:13
超覺靜坐與佛教的唯識學沒什麼直接關聯。
當然了,你要用唯識學的理論去解釋超覺靜坐是可以的,去解釋其他現象
也是可以的,這是唯識學的應用,因為唯識學本來就是一種解釋現象的學說罷
了。
爭點只是有位署名法興法師的人,編了一本書名叫《唯識科學》的書,從
外國心理學教科書中譯本,一字不漏將超覺靜坐的部分抄了進去,也沒說明這
與唯識學有什麼關係?也沒有用唯識的角度去解釋超覺靜坐,然而這樣子就能
代表佛教的唯識學內容是有超覺靜坐的部分嗎?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20 (10/29 17:14)
→ loeawei:爭點很簡單就是你好鬥 經不起他人檢驗罷了 (聳肩..) 10/30 17:19
我是好鬥啊!
可是檢驗可不是靠自己主觀的想法就行的……
想要檢驗我的功力是很無趣的事情,畢竟連我自己也承認我頂多是我這派
現在的中段程度而已。(只不過高段的人也不會來這兒的。)
要比去跟自己比或自己的門派比就好了,光是這樣子就比不完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49.86 (10/30 18:31)
推 zero064:目前看到現在的結論,"唯識科學"這個集合涵蓋"超覺靜坐" 10/31 17:18
→ zero064:但是,"唯識科學"這個集合並不完全屬於"唯識學" 10/31 17:19
→ zero064:所以,"唯識學"這個集合不涵蓋"超覺靜坐" 10/31 17:20
推 belphegor:有沒有哪個人是"唯識學"or"唯識科學"的權威呢?? 10/31 22:54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By Frederica
at 2011-10-30T15:02
at 2011-10-30T15:02

By Vanessa
at 2011-11-02T10:47
at 2011-11-02T10:47

By Hamiltion
at 2011-11-05T06:31
at 2011-11-05T06:31

By Emily
at 2011-11-08T02:16
at 2011-11-08T02:16

By Mason
at 2011-11-10T22:00
at 2011-11-10T22:00

By Charlie
at 2011-11-13T17:45
at 2011-11-13T17:45

By Poppy
at 2011-11-16T13:30
at 2011-11-16T13:30

By Hedwig
at 2011-11-19T09:14
at 2011-11-19T09:14

By Daph Bay
at 2011-11-22T04:59
at 2011-11-22T04:59

By Kelly
at 2011-11-25T00:43
at 2011-11-25T00:43

By Jessica
at 2011-11-27T20:28
at 2011-11-27T20:28

By Kelly
at 2011-11-30T16:13
at 2011-11-30T16:13

By Suhail Hany
at 2011-12-03T11:57
at 2011-12-03T11:57

By Edith
at 2011-12-06T07:42
at 2011-12-06T07:42

By Jacob
at 2011-12-09T03:26
at 2011-12-09T03:26

By Suhail Hany
at 2011-12-11T23:11
at 2011-12-11T23:11

By Kristin
at 2011-12-14T18:56
at 2011-12-14T18:56

By Rae
at 2011-12-17T14:40
at 2011-12-17T14:40

By Franklin
at 2011-12-20T10:25
at 2011-12-20T10:25

By Barb Cronin
at 2011-12-23T06:09
at 2011-12-23T06:09

By Yedda
at 2011-12-26T01:54
at 2011-12-26T01:54

By Jacob
at 2011-12-28T21:39
at 2011-12-28T21:39

By Faithe
at 2011-12-31T17:23
at 2011-12-31T17:23

By Irma
at 2012-01-03T13:08
at 2012-01-03T13:08

By Rosalind
at 2012-01-06T08:52
at 2012-01-06T08:52

By Andy
at 2012-01-09T04:37
at 2012-01-09T04:37

By Joe
at 2012-01-12T00:22
at 2012-01-12T00:22

By Hedy
at 2012-01-14T20:06
at 2012-01-14T20:06

By Una
at 2012-01-17T15:51
at 2012-01-17T15:51

By Dora
at 2012-01-20T11:35
at 2012-01-20T11:35

By Joe
at 2012-01-23T07:20
at 2012-01-23T07:20

By Cara
at 2012-01-26T03:05
at 2012-01-26T03:05

By Kumar
at 2012-01-28T22:49
at 2012-01-28T22:49

By Erin
at 2012-01-31T18:34
at 2012-01-31T18:34

By Brianna
at 2012-02-03T14:18
at 2012-02-03T14:18

By Gilbert
at 2012-02-06T10:03
at 2012-02-06T10:03

By Blanche
at 2012-02-09T05:48
at 2012-02-09T05:48

By Tracy
at 2012-02-12T01:32
at 2012-02-12T01:32

By Noah
at 2012-02-14T21:17
at 2012-02-14T21:17

By Dinah
at 2012-02-17T17:01
at 2012-02-17T17:01

By Caitlin
at 2012-02-20T12:46
at 2012-02-20T12:4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2-23T08:31
at 2012-02-23T08:31

By Todd Johnson
at 2012-02-26T04:15
at 2012-02-26T04:15

By Joe
at 2012-02-29T00:00
at 2012-02-29T00:00

By David
at 2012-03-02T19:44
at 2012-03-02T19:44

By Faithe
at 2012-03-05T15:29
at 2012-03-05T15:29
Related Posts
你是神教授延伸

By Mary
at 2011-10-27T13:48
at 2011-10-27T13:48
超覺靜坐

By Lily
at 2011-10-27T13:26
at 2011-10-27T13:26
你是神教授延伸

By Freda
at 2011-10-27T06:11
at 2011-10-27T06:11
超感官

By Edith
at 2011-10-26T00:12
at 2011-10-26T00:12
每日修行以推文記錄

By Oscar
at 2011-10-24T03:47
at 2011-10-24T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