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和肌肉變大,力氣變大的問題?? - 有氧運動 Aerobics
By Cara
at 2008-06-07T15:24
at 2008-06-07T15:24
Table of Contents
有人告訴我鍛鍊肌肉的方法是:
想增加肌肉體積或增強肌力就必須從事「肌力(爆發力)」而非「肌耐力」的重量訓
練﹐兩者的差別在於﹕前者為負重大而次數少﹐而後者是負重輕以達次數多的目的。
重量訓練所使用的重量與反復動作的次數間有一定的連結關係﹐此關係是以RM與N來
表示﹐N是代表你所設定的動作反復次數﹐RM就是讓你可以勉強完成第N次反復卻無
法完成第N+1次反復的重量。以啞鈴彎舉,如果你舉30磅的啞鈴, 第一回
最多可以反復舉20下到胸前的程度(而第21下就辦不到)的話﹐那麼30磅就是當反復
次數為N=20的RM了﹐或者說當RM=30磅時﹐你的N=20。原則上想把肌肉練大則RM的選擇為N=12以下(就是要選啞鈴的重量讓你第一回最多只能舉到12下)﹐等練了幾個月之後達到突破到15下時就要增加重量到第一回最多只能舉到12下﹐以此類推﹔如果想專注在練肌耐力﹐則N的選擇沒有限制﹐你可以自定目標N=20﹑30﹑50.....都可以。由於追求「肌力」的著眼點在重量的突破﹐因此次數不可能多﹐而「肌耐力」的著眼點在次數的突破﹐所以重量不可能重﹐兩者的訓練條件是相互矛盾的。只有朝「肌力」
的目標去練才能不斷的促進肌肉成長。
以上是別人教我的,但是我有個疑問...
那就是為什麼練那種很重卻又不能做很多下的練習,肌肉才會變大??
那種練習方式是不是爆發力訓練? 做那種訓練力氣會變大嗎??
還有 做肌耐力的練習難道就不能把肌肉變大或是力氣變大嗎??
以下是我平常做的練習:
拳頭伏地挺身1回58休息間隔2分鐘再做32下
跳繩1000下
空手深蹲(蹲站)220下
沒加重 扶牆的舉踵430下
仰臥屈膝兩頭起75下
這些練習我已經把他當飯吃了,習慣後會再增加次數...
那麼我這種練習有意義嗎??
做這種練習肌肉會不會變大?力氣會不會跟著變大??
--
想增加肌肉體積或增強肌力就必須從事「肌力(爆發力)」而非「肌耐力」的重量訓
練﹐兩者的差別在於﹕前者為負重大而次數少﹐而後者是負重輕以達次數多的目的。
重量訓練所使用的重量與反復動作的次數間有一定的連結關係﹐此關係是以RM與N來
表示﹐N是代表你所設定的動作反復次數﹐RM就是讓你可以勉強完成第N次反復卻無
法完成第N+1次反復的重量。以啞鈴彎舉,如果你舉30磅的啞鈴, 第一回
最多可以反復舉20下到胸前的程度(而第21下就辦不到)的話﹐那麼30磅就是當反復
次數為N=20的RM了﹐或者說當RM=30磅時﹐你的N=20。原則上想把肌肉練大則RM的選擇為N=12以下(就是要選啞鈴的重量讓你第一回最多只能舉到12下)﹐等練了幾個月之後達到突破到15下時就要增加重量到第一回最多只能舉到12下﹐以此類推﹔如果想專注在練肌耐力﹐則N的選擇沒有限制﹐你可以自定目標N=20﹑30﹑50.....都可以。由於追求「肌力」的著眼點在重量的突破﹐因此次數不可能多﹐而「肌耐力」的著眼點在次數的突破﹐所以重量不可能重﹐兩者的訓練條件是相互矛盾的。只有朝「肌力」
的目標去練才能不斷的促進肌肉成長。
以上是別人教我的,但是我有個疑問...
那就是為什麼練那種很重卻又不能做很多下的練習,肌肉才會變大??
那種練習方式是不是爆發力訓練? 做那種訓練力氣會變大嗎??
還有 做肌耐力的練習難道就不能把肌肉變大或是力氣變大嗎??
以下是我平常做的練習:
拳頭伏地挺身1回58休息間隔2分鐘再做32下
跳繩1000下
空手深蹲(蹲站)220下
沒加重 扶牆的舉踵430下
仰臥屈膝兩頭起75下
這些練習我已經把他當飯吃了,習慣後會再增加次數...
那麼我這種練習有意義嗎??
做這種練習肌肉會不會變大?力氣會不會跟著變大??
--
Tags:
有氧運動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08-06-10T23:31
at 2008-06-10T23:31
By Hedda
at 2008-06-14T07:39
at 2008-06-14T07:39
Related Posts
有人遇過星光三的人咪@@?
By Dora
at 2008-06-06T22:46
at 2008-06-06T22:46
關於健身房與變瘦這回事情
By Mary
at 2008-06-06T10:43
at 2008-06-06T10:43
本週上Eson及Jones的飛輪之心得
By Odelette
at 2008-06-06T10:16
at 2008-06-06T10:16
Re: 吉普賽舞者
By Candice
at 2008-06-06T03:16
at 2008-06-06T03:16
伍嘉麗老師 - 新竹縣游泳館(偽亞力)
By David
at 2008-06-05T23:48
at 2008-06-05T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