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武可以講求效率嗎?請問大家 …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Xanthe
at 2010-06-14T11:50
at 2010-06-14T11:50
Table of Contents
恩看到這個,加上最近身旁練習的事情,突然想到一個案例。
只希望他沒上這個版=><=
案例是我朋友。
記得目前來看,他是僅次於拜入門下唯一例外學到不少東西的人。
我們練的是楊太老架,陳炎林寫的那本,我們都教。
當時,他幾乎裡面都學過了,在畢業前夕不小心與老師鬧得不可開交,
原因在於,據說他希望老師多交一些,卻被打槍。
老師的理由很簡單,學這麼多這麼急幹嘛?太極拳的沾連黏隨都作不到,
要那麼多花拳繡腿幹嘛?
根據老師的說法,他的東西學完(不包含你練到他要求的水準),
至少六年。(前提是你每天要花八小時,持續六年)。
一個武術單項就要花六年,更何況,其他更複雜的武術項目。
這不包含老師其他不算太極拳內的武術。
武術不能用數學去算,用加的(練習),就一定會有效果,
還有很多細微你看不見。
有些版大說得好,你的目標放在哪?我不認為練拳擊什麼的
就一定有速成,而是花了多少時間在下功夫上。
拳擊也有拳擊的(眉角),不是會揮拳就叫拳擊;永春也不是
會比個小念頭就是會功夫。
前輩一天花八小時以上練功夫,反觀我不過每天兩小時,我跟他說
我也想跟你一樣,在質跟量怎會有勝算。
楊家第三代楊成甫功夫在史書上來說還不算差吧,以目前網路資料來看。
在陳炎林寫的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的觀察,陳炎林說,楊家以第一代
楊露禪功夫最好(兼其武德),次代後每況愈下... ...裡面雖然也提及
楊成甫之後功夫也有練起來,但跟他老子,還有爺爺比起來差的遠了。
學什麼都好,重點是,你打算花多少時間練到你的理想目標,
哪就放下罣礙勇往直前吧。
-------------------------------------------------------------------------------------
沒有不能實戰的傳武,也沒有練一般肌肉拳擊就不能創造神話。
練再強,一顆花生還是比你強;練再快,子彈飛得還是比你快。
想要怎樣的風格,就去尋求你自己的武術吧
: ※ 引述《yh038kimo ()》之銘言:
: : 各位武版的前輩 大家好
: : 小弟是練楊太 高中時代為了準備考試 學了3個月就荒廢了
: : 後來上大學後有緣與武術重逢
: : 現在已經練了半年 加上以前的三個月差不多可以算九個月
: : 可是感覺上好像沒有什麼進步?
: : 大家說自己練一年 兩年甚至多年 我不知道大家使以什麼當作時間的標準
: : 以我來說 我是一個禮拜跟老師練一次 一次大概3小時
: : 然後每天有機會的話會練一次到兩次的套路 加上固定的健身操與有氧運動
: : 這樣一個禮拜練一次 練個半年就可以稱做練半年了嗎?可是這樣半年我只有跟老師練4*6
: : =24次
: : 還有一個想跟各位前輩請教
: : 就是老師與師兄都認為我太急了 他們說武術是一輩子的事
: : 但不知道是不是我學管理的關係還是個人風格的問題
: : 凡事我要求自己要有效率跟效能 換言之 就是要最有效率的做對的事情
: : 我學武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能防身 能保護自己與愛的人
: : 而且我對一些技術含滿有興趣的
: : 所以我最近在想要不要去練詠春 因為聽人家說詠春比太極練的快
: : 希望是以快速與攻擊性為主 可能比較符合我的要求??
: : 而且身為大學生 時間上比較充足 以後踏入社會就可能沒這麼多時間了
: : 我希望能夠現有的時間在課堂與打工外做最有效的運用
: : 我現在跟著老師一起練的時候 老師總是慢慢來 慢慢教
: : 老師總是說要把基礎練好 才能教其他東西
: : 那時選擇相信老師 繼續練 但是練完後 心中總是百思不解
: : 人的時間有限 在這樣練下去 我的感覺好像在浪費時間
: : 我很不喜歡這樣抱怨老師 很對不起老師
: : 但是對老師的教法真的感到非常的困惑
: : 所以特別在此版PO文請教各位前輩
: : 小弟我的觀念有錯嗎?
: : 不論有沒有錯
: : 我都誠心誠意請各位前輩指教
: : 前輩們不用客氣 小弟都會虛心受教
: : 謝謝各位前輩〒△〒
--
花謝花飛飛滿天 紅消香斷有誰憐
望故鄉兮歸何處 倚欄杆兮涕沾襟
儂今葬花人笑癡 他年葬儂知是誰?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
只希望他沒上這個版=><=
案例是我朋友。
記得目前來看,他是僅次於拜入門下唯一例外學到不少東西的人。
我們練的是楊太老架,陳炎林寫的那本,我們都教。
當時,他幾乎裡面都學過了,在畢業前夕不小心與老師鬧得不可開交,
原因在於,據說他希望老師多交一些,卻被打槍。
老師的理由很簡單,學這麼多這麼急幹嘛?太極拳的沾連黏隨都作不到,
要那麼多花拳繡腿幹嘛?
根據老師的說法,他的東西學完(不包含你練到他要求的水準),
至少六年。(前提是你每天要花八小時,持續六年)。
一個武術單項就要花六年,更何況,其他更複雜的武術項目。
這不包含老師其他不算太極拳內的武術。
武術不能用數學去算,用加的(練習),就一定會有效果,
還有很多細微你看不見。
有些版大說得好,你的目標放在哪?我不認為練拳擊什麼的
就一定有速成,而是花了多少時間在下功夫上。
拳擊也有拳擊的(眉角),不是會揮拳就叫拳擊;永春也不是
會比個小念頭就是會功夫。
前輩一天花八小時以上練功夫,反觀我不過每天兩小時,我跟他說
我也想跟你一樣,在質跟量怎會有勝算。
楊家第三代楊成甫功夫在史書上來說還不算差吧,以目前網路資料來看。
在陳炎林寫的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的觀察,陳炎林說,楊家以第一代
楊露禪功夫最好(兼其武德),次代後每況愈下... ...裡面雖然也提及
楊成甫之後功夫也有練起來,但跟他老子,還有爺爺比起來差的遠了。
學什麼都好,重點是,你打算花多少時間練到你的理想目標,
哪就放下罣礙勇往直前吧。
-------------------------------------------------------------------------------------
沒有不能實戰的傳武,也沒有練一般肌肉拳擊就不能創造神話。
練再強,一顆花生還是比你強;練再快,子彈飛得還是比你快。
想要怎樣的風格,就去尋求你自己的武術吧
: ※ 引述《yh038kimo ()》之銘言:
: : 各位武版的前輩 大家好
: : 小弟是練楊太 高中時代為了準備考試 學了3個月就荒廢了
: : 後來上大學後有緣與武術重逢
: : 現在已經練了半年 加上以前的三個月差不多可以算九個月
: : 可是感覺上好像沒有什麼進步?
: : 大家說自己練一年 兩年甚至多年 我不知道大家使以什麼當作時間的標準
: : 以我來說 我是一個禮拜跟老師練一次 一次大概3小時
: : 然後每天有機會的話會練一次到兩次的套路 加上固定的健身操與有氧運動
: : 這樣一個禮拜練一次 練個半年就可以稱做練半年了嗎?可是這樣半年我只有跟老師練4*6
: : =24次
: : 還有一個想跟各位前輩請教
: : 就是老師與師兄都認為我太急了 他們說武術是一輩子的事
: : 但不知道是不是我學管理的關係還是個人風格的問題
: : 凡事我要求自己要有效率跟效能 換言之 就是要最有效率的做對的事情
: : 我學武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能防身 能保護自己與愛的人
: : 而且我對一些技術含滿有興趣的
: : 所以我最近在想要不要去練詠春 因為聽人家說詠春比太極練的快
: : 希望是以快速與攻擊性為主 可能比較符合我的要求??
: : 而且身為大學生 時間上比較充足 以後踏入社會就可能沒這麼多時間了
: : 我希望能夠現有的時間在課堂與打工外做最有效的運用
: : 我現在跟著老師一起練的時候 老師總是慢慢來 慢慢教
: : 老師總是說要把基礎練好 才能教其他東西
: : 那時選擇相信老師 繼續練 但是練完後 心中總是百思不解
: : 人的時間有限 在這樣練下去 我的感覺好像在浪費時間
: : 我很不喜歡這樣抱怨老師 很對不起老師
: : 但是對老師的教法真的感到非常的困惑
: : 所以特別在此版PO文請教各位前輩
: : 小弟我的觀念有錯嗎?
: : 不論有沒有錯
: : 我都誠心誠意請各位前輩指教
: : 前輩們不用客氣 小弟都會虛心受教
: : 謝謝各位前輩〒△〒
--
花謝花飛飛滿天 紅消香斷有誰憐
望故鄉兮歸何處 倚欄杆兮涕沾襟
儂今葬花人笑癡 他年葬儂知是誰?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Ingrid
at 2010-06-15T12:36
at 2010-06-15T12:36

By Frederic
at 2010-06-18T19:17
at 2010-06-18T19:17

By Oscar
at 2010-06-23T00:40
at 2010-06-23T00:40

By Wallis
at 2010-06-27T09:01
at 2010-06-27T09:01

By Brianna
at 2010-06-27T16:01
at 2010-06-27T16:01
Related Posts
押井守眼中的【宮本武藏】武道家真實面貌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6-14T01:07
at 2010-06-14T01:07
「隔空沾黏隨牽引」事件後續報導

By Valerie
at 2010-06-13T23:57
at 2010-06-13T23:57
如何判斷老師?

By Zora
at 2010-06-12T23:45
at 2010-06-12T23:45
如何判斷老師?

By Freda
at 2010-06-12T23:21
at 2010-06-12T23:21
如何判斷老師?

By Oscar
at 2010-06-12T11:39
at 2010-06-12T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