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龜關係 回T大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By Rae
at 2011-10-05T22:05
at 2011-10-05T22:0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x13102542 (留住剎那的記憶)》之銘言:
: 我的意思是說 在版上發文求解 本來就是圖個方便
: 個人修為說法皆不同 取法如何當然也是自由心證
: 如果一定要成就鬼仙 地仙者講道
: 說不定他已經講了 但是你聽不進去
所以照文中的意思,要講道可以由未成道的人來講就是了。
當然,我知道你是要給大家方便,這我認同。
就像醫療業一樣,雖然我沒有醫師執照,只是個實習醫師,
但病人的病情我大概了解,所以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教育病人
該注意的事情。
可是事實上,是這樣子嗎?
實習醫師給病人的治療,跟經由醫院訓練穩紮穩打上來的主
治醫師,看法會相同嗎?我不否認許多實習醫師會自己念很多
書,查很多資料,甚至論文教科書都這樣子教了,實習醫師照
著課本法則將心得教病人,甚至處理病人,但都不會有問題嗎
?
一樣的,修行人也是一樣,在什麼地方做什麼樣的事情,認
為自己已成仙的喜歡打教學文心得文的在下沒有意見,但身為
學習者在講成道者應該做的事,就有點超越自己的能力了。
既然每個人都有老師,而大家會拜該人為師表示該師具有一
定的能力或德性,為何不直接引薦給老師就好呢,大道交給具
大道德性的老師,中道交給具中道德性的老師,小道交給具小
道德性的老師,至於尚未成就小中道任一道的人,當橋其實也
功德無量不是嗎。
網路上教學許多,打坐文,靜坐文,每種法門該注意的訣竅
都不同,有的人說守竅,有的人說自然無為,有的人說去拜拜
,那這樣子丟一篇不是很完整的教學文出來不是不負責任嗎。
行者照著網路不完整的方法去修習,出問題它可以找誰?還是
也像金融機構一樣,出事了就說是你自己不問自己笨一樣。
相信我舉的例子很淺白,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的我相信也會
知道,在下沒有戰的意思,只是提出一點建議而已。想傳道不
用急於一時,真的證到某個階段了,自然就可以傳了。
至於真的認為自己已經成仙已具有傳法能力的人,自然不在
討論的範圍內,不論該人是真是假,真的自然是大家的福氣,
假的未證言證自然也有該人的果報。
--
: 我的意思是說 在版上發文求解 本來就是圖個方便
: 個人修為說法皆不同 取法如何當然也是自由心證
: 如果一定要成就鬼仙 地仙者講道
: 說不定他已經講了 但是你聽不進去
所以照文中的意思,要講道可以由未成道的人來講就是了。
當然,我知道你是要給大家方便,這我認同。
就像醫療業一樣,雖然我沒有醫師執照,只是個實習醫師,
但病人的病情我大概了解,所以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教育病人
該注意的事情。
可是事實上,是這樣子嗎?
實習醫師給病人的治療,跟經由醫院訓練穩紮穩打上來的主
治醫師,看法會相同嗎?我不否認許多實習醫師會自己念很多
書,查很多資料,甚至論文教科書都這樣子教了,實習醫師照
著課本法則將心得教病人,甚至處理病人,但都不會有問題嗎
?
一樣的,修行人也是一樣,在什麼地方做什麼樣的事情,認
為自己已成仙的喜歡打教學文心得文的在下沒有意見,但身為
學習者在講成道者應該做的事,就有點超越自己的能力了。
既然每個人都有老師,而大家會拜該人為師表示該師具有一
定的能力或德性,為何不直接引薦給老師就好呢,大道交給具
大道德性的老師,中道交給具中道德性的老師,小道交給具小
道德性的老師,至於尚未成就小中道任一道的人,當橋其實也
功德無量不是嗎。
網路上教學許多,打坐文,靜坐文,每種法門該注意的訣竅
都不同,有的人說守竅,有的人說自然無為,有的人說去拜拜
,那這樣子丟一篇不是很完整的教學文出來不是不負責任嗎。
行者照著網路不完整的方法去修習,出問題它可以找誰?還是
也像金融機構一樣,出事了就說是你自己不問自己笨一樣。
相信我舉的例子很淺白,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的我相信也會
知道,在下沒有戰的意思,只是提出一點建議而已。想傳道不
用急於一時,真的證到某個階段了,自然就可以傳了。
至於真的認為自己已經成仙已具有傳法能力的人,自然不在
討論的範圍內,不論該人是真是假,真的自然是大家的福氣,
假的未證言證自然也有該人的果報。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By Sarah
at 2011-10-06T03:27
at 2011-10-06T03:27

By Rachel
at 2011-10-06T08:48
at 2011-10-06T08:48

By Emma
at 2011-10-06T14:10
at 2011-10-06T14:10

By Elma
at 2011-10-06T19:32
at 2011-10-06T19:32

By Emma
at 2011-10-07T00:53
at 2011-10-07T00:53

By Tom
at 2011-10-07T06:15
at 2011-10-07T06:15

By William
at 2011-10-07T11:37
at 2011-10-07T11:37

By Oscar
at 2011-10-07T16:58
at 2011-10-07T16:58

By Anthony
at 2011-10-07T22:20
at 2011-10-07T22:20

By Necoo
at 2011-10-08T03:42
at 2011-10-08T03:42

By Isla
at 2011-10-08T09:03
at 2011-10-08T09:03

By Queena
at 2011-10-08T14:25
at 2011-10-08T14:25

By Dorothy
at 2011-10-08T19:47
at 2011-10-08T19:47

By Christine
at 2011-10-09T01:08
at 2011-10-09T01:08
Related Posts
道心顯現

By Regina
at 2011-10-05T16:23
at 2011-10-05T16:23
靜坐放鬆法

By Ida
at 2011-10-05T11:48
at 2011-10-05T11:48
藏譯心經--超越智慧之道

By Lucy
at 2011-10-05T00:43
at 2011-10-05T00:43
境界

By Valerie
at 2011-10-04T22:05
at 2011-10-04T22:05
關於進入色界四禪的一些想法

By Iris
at 2011-10-04T13:01
at 2011-10-04T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