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顯現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By Regina
at 2011-10-05T16:23
at 2011-10-05T16:23
Table of Contents
: 感謝分享,看來關於靜坐我還有很多可以學的
靜坐係知易行難之學,境界深不可測,大家一起努力共勉。
: 關於莊子的部分,我可以再去請教那位中醫師
: 他是讀經協會的理事,他說過非常多的經書都是在講打坐
: 包括道德經和般若波羅蜜心經等都是
: 心經比較簡短,而且用打坐的觀點來看我發現我幾乎可以直接看得懂
: 所以我有時也會嘗試使用心經的方式打坐
以本門來說,席長安老師有兩本關於道德經的著作:
「老子內外解」及「道德經靜坐法」,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至於心經,講的是離開心意識層面以後的境界。以本門來說,
那是「天心」及「道心」顯現之後,「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的階段,
心經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不是在「意識層面」觀照。
前提是「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照」不是觀察,是在前述定境中
不即不離,所以最基本的是要先掌握「定力的本體」(密因),不然
都是落在意識境界中。
: 但本質上還是離不開那位中醫師教的觀想氣息和手勢
: 因為距離限制,我很久才能跟那位中醫師見一次面
: 或許以後遇到問題跟您請教的機會比較多
不敢當,靜坐的方法很多,我所知的也只是本門的一小部份而已。
而且,全程靜坐是沒有什麼觀想氣息或特殊手勢,就是脊背自然挺直
的坐著而已,而且是不搭鵲橋,也沒有提會陰,完全不管手如何放,
一切順其自然。個人的學習經驗也只能僅供參考而已,畢竟每個人的
學習路徑都不一樣;這就像爬山,不是說有絕對正確的路線,但至少
如果能夠走相對安全的路線,那麼要平安攻頂的機率就會增加。
: ※ 引述《caselook (幸福要懂得耕耘)》之銘言:
: : 關於拙火瑜珈,您可以參考yoga板的文章:
: : 文章代碼(AID): #12a4RQNv (yoga) [ptt.cc] Re: 拙火瑜珈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yoga/M.1116751578.A.5F9.html
: : 我學的是「全程靜坐」,所以靜坐時不使用意念,強調「不用意,不動意」。
: : 不練任何功,不涉及宗教,所以沒有「觀想」之類的功法。
: : 至於師門解釋「穴竅呼吸」,是實際的開頂、開竅之後,身體的穴竅可感覺
: : 有氣通透的現象。本門重視「開頂」,開頂之人,頭頂的囟門部份會開一個
: : 實際的小縫,用手可以摸到。本門師長很多人開頂,有的甚至三個月內開頂。
: : 師門解釋「把握天地」,就是指「穴竅呼吸」,人係「頂天立地」,頭頂的
: : 囟門開,才能頂天,腳踵的穴竅開,才算立地。所以莊子說:「真人之息以
: : 踵,眾人之息以喉。」就是這個意思。
: : 至於靜坐時起雞皮疙瘩或有驚懼感,稱為「龍蛇起陸」,是一種腦意識的現象,
: : 別太在意。
--
人們通常不愛談事實,只想講是非。
--
靜坐係知易行難之學,境界深不可測,大家一起努力共勉。
: 關於莊子的部分,我可以再去請教那位中醫師
: 他是讀經協會的理事,他說過非常多的經書都是在講打坐
: 包括道德經和般若波羅蜜心經等都是
: 心經比較簡短,而且用打坐的觀點來看我發現我幾乎可以直接看得懂
: 所以我有時也會嘗試使用心經的方式打坐
以本門來說,席長安老師有兩本關於道德經的著作:
「老子內外解」及「道德經靜坐法」,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至於心經,講的是離開心意識層面以後的境界。以本門來說,
那是「天心」及「道心」顯現之後,「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的階段,
心經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不是在「意識層面」觀照。
前提是「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照」不是觀察,是在前述定境中
不即不離,所以最基本的是要先掌握「定力的本體」(密因),不然
都是落在意識境界中。
: 但本質上還是離不開那位中醫師教的觀想氣息和手勢
: 因為距離限制,我很久才能跟那位中醫師見一次面
: 或許以後遇到問題跟您請教的機會比較多
不敢當,靜坐的方法很多,我所知的也只是本門的一小部份而已。
而且,全程靜坐是沒有什麼觀想氣息或特殊手勢,就是脊背自然挺直
的坐著而已,而且是不搭鵲橋,也沒有提會陰,完全不管手如何放,
一切順其自然。個人的學習經驗也只能僅供參考而已,畢竟每個人的
學習路徑都不一樣;這就像爬山,不是說有絕對正確的路線,但至少
如果能夠走相對安全的路線,那麼要平安攻頂的機率就會增加。
: ※ 引述《caselook (幸福要懂得耕耘)》之銘言:
: : 關於拙火瑜珈,您可以參考yoga板的文章:
: : 文章代碼(AID): #12a4RQNv (yoga) [ptt.cc] Re: 拙火瑜珈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yoga/M.1116751578.A.5F9.html
: : 我學的是「全程靜坐」,所以靜坐時不使用意念,強調「不用意,不動意」。
: : 不練任何功,不涉及宗教,所以沒有「觀想」之類的功法。
: : 至於師門解釋「穴竅呼吸」,是實際的開頂、開竅之後,身體的穴竅可感覺
: : 有氣通透的現象。本門重視「開頂」,開頂之人,頭頂的囟門部份會開一個
: : 實際的小縫,用手可以摸到。本門師長很多人開頂,有的甚至三個月內開頂。
: : 師門解釋「把握天地」,就是指「穴竅呼吸」,人係「頂天立地」,頭頂的
: : 囟門開,才能頂天,腳踵的穴竅開,才算立地。所以莊子說:「真人之息以
: : 踵,眾人之息以喉。」就是這個意思。
: : 至於靜坐時起雞皮疙瘩或有驚懼感,稱為「龍蛇起陸」,是一種腦意識的現象,
: : 別太在意。
--
人們通常不愛談事實,只想講是非。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By Kumar
at 2011-10-07T07:12
at 2011-10-07T07:12

By Jack
at 2011-10-08T22:01
at 2011-10-08T22:01

By Kama
at 2011-10-10T12:50
at 2011-10-10T12:50

By Jessica
at 2011-10-12T03:38
at 2011-10-12T03:38

By Ula
at 2011-10-13T18:27
at 2011-10-13T18:27

By Joe
at 2011-10-15T09:16
at 2011-10-15T09:16

By Kumar
at 2011-10-17T00:05
at 2011-10-17T00:05

By Yuri
at 2011-10-18T14:53
at 2011-10-18T14:53

By Wallis
at 2011-10-20T05:42
at 2011-10-20T05:42

By Necoo
at 2011-10-21T20:31
at 2011-10-21T20:31
Related Posts
關於進入色界四禪的一些想法

By Iris
at 2011-10-04T13:01
at 2011-10-04T13:01
明師何處尋?

By Blanche
at 2011-10-04T11:48
at 2011-10-04T11:48
明師何處尋?

By Olga
at 2011-10-04T00:57
at 2011-10-04T00:57
一日一呼吸?

By Kelly
at 2011-10-01T17:25
at 2011-10-01T17:25
靜坐問題

By Valerie
at 2011-09-24T16:09
at 2011-09-24T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