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雙盤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By Cara
at 2013-05-25T18:13
at 2013-05-25T18:13
Table of Contents
以個人的切身體驗,雙跏趺坐最可貴之處就在於它是一種
比較能兼顧「放鬆」與「清醒」的姿勢。
所謂的「放鬆」必須要能周身上下每處一點都不必施力、還能
不倒不垮。端坐椅子上兩腿垂地的姿勢其實並沒有辦法達到這個
目的,一般人在沒辦法完全放鬆的情況下,要說能進入多深的
定境,其實無異痴人說夢。站著就更不用說了,全身真正一放鬆
保證摔倒。
躺臥或靠在有椅背的椅上雖然可以達到全身上下所有肌肉不使
半分力氣的「放鬆」卻容易因為太舒服而昏沉或睡著,無法
勝任長時間的禪定功課。
為何要能放鬆?因為要能達到「身心脫落」才可能證到何謂
真正的覺照、何謂人人本自俱足的覺性,否則一般虛妄意識
的返照作用往往容易誤導人相信這就是覺照、這就是佛性。
眾生會輪迴、會在六道中受苦,歸根就底就是一念不明,以致
本有的覺性受到障蔽,一念不明就會有後續不自覺的行為,給
自己帶來更多的煩惱、更加障蔽靈明的本性。
那要如何回歸本有的覺性?聽說只要時時覺照、了了分明就可以
了嗎?要真那麼簡單,人人都可以當下立刻明心見性了。
棘手處就在於意識(第六識)這個東西實在太精巧、太狡猾了,以致於
要破一念無明說說容易,做起來往往花上大半輩子的時間還不一定成功。
以天氣為例,當你站到戶外,感受到陽光、涼風,起了
「嗯,天氣不錯」的第一念。在沒受過訓練的情況下,這第一念
純粹是被外境引出來的,它觀照外境卻無法觀照到它本身。
當你察覺到「我感覺到天氣不錯」時,這已經是下一個念頭了。
下一個念頭以上一念為觀察目標,知道「我感覺到天氣不錯」,
兩個念之間的時間差可能只有一剎那,但前一個念頭已經過去了,
是當下的這第二念觀察到第一念,所以才會知道你感覺到天氣不錯,
當然這個第二念也像它的上一個念頭一樣,無法察覺到它自己,它
也是無明的。
當你察覺「我知道我感覺到天氣不錯」時,其實第二個念頭也已成過去,
是由第三個念頭在回溯前兩個念頭,才讓你「察覺」到自己有在感受今
天的天氣。當然當下這個已經被排到第三位去的念頭也只能察覺到它前
面已成過去式的念頭,對於它本身的存在也渾無自覺。
如果把這樣的「意識返照」誤認為它就是「覺照」、就是「佛性」就是
「即心即佛」那可就「以凡濫聖」了。
真正的「一念清明」是要在第一念起的同時就能覺察到它、甚至在第一念
還沒升起、還來不及成形的時候就先察覺到它的蠢蠢欲動,那才是真正
的覺照力。
要如何達到這樣的覺照力?光靠意識、靠概念的思維與推敲是沒有用的。
因為那些都還是在「第六識」裡打轉,說穿了就是打妄想。
禪宗在坐禪時會使用一些技巧,例如唸「無」、數息、參話頭、參公案
等,把原本思緒紛飛的第六識限制在重覆的範圍裡,甚至要求在誦經
的時候做到「捨識用根」,不起任何分別心,只求口中唸得清清楚楚、
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就是在引導行者維持在第一念,暫時讓第二念、
第三念來不及現前。只要能持續維持第一念的存在,讓心境先歸於平靜
、安定,然後再把這第一念也拿掉,做到所謂的「身心脫落」,這時
剩下一個空空蕩蕩的靈明覺知,那才是真正的覺照力。
由於不知覺照力哪時才會因為頓悟而開啟,在此之前有必要維持這第一念
延續的時間,不得有第二念、第三念的返照作用,因此生理上、環境外緣
上的打擾當然是愈少愈好,你總不希望好不容易把第一念延續了四十分鐘
、很可能背後那個「離念」的靈明覺性就要升起的緊要關頭,卻因為身體
快要失去平衡了、得用背肌拉回上身的重心而擾亂了原本的定境吧?
當覺性升起、第一念丟掉、完全離念的狀態下還能有個靈明的覺知在後頭
觀照這個空境,就達到所謂絕對三昧的狀態。
一念明的就入道;一念不明的繼續入輪迴。差一點,差很多!~
在出離絕對三昧,第一念又要回重新回來的時候,許多行者會體驗到所謂
的「見性經驗」,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弄不好的就直入「五十陰魔相」
而不自知。
對於有志於打坐禪修的朋友,雙盤是很值得努力的入門工夫。
前陣子聽一位師兄講了一段很有趣的心得,在此與大家分享:
「腿功『不』重要,腿功只是『很』重要而已。不然你看那些高僧大德們
為什麼幾乎人人都是雙盤?」
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
比較能兼顧「放鬆」與「清醒」的姿勢。
所謂的「放鬆」必須要能周身上下每處一點都不必施力、還能
不倒不垮。端坐椅子上兩腿垂地的姿勢其實並沒有辦法達到這個
目的,一般人在沒辦法完全放鬆的情況下,要說能進入多深的
定境,其實無異痴人說夢。站著就更不用說了,全身真正一放鬆
保證摔倒。
躺臥或靠在有椅背的椅上雖然可以達到全身上下所有肌肉不使
半分力氣的「放鬆」卻容易因為太舒服而昏沉或睡著,無法
勝任長時間的禪定功課。
為何要能放鬆?因為要能達到「身心脫落」才可能證到何謂
真正的覺照、何謂人人本自俱足的覺性,否則一般虛妄意識
的返照作用往往容易誤導人相信這就是覺照、這就是佛性。
眾生會輪迴、會在六道中受苦,歸根就底就是一念不明,以致
本有的覺性受到障蔽,一念不明就會有後續不自覺的行為,給
自己帶來更多的煩惱、更加障蔽靈明的本性。
那要如何回歸本有的覺性?聽說只要時時覺照、了了分明就可以
了嗎?要真那麼簡單,人人都可以當下立刻明心見性了。
棘手處就在於意識(第六識)這個東西實在太精巧、太狡猾了,以致於
要破一念無明說說容易,做起來往往花上大半輩子的時間還不一定成功。
以天氣為例,當你站到戶外,感受到陽光、涼風,起了
「嗯,天氣不錯」的第一念。在沒受過訓練的情況下,這第一念
純粹是被外境引出來的,它觀照外境卻無法觀照到它本身。
當你察覺到「我感覺到天氣不錯」時,這已經是下一個念頭了。
下一個念頭以上一念為觀察目標,知道「我感覺到天氣不錯」,
兩個念之間的時間差可能只有一剎那,但前一個念頭已經過去了,
是當下的這第二念觀察到第一念,所以才會知道你感覺到天氣不錯,
當然這個第二念也像它的上一個念頭一樣,無法察覺到它自己,它
也是無明的。
當你察覺「我知道我感覺到天氣不錯」時,其實第二個念頭也已成過去,
是由第三個念頭在回溯前兩個念頭,才讓你「察覺」到自己有在感受今
天的天氣。當然當下這個已經被排到第三位去的念頭也只能察覺到它前
面已成過去式的念頭,對於它本身的存在也渾無自覺。
如果把這樣的「意識返照」誤認為它就是「覺照」、就是「佛性」就是
「即心即佛」那可就「以凡濫聖」了。
真正的「一念清明」是要在第一念起的同時就能覺察到它、甚至在第一念
還沒升起、還來不及成形的時候就先察覺到它的蠢蠢欲動,那才是真正
的覺照力。
要如何達到這樣的覺照力?光靠意識、靠概念的思維與推敲是沒有用的。
因為那些都還是在「第六識」裡打轉,說穿了就是打妄想。
禪宗在坐禪時會使用一些技巧,例如唸「無」、數息、參話頭、參公案
等,把原本思緒紛飛的第六識限制在重覆的範圍裡,甚至要求在誦經
的時候做到「捨識用根」,不起任何分別心,只求口中唸得清清楚楚、
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就是在引導行者維持在第一念,暫時讓第二念、
第三念來不及現前。只要能持續維持第一念的存在,讓心境先歸於平靜
、安定,然後再把這第一念也拿掉,做到所謂的「身心脫落」,這時
剩下一個空空蕩蕩的靈明覺知,那才是真正的覺照力。
由於不知覺照力哪時才會因為頓悟而開啟,在此之前有必要維持這第一念
延續的時間,不得有第二念、第三念的返照作用,因此生理上、環境外緣
上的打擾當然是愈少愈好,你總不希望好不容易把第一念延續了四十分鐘
、很可能背後那個「離念」的靈明覺性就要升起的緊要關頭,卻因為身體
快要失去平衡了、得用背肌拉回上身的重心而擾亂了原本的定境吧?
當覺性升起、第一念丟掉、完全離念的狀態下還能有個靈明的覺知在後頭
觀照這個空境,就達到所謂絕對三昧的狀態。
一念明的就入道;一念不明的繼續入輪迴。差一點,差很多!~
在出離絕對三昧,第一念又要回重新回來的時候,許多行者會體驗到所謂
的「見性經驗」,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弄不好的就直入「五十陰魔相」
而不自知。
對於有志於打坐禪修的朋友,雙盤是很值得努力的入門工夫。
前陣子聽一位師兄講了一段很有趣的心得,在此與大家分享:
「腿功『不』重要,腿功只是『很』重要而已。不然你看那些高僧大德們
為什麼幾乎人人都是雙盤?」
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13-05-29T14:37
at 2013-05-29T14:37
By Hedy
at 2013-06-02T11:01
at 2013-06-02T11:01
By Rosalind
at 2013-06-06T07:25
at 2013-06-06T07:25
Related Posts
呼吸至丹田
By Bethany
at 2013-05-18T23:04
at 2013-05-18T23:04
淺談雙盤
By Edward Lewis
at 2013-05-18T19:08
at 2013-05-18T19:08
靜坐時的干擾
By Jacky
at 2013-05-16T13:47
at 2013-05-16T13:47
淺談雙盤
By Eden
at 2013-05-15T10:47
at 2013-05-15T10:47
淺談雙盤
By Zora
at 2013-05-15T06:34
at 2013-05-15T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