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守竅(續)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By Wallis
at 2011-12-02T12:18
at 2011-12-02T12:18
Table of Contents
前一篇講的好像都是守竅怎樣怎樣不好,叫人家不要守竅的感覺,這次講講守竅的
好處跟方法。
守竅守得對的話,相對來講是容易上手的,雜念很容易就消失,而且身體上有感覺
,時時都能感到自己有進步。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樣的反餽作用相當重要,因為靜坐
要有成效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是一生的功課,如果沒有感覺、看不到成果,又要每
天花上半小時以上做靜坐,那他時間一定很多。不愁吃穿的好命人才能有這個閒
功夫;小弟是俗人,要煩惱的事太多,覺得還是守竅比較適合我,雜念消得快,感
覺得到進步。
前面說的放鬆法有一點成果之後,丹田的氣感出來了,可以嘗試意守下丹田。這個
階段只能守下丹田,因為丹田的氣感是自然歸聚的,位置上比較準確。前人所說的
「臍下三寸、入內一寸半」「臍後一寸三」等等其實作不得準,試想一個身高200公
分的跟身高150的丹田都是臍下三寸嗎?200公斤的胖子跟50公斤的瘦子丹田都是入
內一寸三嗎?在沒有氣感的時候丹田位置其實都是兩眼一摸黑,抓瞎。還是等丹田
位置自然出現再用意念。
用意過輕時雜念多,過重時身體會出問題,上一篇已經說過。要「似守非守」,也
就是輕到剛剛好不生雜念的程度;用意重了該處會有一點點緊繃感,就要再放輕。
因為守竅會有氣聚丹田的效果,結束時切記要收功,以免逆流;經脈仍然沒通,所
以各種收功方式都是有效的,我在這個階段時是存想丹田中有個漩渦,把氣徹底聚
攏,下坐後它就不會再亂竄。
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會有氣通三關的現象,也是版上大多數人說的「氣機發動」。
因為丹田氣太滿了,再也裝不下之後,督脈的尾閭關會衝開,多接一截督脈來容納
真氣;再練,又滿,通夾脊;再練,通玉枕。再加舌頂上顎,任督就通了。
任督通了,切勿沾沾自喜到處宣揚,會被當成騙子、瘋子,取笑一輩子,小弟有切
身之痛。何況這在打坐的進程中也不是什麼大成就,不論何種功法,氣機發動後某
種程度上經脈都是通的,只是他通的部位可能不同。
從開始通脈時就要小心意念,因為阻塞感很強,很容易就把注意力放到那上面,
切記要一樣意守丹田,似守非守,以免偏差。即使通脈了,小心注意力被氣的走動
拉走。
通脈之後守竅純粹只是為消除雜念、靜心為目的,就要轉向性功的修練了,不要再
去想氣的問題了。且通脈後收功要以自然歸竅、意念歸竅為佳,不要想收功能把
氣聚於一處,它到處都是路可以走,又怎麼關得住。
小弟之前兩、三年就是以為練氣很好,注意力被氣動拉走,不注重性功,結果就是每
過一陣子就砍掉重練,因為定力不足,慾念生發(尤其性慾)的關係。
雖然現在轉向性功,練止觀法,但是覺得到後來殊途同歸,因為在打坐消止意念時隱
隱可以感到念頭生滅「之處」,它真的是有個地方,並非形而上存在的,你可以把它
叫「大腦皮質」、「識海」都可以,將意念在它的範圍微微攏住,雜念就自然而然
消失了。不過前提是你先感覺到它了,再用意念去守。就像前面講的,不知道位置
,千萬不要不怕死亂試。
不見得要守竅,只是守竅可以在初期作為速成法門,到最後都是一樣的。性、命雙修,
不可偏廢。
--
好處跟方法。
守竅守得對的話,相對來講是容易上手的,雜念很容易就消失,而且身體上有感覺
,時時都能感到自己有進步。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樣的反餽作用相當重要,因為靜坐
要有成效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是一生的功課,如果沒有感覺、看不到成果,又要每
天花上半小時以上做靜坐,那他時間一定很多。不愁吃穿的好命人才能有這個閒
功夫;小弟是俗人,要煩惱的事太多,覺得還是守竅比較適合我,雜念消得快,感
覺得到進步。
前面說的放鬆法有一點成果之後,丹田的氣感出來了,可以嘗試意守下丹田。這個
階段只能守下丹田,因為丹田的氣感是自然歸聚的,位置上比較準確。前人所說的
「臍下三寸、入內一寸半」「臍後一寸三」等等其實作不得準,試想一個身高200公
分的跟身高150的丹田都是臍下三寸嗎?200公斤的胖子跟50公斤的瘦子丹田都是入
內一寸三嗎?在沒有氣感的時候丹田位置其實都是兩眼一摸黑,抓瞎。還是等丹田
位置自然出現再用意念。
用意過輕時雜念多,過重時身體會出問題,上一篇已經說過。要「似守非守」,也
就是輕到剛剛好不生雜念的程度;用意重了該處會有一點點緊繃感,就要再放輕。
因為守竅會有氣聚丹田的效果,結束時切記要收功,以免逆流;經脈仍然沒通,所
以各種收功方式都是有效的,我在這個階段時是存想丹田中有個漩渦,把氣徹底聚
攏,下坐後它就不會再亂竄。
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會有氣通三關的現象,也是版上大多數人說的「氣機發動」。
因為丹田氣太滿了,再也裝不下之後,督脈的尾閭關會衝開,多接一截督脈來容納
真氣;再練,又滿,通夾脊;再練,通玉枕。再加舌頂上顎,任督就通了。
任督通了,切勿沾沾自喜到處宣揚,會被當成騙子、瘋子,取笑一輩子,小弟有切
身之痛。何況這在打坐的進程中也不是什麼大成就,不論何種功法,氣機發動後某
種程度上經脈都是通的,只是他通的部位可能不同。
從開始通脈時就要小心意念,因為阻塞感很強,很容易就把注意力放到那上面,
切記要一樣意守丹田,似守非守,以免偏差。即使通脈了,小心注意力被氣的走動
拉走。
通脈之後守竅純粹只是為消除雜念、靜心為目的,就要轉向性功的修練了,不要再
去想氣的問題了。且通脈後收功要以自然歸竅、意念歸竅為佳,不要想收功能把
氣聚於一處,它到處都是路可以走,又怎麼關得住。
小弟之前兩、三年就是以為練氣很好,注意力被氣動拉走,不注重性功,結果就是每
過一陣子就砍掉重練,因為定力不足,慾念生發(尤其性慾)的關係。
雖然現在轉向性功,練止觀法,但是覺得到後來殊途同歸,因為在打坐消止意念時隱
隱可以感到念頭生滅「之處」,它真的是有個地方,並非形而上存在的,你可以把它
叫「大腦皮質」、「識海」都可以,將意念在它的範圍微微攏住,雜念就自然而然
消失了。不過前提是你先感覺到它了,再用意念去守。就像前面講的,不知道位置
,千萬不要不怕死亂試。
不見得要守竅,只是守竅可以在初期作為速成法門,到最後都是一樣的。性、命雙修,
不可偏廢。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11-12-04T18:58
at 2011-12-04T18:58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12-07T01:38
at 2011-12-07T01:38

By Olivia
at 2011-12-09T08:19
at 2011-12-09T08:19

By David
at 2011-12-11T14:59
at 2011-12-11T14:59

By Madame
at 2011-12-13T21:39
at 2011-12-13T21:39

By Carol
at 2011-12-16T04:20
at 2011-12-16T04:20

By Lydia
at 2011-12-18T11:00
at 2011-12-18T11:00

By Kumar
at 2011-12-20T17:41
at 2011-12-20T17:41

By Gary
at 2011-12-23T00:21
at 2011-12-23T00:21

By Hazel
at 2011-12-25T07:01
at 2011-12-25T07:01

By George
at 2011-12-27T13:42
at 2011-12-27T13:42

By Adele
at 2011-12-29T20:22
at 2011-12-29T20:22

By Bennie
at 2012-01-01T03:02
at 2012-01-01T03:02

By Adele
at 2012-01-03T09:43
at 2012-01-03T09:43

By Elma
at 2012-01-05T16:23
at 2012-01-05T16:23

By Kyle
at 2012-01-07T23:03
at 2012-01-07T23:03

By Candice
at 2012-01-10T05:44
at 2012-01-10T05:44

By Harry
at 2012-01-12T12:24
at 2012-01-12T12:24

By Caitlin
at 2012-01-14T19:05
at 2012-01-14T19:05
Related Posts
Re: 應該是六合八法-4

By Zanna
at 2011-12-02T01:32
at 2011-12-02T01:32
請問打坐後會頭暈是正常的嗎?

By Rebecca
at 2011-12-01T21:48
at 2011-12-01T21:48
請問打坐後會頭暈是正常的嗎?

By Suhail Hany
at 2011-12-01T19:36
at 2011-12-01T19:36
淺談守竅(初學者參考用)

By Odelette
at 2011-12-01T16:04
at 2011-12-01T16:04
入定的定義

By Franklin
at 2011-11-29T19:22
at 2011-11-29T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