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2012奧運 仍仰賴跆拳道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0-11-28T17:37

Table of Contents

放眼2012奧運 仍仰賴跆拳道

【聯合晚報╱特派記者王翔/廣州報導】 2010.11.28 02:34 pm
http://udn.com/NEWS/SPORTS/SPO/6001185.shtml

亞運成績一向都是下屆奧運成績的中繼檢測站,中華代表團本屆獲13金,屬於奧運項目只
有網球、跆拳道和女子自由車,亞洲網球和國際網球不同等級,只有整合出最好女雙仍可
一搏,唯一有機會奪牌奪金還是跆拳道。

98年曼谷亞運獲19金,非奧運項目佔了14金,兩年後的雪梨奧運僅1銀4銅,98年19金屬奧
運項目只有蔡淑敏的游泳1金、跆拳道3金和網球女團1金,雪梨開出女子舉重1銀1銅,跆
拳道兩銅,再加陳靜在桌球女單1銅。

98年亞運得金分布和今年頗為接近,非奧運項目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將自由車蕭美玉公路
賽金牌,比擬蔡淑敏的游泳金牌,放在奧運是不可能有機會,網球沒有團體也沒有混雙,
女雙還是網球最具競爭一牌,但詹詠然和莊佳容常搭配已是困難的事,使得跆拳道還是最
可能奪金項目。

除奧運拚金爭牌,創造更多項目參賽選手更重要,亞運摘銀的男子四百接力在奧運不可能
得牌,若拚到準決賽甚至於八強決賽,對台灣體育的意義等同於得牌,男子四百接力,游
泳程琬容,體操的吊環陳智郁能在亞運得牌,也是在13金以外最具意義的獎牌。

射箭袁叔琪在02年女子個人金牌,另加兩銀,04年奧運交出極佳成績,是亞運表現好和奧
運最明顯相關實例,06年亞運退步一些,08年奧運成績不如04年,這次射箭僅1銅,在亞
洲都被比下去,12年奧運難期待。

【2010/11/28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0-12-01T19:56
2016里約奧運倒是多了一個曾雅妮有奪金希望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0-12-04T22:14
嘿嘿,6年一切都會變的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0-12-08T00:32
仰賴跆拳道 那我們拿什麼籌碼去幫楊淑君討回公道??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0-12-11T02:50
就看台灣人有沒有骨氣 敢不敢放棄跆拳了

獎牌榜-以單位人口數量排名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0-11-28T17:20
其實我滿贊同 lovemaker 的說法, 也許大家有些誤解,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為什麼將得牌數除以總人口之後, 中國隊的數據會這麼難看呢? 那是因為比賽規則限制了參賽人數, 也就是每個國家每項只能報名固定人數, 例如中國跳水只能派兩個選手參加, 馬來西亞也是, (人口差多少) 假設跳水只有 ...

獎牌榜-以單位人口數量排名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0-11-28T16:57
※ 引述《lovemaker (lover)》之銘言: 以人口來比的話 中國只會得更多獎牌 比如桌球,按人口分配決賽名額 那可能1-100名,90個都是中國選手 剩下那10個外國人可能在預賽就都被淘汰了 不會像現在那樣中國只拿金牌,銀銅都是外國人了 推 proudhao:一群台灣人真是坐井觀天,大陸桌球厲 ...

廣州亞運與杜哈亞運比較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0-11-28T16:54
將兩屆亞運會進行比較﹐以得出各國體育實力的變動情況。 為了使得比較有一個相對合理的平台﹐首先必須將本次廣州亞運會 新增加的項目減掉。計﹐減掉體育舞蹈、龍舟、輪滑、板球、圍棋、 象棋、女子拳擊、女子水球、女子卡巴迪共9項。 減掉以下獎牌數﹕ 金 銀 銅 總 中國 ...

只見金牌的病態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11-28T14:14
國內的田徑並不是玩不起來 從中學運動會來說,人才也是一直都有 雖說亞洲人的田徑水準終究是離歐美很有距離 (劉翔曠世奇才難得一見) 基本上還是以亞運、世大運、東亞運等為主要戰場 但很多田徑好手過了中學比完之後 通常就是被趕去快點念書了,可以的話就出來比比全國運動會 反正全國運動會可以得名就好,沒有很多對手 ...

只見金牌的病態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0-11-28T14:01
(特派記者 許明禮) 自由時報 2010/11/28 「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 對一心只想保住烏紗帽的體委會官員來說,管你主流奧運項目,還是冷門的非奧運 項目,能拿下金牌的就是好項目。在這樣的思維下,台灣自從1994廣島亞運以來,就 全靠非奧運項目打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