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跑之早上不厭亭+晚上PUMA夜跑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Emily
at 2017-06-04T11:55
at 2017-06-04T11:55
Table of Contents
板上很多人跑不厭亭,我也來跑一個。
部落格連結:https://goo.gl/K9O8ot
很多人一開始會接觸跑步,或許只是為了一個目標,例如健身、減重、紓解壓力,
但往往在跑步的過程中,又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樂趣與追求的動機。
有些人開始追求速度,有些人開始跑旅,有些人開始享受美食,
但不變的是樂趣越多,往往會讓人越有持續下去的動力。
想跑波馬或許是我跑步的初衷,但漸漸發現除了愛上跑步旅行,
也愛上透過跑步認識新朋友的感覺,尤其現在許多最好的好姐妹都是透過跑步認識的 :)
前陣子跟我一起跑芭比路跑的羽棻,是個很可愛的女孩,
我們一起跑過一次之後就成為感情很好的好姐妹。
有天她興沖沖告訴我,她抽中了PUMA螢光夜跑台北場,
可以帶一個朋友一起報名,問我要不要一起跑呢?我一口就答應了~
記得芭比路跑那時候,我半馬才好不容易練到破二,
而羽棻每次練跑的速度都相當驚人,比賽當天我個人評估速度會比她慢很多,
於是一起跑了1公里之後,就請她自己先跑了--後來我們依然以相當接近的時間完賽。
可是不久之後就聽說她受傷了,復健了一個多月,終於在今年一月底恢復了跑步訓練,
只是似乎因為沒有徹底痊癒,所以跑起來依然小傷不斷,速度也大不如前。
讓她既擔心又緊張,這次PUMA夜跑的半馬到底有沒有辦法跑完?
而我的訓練過程相對上比較順利,在PUMA夜跑之前連續拚了兩場半馬--
V-Girls路跑和童話馬拉松,也都對自己的成績相當滿意。
不過一來就算是高手也不會頻繁用盡全力出賽,
二來PUMA夜跑可是羽棻主動找我一起參加的耶!
看在我們的姐妹情誼,我決定這場就放棄繼續追求自己的速度,確保她可以完賽。
「到時候我就陪妳跑吧!」
「可是我現在很慢喔...」
「沒關係的,妳能跑完比較重要」
依照羽棻的練跑記錄,她這次大概會跑六分速或更慢,於是我面臨一個問題:
我平時很少跑這麼慢,就算是LSD也往往使用M配速,或者半馬恰好破二的速度跑,
如果要陪她跑,勢必得刻意降速,我不太確定這樣跑起來會不會不舒服。
幸好在比賽的前一個禮拜,我無意間在FB上看到一個跑友揪團跑「不厭亭」,
時間恰巧在4/1早上,也就是PUMA的同一天啊!
看到這個團練消息真的解救了我,於是立刻訂了週五、六兩晚台北的旅館,
打算當天早上先跑不厭亭,儘管我不認識揪團的跑友,但認識新朋友也不錯~
從雙溪到不厭亭的爬升量跟雙溪櫻花馬的前10公里有得拚,
是新北市的單車熱門挑戰路線,
恰巧可以先利用這一段高難度的上坡把體力消耗掉一些,
晚上就能比較自然地跑出適合羽棻的速度。
二來,我這一陣子雖然月跑量依然維持200公里,但已經很久沒有練習超過半馬的LSD,
有點擔心這樣下去四月中的葫蘆墩全馬會挫賽,畢竟我想要破四!
於是恰好可以利用4/1的一日兩練來達到LSD的目的。
週五下班就搭車前往板橋的背包客棧,這時外面下著滂沱大雨,
我從捷運站出來時還一度迷路,幸好熱心的房東很快指引我找到房間的位置。
根據氣象預報雨勢會持續到週六清晨,主揪的跑友為顧及大家安全取消團練,
但我好不容易跑來台北住了,也特地準備了兩套跑步服裝,
於是打算隔天看情況自主訓練。
隔天一大早出門買早餐時,雨恰好停了,決定還是照原本計畫跑不厭亭路線,
想著應該也有不少原本參加的跑友也跟我一樣,看天氣好就照常吧!
於是搭了火車到牡丹,走路到102縣道交叉口的慶雲宮起跑,
比原定從雙溪車站起跑的團練路線省下3公里的路。
這時已經完全無雨,地面也慢慢開始乾燥,天氣涼涼的又沒有太陽,跑起來相當舒服。
沿路都是陡坡、緩坡交錯,儘管天氣陰涼,但並不好跑,
而且奇怪的是...怎麼沒碰到跟我一樣自主訓練的跑友呢?
明明是清明節連假,連騎腳踏車的車友都非常少,也少有汽車經過,
大概大家都被昨天的傾盆大雨嚇到了,沒想到今天天氣會這麼好吧!
從沿路指標得知到不厭亭大概有七公里的距離,
平常每週的望高寮團練有連續三公里多的上坡,不厭亭不過是它的兩倍。
因為原本就打算當成LSD,所以也跑得不快,七分速、八分速穿插著跑,
跑累了或碰到展望好的地方就停下來休息,所以大概要一個鐘頭來攻頂。
半路有個展望點可以回望下面跑過的路線,
雖然路線不如金水公路或梅山36彎那樣密集的髮夾彎,看起來不很壯觀,
但看到下面的路垂直落差這麼高,也挺有成就感的~
最後五百公尺左右,坡度趨於平緩,視野頓時遼闊起來,
遠遠就能看到不厭亭佇立在前方--原來這裡海拔雖然只有五百多公尺,
但因迎向東北季風之故,很難長出高大的樹木,
所以森林線特別低,放眼所及都是芒草。
又跑了兩百公尺,聽到不厭亭上有幾個女生大喊「裙子哥加油!」,想想也太巧了吧!
原來是另一個跑團同一天早上從侯硐出發跑上不厭亭,恰巧跟我差不多時間抵達。
與網路上認識的兩個可愛女孩宜潔和子淯第一次見面,
她們說遠遠看到一個穿粉紅色短裙的女生跑上來,就知道是我了 :)
由於不厭亭位於雙溪與瑞芳交界的制高點,而以「相看兩不厭」為名,
但在這種鋒面來襲的天氣下,風勢相當強勁,
所以大家在上面待不了多久,拍拍照就準備下山了。
想想我運氣真的不錯,假如慢個五分鐘上來,或許就碰不到這個跑團,
也無法認識兩個跑步好姐妹了!
我的計畫是沿著102縣道繼續前進跑到九份,
而這個巧遇的跑團裡大多數也跟我繼續跑一段,
在山脊上小小起伏的路線之後,從大粗坑古道回到侯硐。
於是我跟新朋友們道別,
知道子淯晚上也跟我一樣要跑PUMA,我們很快又能再見面一次了~
「我繼續往前跑,大概二十幾分鐘就會到九份囉!」
過了大粗坑古道口一直到九份一路下坡,
前面雖然才好不容易爬升五百公尺抵達不厭亭,
但因為跑得非常慢,所以倒也沒消耗太多體力,下坡依然可以跑到5分速。
又往前跑了一段,在貂山古道口有個景觀不錯的展望點,
可以遠眺金瓜石和左右形狀各異其趣的基隆山和無耳茶壺山。
經過一處髮夾彎,是金瓜石地質公園的入口。
說實在的假如真的要把九份、金瓜石與附近景點都玩遍,可以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但這時已經接近中午,我沒多少時間停留,
畢竟從這裡回到板橋又要一段車程,於是就跳過金瓜石直奔九份。
抵達九份老街時恰好13公里,把手錶按停稍微拉筋之後,就直奔九份老街裡面,
打算快速走一遍吃幾份小吃填飽肚子~
吃了花生捲冰淇淋、素肉圓,又喝了幾杯飲料,
最後在老街入口的一家芋圓店坐下來,來九份一定得吃芋圓啊!
結果老闆一開始以為我是韓國人,於是跟我說英文,
我說我是台灣人,他才跟我說中文,大概是九份的外國觀光客太多了吧~
由於九份是很有名的觀光區,不論平日假日,
從早到晚都有十幾分鐘一班的公車往返台北和瑞芳,非常方便。
我酒足飯飽之後很快就搭到車,在瑞芳轉搭區間車回到板橋,結束上半天的行程。
九份、金瓜石,以及附近的景點和登山步道,真的要走完可能要花上一個連續假期,
改天一定會特地再回來深度旅遊一番的~
洗澡後拉筋伸展了一番,下午三點又吃了一餐飯,好為晚上的PUMA夜跑儲存體力,
換上第二套跑步服裝,準備出發!
早上與跑步好姐妹不期而遇,而晚上要跟羽棻一起跑,
我們已經事先約好要穿姊妹裝了~
想到她的初半馬芭比路跑不是跟我一起的嗎?
我們這次就一起穿芭比路跑的粉紅紀念衣吧 <3
PUMA螢光夜跑的會場位於大佳河濱公園,照慣例可以從行天宮捷運站搭接駁車。
但是從板橋到行天宮搭捷運真的不太順,轉一次車的搭法繞很遠、又會經過台北車站;
於是憑直覺選了轉兩次車的方法,在西門平行轉松山新店線,
再到松江南京轉中和新蘆線,發現這樣的確比較快。
好不容易抵達行天宮,捷運站裡裡外外景象跟去年的台北星光馬如出一轍,
一群群跑者排隊準備搭乘一班接一班的接駁公車--
只是PUMA夜跑因為行銷的關係,規定要使用物資裡寄發的紅色袋子來寄物,
所以大家揹的不是衣保袋而是PUMA的寄物袋。
但這個袋子是塑膠材質而非布料,重複使用性低,恐怕會製造不少不必要的垃圾...
先前羽棻還問我,簡章上說要穿著紀念衣是不是真的,
我說其實沒關係,先前幾年也有不少人穿自己的衣服。
既然路跑都會使用號碼布了,那麼規定穿著大會的衣服其實毫無必要,
何況有些人可能選到尺寸不合的衣服,或對材質和版型不習慣。
只能說這跟寄物袋一樣都是行銷,
也看過不少跑者抱怨每場路跑都會拿到一件衣服、一條毛巾,
日積月累又不一定全部用到,其實滿浪費的。
我都笑說以後假如開一間路跑主題的背包客棧,都不用買毛巾了,
直接拿以前路跑累積來的就足夠所有旅客使用~
羽棻已經提早抵達會場,我們很久不見,當然抱了一個~
她幫我拿了每個參賽者都有的螢光塑膠名牌(可以貼在完賽獎牌上),
真是感謝她的貼心,畢竟假如賽後再拿大概會大排長龍。
以前參加路跑,多半是我一人獨自行動,
而且大多數的路跑都是晨跑,跑前天色昏暗難以認人,
幾乎都是自己默默熱身之後就起跑了,往往等到跑後才開始撞朋友、撿粉絲。
而這次可以跟好姐妹一起參加夜跑,可以在賽前開開心心一起聊天拍照,
又沒有成績或上凸台的壓力,心裡有種說不出甜甜的感覺 :)
也很快找到了好Emily和早上才認識的子淯,
跟好姐妹們相見歡,是我每場路跑最開心又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幾個可愛的女孩子碰在一起發生的化學反應,
就是歡樂聊天自拍擁抱一番,互相加油打氣、提升彼此的信心。
發現每個女生用自己的手機幫大家自拍,都會用不同的風格,其實還滿有趣的。
聊天時我也不忘問羽棻腳哪裡在痛,她說是脛骨,
從年初開始傷了又跑、跑了又傷,而且似乎還是傷到不同地方,真是辛苦妳了!
幸好羽棻四月的Women Run TPE跑完之後,
夏天就暫時沒有長距離的賽事了,能夠趁這個機會好好休養,
因為感覺得出來她真的很喜歡跑步,也很渴望找回去年半馬破二的速度。
「我陪妳慢慢跑,不舒服就走一走、休息一下,我們一定跑得完的」
原本很久以前就說好這次要一起破PB了,陰陰涼涼、不到20度的天氣也再合適不過;
但既然羽棻受傷了,我們就以完賽為主,忘掉所有特定的目標吧!
我也就不用特別配速,只要陪在她身邊給她信心,我想就沒什麼問題~
一來我們不拚成績,二來PUMA夜跑同樣是半馬,團體組會比個人組提前出發,
我們並沒有特別往前擠,只在起跑人潮裡隨意找到自己的位置等著。
我也幫羽棻做最後的加油打氣:「妳一定可以完賽~」
起跑時總是陪跑員和配速員最神經緊繃的一段時間--
一來因為人潮擁擠,我要不時確認羽棻在身邊沒被人潮沖散;
二來雖然人多,但也因為氣氛高漲特別容易爆衝,
我也要緊盯著手錶上的配速,免得一開始衝太快後繼無力--
尤其羽棻又有傷在身的情況下更要注意配速的穩定。
受到人數眾多的影響,第一公里是稍慢的6:56,也讓我鬆了口氣~
後面幾公里的路程,我跟著羽棻的速度慢慢跑,
天氣涼涼的不太會出汗,跑起來非常舒服。
PUMA夜跑是大拜拜路跑之一,加上我們的配速在所有跑者當中算是中等,
所以一路上身邊都是滿滿的人,雖然不如起跑時的擁擠,倒也要不斷的左右鑽行。
我們不像平常吃飯約會時邊跑邊不斷聊天,畢竟羽棻很想專心跑,
受傷之後6:30的配速跑起來或許也會稍微吃力,而我每幾公里就會關心她腳的狀況。
跑了快五公里,才追過一班配速列車,原本以為是2:30的,回頭一看發現竟然是2:45。
原來運動筆記的配速列車是跟著團體組一起出發,是個安排上的重大失誤,
因為絕大多數的跑者都是個人組而非團體組,
團體組出發時個人組的晶片碼表還尚未啟動,
如果有個人組跑者為了跟配速員而提早出發,就會完全沒有成績。
拜天氣之賜,我們其實都不太需要補給,但進入每個補給站前都會問她要不要喝水;
大多數都是跳過,少數停下來的幾站,我問志工有沒有運動飲料,他們都說沒有,
後來發現全場竟都沒有運動飲料,除了水之外只有贊助商提供的蘋果水。
也讓不少跑者為這件事開罵,要不是天氣神救援,
或許會有很多跑者因為電解質不足而抽筋或受傷。
我覺得PUMA夜跑行銷做很大,贊助商與主辦簽約固然是好事,
也能提供商品給跑者使用,但主辦單位似乎忘記了跑者的基本需求。
花了這麼多功夫設計補給站的標示,卻沒提供大多數跑者習慣飲用的運動飲料,
實在有點本末倒置...
不知不覺快把前面一半跑完了,除了起跑不久之後,怎麼還沒看到半個攝影師呢?
原來這段時間夜幕逐漸低垂,光影變化很大,
而路跑攝影師往往需要拍攝巨量照片,無暇不斷更改曝光條件,
所以攝影師都在等天黑啦!
我跟羽棻說,等回程夜晚完全降臨,攝影師就會越來越多了!
既然我們不求成績,只求完賽,而且還穿了姐妹裝,
那麼乾脆連動作也一起比吧~如果剛好受到攝影師的青睞,說不定還能上精選呢!
夜跑的好處就是攝影師會打閃光燈,所以遠遠就看得到,有非常多時間可以想動作。
過了折返點之後,羽棻把速度加快到6:10以內,感覺還游刃有餘,
表示狀況應該不錯、前面也沒有配速太快,為她傷後的恢復程度感到欣慰。
這段路上碰到一位大哥,看得出他也是路跑常客,
他說路跑經常碰到我,但我總是起跑不久轉個彎就不見了,每次都沒跑贏過我。
問我這次怎麼跑這麼慢,十幾公里才慢慢追過他?
「我陪朋友跑啊!」--能夠跟最好的好姐妹一起跑步,就算不拚成績也很開心~
隨著里程繼續累積,攝影師也越來越密集,
我光是想動作就絞盡腦汁,還要請羽棻一起幫忙想,玩得不亦樂乎。
賽後也果真在運動筆記的精選照片裡找到我們,
在這種萬人路跑要上精選真的不容易,
我想大概是攝影師被我們的姐妹裝和可愛動作吸引了吧~
不久在大概16~17K的地方,又看到前面的配速列車,
這時我很確定這班是2:30了,一位列車長還主動跟我打招呼,
我一眼就認出他是池力奇,先前只一直在運動筆記看到他的文章、知道他是新竹人,
今天終於碰面了,發現原來也是我的粉絲。
他原本也跟許多跑者一樣追求速度,
但後來發現更喜歡當配速員,帶給其他跑者穩定的感覺。
而我雖然還沒有機會當正式的配速員,也相當享受帶著朋友一起完成路跑的感覺,
PUMA螢光夜跑是我從去年渣打馬帶Stanley學長完成初半馬、
台北星光馬跟Cindy學姊一起完成半馬之後,第三次這樣的機會,依然非常開心。
這時也注意到羽棻又慢了下來,於是再度關心一下她的腳。
「只是感覺有點累了」--雖然我還是有點擔心她隔天腳還是會不舒服。
「加油,快到了!我們2:15應該跑得完~」
想想去年這時候,我半馬大概也只能跑2:15,
羽棻一直說她受傷之後就追不上我了,我也總是跟她說慢慢練回來其實很快的。
這時速度雖然稍稍降低,但依然比前幾公里快一些,所以我很清楚一定可以順利跑完。
在大佳河濱公園舉辦的路跑,回程最後幾公里就會看到大直橋從遠而近,
是給跑者信心的一大地標,在夜晚的燈光投射下又更為明顯--
我享受台北河濱公園的夜跑,一大原因就是橋梁五顏六色的光影雕塑。
「前面大直橋那邊就是終點了,加油!我們一定沒問題的!」
先前學到路跑提升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過了三分之二以後,改用倒數來算里程。
畢竟這時候如果算自己已經跑了多遠,每公里增加的比例很低、沒什麼感覺;
如果算剩下幾公里,就會很明顯帶來「快到了」的感覺。
於是我跟羽棻報出「剩下三公里」「剩下兩公里」「剩下一公里」,
感覺得出來她雖然有點累了,但也越來越開心。
過了大直橋下最後一個補給站,又跑了幾步路,
手錶顯示出21公里、前面也出現21公里的里程牌,可是...怎麼我們還在右岸啊?
看來這場的里程會大大超過,我跑過這麼多路跑不覺得稀奇了,
但還是跟羽棻說明了一番,台灣很多路跑的里程都不準確,
半馬往往只是「差不多」21公里,如果要保證里程準確,就要參加有認證的路跑賽。
(雖然準確度問題非常容易解決,但很多主辦單位沒有心...)
「大概會多一公里,沒關係,我們都跑完21了,一定能跑到22」
雖然我原本預測的2:15飛走了,但兩人都沒打算破PB,後面就順順跑吧!
倒是比較擔心大直橋上下橋引道的坡度會不會讓羽棻的腳不舒服,
於是我把上橋的速度減到7~8分速、下橋維持六分速,
最後五百公尺也不衝刺了,維持速度穩穩跑。
拱門前的最後一小段路螢光燈柱夾道,許多夜跑活動也都以類似的照明設施為特色,
儘管天色太暗而看不清楚加油的人潮,也要讓跑者有種跑在星光大道上的感覺。
最後十公尺,羽棻牽住我的手,帶著我一起通過終點,
然後流著眼淚張開雙手,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謝謝妳...沒有妳,我真的不知道跑不跑得完...」
一股暖暖的感覺湧上心頭,這是種比破PB、破二、上凸台更強烈的感覺--
能陪著好姐妹一起完成路跑,可以讓她開心很久;
而自我突破固然很有成就感,但畢竟只能讓自己開心一陣子,
不久再度突破自己就會淡忘了。
2:20完賽,或許並不是多亮眼的成績,
重點是妳賽前原本擔心無法完賽,最後我陪著妳一起完成了。
我也因為跑步而受傷過,而且也因傷棄賽過,
去年底因為左大腿拉傷還沒徹底痊癒,
捨棄有山路挑戰的新竹馬全馬,改跑同日全程平路的芭比路跑半馬,
同時也把兩週後的Salomon越野跑一併棄賽。
也在芭比路跑認識了初半馬的羽棻,
想想要是我執意硬跑新竹馬,不僅或許現在還在休腿,也可能不會有這麼甜美的緣分 :)
今年初換成羽棻受傷了,我一直在追蹤她的復原進度,
看到約定好一起跑的PUMA賽前又受傷,其實很擔心她跑不完。
跑前還是不忘提醒她:「假如真的很不舒服,就棄賽吧!」,
一起跑的全程也不時關心她腳的狀況,也做好打算萬一發現她感覺痛苦、跑姿走樣,
或者停下來用走的,就要陪著她一起走,
要棄賽也要一起棄賽,被關門也要一起被關門。
換作是我受一樣的傷,一個人沒有伴的話,或許我就果斷棄賽或自行降級了,
但有個這麼溫暖的好姐妹陪著,會讓自己多推自己一點。
幸好全程都沒發現她有什麼異狀,我們也順利完成了半馬,
完賽剎那我心裡相當感動,因為我知道她儘管或許不是非常舒服,
也應該沒有過度勉強自己~
「回去要多拉筋伸展喔!」
跑步讓我學到的事情,不只是可以透過參加路跑,
不斷打破PB而已,感受到自己體能的進步而已。
雖然跑步終究是一個人的事情,但跑步也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每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與人共跑或許多了些牽絆、少了些自由選擇訓練強度的自由,
但路跑界有云:「若要跑得快,就一個人跑;若要跑得遠,就一群人跑。」
--這場不厭亭+PUMA夜跑旅行,也讓我深刻體會到,
如果加入了人情味,慢慢跑不僅不無聊,反而是一件非常值得享受的事呢!
雖然一天跑了35公里,但我不僅不累,還覺得收穫滿滿。
跑步也讓我更珍惜緣分,也更深刻體會有捨才有得。
放棄了一場路跑,或許換來的是在另一場路跑認識更多新朋友的機會;
放棄了追求速度,或許不僅能換來更多美麗的照片,
也能換來與朋友互相扶持的安心感。
很開心認識了跟我一樣為路跑有點瘋狂的子淯,早晚兩場跑步行程都碰面真的很巧;
也很開心認識了一直把我當偶像的宜潔,她還說我是「正能量女神」呢!
也讓我知道原來我真的激勵了許多跑步的女生們。
羽棻說我們真的很有緣,芭比路跑、PUMA夜跑、還有之後的Women Run,
她的三場半馬都有我在,我也為結識這樣一個甜美、貼心又可愛的陽光女孩感到幸運~
或許哪一天,我也會跟池力奇一樣,不再追求速度,
而成為配速員,把安心感帶給更多跑者。
也或許我會成為一個跑步旅行者,用雙腳慢慢跑過很多人只會開車造訪的地方。
不論未來如何,跑下去就對了!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Ula
at 2017-06-05T21:06
at 2017-06-05T21:06

By Delia
at 2017-06-07T06:17
at 2017-06-07T06:17

By Jessica
at 2017-06-08T15:28
at 2017-06-08T15:28

By Jack
at 2017-06-10T00:39
at 2017-06-10T00:3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06-11T09:50
at 2017-06-11T09:50

By Quanna
at 2017-06-12T19:01
at 2017-06-12T19:01

By Agnes
at 2017-06-14T04:11
at 2017-06-14T04:11
Related Posts
滾輪改用電動按摩機效果?

By Kyle
at 2017-06-04T09:53
at 2017-06-04T09:53
2018東京馬和京都馬時程

By Bennie
at 2017-06-04T00:35
at 2017-06-04T00:35
心率測量產品選擇

By Jessica
at 2017-06-03T17:54
at 2017-06-03T17:54
想請問大家推薦的跑鞋

By Mia
at 2017-06-03T16:54
at 2017-06-03T16:54
請問台中岱宇適合當初馬嗎

By Enid
at 2017-06-03T11:28
at 2017-06-03T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