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極的認知-技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Olga
at 2020-10-21T02:05
at 2020-10-21T02:05
Table of Contents
小弟以前寫在其他論壇的文章,自知爛但是貼出來看能否幫助到人
------------------------------------------------------------------------------
先聲明,個人自認實力不是個咖,純粹武術愛好者把自己的經驗與認知寫出來,寫這得罪
人的文章是讓想把傳武或所謂內家拳當成武術練的人節省點時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qa-kunGmQ
https://m.youtube.com/watch?v=tz627h3rxvM
我不是練陳太,也非純粹太極信仰者,不過從影片中可以看出,太極是以摔與關節技為主
的武術,而裡面這位太極老師很明顯也有練角力。正常打擊技為主的武術,力走直線,握
拳比例高於掌,或劈砍掌多,上下起伏動作少,例如形意、八極、尹八卦、鶴拳等;相反
力走弧線軌跡,多掌、上下起伏多、重心挪移絆腿多的以摔技為主,如太極、程八卦、柔
道、角力、摔跤等;傳武因為歷史因素大多都是摔打混和,只是兩種比例多寡問題,也因
歷史因素,很多的招式使用方式是誤傳,比如雲手是指尖橫掃對方肚子或白鶴亮翅的下潛
是為了用手掌去插或抓對方懶教舉高高的荒謬用法,諸如此類只要過手5分鐘就能驗證推
敲出用法的東西,誤導N代人N年的時間,要練好傳武知道真相的保險方式就是要不斷懷疑
,與朋友同好交流見識不同的武術來導正己身的謬誤觀念還有培養基礎的攻防常識與反應
。
太極之從推手開始是因為假設雙方在搭手距離下動手為主的武術,連打帶摔、擒拿等技法
為主,定步活步推手目的就是在練習掌握彼此重心,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是感覺重心與各部
位是否能被自己箝制;得機得勢意思是要在對的時間站到對的位置掌握彼此重心。
所以要判斷這個老師是否該跟的簡便方法就是互摔,擅長散推的人一般不會讓人隨意把手
伸進其軀幹觸摸到就容易掌握重心的部位,會下意識用手肘手臂隔擋偏開來力,所以不易
被做角力的軀幹圈抱;同時練到單重的人,絆腿鏟腳也不容易隨便勾起對方的重心使其倒
地。老師與學生都要試的原因是要知道:1.老師有沒有功夫 2.老師放不放功夫 3.這個場
子是練武術或練養生。而要有這些判斷力的保險方式之一就是學有摔的外家拳,或直接學
柔道、巴柔、摔跤、角力等摔技,累積交手經驗就知道對方的觸感到底有沒有東西與基礎
攻防反應。
太極或內家拳常見的問題就是少對外交流,會以為師門內的人伸手進來我能化開動不了我
,就是有化勁有自保能力了;現實的摔技武術甚至"王八拳"上來時,通常是一個人體重*
速度撲上來,這不是手放幾度或手指往哪個方向帶就能處理的問題,體重*速度一撲就垮
然後被擒抱住,不能全身而退的情況,基本上就代表樁功沒練出來,今天搭手情況下要是
你放個短勁,對手的手反砸到他自己臉就是沒結構,或是說"不整",此情況下手與身體維
持住結構能夠整個身體後退的人反而是有功夫,當你不能破壞他的結構,代表你也不易摔
到對方;而推手比賽有時養出的駭客任務下腰習慣是因為推手比賽規則發展出來的技巧,
真正武術攻防用這種習慣與技巧會死得非常難看,推手的輸贏是參考值,不能絕對性代表
武術。
提兩個觀念:1.不要執著門派、正統、正宗這類的名詞,東西傳了N代,非常難保證哪一代
沒有因為留一手刻意教錯的東西給學生或學生自己理解錯誤,安全的方法就是"試"。2.武
術是相通的MMA:八卦祖師董海川教八卦掌下去是讓各學生融合自己過去所學的各種武術,
所以摔跤底、羅漢底與其他武術底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尚雲翔練過彈腿、楊露禪也是在
其他武術有基礎才有眼光去陳家補己之不足,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要先經過為
學日益才有自我篩選能力找到道來損。
內家拳或太極拳都是開放性的觀念,也不是拘泥於打或摔等判定方式,傳武也有許多以實
踐為主軸的老師與團體,比如鍾東龍老師、八步螳螂、台中Tony、傳武總合技擊協會、六
藝、郭朝順老師、蘇文滄老師、奇拉拉、謝鵬翔、鄭庭興等老師教練族繁不及備載,我個
人也是去上CTBJJ的巴柔MMA課程,順序無關優劣,每個教練團體的專長體會也不同,自己
要什麼只有自己去嘗試才會知道,世界沒有人有義務給你我標準答案,自己找出的答案才
是"答案"。
最後引用佛學,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想要放下屠刀,得要手中先有屠刀,聖嚴法師
:接受它,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這代表放下前還有前面三關要過,才算是真修行。
人貴自知,把手中的指甲刀自以為是屠刀還大力推廣自誇,如同雷與馬這樣誤人子弟是種
罪惡,不斷見賢思齊與自我質疑否定是進步起點,小弟廢柴以此在武術上自勉。
--
------------------------------------------------------------------------------
先聲明,個人自認實力不是個咖,純粹武術愛好者把自己的經驗與認知寫出來,寫這得罪
人的文章是讓想把傳武或所謂內家拳當成武術練的人節省點時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qa-kunGmQ
我不是練陳太,也非純粹太極信仰者,不過從影片中可以看出,太極是以摔與關節技為主
的武術,而裡面這位太極老師很明顯也有練角力。正常打擊技為主的武術,力走直線,握
拳比例高於掌,或劈砍掌多,上下起伏動作少,例如形意、八極、尹八卦、鶴拳等;相反
力走弧線軌跡,多掌、上下起伏多、重心挪移絆腿多的以摔技為主,如太極、程八卦、柔
道、角力、摔跤等;傳武因為歷史因素大多都是摔打混和,只是兩種比例多寡問題,也因
歷史因素,很多的招式使用方式是誤傳,比如雲手是指尖橫掃對方肚子或白鶴亮翅的下潛
是為了用手掌去插或抓對方懶教舉高高的荒謬用法,諸如此類只要過手5分鐘就能驗證推
敲出用法的東西,誤導N代人N年的時間,要練好傳武知道真相的保險方式就是要不斷懷疑
,與朋友同好交流見識不同的武術來導正己身的謬誤觀念還有培養基礎的攻防常識與反應
。
太極之從推手開始是因為假設雙方在搭手距離下動手為主的武術,連打帶摔、擒拿等技法
為主,定步活步推手目的就是在練習掌握彼此重心,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是感覺重心與各部
位是否能被自己箝制;得機得勢意思是要在對的時間站到對的位置掌握彼此重心。
所以要判斷這個老師是否該跟的簡便方法就是互摔,擅長散推的人一般不會讓人隨意把手
伸進其軀幹觸摸到就容易掌握重心的部位,會下意識用手肘手臂隔擋偏開來力,所以不易
被做角力的軀幹圈抱;同時練到單重的人,絆腿鏟腳也不容易隨便勾起對方的重心使其倒
地。老師與學生都要試的原因是要知道:1.老師有沒有功夫 2.老師放不放功夫 3.這個場
子是練武術或練養生。而要有這些判斷力的保險方式之一就是學有摔的外家拳,或直接學
柔道、巴柔、摔跤、角力等摔技,累積交手經驗就知道對方的觸感到底有沒有東西與基礎
攻防反應。
太極或內家拳常見的問題就是少對外交流,會以為師門內的人伸手進來我能化開動不了我
,就是有化勁有自保能力了;現實的摔技武術甚至"王八拳"上來時,通常是一個人體重*
速度撲上來,這不是手放幾度或手指往哪個方向帶就能處理的問題,體重*速度一撲就垮
然後被擒抱住,不能全身而退的情況,基本上就代表樁功沒練出來,今天搭手情況下要是
你放個短勁,對手的手反砸到他自己臉就是沒結構,或是說"不整",此情況下手與身體維
持住結構能夠整個身體後退的人反而是有功夫,當你不能破壞他的結構,代表你也不易摔
到對方;而推手比賽有時養出的駭客任務下腰習慣是因為推手比賽規則發展出來的技巧,
真正武術攻防用這種習慣與技巧會死得非常難看,推手的輸贏是參考值,不能絕對性代表
武術。
提兩個觀念:1.不要執著門派、正統、正宗這類的名詞,東西傳了N代,非常難保證哪一代
沒有因為留一手刻意教錯的東西給學生或學生自己理解錯誤,安全的方法就是"試"。2.武
術是相通的MMA:八卦祖師董海川教八卦掌下去是讓各學生融合自己過去所學的各種武術,
所以摔跤底、羅漢底與其他武術底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尚雲翔練過彈腿、楊露禪也是在
其他武術有基礎才有眼光去陳家補己之不足,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要先經過為
學日益才有自我篩選能力找到道來損。
內家拳或太極拳都是開放性的觀念,也不是拘泥於打或摔等判定方式,傳武也有許多以實
踐為主軸的老師與團體,比如鍾東龍老師、八步螳螂、台中Tony、傳武總合技擊協會、六
藝、郭朝順老師、蘇文滄老師、奇拉拉、謝鵬翔、鄭庭興等老師教練族繁不及備載,我個
人也是去上CTBJJ的巴柔MMA課程,順序無關優劣,每個教練團體的專長體會也不同,自己
要什麼只有自己去嘗試才會知道,世界沒有人有義務給你我標準答案,自己找出的答案才
是"答案"。
最後引用佛學,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想要放下屠刀,得要手中先有屠刀,聖嚴法師
:接受它,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這代表放下前還有前面三關要過,才算是真修行。
人貴自知,把手中的指甲刀自以為是屠刀還大力推廣自誇,如同雷與馬這樣誤人子弟是種
罪惡,不斷見賢思齊與自我質疑否定是進步起點,小弟廢柴以此在武術上自勉。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Ida
at 2020-10-24T06:29
at 2020-10-24T06:29
By Delia
at 2020-10-27T10:53
at 2020-10-27T10:53
By Tracy
at 2020-10-30T15:18
at 2020-10-30T15:18
By Charlotte
at 2020-11-02T19:42
at 2020-11-02T19:42
By Erin
at 2020-11-06T00:06
at 2020-11-06T00:06
By Cara
at 2020-11-09T04:30
at 2020-11-09T04:30
By Eartha
at 2020-11-12T08:55
at 2020-11-12T08:55
By Emily
at 2020-11-15T13:19
at 2020-11-15T13:19
By Una
at 2020-11-18T17:43
at 2020-11-18T17:43
By Ursula
at 2020-11-21T22:08
at 2020-11-21T22:08
By Joseph
at 2020-11-25T02:32
at 2020-11-25T02:32
By Gary
at 2020-11-28T06:56
at 2020-11-28T06:56
By Charlie
at 2020-12-01T11:20
at 2020-12-01T11:20
By Zora
at 2020-12-04T15:45
at 2020-12-04T15:45
By Ethan
at 2020-12-07T20:09
at 2020-12-07T20:09
By Elizabeth
at 2020-12-11T00:33
at 2020-12-11T00:33
By Steve
at 2020-12-14T04:57
at 2020-12-14T04:57
By Cara
at 2020-12-17T09:22
at 2020-12-17T09:22
By Thomas
at 2020-12-20T13:46
at 2020-12-20T13:46
By Heather
at 2020-12-23T18:10
at 2020-12-23T18:10
By Freda
at 2020-12-26T22:34
at 2020-12-26T22:34
By Gilbert
at 2020-12-30T02:59
at 2020-12-30T02:59
By Edith
at 2021-01-02T07:23
at 2021-01-02T07:23
By Quanna
at 2021-01-05T11:47
at 2021-01-05T11:47
By Emma
at 2021-01-08T16:12
at 2021-01-08T16:12
By Joseph
at 2021-01-11T20:36
at 2021-01-11T20:36
By Dinah
at 2021-01-15T01:00
at 2021-01-15T01:00
By Jacob
at 2021-01-18T05:24
at 2021-01-18T05:24
By Hedy
at 2021-01-21T09:49
at 2021-01-21T09:49
By Connor
at 2021-01-24T14:13
at 2021-01-24T14:13
By Callum
at 2021-01-27T18:37
at 2021-01-27T18:37
By Christine
at 2021-01-30T23:01
at 2021-01-30T23:01
By Rae
at 2021-02-03T03:26
at 2021-02-03T03:26
By Ophelia
at 2021-02-06T07:50
at 2021-02-06T07:50
By Eden
at 2021-02-09T12:14
at 2021-02-09T12:14
By Candice
at 2021-02-12T16:38
at 2021-02-12T16:38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2-15T21:03
at 2021-02-15T21:03
By Sarah
at 2021-02-19T01:27
at 2021-02-19T01:27
By Jacob
at 2021-02-22T05:51
at 2021-02-22T05:51
By Annie
at 2021-02-25T10:16
at 2021-02-25T10:16
By Michael
at 2021-02-28T14:40
at 2021-02-28T14:40
By Ula
at 2021-03-03T19:04
at 2021-03-03T19:04
By Christine
at 2021-03-06T23:28
at 2021-03-06T23:28
By Daniel
at 2021-03-10T03:53
at 2021-03-10T03:53
By Genevieve
at 2021-03-13T08:17
at 2021-03-13T08:17
By Ina
at 2021-03-16T12:41
at 2021-03-16T12:41
By Zanna
at 2021-03-19T17:05
at 2021-03-19T17:05
By Joseph
at 2021-03-22T21:30
at 2021-03-22T21:30
By Catherine
at 2021-03-26T01:54
at 2021-03-26T01:54
By George
at 2021-03-29T06:18
at 2021-03-29T06:18
Related Posts
正拳伏地挺身怎麼做才正確
By Poppy
at 2020-10-20T17:55
at 2020-10-20T17:55
《第一次被打爆就上手》對練心得分享
By Cara
at 2020-10-19T03:33
at 2020-10-19T03:33
龍中之王異種格鬥即將開播 選手介紹
By Valerie
at 2020-10-19T01:24
at 2020-10-19T01:24
關於補發跆拳道段證
By Daph Bay
at 2020-10-14T22:21
at 2020-10-14T22:21
大家怎麼看待尋找中國功夫這個頻道內容?
By Kumar
at 2020-10-14T09:47
at 2020-10-14T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