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人和的三三零之路-2017萬金石馬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Margaret
at 2017-03-24T21:54
at 2017-03-24T21:54
Table of Contents
天時、地利、人和的三三零之路-2017萬金石馬拉松
圖文版: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39656
天時(老天下雨)+地利(路線熟悉)+人和(完美配速),
三三零竟就這樣自然發生了!
從沒想過竟然能在大叔年紀,還把自己的體能拉到這個狀況;
記得剛退伍初入社會時,常跟朋友開玩笑,我要申請國賠,
因為大學田徑隊時期累積的良好體能,卻因入伍而嚴重衰退,
本想說這輩子大概回不去了!
但自從2013年復出跑馬,
2013年十月的大阪馬,是相隔超過八年後回到馬場,
還算滿意地以4小時16分完賽;
之後三年以1場(2014)/3場(2015)/4場(2016)全馬的節奏在安排,
2014年神戶馬,來到350(年跑量815km);
2015年2月高雄馬,PB:342(年跑量946km);
2016年3月萬金石,PB:340;2016年12月台北馬PB:335(年跑量1108km)。
2017年1/2/3月的跑量分別為102km,108km,65km,
大叔的跑量一直無法爆量突破,但還算穩定增加中;
可能都把時間花在一些有的沒的事情上,
反正也不急,我的目標是穩定持續進步,維持好的身體狀況,
直到與波馬達到黃金交叉點(預估是45~49歲組的3小時25分)。
2017年的第一場,安排了萬金石馬拉松,連兩年跑全台唯一的銅標賽事,
去年備兩百多意外備上,今年則是正取,
我習慣選一些里程精準的大比賽,避免萬一跑出PB卻又覺得里程不足!
今年太平洋會館整修,訂到野柳的泊逸飯店,離會場車程約10分鐘;
飯店有接駁車前往,不用太早起趕車,對跑出好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跟老婆與岳父母(岳父要跑快樂馬)同行,住四人房,
晚餐後,輪流洗澡完,早早10點多一點就關燈就寢;
因平時習慣晚睡,睡不著,勉強十一點多似乎失去意識,
但二點多就醒了;
之後就處於半夢半醒狀態來到鬧鐘設定的四點鐘;
起身上廁所,吃了前一天買的兩個麵包(雞肉起司與巧克力口味)當早餐,
喝了杯岳母泡的熱麥片(感覺有暖腸促進蠕動的效果),
又上了一次廁所,所有裝備放進路協大包包,下樓搭車去!
還好來排隊的早,頭幾個上車,找到位置坐下來,
晚到的人,飯店居然認為路程短,直接請選手站在中巴走道,
一輛巴士擠了應該有30人,其中還包含近10位大會邀請來的菁英選手!
駛離飯店,前往翡翠灣會場。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從翡翠灣出發的比賽
(2006年金石半馬/2007年金石全馬/2016年萬金石全馬/2017年萬金石全馬),
附近還算熟,會場的布置也因去年有跑很熟悉,少了賽前到陌生環境的不安感。
下車後,直接到寄物處附近,找個空間開始作操暖身;
今天的氣溫不冷不熱,天空開始飄雨,決定要戴帽子穿雨衣,手套就不用了。
彈藥上身(六包能量膠+一條固體大豆棒+兩顆鹽錠),
戴上倒跑達人薛大哥送我的2006 New York City Marathon帽子加持,
穿上輕便雨衣保暖擋雨,
用不到的全塞到包包裡,最後檢查完畢,寄物去!
本想上個廁所後還可以再慢跑個五分鐘,
哪知排這排的跑友每個都上超久,十五分鐘過去沒前進幾步,
還好來的夠早,不至於趕不上起跑;
趁等廁所時加吸了一包威德in
(早餐麵包4點就吃了,怕六點半起跑已經消化差不多,提早補充點流質的食物)。
上完小號後,已經來不及暖跑,直接往起跑區去,
排到了B區中段,反正前面沒打算跑快,就在這等吧!
天空雖然下著雨,但沒大到不舒服,氣溫還可以,
起跑前我比較怕冷,濕倒是不大在乎。
想著去年十二月才因活動曾來金山活動中心住了一晚,
隔天早上還溜去晨跑,讓我對這附近的路線地形更熟悉,
這對體能分配、何時該快、哪邊可慢的判斷有很大的幫助。
評估從去年台北馬335到賽前的狀況,因那天賽後還有餘力,覺得330應該不遠了!
2/12渣打半馬順順地跑出96分PB後,萬金石跑330算是個很合理的成績;
哪知臨時決定處理乾淨左腳小腳趾外側與我共處超過5年的病毒疣(多少會影響左腳落地),
皮膚科醫生幫我做冷凍治療,
本以為一兩次就可好,結果是每周得去一次,
每次治療完的那兩天,都痛到沒法好好走路,更不用說跑步了,
嚴重打亂我排定的練習計畫!
於是評估這場小破PB是合理的,挑戰330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起跑前沒看到任何認識的朋友,
賽前設定初三公里用5分15秒左右前進,
三公里後再逐步上拉到5分10秒、5分5秒、5分,
然後就定速跑下去,應該可以順順跑在333左右,
這樣就很滿意了,
反正今年的重點在接下來的夏季訓練與後半年的比賽,這場拚330並沒有什麼意義。
出發後沒多久就進了山洞,以去年的經驗,我手上的Garmin 225遇到山洞就掛了,
沒有參考配速,就憑感覺前進吧!
抓了一個不爆衝的速度,就當暖身,等出了山洞再說;
感覺肌肉狀況不錯,或許因為賽前套著雨衣等起跑,
四肢沒淋雨或因清晨氣溫偏低而冷掉,
寄物前的關節操也讓身體醒了,
這段時間就輕鬆專注地在測試今天的著地感覺與心肺的運作;
追過了五小時配速員、四小時配速員,
330的配速員與一大群乘客,居然在剛出山洞時就被我看到,
還好賽前有先查了330配速員的配速計畫,
他們兩組(一組均速一組前快後慢)的完賽時間預計在328~329之間,
自認快這一分鐘的差距可能就會把自己帶爆,
決定不加入大隊人馬,就維持在這可遠觀的位置吧!
提醒自己,在跑到32公里之前,絕對不能超過330列車。
跑在人群中,雖然可以互相取暖擋風加油砥礪,
但也有不易專注與步頻被帶走的缺點,對於今天的我來說,跟團可能不如獨跑!
但仍謝謝配速列車成為我配速的參考座標,
跑了三公里多,身體完全暖開了,下雨但不算冷的天氣跑來其實很舒服;
把輕便雨衣脫掉,找到了今天跑五分速的感覺,
像開啟定速器一般,就這樣維持到32K吧!
第一個變化或說挑戰,是來到獅頭山公園這段上坡,
頂點在救國團金山青年活動中心,
下坡後又緊接著爬上磺清大橋,
下橋則來到金山小白鶴的家;
對於不擅長跑上下坡的跑者,很容易亂了節奏,
這裏若多耗損了一些體能,很可能導致30公里後的失速。
慶幸自己還存在去年的印象,
加上12月份時因來金山參加活動,早起晨跑時曾跑過這段,
讓我對於上坡的長度與坡度已有個底;
上下坡本來就是我擅長的,很順利穩健地完成這金山段,轉往海邊,向石門邁進!
第一包能量膠在八公里多時就吃了,我的補給策略Range很大,
第一包通常是預設在不晚於起跑50分鐘食用,
但若在此之前有想吃,我不會堅持一定要跑到預設的時間或距離,
而選擇相信身體的回饋,想吃就吃,用不著忍,
反正彈藥充足,寧可早吃也不要晚補。
330列車團慢慢有一些人落了下來,
我則一直維持著相同距離,告訴自己別急著追上去,
10公里、15公里、20公里,
來到折返點,1小時44分,距離大團還是在約200m的距離。
回程有段逆風,但感覺比去年小,本想是不是該提早發動攻勢躲到集團裡去;
但判斷這麼早加速去縮短這約1分鐘的距離,就只為了擋風,
可能反而多消耗體力又亂了心率,得不償失,還是等32K吧!
藉由雨水的冷卻,這段時間的心境反而極度專注,
進入看山不見山,看海不是海的狀態,
一二三、左右左地讓雙腳穩定地落下與拉起;
或許因沒執著於追求330,我一直忙著觀察雙腳的狀況,
左右腳受力是否平均;
柏油路面看似平坦,實則成弧面,適度地調整前進路線,別讓左右任一側過度使用。
我還是習慣每個水站都進去拿杯水,喝一口潤潤喉,淋個頭醒醒腦,
15k吃了第二包能量膠,21K吃了顆鹽錠,24K吃了第三包;
一度感覺體溫降低,背後湧起一股寒意,判斷是體能下降的徵兆,
趕緊在29K吃了第四包,35K吃了第五包;
還剩一包能量膠、一條大豆棒、一顆鹽錠,
最後一段上下坡、提速且也不覺得餓,就決定把這些省下來。
32K時狀況還很OK,沒有體能下降的感覺,這時就覺得330沒什問題了;
只是盤算著甚麼時候要追上大集團。
知道35K附近還有一段上下坡,決定把攻勢壓到37K後的最後五公里吧!
上活動中心的那段上坡,畢竟跑了三十多公里還是疲勞了,
意外地掉到5分25秒左右的配速,還好上坡路並不算長,加上有上坡就有下坡,
只要順利地將跑上上坡所儲存的位能轉換成滾下坡的動能,
一加一減,配速仍能維持在五分速上下。
轉上台二線,最後的四公里多,也是該給心臟一點衝擊的時候了!
可惜這時雙腿肌肉有了一點點抽筋的徵兆,
雖然覺得還在可接受範圍,但這距離有點擔心萬一判斷錯誤提早發生,
反而就掉出330了!
看了一下錶,順順地跑完大概就329多,
現在加速最多就給你跑個327,但卻有抽筋失速的風險,
於是決定又把攻勢延後,直到進了山洞;
最後2.195km,我有11分30秒左右的時間跑,可以讓晶片時間破330,
大會時間則差30秒左右,是該衝一下了;
隧道內,我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步,越跑越快,
刷過一些跑友,不好意思當時因極度專注在跑姿上,
我並沒有餘力給大家一些加油打氣,一起奮力向前的話,
出了山洞,終點就在不遠處,
330的幾位列車長在終點恭喜大家與大家擊掌,
雖然全程沒跟到車,不過是列車讓我穩定地前進,很是感謝!
抵達終點後,領了成績單3:29:25(晶片3:28:56),
拿了包包,就趕搭10:30的飯店接駁車回去,
因為飯店超過11:00退房居然還要加錢,為了省錢只好跑快點呀!
回到家看了全程的配速,
前半馬1:43:52,後半馬1:45:04,相差1分12秒;
若是最後四公里時提早攻擊,很可能跑出一場1:1的賽事,
全程配速維持得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其實我錶的GPS一直亂飄,後來幾乎都不大看,只看總時間)。
相較於前一場台北馬的前半馬1:49後半馬1:46,
對於配速與自己的身體狀況似乎又更精準了!
這段近三個月的時間,其實練的量並沒有增加,甚至還比較少;
中間比了一場渣打半馬,感覺身體找到一種定速的方式;
每次賽前我會根據最近的練習狀況,設定一個合理的完賽成績。
然後算出它的均速,比賽就用前半/後半1:1的方式執行;
起跑時會刻意略慢,然後在3公里內找到當天狀況與目標配速的舒適速度,
接著就定速直到最後1/3的處,
然後試著拉高心跳加速,努力衝刺直到終點
(這段加速時體感會比較累,但實際速度卻會跟前段幾乎一致)。
這過程要很沈得住氣,讓自己的心跳、步頻、落地方式幾乎機械式地沒甚麼變化,
馬拉松要跑好跑快,有時靠的不是力量或超強的肌力與體能,
在這麼長的時間與距離下,懂得怎麼節省,很多時候比你拼命想快還來的重要。
欲速則不達,要快不見得只能努力去爭取,有時少點省點自然就快了!
這兩場比賽下來,我有一個體悟,就是學會放鬆比用力練來得重要;
過去馬拉松的配速,
我總是想趁前段有力時多賺一點時間,反正後段一定會沒力;
或許就是因為你想多賺一點,失去了平常心,身心很容易因為過於追求而失去平衡,
用僵硬的肌肉再怎麼努力跑,也不可能維持好狀況撐到42km的!
想想看42公里要跑3~4萬步,若每步能節省0.01秒,全程下來就省了5~7分鐘;
若你是屬於每步都想多用點力的跑者,3~4萬步下來再強的肌力也受不了。
於是學習放鬆可能比你狂練肌力還來的有效,
當然前提還是得先建立基本跑馬的肌肉量;
而放鬆也不只是跑後用按摩去放鬆,更重要的能力是讓身體懂得自然放鬆,
當不需要肌肉用力時就知道休息
(如雙腳離地在空中時,這時應該放鬆腳踝讓小腿肌肉休息,
但很多人跑馬是全程無時無刻都很緊繃,用意志力在忍耐,
這時吃再多的鹽錠或肌肉練得多強壯還是會容易抽筋)。
另外就是跑馬別總是想跟中華棒球隊一樣,每場都想爆氣超水準演出,
實力在哪,該有甚麼表現,其實練到甚麼程度,能跑多快自己應該要清楚
(若經常有誤會,那建議先從感知練起)。
馬拉松的旅程是一段不斷檢視自己的過程,
能跟上配速列車突破很不錯,
但若對自己不夠了解,失速的機率也很高;
左右均衡平衡使用,更是跑馬過程很需要注意的,
別總是靠意志力強行前進,而不懂去學習如何適時修正與調整。
我查了這屆男女前五名的配速,
全部都是屬於前慢後快且接近1:1的配速,
加上我近兩場的嘗試,
強烈建議跑友未來堅守前半馬用目標完賽成績一半的配速進行,
後半馬就視情況完成;
若結果差不多是1:1,這成績將會很接近你的現況;
若達不到,表示高估了自己;
若後半可以更快,則表示低估了自己的現況實力;
如此可以避免後段爆掉失速,
反而無法判斷自己目前合理的馬拉松實力到底是多少?而浪費了一場精心準備的賽事!
期末考考得還不錯,放假了!馬拉松,我們下學期見!
大會時間 淨時間 通過順序 每5K時間 均速
5 公里 (5km) 00:24:58 00:24:29 429 24:29 4分54秒
10 公里 (10km) 00:49:50 00:49:21 442 24:52 4分58秒
15 公里 (15km) 01:14:43 01:14:14 439 24:53 4分59秒
20 公里 (20km) 01:39:09 01:38:40 442 24:26 4分53秒
折返點 (Turning) 01:44:21 01:43:52 438
25 公里 (25km) 02:04:04 02:03:35 427 24:55 4分59秒
30 公里 (30km) 02:28:54 02:28:25 377 24:50 4分58秒
35 公里 (35km) 02:54:01 02:53:33 321 25:07 5分01秒
40 公里 (40km) 03:19:00 03:18:31 278 24:59 5分00秒
終點 (Finish) 03:29:25 03:28:56 269 10:25 4分45秒
前半馬 01:43:52
後半馬 01:45:04 前後馬差距 1分12秒
平均心率 126bpm (偵測有問題)
平均步頻 153spm (偵測有問題)
PS.手錶該換了,平均心率與步頻完全不具參考價值,光學偵測還是不行呀!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3-25T08:15
at 2017-03-25T08:15
By Kelly
at 2017-03-25T18:36
at 2017-03-25T18:36
By Steve
at 2017-03-26T04:58
at 2017-03-26T04:58
By Lauren
at 2017-03-26T15:19
at 2017-03-26T15:19
By Jacob
at 2017-03-27T01:40
at 2017-03-27T01:40
By Megan
at 2017-03-27T12:01
at 2017-03-27T12:01
By Isla
at 2017-03-27T22:23
at 2017-03-27T22:23
By Hamiltion
at 2017-03-28T08:44
at 2017-03-28T08:44
By Christine
at 2017-03-28T19:05
at 2017-03-28T19:05
By Sierra Rose
at 2017-03-29T05:27
at 2017-03-29T05:27
By Delia
at 2017-03-29T15:48
at 2017-03-29T15:48
By Leila
at 2017-03-30T02:09
at 2017-03-30T02:09
By Madame
at 2017-03-30T12:30
at 2017-03-30T12:30
By Elvira
at 2017-03-30T22:52
at 2017-03-30T22:52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3-31T09:13
at 2017-03-31T09:13
By Emily
at 2017-03-31T19:34
at 2017-03-31T19:34
By Connor
at 2017-04-01T05:55
at 2017-04-01T05:55
By Joseph
at 2017-04-01T16:17
at 2017-04-01T16:17
By Ursula
at 2017-04-02T02:38
at 2017-04-02T02:38
By David
at 2017-04-02T12:59
at 2017-04-02T12:59
By Daniel
at 2017-04-02T23:21
at 2017-04-02T23:21
By Leila
at 2017-04-03T09:42
at 2017-04-03T09:42
By Yedda
at 2017-04-03T20:03
at 2017-04-03T20:03
By Edwina
at 2017-04-04T06:24
at 2017-04-04T06:24
By Valerie
at 2017-04-04T16:46
at 2017-04-04T16:46
Related Posts
Scosche Rhythm+能與FR235搭配使用?
By Emma
at 2017-03-24T11:38
at 2017-03-24T11:38
2016神戶馬拉松,感謝と友情の42.195km
By Genevieve
at 2017-03-24T10:19
at 2017-03-24T10:19
「犇」跑團招募團員中
By Tracy
at 2017-03-24T09:43
at 2017-03-24T09:43
萬金石馬拉松破4~下個故事的起點
By Franklin
at 2017-03-24T08:18
at 2017-03-24T08:18
萬金石咬牙擠進sub350之意志力才是老大
By John
at 2017-03-24T01:08
at 2017-03-24T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