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紅土比賽啟用鷹眼勢在必行 誤判對 - 網球 Tennis

By Oliver
at 2018-05-17T14:10
at 2018-05-17T14:10
Table of Contents
外媒:紅土比賽啟用鷹眼勢在必行 誤判對球員不公
2018.05.17 12:33:13新浪體育
北京時間5月17日消息,羅馬賽女單次輪,卡-普利斯科娃與薩卡裏的比賽發生超級誤判。
這再度引發了外界對於紅土比賽是否應該裝鷹眼系統的熱議。Lastwordontennis網站發表
評論,支持紅土比賽引入鷹眼系統。編譯如下:
網球比賽於2006年正式引入鷹眼系統,從中獲益良多。有了鷹眼系統,球員可以挑戰司線
和裁判的判斷,要求安裝在場館不同位置的攝像機來做出中立的裁決。
2006年的美網是首項引進鷹眼系統的大滿貫賽,澳網在2007年緊隨其後,同年的溫網是首
項使用鷹眼系統的非硬地正式賽事。此後,鷹眼系統在網球比賽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相應的挑戰規則也在不斷改進,每名球員在每一盤的挑戰次數從原先的兩次變成了如今的
三次。
2018年,幾乎每一項巡回賽級別的賽事都安裝了鷹眼系統,從最小規模的ATP賽到大滿貫
賽。然而,這些賽事都是硬地或草地賽。紅土比賽至今沒有引入鷹眼系統。
爭議也因此產生。羅馬賽次輪,6號種子卡-普利斯科娃與希臘人薩卡裏的比賽,決勝盤5-
5,並且雙方戰成平分時,前者的高壓球很明顯在界內,卻被司線判出界。主裁以找不到
球印為由維持原判,把這一分盤給薩卡裏。普利斯科娃心情大受影響,原本可以拿到局點
的她遭遇破發,最終輸掉了比賽。
不久後,依舊是羅馬的賽場,錦織圭與迪米特洛夫的比賽,相似的場景再度出現。首盤搶
七,錦織圭擊球出界。主裁卡洛斯-伯納德斯進入場地查看後,同樣以找不到球印為由判
這一分重賽,這讓迪米特羅夫非常生氣。錦織圭拿下了重賽的一分。而雙方在決勝盤的對
決,迪米特洛夫也有一次發球明顯出界,卻被主裁認為是在界內。保加利亞人拿下重賽這
一分。
這種爭議本不應該出現。尤其是紅土賽事的主場館其實都安裝了鷹眼系統,供電視轉播之
用,卻依然拒絕讓球員擁有挑戰權。誠然,鷹眼系統並不完美,存在誤差,安裝費用昂貴
,且有時候會選錯球印。但在紅土比賽中啟用鷹眼系統,會讓比賽變得更加公平。現在的
比賽常常需要主裁下到場地中查看球印進行判斷,很耗時間,而且會出現找不到正確球印
的情況。一方面,畢竟主裁和司線也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盡管他們的誤判很可怕,卻
不應該遭到過度指責。可另一方面,球員也不應該因為不正確的判罰而丟掉勝利。
紅土比賽是時候該啟用鷹眼系統了。
(Chen)
https://sports.sina.cn/tennis/wta/2018-05-17/detail-iharvfhu5347441.d.html?vt=
4
——————————————————
同一天兩場比賽就有三次爭議
不想點辦法這種情況只會越來越多吧
--
2018.05.17 12:33:13新浪體育
北京時間5月17日消息,羅馬賽女單次輪,卡-普利斯科娃與薩卡裏的比賽發生超級誤判。
這再度引發了外界對於紅土比賽是否應該裝鷹眼系統的熱議。Lastwordontennis網站發表
評論,支持紅土比賽引入鷹眼系統。編譯如下:
網球比賽於2006年正式引入鷹眼系統,從中獲益良多。有了鷹眼系統,球員可以挑戰司線
和裁判的判斷,要求安裝在場館不同位置的攝像機來做出中立的裁決。
2006年的美網是首項引進鷹眼系統的大滿貫賽,澳網在2007年緊隨其後,同年的溫網是首
項使用鷹眼系統的非硬地正式賽事。此後,鷹眼系統在網球比賽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相應的挑戰規則也在不斷改進,每名球員在每一盤的挑戰次數從原先的兩次變成了如今的
三次。
2018年,幾乎每一項巡回賽級別的賽事都安裝了鷹眼系統,從最小規模的ATP賽到大滿貫
賽。然而,這些賽事都是硬地或草地賽。紅土比賽至今沒有引入鷹眼系統。
爭議也因此產生。羅馬賽次輪,6號種子卡-普利斯科娃與希臘人薩卡裏的比賽,決勝盤5-
5,並且雙方戰成平分時,前者的高壓球很明顯在界內,卻被司線判出界。主裁以找不到
球印為由維持原判,把這一分盤給薩卡裏。普利斯科娃心情大受影響,原本可以拿到局點
的她遭遇破發,最終輸掉了比賽。
不久後,依舊是羅馬的賽場,錦織圭與迪米特洛夫的比賽,相似的場景再度出現。首盤搶
七,錦織圭擊球出界。主裁卡洛斯-伯納德斯進入場地查看後,同樣以找不到球印為由判
這一分重賽,這讓迪米特羅夫非常生氣。錦織圭拿下了重賽的一分。而雙方在決勝盤的對
決,迪米特洛夫也有一次發球明顯出界,卻被主裁認為是在界內。保加利亞人拿下重賽這
一分。
這種爭議本不應該出現。尤其是紅土賽事的主場館其實都安裝了鷹眼系統,供電視轉播之
用,卻依然拒絕讓球員擁有挑戰權。誠然,鷹眼系統並不完美,存在誤差,安裝費用昂貴
,且有時候會選錯球印。但在紅土比賽中啟用鷹眼系統,會讓比賽變得更加公平。現在的
比賽常常需要主裁下到場地中查看球印進行判斷,很耗時間,而且會出現找不到正確球印
的情況。一方面,畢竟主裁和司線也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盡管他們的誤判很可怕,卻
不應該遭到過度指責。可另一方面,球員也不應該因為不正確的判罰而丟掉勝利。
紅土比賽是時候該啟用鷹眼系統了。
(Chen)
https://sports.sina.cn/tennis/wta/2018-05-17/detail-iharvfhu5347441.d.html?vt=
4
——————————————————
同一天兩場比賽就有三次爭議
不想點辦法這種情況只會越來越多吧
--
Tags:
網球
All Comments

By Margaret
at 2018-05-20T17:03
at 2018-05-20T17:03

By William
at 2018-05-23T19:56
at 2018-05-23T19:56

By Caroline
at 2018-05-26T22:49
at 2018-05-26T22:49

By Franklin
at 2018-05-30T01:43
at 2018-05-30T01:43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6-02T04:36
at 2018-06-02T04:36

By Victoria
at 2018-06-05T07:29
at 2018-06-05T07:29

By Dorothy
at 2018-06-08T10:22
at 2018-06-08T10:22

By Emma
at 2018-06-11T13:15
at 2018-06-11T13:15

By Ina
at 2018-06-14T16:09
at 2018-06-14T16:09

By Catherine
at 2018-06-17T19:02
at 2018-06-17T19:02

By Joseph
at 2018-06-20T21:55
at 2018-06-20T21:55

By Tracy
at 2018-06-24T00:48
at 2018-06-24T00:48

By Hedwig
at 2018-06-27T03:42
at 2018-06-27T03:42

By Ingrid
at 2018-06-30T06:35
at 2018-06-30T06:35

By Connor
at 2018-07-03T09:28
at 2018-07-03T09:28

By Connor
at 2018-07-06T12:21
at 2018-07-06T12:21

By Sarah
at 2018-07-09T15:14
at 2018-07-09T15:14

By Ethan
at 2018-07-12T18:08
at 2018-07-12T18:08

By Yedda
at 2018-07-15T21:01
at 2018-07-15T21:01

By Dora
at 2018-07-18T23:54
at 2018-07-18T23:54

By Hazel
at 2018-07-22T02:47
at 2018-07-22T02:47

By Isabella
at 2018-07-25T05:40
at 2018-07-25T05:40

By Audriana
at 2018-07-28T08:34
at 2018-07-28T08:34

By Kelly
at 2018-07-31T11:27
at 2018-07-31T11:27

By Andy
at 2018-08-03T14:20
at 2018-08-03T14:20

By Audriana
at 2018-08-06T17:13
at 2018-08-06T17:13

By Carol
at 2018-08-09T20:07
at 2018-08-09T20:07
Related Posts
紅土比賽該不該引進鷹眼?

By Connor
at 2018-05-17T12:31
at 2018-05-17T12:31
沙波瓦諾夫將成新加拿大NO.1 坦言一切來

By Oliver
at 2018-05-17T10:46
at 2018-05-17T10:46
紅土地公香客名冊 20180516

By Ophelia
at 2018-05-17T09:48
at 2018-05-17T09:48
小德:喜歡和女球員訓練 和莎娃伊萬沃茲

By Selena
at 2018-05-17T00:07
at 2018-05-17T00:07
詹皓晴遭直落二拍落 羅馬網賽女雙止步次

By Tom
at 2018-05-17T00:06
at 2018-05-17T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