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馬一百分鐘訓練心得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Dora
at 2014-12-11T11:05
at 2014-12-11T11:05
Table of Contents
前幾日看到 German 板友提供的訓練分享,其中有幾點看得我頻頻點頭
我也同意文章所述:「半馬一百分大抵還算一般天分的普通人就有機會達到的高度」
在此也提供小弟的訓練方法,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帶動分享的風氣。
小弟先前分享過兩篇文章
#1Ju8qzJ1 [心得] Sub 4 心得分享
#1KPhLCKQ Re: [問題] 半馬挑戰1hr40min內菜單
裡面有提到先前的訓練方式。這篇文就算是一個整合,然後也加一些近期訓練的心得。
訓練內容跟 German 板友可能不盡相同。但是每個人的訓練方法本來就是各有巧妙不同
,也建議其他板友可以 多方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
(以下菜單針對全馬,半馬菜單 LSD 可以稍減)
一週練習四天,含一次 LSD,配合核心訓練
慢跑菜單:
二: 8 K, 04:45 mins/km
四: 8 K, 04:45 mins/km
六: 10 - 12K, 05:00 ~ 05:10 mins/km -> 輕鬆跑就好,重點只是讓腳有點疲倦
日: 20-30K, 05:00 - 05:10 mins/km -> Big Day! 把前一天的疲倦帶過來,模擬長距離
跟 German 大比較不同的是,我的跑量比較低,但是速度拉比較高
即使訓練如常,月跑量大約在 200K 左右,(G大 約300K)
會選擇跑比較短、但比較快是的原因有二:
1) 跑中距離比較省時,上班前花個 40 分鐘出門跑步,負擔比較小
2) 習慣速度訓練,會對比賽的配速掌握度更高
個人強力推薦 ppsj 大的兩篇訓練心得
#1Fd0FaLh [心得] 個人平常練習課表與心得
#1J0sKyxT [心得] 月跑量不用300K的全馬2:50課表
當然 ppsj 大已經是全馬穩定 sub 2:50 的跑者,但他強調
「加量有效,加質更有效。在量已足夠的基礎上,可以開始少量多質。」
我相信對大部分的跑者都很有參考價值
我個人對於質的感想還有一點:不要害怕跑快,也別被數字侷限
以往我練習的習慣是把五分速當成一個關卡,一踩到五分速,就覺得
「哇靠,五分速耶。屎定了,我一定撐不了幾分鐘!」- 然後不自覺就開始降速。
孰不知自己身體早就已經能夠接受這種強度
直到有一次調整了 GPS錶設置,只顯示心跳、不顯示配速,跑了10K
跑完也不覺得格外喘,但一看錶均速是 04:45 mins/km, 從此突破心魔
不要害怕跑快,也別被數字侷限
核心菜單:
從兩個月前開始,每周大概會在家中做 4~5 次核心運動,每次 30~40分鐘
例如:伏地挺身、腹肌撕裂者、核心摧毀者、8 mins abs、深蹲、箭步、背肌訓練
加了核心運動之後,也深切感覺到肌肉加強,對於慢跑也大有助益。倒不是時間有
顯著突進,而是對於跑姿的改進和運動傷害的預防很有幫助。
網路上有很多「跑者必練的核心運動」、「core workout for runners」
大家可以自己搜尋參考一下。
---
結語:
小弟真的不是什麼有天分的跑者,我有點扁平足,當兵三千測了 14 分。從第一次參加
半馬跑 02:20 開始,也是花了兩年有餘才能達到現在半馬 01:40, 全馬 03:40 的成績
。進步很緩慢,但是過程很穩健,也盡量避免受傷,寧願少跑也不要多跑。跑步永遠是
先跟自己比,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好、甚至拉長遠一點,這個月比起上個月、
今年比起去年有進步,我都覺得非常值得開心。
馬拉松對我來說已經不只是一種運動,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你必須開始注意飲食、你必
須開始鍛鍊身體、你必須開始早起、同時也意味著你不能太過晚睡;訓練的過程是孤獨
的,你必須學會兩三個小時的過程只有你自己;你必須學會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知道
什麼時候該衝、什麼時候該縮。長跑好手 Emil Zatopek 說過:
"If you want to run, run a mile.
If you want to experience a different life, run a marathon."
上週末參加了一場號稱「波士頓馬拉松參賽合格率 23%」的賽事。小弟跑了 03:39:05
,帳面上看起來還行。結果一進終點,身旁都是在挑戰波士頓馬合格的中年女性跑者。
你說她們每個都是萬中選一的天才跑者嗎?不,我會說她們絕對都練得比我勤....
當下有點羞愧,立刻決定要加強訓練。明年捲土重來最少要進步 30 分鐘!說實話我
真的不知道,有朝一日能不能跑進波士頓馬,但我知道現在的我,絕對還不是最強。
唉。成效如何,就日後再回報了~
--
我也同意文章所述:「半馬一百分大抵還算一般天分的普通人就有機會達到的高度」
在此也提供小弟的訓練方法,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帶動分享的風氣。
小弟先前分享過兩篇文章
#1Ju8qzJ1 [心得] Sub 4 心得分享
#1KPhLCKQ Re: [問題] 半馬挑戰1hr40min內菜單
裡面有提到先前的訓練方式。這篇文就算是一個整合,然後也加一些近期訓練的心得。
訓練內容跟 German 板友可能不盡相同。但是每個人的訓練方法本來就是各有巧妙不同
,也建議其他板友可以 多方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
(以下菜單針對全馬,半馬菜單 LSD 可以稍減)
一週練習四天,含一次 LSD,配合核心訓練
慢跑菜單:
二: 8 K, 04:45 mins/km
四: 8 K, 04:45 mins/km
六: 10 - 12K, 05:00 ~ 05:10 mins/km -> 輕鬆跑就好,重點只是讓腳有點疲倦
日: 20-30K, 05:00 - 05:10 mins/km -> Big Day! 把前一天的疲倦帶過來,模擬長距離
跟 German 大比較不同的是,我的跑量比較低,但是速度拉比較高
即使訓練如常,月跑量大約在 200K 左右,(G大 約300K)
會選擇跑比較短、但比較快是的原因有二:
1) 跑中距離比較省時,上班前花個 40 分鐘出門跑步,負擔比較小
2) 習慣速度訓練,會對比賽的配速掌握度更高
個人強力推薦 ppsj 大的兩篇訓練心得
#1Fd0FaLh [心得] 個人平常練習課表與心得
#1J0sKyxT [心得] 月跑量不用300K的全馬2:50課表
當然 ppsj 大已經是全馬穩定 sub 2:50 的跑者,但他強調
「加量有效,加質更有效。在量已足夠的基礎上,可以開始少量多質。」
我相信對大部分的跑者都很有參考價值
我個人對於質的感想還有一點:不要害怕跑快,也別被數字侷限
以往我練習的習慣是把五分速當成一個關卡,一踩到五分速,就覺得
「哇靠,五分速耶。屎定了,我一定撐不了幾分鐘!」- 然後不自覺就開始降速。
孰不知自己身體早就已經能夠接受這種強度
直到有一次調整了 GPS錶設置,只顯示心跳、不顯示配速,跑了10K
跑完也不覺得格外喘,但一看錶均速是 04:45 mins/km, 從此突破心魔
不要害怕跑快,也別被數字侷限
核心菜單:
從兩個月前開始,每周大概會在家中做 4~5 次核心運動,每次 30~40分鐘
例如:伏地挺身、腹肌撕裂者、核心摧毀者、8 mins abs、深蹲、箭步、背肌訓練
加了核心運動之後,也深切感覺到肌肉加強,對於慢跑也大有助益。倒不是時間有
顯著突進,而是對於跑姿的改進和運動傷害的預防很有幫助。
網路上有很多「跑者必練的核心運動」、「core workout for runners」
大家可以自己搜尋參考一下。
---
結語:
小弟真的不是什麼有天分的跑者,我有點扁平足,當兵三千測了 14 分。從第一次參加
半馬跑 02:20 開始,也是花了兩年有餘才能達到現在半馬 01:40, 全馬 03:40 的成績
。進步很緩慢,但是過程很穩健,也盡量避免受傷,寧願少跑也不要多跑。跑步永遠是
先跟自己比,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好、甚至拉長遠一點,這個月比起上個月、
今年比起去年有進步,我都覺得非常值得開心。
馬拉松對我來說已經不只是一種運動,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你必須開始注意飲食、你必
須開始鍛鍊身體、你必須開始早起、同時也意味著你不能太過晚睡;訓練的過程是孤獨
的,你必須學會兩三個小時的過程只有你自己;你必須學會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知道
什麼時候該衝、什麼時候該縮。長跑好手 Emil Zatopek 說過:
"If you want to run, run a mile.
If you want to experience a different life, run a marathon."
上週末參加了一場號稱「波士頓馬拉松參賽合格率 23%」的賽事。小弟跑了 03:39:05
,帳面上看起來還行。結果一進終點,身旁都是在挑戰波士頓馬合格的中年女性跑者。
你說她們每個都是萬中選一的天才跑者嗎?不,我會說她們絕對都練得比我勤....
當下有點羞愧,立刻決定要加強訓練。明年捲土重來最少要進步 30 分鐘!說實話我
真的不知道,有朝一日能不能跑進波士頓馬,但我知道現在的我,絕對還不是最強。
唉。成效如何,就日後再回報了~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14-12-15T10:50
at 2014-12-15T10:50

By Lucy
at 2014-12-19T10:36
at 2014-12-19T10:36

By Skylar Davis
at 2014-12-23T10:22
at 2014-12-23T10:22

By Hazel
at 2014-12-27T10:08
at 2014-12-27T10:08

By Eden
at 2014-12-31T09:54
at 2014-12-31T09:54

By Dora
at 2015-01-04T09:39
at 2015-01-04T09:39

By Xanthe
at 2015-01-08T09:25
at 2015-01-08T09:25

By Anthony
at 2015-01-12T09:11
at 2015-01-12T09:11

By Bennie
at 2015-01-16T08:57
at 2015-01-16T08:57

By Selena
at 2015-01-20T08:43
at 2015-01-20T08:43

By Joe
at 2015-01-24T08:28
at 2015-01-24T08:28

By Anthony
at 2015-01-28T08:14
at 2015-01-28T08:14

By Dorothy
at 2015-02-01T08:00
at 2015-02-01T08:00

By Adele
at 2015-02-05T07:46
at 2015-02-05T07:46

By Delia
at 2015-02-09T07:32
at 2015-02-09T07:32

By Queena
at 2015-02-13T07:17
at 2015-02-13T07:17

By Zenobia
at 2015-02-17T07:03
at 2015-02-17T07:03

By Leila
at 2015-02-21T06:49
at 2015-02-21T06:49

By Mason
at 2015-02-25T06:35
at 2015-02-25T06:35

By Quintina
at 2015-03-01T06:21
at 2015-03-01T06:21

By Kelly
at 2015-03-05T06:06
at 2015-03-05T06:06

By Lily
at 2015-03-09T05:52
at 2015-03-09T05:52

By Oliver
at 2015-03-13T05:38
at 2015-03-13T05:38

By Suhail Hany
at 2015-03-17T05:24
at 2015-03-17T05:24

By Robert
at 2015-03-21T05:10
at 2015-03-21T05:10

By Ula
at 2015-03-25T04:55
at 2015-03-25T04:55

By Doris
at 2015-03-29T04:41
at 2015-03-29T04:41

By Anthony
at 2015-04-02T04:27
at 2015-04-02T04:27

By David
at 2015-04-06T04:13
at 2015-04-06T04:13

By Margaret
at 2015-04-10T03:59
at 2015-04-10T03:59

By Poppy
at 2015-04-14T03:44
at 2015-04-14T03:44

By Hedda
at 2015-04-18T03:30
at 2015-04-18T03:30
Related Posts
2014澳門馬

By Gilbert
at 2014-12-10T14:45
at 2014-12-10T14:45
2014台北富邦馬拉松 成績通報服務

By Harry
at 2014-12-10T14:20
at 2014-12-10T14:20
請問壓縮褲尺寸該怎麼選

By Quintina
at 2014-12-10T11:06
at 2014-12-10T11:06
收到太馬的物資了,但是.........

By Una
at 2014-12-10T09:08
at 2014-12-10T09:08
MW 625XT使用上的小問題

By Kama
at 2014-12-10T06:14
at 2014-12-10T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