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馬-岱宇臺中國際馬拉松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Agnes
at 2018-11-06T14:53
at 2018-11-06T14:53
Table of Contents
開始練跑步滿一年了,這幾天終於跑完了第一場全馬。
一開始自己亂練成效蠻差的,直到今年六月在板上發問後才有所進展。雖然成績不盡理想
,也犯了一堆新手會犯的錯誤,但至少平安完賽了。下面比賽過程是從FB上分享給朋友看
的心得節錄,可能「搞偉」了點,還請多包涵~
==============================================================================
三點半鬧鐘響。昨夜睡得不好,梳洗時看鏡子裡面色蒼白。吃過昨天買好的御飯糰當
作早餐,騎著i-bike前往市政府,結果還沒五點就到了。五點五十分才鳴槍起跑,頓時覺
得應該要睡晚一點的。
起跑。從位於最後的G區一路超車,幸好人群還算疏鬆,過起跑線後很快就追過4小時
配速員。本來練的是3:40完賽配速,因為這一個月狀況不錯便上修到3:35。官方提供4小
時與3:30完賽的兩班配速列車,顧名思義就是有專人帶你達標。我起跑時心情總是很興奮
,容易高估體能而不自知。今天便是出了這樣的失誤。跑著跑著看到3:30配速員,很興奮
地直接追上去。說服自己狀況體感配速不準,交給專人比較輕鬆;理所當然似地忽視了因
感冒體力變差這件事。
列車長以略快於五分速起跑,恰恰就是三個半小時全馬完賽的均速。最初只有輕微的
疲憊,以為是沒睡飽的關係,當下沒認真考慮過這股疲憊感慢慢增長後可以把自己拖垮。
9公里,經科北路,本賽事第一段長坡道。體力漸不能負荷,發現上了不該上的車,
認真考慮該跳車了(X)。距離被慢慢拉開,誰知道工業區繞一圈,下坡時又讓我追上了。
這一跟又是六公里,過嶺東科大才真的掉速跟不上。隱約知道這場會爆,卻遲遲沒有下車
獨跑,策略上是個天大的錯誤。
18公里,溫泉路,準備上望高寮了。這一段是事前看Google街景覺得最難的路段,那
個戲劇性爬升,雖然不是我爬過最陡的坡,卻是截至目前為止最長距離的賽事中,突然爬
升最多的……至少賽前是這樣認為的。從這一帶開始跑走交互。以前很不想在賽事中用走
的,但是體感經驗告訴我,不找機會休息,肯定會抽筋抽到回不去。溫泉區數百米的陡坡
一轉眼就過了。轉個彎緩一下,開始爬大肚山。
路上和不少練坡道的車友擦身而過,還有賽事邀請來的非洲選手。20公里處,與領跑
的非洲選手相遇。剛好騎在一旁的兩名車友笑說,我們還在上山人家就折返了。心裡也只
能苦笑,如果可以我也想跑那麼快啊……
很快地我就連苦笑的力氣都沒了。里程過半,上山頂後轉個彎,進入人稱的「藍色公
路」。或許是短距離內的地勢起伏不大,看Google街景時沒發現這段是相當長的大下坡。
很長、坡度也不緩的那種,最險甚至到12%。因為路上不少攝影師,一路笑著比Y跑下山,
心裡卻愈來愈沉重。
一張很久以前瞥過的地形剖面圖躍入腦海:這條賽道,要翻越大肚山……
兩次。
工業區什麼的,包括溫泉區在內,在藍色公路面前都是小兒科。現在跑得愈輕快,折
返後面對的挑戰就愈嚴峻。前半馬慢下來用走的次數還不多,大多是上完坡喘一下或是吃
完補給留時間消化一下。折返後腳上的壓力彷彿重了幾倍,還跑得更慢,甚至有抽筋的趨
勢。再度爬上大肚山頂前,慢下來用走的次數多到數不清了。或許用壓垮駱駝的稻草來形
容不太貼切,這場會爆掉大肚山要居首功。體力存量一旦低於那條線,不論路況好壞,不
論電解質跟水怎麼補充,節奏一不對就會抽筋。下山路上又走了好幾次,是身體快撐不住
了吧。
那為何要繼續跑呢?因為收容車開過來還要很久啊啊!
況且還不是跑不下去。已經決定過在能平安完賽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地跑。否則對於
OT浪費掉的八個月,我真的過意不去。
34公里,補給站。兩年前第一次跑半馬,就是在這裡體力耗盡一度跑不動了。想到往
事覺得有趣,但也沒那個力氣雪恥。繼續跑跑走走,放眼望去的全馬跑者幾乎都和我一樣
,像沒油的車硬撐著要進下一站,匆匆補點能量後繼續半死不活地向前跑去。一位大哥和
我小聊了一會,一致同意藍色公路那段太硬,體力早燒光了……
最後幾公里怎麼跑完的我也記不清楚了。只記得最後幾百米,為了讓路給汽車跑上人
行道,平衡一被打亂,左腳小腿開始抽筋。心裡默念著「拜託了」一邊調整跑姿,稍稍緩
解後改換右腿抽。就這樣反覆了好幾次,終於來到衝線階段。穿過拱門,轉過身,先拉筋
讓兩隻小腿舒服點,然後對賽道一鞠躬,結束了初馬的奇幻旅程。
==============================================================================
跑不到一半就已經想好好檢討重來了ˊˋ賽前只練到335,比賽當週感冒,居然還有膽
上330的車...幸好運氣還算不錯,目前來看應該是沒受傷,也驚險保住sub4。
另外想問一下配速列車的問題。我上的那班看起來是起跑就開sub330的均速,甚至無論上
下坡都維持差不多的速度,請問一般都是這樣配的嗎?對實力勉強達到目標時間的跑者,
這樣應該不是好的策略吧。遇到上下起伏大的賽道,各位前輩又是怎麼抓速度增減的幅度
呢?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Odelette
at 2018-11-09T06:27
at 2018-11-09T06:27

By Frederica
at 2018-11-11T22:00
at 2018-11-11T22:00

By Callum
at 2018-11-14T13:34
at 2018-11-14T13:34

By Margaret
at 2018-11-17T05:07
at 2018-11-17T05:07

By Hardy
at 2018-11-19T20:41
at 2018-11-19T20:41

By Agatha
at 2018-11-22T12:14
at 2018-11-22T12:14

By Christine
at 2018-11-25T03:48
at 2018-11-25T03:48

By Oscar
at 2018-11-27T19:21
at 2018-11-27T19:21

By Olga
at 2018-11-30T10:55
at 2018-11-30T10:55
Related Posts
慢跑鞋選哪一雙?

By Rosalind
at 2018-11-06T11:04
at 2018-11-06T11:04
北市大美津濃接力賽相隔12年再奪冠

By Vanessa
at 2018-11-06T09:02
at 2018-11-06T09:02
2018馬祖馬拉松

By Eartha
at 2018-11-05T20:42
at 2018-11-05T20:42
該怎麼練42K

By Rebecca
at 2018-11-05T14:15
at 2018-11-05T14:15
萬金石馬拉松 - 備取公佈

By Enid
at 2018-11-05T12:47
at 2018-11-05T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