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跑姿矯正~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Ivy
at 2009-03-28T03:24
at 2009-03-28T03:24
Table of Contents
小弟大概一個月前開始跑,
地點為學校的400m PU跑道。
從最初一次4K,到現在一次10~12K,
每週跑三天(星期一三五)。
期間,感謝體育室的老師,
三不五時就來幫我調整、修正姿勢,
讓我從一開始跑完腳要酸上一整天,
到現在跑完12K,隔天早上雙腿也不會累。
以下分享的內容,基本上是專對於"初學者",
目的在於保護雙腿,而非追求速度,
好讓初學者可以在對腿部負擔較小情形下,
先打好底子,培養腿部的肌肉強度。
此外,對於體重較重的人,
也可以透過姿勢調整,減輕膝蓋的負擔。
(對於已有充分訓練,
腿部肌肉已經很強健的跑者來說,
本篇直接END吧~)
首先,絕大份未受過訓練的人,
手臂擺幅多半有過大的情形。
嚴重者,甚至會帶動整個胸部的轉動。
這樣不僅耗費體力,更會帶給膝蓋"扭轉"的負擔,
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膝蓋的運動傷害。
理想上,雙手應該接近平行,
並以前後向的擺動為主,
往胸前揮動的情形應該盡量減少,
(不要在胸前打上鉤拳起手式就對了)
避免因為手臂去帶動身體的扭動或轉動。
最好是腰部以下,完全不會受到上半身及手部擺動的影響。
至於擺幅呢?
對於初學者來說,足以維持身體的平衡就好。
越小越好,像是從腰際,拿著鑰匙插鑰匙孔的感覺就好。
對於要追求速度者,手臂適度的擺幅很重要,
但前提是膝蓋部分肌肉的強度要夠。
初學者,先小小的就好,底子先打好再說~
步伐的部分,
要學會如何利用腳板內旋的效果去分攤衝擊力。
練習方式,可以跑在跑道線的正上方,
然後盡量讓兩腳跨步時,
右腳的最左緣,以及左腳的最右緣,
去和跑道線"對齊"。
依照每個人的腳型,
有些人會整個壓住跑道線,
有人則是剛好碰到。
這邊主要是讓身體習慣透過腳板的內旋效果,
去分攤跑步時的衝擊力。
為了要讓腳板去向跑道線靠過去,
右腳會向左前踩,左腳會向右前踩,
因為跨步方向的關係,
腳板的外緣通常會先碰到地面,
然後腳板外側往內側方向,和地面"接合",
此時腳踝會讓腳板做個旋轉的效果,
去減少第一段的衝擊力。
(註:
對於一般足弓,內旋正常者,
整個腳感受的壓力應該是由腳板的中前外側,
傳向腳板內側,大拇指下方部分。
而高足弓者,往往還未完全把壓力轉到內側,
就已經完成跨步,準備踏出。
低足弓者,則會缺少前段腳板外側的接觸,
直接從腳掌中間往內部轉動。)
最後,就是重心和跨步啦~
基本上,對於初學者,
由於步伐較小,抬腿也低,
可以先採取身體微微前傾,
重心往前放的方式,
前腳跨到哪,胸部跟到哪,
同時盡可能維持上半身的水平穩定,
減少"跳躍"的感覺。
("跳動"過度也是許多初學者常犯的錯誤)
這樣的動作不僅穩定度高,也比較省力,
更重要的,可以讓身體在作重量轉移時,
腳部的力量正好轉移到內旋中的前腳掌,
腳踝也正好處於微彎的"彈簧"狀態,
將膝蓋所受到的衝擊力減到最少。
整個過程,膝蓋應該都是微彎,絕不要打直、鎖死。
至於跨出去,腳跟或前腳掌誰先觸地並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重量轉移到最大時,要讓前腳掌去支撐重量。
上述的要點,
先別管是否"好看"或"快不快",
這是讓身體養成"保護膝蓋"的習慣。
等你會善用身體內建的避震機能後,
配上合適跑鞋的保護效果,
在作其他的訓練,或是調整姿勢,
都會更安全也更有效果。
(體育室的老師把我的姿勢改了半天,
直說:"就是這樣!沒錯!",
但明明和他跑的姿勢差很多...)
--
地點為學校的400m PU跑道。
從最初一次4K,到現在一次10~12K,
每週跑三天(星期一三五)。
期間,感謝體育室的老師,
三不五時就來幫我調整、修正姿勢,
讓我從一開始跑完腳要酸上一整天,
到現在跑完12K,隔天早上雙腿也不會累。
以下分享的內容,基本上是專對於"初學者",
目的在於保護雙腿,而非追求速度,
好讓初學者可以在對腿部負擔較小情形下,
先打好底子,培養腿部的肌肉強度。
此外,對於體重較重的人,
也可以透過姿勢調整,減輕膝蓋的負擔。
(對於已有充分訓練,
腿部肌肉已經很強健的跑者來說,
本篇直接END吧~)
首先,絕大份未受過訓練的人,
手臂擺幅多半有過大的情形。
嚴重者,甚至會帶動整個胸部的轉動。
這樣不僅耗費體力,更會帶給膝蓋"扭轉"的負擔,
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膝蓋的運動傷害。
理想上,雙手應該接近平行,
並以前後向的擺動為主,
往胸前揮動的情形應該盡量減少,
(不要在胸前打上鉤拳起手式就對了)
避免因為手臂去帶動身體的扭動或轉動。
最好是腰部以下,完全不會受到上半身及手部擺動的影響。
至於擺幅呢?
對於初學者來說,足以維持身體的平衡就好。
越小越好,像是從腰際,拿著鑰匙插鑰匙孔的感覺就好。
對於要追求速度者,手臂適度的擺幅很重要,
但前提是膝蓋部分肌肉的強度要夠。
初學者,先小小的就好,底子先打好再說~
步伐的部分,
要學會如何利用腳板內旋的效果去分攤衝擊力。
練習方式,可以跑在跑道線的正上方,
然後盡量讓兩腳跨步時,
右腳的最左緣,以及左腳的最右緣,
去和跑道線"對齊"。
依照每個人的腳型,
有些人會整個壓住跑道線,
有人則是剛好碰到。
這邊主要是讓身體習慣透過腳板的內旋效果,
去分攤跑步時的衝擊力。
為了要讓腳板去向跑道線靠過去,
右腳會向左前踩,左腳會向右前踩,
因為跨步方向的關係,
腳板的外緣通常會先碰到地面,
然後腳板外側往內側方向,和地面"接合",
此時腳踝會讓腳板做個旋轉的效果,
去減少第一段的衝擊力。
(註:
對於一般足弓,內旋正常者,
整個腳感受的壓力應該是由腳板的中前外側,
傳向腳板內側,大拇指下方部分。
而高足弓者,往往還未完全把壓力轉到內側,
就已經完成跨步,準備踏出。
低足弓者,則會缺少前段腳板外側的接觸,
直接從腳掌中間往內部轉動。)
最後,就是重心和跨步啦~
基本上,對於初學者,
由於步伐較小,抬腿也低,
可以先採取身體微微前傾,
重心往前放的方式,
前腳跨到哪,胸部跟到哪,
同時盡可能維持上半身的水平穩定,
減少"跳躍"的感覺。
("跳動"過度也是許多初學者常犯的錯誤)
這樣的動作不僅穩定度高,也比較省力,
更重要的,可以讓身體在作重量轉移時,
腳部的力量正好轉移到內旋中的前腳掌,
腳踝也正好處於微彎的"彈簧"狀態,
將膝蓋所受到的衝擊力減到最少。
整個過程,膝蓋應該都是微彎,絕不要打直、鎖死。
至於跨出去,腳跟或前腳掌誰先觸地並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重量轉移到最大時,要讓前腳掌去支撐重量。
上述的要點,
先別管是否"好看"或"快不快",
這是讓身體養成"保護膝蓋"的習慣。
等你會善用身體內建的避震機能後,
配上合適跑鞋的保護效果,
在作其他的訓練,或是調整姿勢,
都會更安全也更有效果。
(體育室的老師把我的姿勢改了半天,
直說:"就是這樣!沒錯!",
但明明和他跑的姿勢差很多...)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Odelette
at 2009-03-31T19:16
at 2009-03-31T19:16
By Lauren
at 2009-04-04T11:08
at 2009-04-04T11:08
By Lauren
at 2009-04-08T03:00
at 2009-04-08T03:00
By Megan
at 2009-04-11T18:52
at 2009-04-11T18:52
By Dorothy
at 2009-04-15T10:44
at 2009-04-15T10:44
By Mason
at 2009-04-19T02:36
at 2009-04-19T02:36
By Jacob
at 2009-04-22T18:28
at 2009-04-22T18:28
By Hamiltion
at 2009-04-26T10:20
at 2009-04-26T10:20
By Kelly
at 2009-04-30T02:12
at 2009-04-30T02:12
By Rosalind
at 2009-05-03T18:04
at 2009-05-03T18:04
By Liam
at 2009-05-07T09:56
at 2009-05-07T09:56
By Olivia
at 2009-05-11T01:48
at 2009-05-11T01:48
By Charlie
at 2009-05-14T17:40
at 2009-05-14T17:40
By Delia
at 2009-05-18T09:32
at 2009-05-18T09:32
By George
at 2009-05-22T01:24
at 2009-05-22T01:24
By Caitlin
at 2009-05-25T17:16
at 2009-05-25T17:16
By Margaret
at 2009-05-29T09:08
at 2009-05-29T09:08
Related Posts
adidas_Supernova跑鞋座談會
By Rachel
at 2009-03-28T00:21
at 2009-03-28T00:21
運動衣褲特賣會
By Mason
at 2009-03-28T00:14
at 2009-03-28T00:14
真是悽慘
By Doris
at 2009-03-28T00:06
at 2009-03-28T00:06
腳步聲
By Valerie
at 2009-03-27T19:20
at 2009-03-27T19:20
美津濃 Wave Rider12 8kn-90262 哪裡還有貨
By Agatha
at 2009-03-27T12:41
at 2009-03-27T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