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馬如何準備之訓練篇上集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Hedwig
at 2013-09-27T16:11
at 2013-09-27T16:11
Table of Contents
好讀網誌版:http://www.don1don.com/archives/15544
作者:黃柏青
最近沒有去日本出差, 因此託了朋友從日本買了日本雜誌回來,
實際上我只有託他們買跑者雜誌,
但是朋友們不約而同地都多買了三鐵雜誌LUMINA給我….
說實在我的興趣是玩三鐵沒有錯, 不過去年看了幾本LUMINA之後,
一整本內容有大概40%是照片, 40%是廣告,
只剩下20%是講一些訓練與日本以及國外賽事。
有興趣的人去翻翻雜誌就知道了, 可讀性真的不怎麼高~~
相對來說, 日本幾本跑者雜誌, 包括RUNNERS, RUNNING等雜誌內容都相當豐富,
對於訓練與各項賽事介紹都相當鉅細靡遺, 可讀性很高,
這次RUNNING雜誌就針對目標全馬的朋友們準備了一整套特輯,
我覺得很不錯, 挑選了幾個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部份是訓練篇:
1. 首先是設定目標:
網路上其實有很多幫忙你計算合理目標的網站, 大家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只要輸入你自己路跑賽的成績, 就可以估算你全馬"理論上"可以跑到多少.
http://feelrace.com/fr.pl?th=MARCO
當然這只是"理論值", 另外也有幾種算法,
像是男生可以用5KM成績乘以10倍就是全馬可能成績,
女生則乘以9倍. 如果你發現你實際全馬成績比這些估算值都慢很多的話,
就表示你的耐力不足, 請多練長跑阿!! 當然也有可能是補給的問題!
有些人10KM跑不進50分, 卻希望自己全馬可以跑進3hr30min,
基本上那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請設定比較合理的目標…
2. 設定訓練期與內容:
一般來說挑戰初馬或是全馬無法全程用跑的跑者,
一開始前三個月要先建立基礎有氧耐力, 也就是多跑長距離跑,
不用求速度而是求時間. 可以挑選周末跑個2.5hr 甚至 3hr的長慢跑,
讓身體慢慢適應用燃燒脂肪當作能量的能力. 等到接近賽事的前二個月,
再加強一些速度.
進階跑者則可以多做些速度練習, 但是長跑練習也是不可免.
通常我都是每周平日挑二天, 一天做間歇跑,
一天做漸速跑, 周末則會做一次20-30km的長距離跑.
等到賽前一個月時, 再開始決定馬拉松配速要用多少來配,
實施20-25km左右的馬拉松配速跑. 訓練越接近賽事則強度越高, 距離越短.
像是我7, 8月就沒有安排任何比賽, 一方面天氣太熱跑步真的很痛苦,
也跑不出好成績, 還不如約個三五好友周末跑跑山路長跑聊聊天,
一方面可以建立基礎體能, 一方面又不用花甚麼錢~~
3. 訓練的三大原理:
A. 過負荷原理: 就是要超過自己身體負荷的速度或距離才能達到訓練效果.
也就是說, 每次出去只跑短短的距離或一直慢慢跑, 體力是不會進步的…
B. 可逆性原理: 訓練的效果, 會隨著訓練的中斷而逐漸流失.
當然長時間建立下來的體能也會流失相對比較慢一些.
所以運動與訓練一定要持續, 不要偷懶阿!
C. 特異性原理: 訓練的效果會展現在有訓練到的部位與動作上,
也就是說, 馬拉松成績要進步, 就要多練跑步啦!!
你如果每天都在游泳, 跑步是不會進步的!!
(雖然是廢話, 但是有些人真的是這樣認為的…)
4. 設立符合自己生活的訓練計畫:
除了職業選手以外, 一般跑者都有自己的工作, 家庭還有生活上的一堆鳥事要處理,
因此不會每個人訂出來的計劃都相同.
不要看了FB上有些瘋子每天都早起跑20KM, 你也要跟著這樣做,
因為也許他是下午才上班, 或是在公司可以小睡一下.
你如果這樣跑的話, 上班到一半就睡著, 晚上也沒體力陪家人.
弄得家破人亡相當不划算….
訓練計畫的建立有五個要點:
A. 根據目標賽事的時間來逆算每周需要做的訓練內容,
如同第二點所提到, 每個時期要練的重點不大相同.
B. 計畫不要訂得太滿, 千萬不要影響到家庭與工作,
另外感冒或受傷絕對得不償失!!
C. 一周一定要有1-2天是休息日, 身體要有時間恢復, 體能才會上升!!
D. 別忘了跑步的宗旨是要讓自己快樂!!
E. 訓練期可以穿插一些小型賽事, 測試自己有沒有進步.
5. 訓練的五大原則:
A. 漸進性原則– 訓練的質與量都要漸進, 不要突然跑太快或太遠,
看別人跑多快或跑多遠那是他家的事情, 要記得外星人跟地球人是有差的..
B. 全面性原則– 盡量要訓練全身的肌肉都能配合成長,
不要光只是跑步, 其他部位肌肉也可以藉由從事其他運動或重訓來訓練,
你應該沒看過利害的馬拉松跑者, 下半身很壯, 上半身都是肥肉的吧….
這也是我覺得玩三項運動比單單跑步好的原因啦!
另外不要只做高速度練習, 課表要包含慢速, 中速與高速跑, 訓練才會完整~
C. 意識性原則– 訓練時要提醒自己今天跑的目的是甚麼, 練速度就要盡量達到目標, 練慢跑則要注意自己跑姿與呼吸是否正確.
D. 個別性原則– 每個人適合的強度與距離都不同, 地球人不要跑火星人的課表!
E. 持續與反覆性原則– 馬拉松耐力的養成,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
需要持續不斷地, 重覆進行訓練才會看到效果!
絕對不是一蹴可幾的! 大部份的"神人"都是日積月累的訓練造成的,
看到他們都要致敬阿!!
下周待續….
--
作者:黃柏青
最近沒有去日本出差, 因此託了朋友從日本買了日本雜誌回來,
實際上我只有託他們買跑者雜誌,
但是朋友們不約而同地都多買了三鐵雜誌LUMINA給我….
說實在我的興趣是玩三鐵沒有錯, 不過去年看了幾本LUMINA之後,
一整本內容有大概40%是照片, 40%是廣告,
只剩下20%是講一些訓練與日本以及國外賽事。
有興趣的人去翻翻雜誌就知道了, 可讀性真的不怎麼高~~
相對來說, 日本幾本跑者雜誌, 包括RUNNERS, RUNNING等雜誌內容都相當豐富,
對於訓練與各項賽事介紹都相當鉅細靡遺, 可讀性很高,
這次RUNNING雜誌就針對目標全馬的朋友們準備了一整套特輯,
我覺得很不錯, 挑選了幾個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部份是訓練篇:
1. 首先是設定目標:
網路上其實有很多幫忙你計算合理目標的網站, 大家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只要輸入你自己路跑賽的成績, 就可以估算你全馬"理論上"可以跑到多少.
http://feelrace.com/fr.pl?th=MARCO
當然這只是"理論值", 另外也有幾種算法,
像是男生可以用5KM成績乘以10倍就是全馬可能成績,
女生則乘以9倍. 如果你發現你實際全馬成績比這些估算值都慢很多的話,
就表示你的耐力不足, 請多練長跑阿!! 當然也有可能是補給的問題!
有些人10KM跑不進50分, 卻希望自己全馬可以跑進3hr30min,
基本上那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請設定比較合理的目標…
2. 設定訓練期與內容:
一般來說挑戰初馬或是全馬無法全程用跑的跑者,
一開始前三個月要先建立基礎有氧耐力, 也就是多跑長距離跑,
不用求速度而是求時間. 可以挑選周末跑個2.5hr 甚至 3hr的長慢跑,
讓身體慢慢適應用燃燒脂肪當作能量的能力. 等到接近賽事的前二個月,
再加強一些速度.
進階跑者則可以多做些速度練習, 但是長跑練習也是不可免.
通常我都是每周平日挑二天, 一天做間歇跑,
一天做漸速跑, 周末則會做一次20-30km的長距離跑.
等到賽前一個月時, 再開始決定馬拉松配速要用多少來配,
實施20-25km左右的馬拉松配速跑. 訓練越接近賽事則強度越高, 距離越短.
像是我7, 8月就沒有安排任何比賽, 一方面天氣太熱跑步真的很痛苦,
也跑不出好成績, 還不如約個三五好友周末跑跑山路長跑聊聊天,
一方面可以建立基礎體能, 一方面又不用花甚麼錢~~
3. 訓練的三大原理:
A. 過負荷原理: 就是要超過自己身體負荷的速度或距離才能達到訓練效果.
也就是說, 每次出去只跑短短的距離或一直慢慢跑, 體力是不會進步的…
B. 可逆性原理: 訓練的效果, 會隨著訓練的中斷而逐漸流失.
當然長時間建立下來的體能也會流失相對比較慢一些.
所以運動與訓練一定要持續, 不要偷懶阿!
C. 特異性原理: 訓練的效果會展現在有訓練到的部位與動作上,
也就是說, 馬拉松成績要進步, 就要多練跑步啦!!
你如果每天都在游泳, 跑步是不會進步的!!
(雖然是廢話, 但是有些人真的是這樣認為的…)
4. 設立符合自己生活的訓練計畫:
除了職業選手以外, 一般跑者都有自己的工作, 家庭還有生活上的一堆鳥事要處理,
因此不會每個人訂出來的計劃都相同.
不要看了FB上有些瘋子每天都早起跑20KM, 你也要跟著這樣做,
因為也許他是下午才上班, 或是在公司可以小睡一下.
你如果這樣跑的話, 上班到一半就睡著, 晚上也沒體力陪家人.
弄得家破人亡相當不划算….
訓練計畫的建立有五個要點:
A. 根據目標賽事的時間來逆算每周需要做的訓練內容,
如同第二點所提到, 每個時期要練的重點不大相同.
B. 計畫不要訂得太滿, 千萬不要影響到家庭與工作,
另外感冒或受傷絕對得不償失!!
C. 一周一定要有1-2天是休息日, 身體要有時間恢復, 體能才會上升!!
D. 別忘了跑步的宗旨是要讓自己快樂!!
E. 訓練期可以穿插一些小型賽事, 測試自己有沒有進步.
5. 訓練的五大原則:
A. 漸進性原則– 訓練的質與量都要漸進, 不要突然跑太快或太遠,
看別人跑多快或跑多遠那是他家的事情, 要記得外星人跟地球人是有差的..
B. 全面性原則– 盡量要訓練全身的肌肉都能配合成長,
不要光只是跑步, 其他部位肌肉也可以藉由從事其他運動或重訓來訓練,
你應該沒看過利害的馬拉松跑者, 下半身很壯, 上半身都是肥肉的吧….
這也是我覺得玩三項運動比單單跑步好的原因啦!
另外不要只做高速度練習, 課表要包含慢速, 中速與高速跑, 訓練才會完整~
C. 意識性原則– 訓練時要提醒自己今天跑的目的是甚麼, 練速度就要盡量達到目標, 練慢跑則要注意自己跑姿與呼吸是否正確.
D. 個別性原則– 每個人適合的強度與距離都不同, 地球人不要跑火星人的課表!
E. 持續與反覆性原則– 馬拉松耐力的養成,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
需要持續不斷地, 重覆進行訓練才會看到效果!
絕對不是一蹴可幾的! 大部份的"神人"都是日積月累的訓練造成的,
看到他們都要致敬阿!!
下周待續….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Kristin
at 2013-09-28T14:13
at 2013-09-28T14:13

By Belly
at 2013-09-29T12:15
at 2013-09-29T12:15

By Steve
at 2013-09-30T10:17
at 2013-09-30T10:17

By Edith
at 2013-10-01T08:18
at 2013-10-01T08:18

By Rae
at 2013-10-02T06:20
at 2013-10-02T06:20

By Jack
at 2013-10-03T04:22
at 2013-10-03T04:22

By Bethany
at 2013-10-04T02:23
at 2013-10-04T02:23

By Rae
at 2013-10-05T00:25
at 2013-10-05T00:25

By Andrew
at 2013-10-05T22:27
at 2013-10-05T22:27

By Elma
at 2013-10-06T20:28
at 2013-10-06T20:28

By Kyle
at 2013-10-07T18:30
at 2013-10-07T18:30

By Ula
at 2013-10-08T16:32
at 2013-10-08T16:32

By Una
at 2013-10-09T14:34
at 2013-10-09T14:34

By Hedda
at 2013-10-10T12:35
at 2013-10-10T12:35

By Andy
at 2013-10-11T10:37
at 2013-10-11T10:37

By Necoo
at 2013-10-12T08:39
at 2013-10-12T08:39

By Tom
at 2013-10-13T06:40
at 2013-10-13T06:40

By Edith
at 2013-10-14T04:42
at 2013-10-14T04:42

By Joe
at 2013-10-15T02:44
at 2013-10-15T02:44

By Lucy
at 2013-10-16T00:45
at 2013-10-16T00:45

By Madame
at 2013-10-16T22:47
at 2013-10-16T22:47

By Christine
at 2013-10-17T20:49
at 2013-10-17T20:49

By Frederica
at 2013-10-18T18:51
at 2013-10-18T18:51
Related Posts
2013 NB 動物園路跑懷舊攝影徵文活動

By Ivy
at 2013-09-27T10:18
at 2013-09-27T10:18
2013飛鳶螢光路跑-台北大學 三峽校區

By Olivia
at 2013-09-27T00:22
at 2013-09-27T00:22
跑步瘦到兩頰凹陷

By Isla
at 2013-09-26T20:45
at 2013-09-26T20:45
有關 Nike sport watch 的問題

By Freda
at 2013-09-26T18:59
at 2013-09-26T18:59
有關 Nike sport watch 的問題

By Regina
at 2013-09-26T17:53
at 2013-09-26T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