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分明。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By Xanthe
at 2013-06-02T01:35
at 2013-06-02T01:35
Table of Contents
因為筆者看到某位版友把了了分明寫成鳥鳥分明,雖然這樣寫法也並
非是什麼滔天大罪,但對於有禪坐經驗與參考六祖壇經的朋友而言,
並不是很妥當。為了理清楚這句話的因果,筆者就來寫寫這了了分明
從何而來的故事。(若有六祖壇經的朋友也可以看看般若品第二)
一位曲江縣的縣長,韋璩,讓進入南華山寶林寺恭請六祖惠能大師在
到該縣的大梵寺講堂演說妙法,因惠能大師非常的慈悲,便依照禮儀
登上講堂的寶座。
經過了第一天的講法之後,來到了第二天。
韋刺史仍覺得有些不解的地方,就問了惠能大師一些問題。
惠能大師說請諸位大德都先靜下心來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經過了一
段時間,惠能大師開示,之所以請諸位大德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只
是要告訴諸位那是一種清淨心靈與心性的方便工具,並不是究竟。
其實覺悟與妙智慧的本性,世上每個人都有的,且並無不同。
之所以會感到不同之處,是因有些人心性迷亂,不能察覺自性,需要
藉助外力、先學、上師的幫忙、提點與開示,才能使他們明白心性。
因為善根不同的關係,與此才有了愚笨與聰明的人分別,但其實他們
的佛性還是一樣的,並沒有差別。如果說真有差別,那只是迷茫的程
度與覺悟本性的程度不同。因此惠能大師於此要開示摩訶般若波羅密
多的真實意思。
先說到了般若的意思。
惠能大師說這世上有些人,一天到晚口中念般若,這般若兩字有妙智
慧、無上智慧的意思,可這些人每天嘴上說了智慧,智慧,卻不清楚
自己本性中藏了一個實在、真正的智慧呀。這就如一個很餓的人,口
中說吃呀、吃呀! 到了最後肚子還是不能吃飽。
又好比一位諸是不順利、事業或是家庭失敗的人,說了人生無奈呀!!
萬物都是空相呀!!一切都應隨著自然、宇宙中真實道理運轉。
可知因有了這種消極心態產生,就算歷劫了萬世苦難,還是無法了悟
自性,如此的作為是對於解脫是完全無益的。
因摩訶般若波羅密多是印度語的原音翻譯成中國文字,它根本意思是
"有所大智慧而超脫到彼岸"。所以這實實在在的功夫,必須要以心出
發去實行,而不能是嘴巴上說說而已。
所以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時,若口念心去不跟隨,這好比空中的出現
心識幻影或是早上的露水、夜晚中的雷電,這只是極短暫的存在,並
非永恆。所以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這根本實在的法門應該要口念與
心行,心口相應才行。
也因了解到從心出發去覺察到一切,老實地做,就會發現既有的本性、
也就清楚每個人的本性就是佛性,並無不同。
所以正確的修行道路就不應該是違背良心做事,這樣的話就好比向外
求佛,希望獲得解脫,那並不是真實的相應。
而摩訶就是廣大的意思,為了能與廣大的虛空相應,心量就顯得無比
重要,心量大到就好比虛空一樣,那就沒有邊際、沒有形狀。
它也不會是任何的顏色,自己也就沒有尺寸可以定義,當然就不會因
它人的褒貶而有歡喜、嗔恨,更不會因世事無常而失了平常心。
所以本性應同虛空心量這般的廣大,不應該正確、或是錯誤可定義,
也不該是善惡兩分可以替代,因它超出了我們想像的範圍之中,自然
也沒有開始與結束的一天。而這虛空之處,亦是諸佛菩薩所在的地方。
因此世界上每個人本有的智慧本性就跟虛空一樣,本來就是無邊無際
的,那還需要心住外法,追求形式,期再得到所謂的妙有智慧呢?
惠能大師所說的,"自性真空",就是這個意思呀!!
但惠能大師說了心量虛空,若諸位聽空,就執著於空相是唯一,這就
會發生弊端,會使得修行靜坐的行者,以為靜坐時什麼都不想為空,
就是究竟,其實樣的想法會使心性產生了昏迷,這執空相的病就稱作
"無記空"
為了破除無記空的病,就要知道世界的廣大虛空,包羅萬象,有日月
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
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一切一切也都是在這虛空之中。
所以世人的本性、心量就是如同這虛空世界的廣大,萬法生於心。
既然自性之中包含了一切萬法,就知道萬法就是由人性顯相出來,知
道了這個道理、了解到了本性無相,就算感受到了所謂的惡或善,都
不需要再去在意了。
因為善的作用有了善的回報,惡的作用有惡的回報,我們若能了解本
性包含了這以上一切作用與回報,就不需要對這樣的作為做出分別,
不必特別去執著或是捨棄!!
(*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無捨無取。)
自然也不需要再為受到了這樣善惡作用去影響到自己的心境,了解到
這個道理,就應該要使自心量如虛空一般。如此! 這才能稱作大,才
是摩訶的真意。
可世間上仍有許多迷妄之人還是口念摩訶,卻不領會其真意,因此要
能夠分別先覺智者與迷妄之人的不同,就可從心量如虛空的修養下去
分辨。而同樣的若修習靜坐的行者,以為靜坐不想任何事,就是很了
不起的境界,除了自己要小心避免無記空的病,若遇到這一類的人,
也需避免交語,因為這樣的知見是偏失了道理。
所以心量廣大之人的境地,是可以廣大到整個三千法界,且心量的運
用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會知道一切法門的應用,八萬四千種的
不同,就只是從這一個本性心量而有。
故不論法門該如何演變,因為心性光明沒有阻礙,來去自如,才現出
了無上、妙有智慧呀。
(*心量廣大、遍週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
1.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 一念不生就是無記空了,對照惠能大師所提
的現象之別,這可能是一個糟糕的體悟。
2. 鳥鳥分明到底怎麼來了,我想可能有兩隻鳥飛來飛去吧,但是鳥飛
來飛去也飛不遍三千法界吧。
3. 常說的萬法唯心照,也如般若品講述的一切都需心性光明,才能
沒有阻礙,來去自如,萬心唯心照,才會知道了了分明後應用便
知一切法要。可這了了分明這境地要怎麼達到呢?
by juicelover
--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13-06-06T14:00
at 2013-06-06T14:00
By Jessica
at 2013-06-11T02:25
at 2013-06-11T02:25
By Quintina
at 2013-06-15T14:50
at 2013-06-15T14:50
By Zanna
at 2013-06-20T03:15
at 2013-06-20T03:15
By Olga
at 2013-06-24T15:41
at 2013-06-24T15:41
By Anonymous
at 2013-06-29T04:06
at 2013-06-29T04:06
By Ula
at 2013-07-03T16:31
at 2013-07-03T16:31
By Zanna
at 2013-07-08T04:56
at 2013-07-08T04:56
By Noah
at 2013-07-12T17:21
at 2013-07-12T17:21
By Quintina
at 2013-07-17T05:46
at 2013-07-17T05:46
By Yuri
at 2013-07-21T18:11
at 2013-07-21T18:11
By Audriana
at 2013-07-26T06:36
at 2013-07-26T06:36
By Freda
at 2013-07-30T19:02
at 2013-07-30T19:02
By Dinah
at 2013-08-04T07:27
at 2013-08-04T07:27
Related Posts
是不是要約一約了呢?
By Charlotte
at 2013-05-30T21:09
at 2013-05-30T21:09
是不是要約一約了呢?
By Necoo
at 2013-05-30T18:18
at 2013-05-30T18:18
淺談雙盤
By Cara
at 2013-05-25T18:13
at 2013-05-25T18:13
閒聊
By Delia
at 2013-05-21T23:35
at 2013-05-21T23:35
呼吸至丹田
By Bethany
at 2013-05-18T23:04
at 2013-05-18T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