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輸!跆拳踢出最驕傲記憶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Olga
at 2010-07-23T12:11
at 2010-07-23T12:11
Table of Contents
「民國99 台灣九九」─中時「台灣運動一百年」系列專題報導
不認輸!跆拳踢出最驕傲記憶
2010-07-23採訪/黃邱倫、何榮幸,整理/何榮幸
跆拳道在台灣發展歷史不長,陳詩欣、朱木炎卻在二○○四年雅典奧運為國人一圓金牌夢
,讓中華奧會五環旗與國旗歌以最光榮的姿態出現。蘇麗文在二○○八年北京奧運的拚戰
精神則讓無數人動容,成為國人最驕傲的記憶。
「得知老爸生病一剎那真的好難過,但我發現父親竟然比我還要堅強,看著化療掉髮的父
親都比我樂觀,我能不拚嗎?」蘇麗文回憶,她為了罹患鼻咽癌的父親踏上京奧征途,父
女倆互相許諾,爸爸拚健康,女兒拚獎牌,因此她絕不輕言放棄。
蘇麗文英雄淚 感動全國人
銅牌戰之前,蘇麗文的左膝前十字韌帶與前副韌帶都已嚴重撕裂傷,而且左腳第四根腳趾
骨折,隊醫苦勸她放棄。「韓籍教練李東玩在賽前告訴我,如果我落後兩分他就會拋出白
毛巾投降,所以我一上場就是猛攻,絕對不能讓他出現丟毛巾的念頭。」面對克羅埃西亞
選手、前後倒地十一次的蘇麗文,就是不願認輸。
「我曾想過,有朝一日會戰死在跆拳道場上。」這是蘇麗文戲謔的一句話,她力戰落敗後
,李東玩背起愛徒下場,蘇麗文忍不住留下兩行英雄淚,這一幕不但感動了全國民眾,就
連國外友人也豎起大拇指稱讚表示,「蘇麗文是京奧最偉大的英雄。」
回首跆拳道發展,一九六六年,時任國防部長的蔣經國在參訪南韓軍隊時,看到這項韓國
古代人民為了保護家園所發展出來的自我防禦技藝,返國後立即指示國軍比照辦理,並於
隔年成立陸戰隊莒拳班,聘請韓籍教官來任教。其後為了大力推廣,國防部將莒拳更名為
跆拳,國軍運動大會並將跆拳道列入比賽項目。
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陳怡安以十五歲之齡奪得跆拳道示範賽金牌,該屆中華跆拳選手贏
得二金三銅;到了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陳怡安再次摘金,跆拳隊獲得三金二銅,兩
屆示範賽共計拿下五金五銅,也將台灣跆拳道推向世界巔峰。
雪梨奧運 跆拳空前奪二金
到了二千年雪梨奧運,跆拳道列為正式項目。四年後的雅典奧運,陳詩欣在國人引頸期盼
下,終於奪得我國自一九三二年首度參加奧運會以來第一面金牌,緊接著「戰神」朱木炎
不負眾望拿下第二金,黃志雄也錦上添花再得銀牌,跆拳道單屆獲得二金一銀,創下歷來
參賽最佳成績。
比跆拳道更早在台發展的柔道,則可回溯日治時期的柔道名校嘉義農林專校。台灣身體文
化學會出版的《台灣百年人物誌》指出,台灣本土第一代柔道高手如邱錦章、陳再乞、陳
戊寅等皆多出自該校,早年謝龍波更有「柔道天王南霸天」地位。
張家柔道總段數 世界紀錄
一九六一年開館授徒、由王金柱主持的彰化市「弘道館」,則訓練出張武德一門兄弟六傑
,加上第二代子女全都學習柔道,多人擔任國手及教練,「張氏家族的黑帶總段數,已可
列入金氏世界紀錄」。此外,「台中柔道至寶」、九段高手張國安在一九九三年過世後,
更被追封為柔道十段之至高無尚殊榮。
近年來黃泰吉、廖德蘭這對柔道教練夫妻檔,在九二一地震重建區大力拉拔中輟生、培育
柔道英才,則樹立了難能可貴的「教育重建」典範。
從跆拳道國手在奧運會場穿金戴銀為國爭光,到柔道高手教育下一代文武兼修,這兩項運
動正在各地道場上影響著新世代年輕人,跆拳道更將是台灣持續奪牌的希望所繫。
http://99go.chinatimes.com/news-7-1531.htm
--
不認輸!跆拳踢出最驕傲記憶
2010-07-23採訪/黃邱倫、何榮幸,整理/何榮幸
跆拳道在台灣發展歷史不長,陳詩欣、朱木炎卻在二○○四年雅典奧運為國人一圓金牌夢
,讓中華奧會五環旗與國旗歌以最光榮的姿態出現。蘇麗文在二○○八年北京奧運的拚戰
精神則讓無數人動容,成為國人最驕傲的記憶。
「得知老爸生病一剎那真的好難過,但我發現父親竟然比我還要堅強,看著化療掉髮的父
親都比我樂觀,我能不拚嗎?」蘇麗文回憶,她為了罹患鼻咽癌的父親踏上京奧征途,父
女倆互相許諾,爸爸拚健康,女兒拚獎牌,因此她絕不輕言放棄。
蘇麗文英雄淚 感動全國人
銅牌戰之前,蘇麗文的左膝前十字韌帶與前副韌帶都已嚴重撕裂傷,而且左腳第四根腳趾
骨折,隊醫苦勸她放棄。「韓籍教練李東玩在賽前告訴我,如果我落後兩分他就會拋出白
毛巾投降,所以我一上場就是猛攻,絕對不能讓他出現丟毛巾的念頭。」面對克羅埃西亞
選手、前後倒地十一次的蘇麗文,就是不願認輸。
「我曾想過,有朝一日會戰死在跆拳道場上。」這是蘇麗文戲謔的一句話,她力戰落敗後
,李東玩背起愛徒下場,蘇麗文忍不住留下兩行英雄淚,這一幕不但感動了全國民眾,就
連國外友人也豎起大拇指稱讚表示,「蘇麗文是京奧最偉大的英雄。」
回首跆拳道發展,一九六六年,時任國防部長的蔣經國在參訪南韓軍隊時,看到這項韓國
古代人民為了保護家園所發展出來的自我防禦技藝,返國後立即指示國軍比照辦理,並於
隔年成立陸戰隊莒拳班,聘請韓籍教官來任教。其後為了大力推廣,國防部將莒拳更名為
跆拳,國軍運動大會並將跆拳道列入比賽項目。
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陳怡安以十五歲之齡奪得跆拳道示範賽金牌,該屆中華跆拳選手贏
得二金三銅;到了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陳怡安再次摘金,跆拳隊獲得三金二銅,兩
屆示範賽共計拿下五金五銅,也將台灣跆拳道推向世界巔峰。
雪梨奧運 跆拳空前奪二金
到了二千年雪梨奧運,跆拳道列為正式項目。四年後的雅典奧運,陳詩欣在國人引頸期盼
下,終於奪得我國自一九三二年首度參加奧運會以來第一面金牌,緊接著「戰神」朱木炎
不負眾望拿下第二金,黃志雄也錦上添花再得銀牌,跆拳道單屆獲得二金一銀,創下歷來
參賽最佳成績。
比跆拳道更早在台發展的柔道,則可回溯日治時期的柔道名校嘉義農林專校。台灣身體文
化學會出版的《台灣百年人物誌》指出,台灣本土第一代柔道高手如邱錦章、陳再乞、陳
戊寅等皆多出自該校,早年謝龍波更有「柔道天王南霸天」地位。
張家柔道總段數 世界紀錄
一九六一年開館授徒、由王金柱主持的彰化市「弘道館」,則訓練出張武德一門兄弟六傑
,加上第二代子女全都學習柔道,多人擔任國手及教練,「張氏家族的黑帶總段數,已可
列入金氏世界紀錄」。此外,「台中柔道至寶」、九段高手張國安在一九九三年過世後,
更被追封為柔道十段之至高無尚殊榮。
近年來黃泰吉、廖德蘭這對柔道教練夫妻檔,在九二一地震重建區大力拉拔中輟生、培育
柔道英才,則樹立了難能可貴的「教育重建」典範。
從跆拳道國手在奧運會場穿金戴銀為國爭光,到柔道高手教育下一代文武兼修,這兩項運
動正在各地道場上影響著新世代年輕人,跆拳道更將是台灣持續奪牌的希望所繫。
http://99go.chinatimes.com/news-7-1531.htm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百年武術傳奇 養氣又拿金牌

By Caitlin
at 2010-07-23T00:28
at 2010-07-23T00:28
高球傳奇!桿弟精神揮常厲害

By Zenobia
at 2010-07-23T00:22
at 2010-07-23T00:22
新加坡青奧/跳高新秀向俊賢 勇闖青奧

By Zora
at 2010-07-23T00:19
at 2010-07-23T00:19
嘉義市少棒聯隊到日本參賽WBF

By Daph Bay
at 2010-07-22T10:56
at 2010-07-22T10:56
亞運自由車培訓選手抵新德里

By Cara
at 2010-07-22T10:55
at 2010-07-22T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