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武術傳奇 養氣又拿金牌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Caitlin
at 2010-07-23T00:28
at 2010-07-23T00:28
Table of Contents
「民國99 台灣九九」─中時「台灣運動一百年」系列專題報導
百年武術傳奇 養氣又拿金牌
2010-07-11採訪/吳育光、何榮幸,整理/何榮幸
《葉問》電影在兩岸三地再次掀起功夫熱潮,「太極王子」詹明樹在一九九八年曼谷亞運
奪金,則讓武術成為台灣奪牌強項。武俠小說與布袋戲中深不可測的各派武功與傳奇高人
,是許多人成長過程中的共同記憶,如今武術則以與時俱進的強身面貌為現代人健康做出
貢獻。
中國武術在十八世紀傳到台灣後,以西螺七崁的發展最富盛名。西螺地區以傳奇人物劉炮
(阿善師)為首,陸續成立廖懋昭(萬得師)的勤習堂、蔡秋風的振興社、陳成的振興館
、廖金生的武野館等四個武館,將武術傳播至全台各地,西螺七崁與阿善師、萬得師的故
事也傳頌至今。
西螺七崁阿善師 傳頌至今
但日治時期壓制武術發展,二二八事件後政府更全面沒收武館兵器並嚴禁習武,使得武館
紛紛結束。一九四九年後遷移來台的大陸各省武師,除了在新公園、青年公園等地教拳帶
動風氣,更透過軍情系統及大專院校等管道傳播,反而成為台灣武術的主流。
「早年我因好玩學鐵沙掌、練輕功和地毯功,學武要先學吃苦。」講究古法練功的六合門
徐賢龍,因師父王楨早世,又向一位憲兵老士官長學大鎮拳,以及向王爾昌教授修習查拳
,「中國武術南拳北腿千百種,各具特色或為互補,武術世界學無止境。」
曾用中國劍打敗日本劍道的徐賢龍,學武逾四十年,年輕時學旱地拔蔥(提氣跳躍),可
接近垂直縱板登高上二樓,練得落階無聲的好本領,「念書時,在學校被誇傳成我會飛簷
走壁,那時候李小龍還沒出現哩!」隨著老一輩拳師逐漸凋零,徐賢龍憂心年輕人怕吃苦
,許多武術正像恐龍一樣瀕臨消失。
侍衛教頭劉雲樵 護四總統
然而,曾任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等四任總統「侍衛教頭」的劉雲樵,其傳奇
一生已在歷史留名。台灣身體文化學會出版的《台灣百年體育人物誌》指出,歷任陸軍第
一師團長、國防部上校參謀等軍職的劉雲樵,師承張耀庭、李書文、丁子成、宮寶田等四
大武術名家,當年蔣中正總統在日月潭得月樓約見他詢問習武之道,劉雲樵回答:「習武
首重養氣,養氣本于自然」,蔣中正頜首點頭,劉即日起受命為「官邸總教練」。
二○○五年五月二十日國安局特勤中心史蹟館成立時,特別將劉雲樵遺照題為「大內八極
拳劉雲樵宗師」,並註解「忠肝義膽,以身做盾,捨身無我,臨危當先」,表彰其護衛國
家元首長達二十多年貢獻。
而先後在曼谷亞運、釜山東亞運摘金的詹明樹,則是近年戰績最輝煌的武術國手。他從十
歲開始跟著長輩詹德勝練拳,「叔叔的觀念是,練拳的人不能只是四肢發達,還要文武兼
修」。他就讀台北工專機電科三年級時,適逢一九九○年北京亞運,詹德勝認為外型斯文
的詹明樹也許適合套路較「文」的太極拳,詹明樹就此進入國家隊而展開日後連串奪牌之
路。
外型斯文詹明樹 連連摘金
「太極拳像一座立體球型」是詹明樹常用的比喻,他認為太極拳有助於養生、防身、身材
氣息更均勻,以及氣質平和、思想圓融、人生通達。有心練太極拳的人,需均勻將這球型
的幾個「面」都練到,才能得到太極拳圓融大化的精義。
在政府鼓勵支持下,武術已成為台灣中等學校體育班發展項目,近十年武術人口也飛躍成
長。從昔日武俠片中人人崇拜稱羨的飛簷走壁,到今日亞運比賽為國爭光奪牌,武術也在
時代變化中被不斷賦予全新意義。
http://99go.chinatimes.com/news-7-1468.htm
--
百年武術傳奇 養氣又拿金牌
2010-07-11採訪/吳育光、何榮幸,整理/何榮幸
《葉問》電影在兩岸三地再次掀起功夫熱潮,「太極王子」詹明樹在一九九八年曼谷亞運
奪金,則讓武術成為台灣奪牌強項。武俠小說與布袋戲中深不可測的各派武功與傳奇高人
,是許多人成長過程中的共同記憶,如今武術則以與時俱進的強身面貌為現代人健康做出
貢獻。
中國武術在十八世紀傳到台灣後,以西螺七崁的發展最富盛名。西螺地區以傳奇人物劉炮
(阿善師)為首,陸續成立廖懋昭(萬得師)的勤習堂、蔡秋風的振興社、陳成的振興館
、廖金生的武野館等四個武館,將武術傳播至全台各地,西螺七崁與阿善師、萬得師的故
事也傳頌至今。
西螺七崁阿善師 傳頌至今
但日治時期壓制武術發展,二二八事件後政府更全面沒收武館兵器並嚴禁習武,使得武館
紛紛結束。一九四九年後遷移來台的大陸各省武師,除了在新公園、青年公園等地教拳帶
動風氣,更透過軍情系統及大專院校等管道傳播,反而成為台灣武術的主流。
「早年我因好玩學鐵沙掌、練輕功和地毯功,學武要先學吃苦。」講究古法練功的六合門
徐賢龍,因師父王楨早世,又向一位憲兵老士官長學大鎮拳,以及向王爾昌教授修習查拳
,「中國武術南拳北腿千百種,各具特色或為互補,武術世界學無止境。」
曾用中國劍打敗日本劍道的徐賢龍,學武逾四十年,年輕時學旱地拔蔥(提氣跳躍),可
接近垂直縱板登高上二樓,練得落階無聲的好本領,「念書時,在學校被誇傳成我會飛簷
走壁,那時候李小龍還沒出現哩!」隨著老一輩拳師逐漸凋零,徐賢龍憂心年輕人怕吃苦
,許多武術正像恐龍一樣瀕臨消失。
侍衛教頭劉雲樵 護四總統
然而,曾任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等四任總統「侍衛教頭」的劉雲樵,其傳奇
一生已在歷史留名。台灣身體文化學會出版的《台灣百年體育人物誌》指出,歷任陸軍第
一師團長、國防部上校參謀等軍職的劉雲樵,師承張耀庭、李書文、丁子成、宮寶田等四
大武術名家,當年蔣中正總統在日月潭得月樓約見他詢問習武之道,劉雲樵回答:「習武
首重養氣,養氣本于自然」,蔣中正頜首點頭,劉即日起受命為「官邸總教練」。
二○○五年五月二十日國安局特勤中心史蹟館成立時,特別將劉雲樵遺照題為「大內八極
拳劉雲樵宗師」,並註解「忠肝義膽,以身做盾,捨身無我,臨危當先」,表彰其護衛國
家元首長達二十多年貢獻。
而先後在曼谷亞運、釜山東亞運摘金的詹明樹,則是近年戰績最輝煌的武術國手。他從十
歲開始跟著長輩詹德勝練拳,「叔叔的觀念是,練拳的人不能只是四肢發達,還要文武兼
修」。他就讀台北工專機電科三年級時,適逢一九九○年北京亞運,詹德勝認為外型斯文
的詹明樹也許適合套路較「文」的太極拳,詹明樹就此進入國家隊而展開日後連串奪牌之
路。
外型斯文詹明樹 連連摘金
「太極拳像一座立體球型」是詹明樹常用的比喻,他認為太極拳有助於養生、防身、身材
氣息更均勻,以及氣質平和、思想圓融、人生通達。有心練太極拳的人,需均勻將這球型
的幾個「面」都練到,才能得到太極拳圓融大化的精義。
在政府鼓勵支持下,武術已成為台灣中等學校體育班發展項目,近十年武術人口也飛躍成
長。從昔日武俠片中人人崇拜稱羨的飛簷走壁,到今日亞運比賽為國爭光奪牌,武術也在
時代變化中被不斷賦予全新意義。
http://99go.chinatimes.com/news-7-1468.htm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高球傳奇!桿弟精神揮常厲害

By Zenobia
at 2010-07-23T00:22
at 2010-07-23T00:22
新加坡青奧/跳高新秀向俊賢 勇闖青奧

By Zora
at 2010-07-23T00:19
at 2010-07-23T00:19
嘉義市少棒聯隊到日本參賽WBF

By Daph Bay
at 2010-07-22T10:56
at 2010-07-22T10:56
亞運自由車培訓選手抵新德里

By Cara
at 2010-07-22T10:55
at 2010-07-22T10:55
亞洲溜冰賽/黃郁婷防受傷 500米爭先賽摘銅

By David
at 2010-07-22T10:54
at 2010-07-22T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