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傳武面對擂台的迷思與自卑 - 武術 Martial Arts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1-05-09T00:1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takano (唐獅子牡丹)》之銘言:
: ※ 引述《hsu581 (j6)》之銘言:
: : 標題: Re: [閒聊] 若要進行交流,傳武的規則與護具?
: : 時間: Sat May 7 15:25:21 2011
: : 個人練了國術也一段時間了
: : 發現大多數的人對國術有一些誤解
: : 誤解一:以為所練的拳套沒有攻防
: : 實際上所有的拳套,每一招都有所謂的攻防觀念在裡面,覺得沒有的人,要不是
: : 老師沒教,要不就是老師也不懂所以沒有教。不然古人幹嘛整天沒事練拳套。
: : 他們也沒有比我們笨,練的時間又比我們長那麼多,再加上他們有比我們更豐富
: : 的實戰經驗,而且實戰經驗是那種生死搏鬥的,怎麼可能會比我們不了解動作的
: : 要點以及其中的奧妙呢?
: 這點其實就非常腦內了。我所碰到的練國術的,多數都是"醉心"於拳套內的攻防
: 然後迷信練拳千遍拳理自現,結果一接手被打得抱頭鼠竄。如果只是要練打,有
^^^^^^^^^^^^^^^^
: 太多種方式可以訓練,拳套一個很壓倒性且具不可替代性的好處,是可以表演。

箭頭的那句話看到有點可悲,
練拳如果單指套路的話,套路練千遍會發生的是"身法自然",
也就是動作優美自然,跟對打沒有絕對的關係。

練拳這詞有點籠統,按照我以前常說的傳武三要:

1.套路 2.技擊 3.功力 →練拳應是指這三要都要做到

光是練套路而不練功力與技擊到最後就是一場空。

功力訓練有一大部份是指現在的重訓,技擊就是練對搏。

hsu581所言其實並不完全正確,

若是以鏢局的訓練而言,大部份的時間都是花在
功力與技擊訓練,拳套並不是那麼重要,只是方便記動作。




: : 誤解二:以為國術的動作可以不攻擊要害
: : 國術的動作來自於現實生活的廝殺,當你是一個護院武師或保鑣的時候,你面對
: : 的是殺人不眨眼的兇殘之徒,而這些兇殘的歹徒也可能是練過武術的,所以你不
: : 敢打要害不代表對方不敢打,因此絕對是以最短最快的時間攻擊對方的要害,如
: : 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當你面對的是一大群人的時候,這種能耐就
: : 更加重要。簡單的說就是,戰場上生死搏鬥留下來招式的才能夠傳的下去。所以
: : 還是回到原點,一個是老師懂不懂,一個是老師有沒有教。
: 我自己是不太想花啥時間在中國歷史上啦,不過目前看的到的所謂"國術"好像大多是
: 明清才出現的東西?!!現實生活的廝殺或者保鑣/戰場之類的環境,戰國時期沒有嘛?
: 漢朝沒有嘛?三國時期沒有嘛??那為何沒有那個時代的武術留下來呢??
: 武術的成型與創造,真的僅僅是基於國術宅口中的"殺戮與戰場"嘛??照上面的原文
: 敘述,暗器遠比拳腳來的更需要練習不是嘛???


套路最早的歷史是宋朝,拿來表演賣藝用的。

古書記載的國術大部份都沒有很強調套路的部份,
因為套路是編出來的,要刪要減各人隨意,
重點是針對搏戰上的原則不偏差即可,所以古書
記載的大都是各種技術的要點,而不是套路連環畫。
這部份可以參考拳經拳法備要。


拳腳之術原本就有包含暗器的丟擲動作在內。



: : 誤解三:忽略了現在所謂武術比賽的規則做國術的制約
: : 很多運動為了符合大家所期待的表現,例如不能太野蠻,要文明之類的。所以很
: : 多動作都禁用。如前面所述,國術講求殺敵,當你功力高對方一節的時候,你才
: : 有資格講求制敵而不傷敵。在這種情況下,各種比賽的規則限定會導致很多動作
: : 無法使用。而古代的擂台賽是要簽生死狀的,打完死活不論地。這在現代的社會
: : 很難採用,因此很難評比出真正有殺傷力的攻擊。而當你被限定只能用手或只能
: : 用腳,又或者哩哩摳摳的一堆規則時,基本上你已經被廢掉一半以上的功力了。
: : 除非你有特別針對這些規則去練習過。
: 這一段是我本文想要論述的重點,確實如此。所謂的武術比賽對國術有很多制約,
: 在相同練習時數下,練國術的一定打不贏針對該規則練習的人;這其實是天經地義
: 的事,何以成為月經戰文呢??
: 因為部分練國術的人自卑。
: 自卑加上缺乏驗證自我學習能力進度的舞台,再加上封閉的環境,不少腦內補完型
: 的思想在國術團體內孳生沒有受到控制,才會走到這一步。在意國術擂台成績的
: 往往都是練國術的那群人。當然還是看的到部分練國術的勇於挑戰擂台,我也至上
: 敬意,但在我的想法中,這有如於練空手道切碎木板,一定沒有用器械切碎來的
: 有效率,切碎木板只是練空手道人士一個驗證所學的方式而已,並非是目的。一個
: 木工如果僅為了切木板就跑去學空手道而非找器械使用的話,絕對是頭殼壞去。相對
: 的,想要在擂台上有好成績,跑去學國術也是頭殼壞去,擂台可以提供國術一個
: 檢證的機會,但不會是也不該是主要的目的,國術在擂台上能贏,我想應該都是練習
: 時間數倍於對手的情況才會發生,在這種條件下要說"國術當然也可以打擂台",沒意義
: 也不客觀。
: 再者,所謂的選手期養成時間不見得要很長,日本的藝人"保庇"2004年2月入門,3月
: 跟霍伊斯葛雷西打比賽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0ubeHb7M18
: 12月打k1 Dynamite!!還獲得判定勝(總和規則),該年他其實已經31歲
: 當然,這些都是錢在幕後推動的,勝負真假也有點難說,不過他在比賽時的身體能力與
: 素質是可以看得出來的,換言之選手的養成未必一定要花很多年長時間練習。從這個
: 角度更加驗證了練國術要打擂臺真的事很不利的,如果目標在擂台,那一開始就不該
: 練國術,反之,練國術的被嗆說"沒辦法打擂臺",其實倒是可以大方承認。網球也沒辦法
: 打擂臺啊?!棒球也沒辦法打擂台,籃球也沒辦法打擂台(也許SBL除外)練的東西不同
: 本來就有不同舞台。練拳擊的也沒辦法打溫布敦啊。會不斷有類似戰文出現,就是很多
: 練國術的還在"沉迷"於有朝一日國術去打格鬥擂台大獲全勝的妄想。練拳擊的就不會
: 有人妄想用勾拳的身體協調揮拍稱霸溫布敦不是嘛??

這段所言有點道理,不過舉例怪怪的。

我個人對於擂台的觀點是學什麼都行,能打就好,
每個人興趣不同,有人練空手、有人練國術,都OK的~
我還是不太了解擂台規則對國術有啥限制,
以UFC的規則來說,對國術來說是很有空間,當然要打贏還是看個人努力。




: : 誤解四:總認為要有武德
: 這部分我沒意見,我不認為運動中該把精神情操放在技藝的比較之上,
: : 上面的四個誤解也是大眾對國術的不了解,大家總想說要能夠像跆拳一樣搬上世界舞台,
: : 這樣才能發揚國術。但老實說,個人認為自己的東西為什麼要國外來認同,
: : 基本上在武術這塊,我們早就超越外國非常多了,單單一個少林外家高手,就幾乎
: : 無人能敵了,更不用說內家高手。清末民初國外也很多自認是高手的來中國挑戰過,
: : 當時也沒有各種規則規定什麼可以打什麼不能打,全憑真功夫。那種情形下
: : 外國人才真的見識到中國武術的可怕以及神奇。可惜地現在這些東西都已經被我們自己
: : 人捨棄了,甚至反過來,好似能拿獎牌的才是No.1。對自己傳承的文化武術的不尊重,
: : 總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才是我們真的要檢討的,只有自己傳承的好,人家才會尊重
: : 我們。只可惜華人從清末民初就已經被打趴了到現在還是不懂得自身有多少寶藏。
: 就我的認知,"沒有規則"最有名的是白蓮教肉身對洋槍,這真的讓外國人見識了
: 你們中國人的神奇之處,正好你也強調不需外外國人的認同,看起來還真的
: 頗為一脈相傳。(只要是雙方空手一對一對決,就是一種規則了不是?)
: 其實我覺得本文比殺中國更該戰說。

四個誤解的原文本身就是個誤解,我還以為是篇用功的反串文~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1-05-11T00:24
我要好好練功力與技擊了~~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1-05-14T02:03
原文本身就是誤解XD

若要進行交流,傳武的規則與護具?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1-05-08T23:51
閣下所說的拳套,應該是指套路吧!若是指套路的話,那麼我就針對這點來說囉~ 以下恕刪 我想您是真的有看懂我說的一些東西 我所學到的套路不僅僅是套路 套路中的每個動作都可以拿出來單獨練 每個動作都有其攻防要點 所以我才會說要不是老師沒教 要不就是老師不懂 中國講究師承 原因也在於老師會視學生程度品德決定是否教那 ...

各位是如何強化身體,增強抗打力的???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1-05-08T23:32
※ 引述《pingsky (PP)》之銘言: : 我以前練空手道時是有一種練法是: : : 吸氣到腹部, 撐住, 然後讓人用拳擊打丹田的位置 : : 練到後面是也有這樣的練習: : : 排成一列跑步, 然後前面的人躺下, 讓後面的人陸續跑步在腹部踏過 : : : 我想應該是還蠻有用的, 至少小學時被躲避球打到 ...

vale tudo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1-05-08T23:22
: 古早之前有討論串提到有些防身會建議把拳擊改用掌擊,理由是拳擊容易骨折 : 只就這幾個連結看,如果是受過一定訓練的人似乎沒有那麼容易發生 : 在無拳套下還是有高比例的人選擇用拳頭 那個是我講的 不只書上這樣寫 實際上有沒有練是真的差很大 我國小的時候班上就有一個心情不爽時 會用拳頭連打水泥牆的練家子 打 ...

若要進行交流,傳武的規則與護具?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1-05-08T20:24
小弟功夫低微,見識淺薄 僅憑聽老師講的還有幾位武友的心得分享 加上看了and#34;逝去的武林and#34;這本書 簡單歸納一些想法 歡迎大家討論 ※ 引述《hsu581 (j6)》之銘言: : 標題: Re: [閒聊] 若要進行交流,傳武的規則與護具? : 時間: Sat May 7 15:2 ...

Re: 傳武面對擂台的迷思與自卑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1-05-08T19:46
個人感覺跟你想法差異頗大 你有你的見解 我有我的看法 對於戰不戰 個人也沒有太大的興趣 說真的 沒見過高手總以為自己啥都懂 就這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