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進行交流,傳武的規則與護具?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George
at 2011-05-08T23:51
at 2011-05-08T23:51
Table of Contents
閣下所說的拳套,應該是指套路吧!若是指套路的話,那麼我就針對這點來說囉~
以下恕刪
我想您是真的有看懂我說的一些東西
我所學到的套路不僅僅是套路
套路中的每個動作都可以拿出來單獨練
每個動作都有其攻防要點
所以我才會說要不是老師沒教
要不就是老師不懂
中國講究師承
原因也在於老師會視學生程度品德決定是否教那些殺傷力強大的用法
這在現代社會確實已經不太適用
因為大家打B的時間遠過於練功
根本練不出應有的功力
試想一個每天練功十個小時以上的
跟每天練功頂多三五小時的哪個程度高
而程度不到的老師有辦法教嗎
就如同你能要求一個五歲小男孩打贏一個二十歲的特警人員嗎?
我強調的是只要能夠傳承下來的拳套
不論北少林南少林或者內家拳
套路中的每一招通通都有其功用的
能不能練得出來
純看自己懂不懂以及是否練的出來
而這也是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的關鍵所在
:
要害也有分會非死即傷,或是只造成劇痛或眼前一黑的
以下恕刪
切磋交流確實是不需要用到殺傷力最大的招式
有所限制也是應該
不過我比較強調的是
那是針對擂台以及切磋
真實生活中練武本來就是防身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生
靠著打要害都只能讓自己有三五分鐘的逃生時間
如果要她去學那種不能打要害的招式
我想不出學武防身的正確性有多大
同樣的
古代不是我們現代這種法治社會
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在那種年代(尤其是戰亂年代)本來就很常見
這種情形下發展出來的武學(中國歷史戰亂時間遠大於歌舞昇平的時間)
本來就有很強烈的殺傷力
相對的也只有生死搏殺之後存活下來的人
才有資格說我的程度比對方高
而這個過程是沒有任何的規矩可言的
下流不下流骯髒不骯髒
在生死之間是沒有任何的討論空間的
同樣的
為什麼特警或者軍中的特種部隊
所教導練習的都是最簡單平實但又最直接殺傷力最大的招式
因為他們面對的就是那種環境
只有活得下來的人才有發言權
而這是中國武術發展的背景
只是現代人覺得這樣太野蠻血腥了
但大家可以去看西洋的電影
中世紀的歐洲何嘗不是如此的血腥以及沒有人性
做個假設
當你是白曉燕面對像"陳進興"這種兇殘之徒的時候
你有跟他講條件的餘地嗎???
切磋之所以叫切磋是因為只是要達成彼此進步的一種方式
但武術的本質是廝殺用的(所以自我練習時是以廝殺為目的,切磋時就得適當的約束)
只有當你有致對方於死地的能力時
你才有時間跟能耐去考慮是否能制敵而不殺敵
但如果連自身都難保了
還能開的了口看的到明天的太陽嗎?
國術不像泰拳、空手道一般,目前未針對現今擂台進行修改
以下恕刪
不然是一件挺可惜的事
我不認為國術上不了擂台
只是我認為檢驗的標準不是擂台
是沒有任何規則的生死廝殺(這在現代社會幾乎不可見了)
雖然傳聞有所謂的地下擂台是那種真正的生死競技
但一來這是法治國家所不允許的
二來是存不存在大家也都存疑
三來是就算存在我們也不會是那個圈子的人所以也不可能去見識見識
所以現在能接受的是有規則限制的比賽
舉最簡單的例子
之前炒得沸沸揚揚的少林VS美國特警
我認為最大的不合理就是
當對手倒地了
最快速的方式就是不讓對方有機會爬起來
因為他已經落入敗勢了
但實際上因為規則的關係
倒地的還有機會重新來過
但試想
今天如果是戰場上
會有這個機會給你嗎
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或者大家可以去問那個特警
今天他出任務的時候
他會讓倒地的對手有起來的機會嗎???
答案應該很清楚
武德包含的範圍很廣
空手道、跆拳道、合氣道...等等也有武德這一塊
道的意思有"武德"的概念
不過一個人若沒有"武"這個條件,"武德"這個詞只是空談
以上我認同
少林寺在明朝末年就差不多囉~
以下恕刪
少林寺歷史上總共有北少林中少林跟南少林
而少林一詞不單單只是指少林寺
他指的是以少林寺為中心點的一個區域範圍內
因為時代背景的關係
中國各地的武術家最後落腳在此教拳
從此形成一個類似聚落一樣
有來自各地的武術家在此交流切磋
從而被後人稱為少林拳的一個概稱
所以少林拳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套路
舉凡長拳,螳螂,查腿...都是少林拳的一種
在滿清入關之後
這些習武之人同時也是反清復明的重要角色之一
所以清廷決定趕盡殺絕
因此這群人就往南跑
在某個地方(哪裡我忘了)成立了另一個據點
就是中少林
但一樣沒多久又被清廷抄了
所以又再往南跑
跑到福建菩提少林寺建立了後世所謂的南少林
這次又被滅了之後
武師們就散到全國各地
再也沒有聚集到像嵩山少林寺一樣的地方了
但武術並沒有因此中斷
還是依然發展中
在清朝中葉左右
內家拳開始在全國各地冒出來
而大家把這種特殊練習以及特別的拳套跟傳統的少林拳做一個簡單的劃分
以前的就稱為少林外家
而新出現的武學就稱為內家拳
這兩派也就開始了真正的廝殺
最後終於確認內家拳的頂尖高手是真的完勝外家頂尖高手
而大家所熟悉的內家拳---太極,形意,八卦也只是眾多內家裏面流傳至今且廣為人知的
但實際上還有非常多失傳的
而最可惜的是
這時候冷兵器時代已經邁入尾聲
真正進入熱兵器時代了
義和團事件算是一個時代悲劇吧
因為即使在冷兵器時代
個人武力仍舊難以對抗軍團的力量
更何況
熱兵器的殺傷力遠高過冷兵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不論台灣還是中國大陸
當權者都對習武之人刻意漠視或者迫害
大陸於文革時期把習武之人打成黑五類
下放勞改
前前後後總計長達二三十年以上
習武之人不敢也無法傳承
也導致今日大陸只能弄個樣版武學
弄個假少林寺來糊弄世人(造假的功力一流)
而台灣呢
光頭老全面引進跆拳道到軍中
但跆拳道有真比較厲害嗎
問問那些老前輩吧
完全是政治力介入的關係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了解蔣光頭的為人
他的目的是為了消滅手下將領的兵權
當時熱兵器還沒有這麼先進的時代
武術還是非常直接的手段
所以能當將領的幾乎都是習武之人
也因此打壓習武之人就相當合理了
也造成台灣社會對習武的不良印象
台灣也很幸運地在蔣光頭撤退來台的時候
順便接收了不少中國各地的武學教頭
不像早期就只有南少林在台灣傳授(香港就大部分只有南少林)
但不幸的是
台灣當權者也打壓武者的生存空間
導致今日社會大眾根本就不知道我們擁有這麼多寶貴的資源
超越外國非常多,這個恐怕托大了
以下恕刪
簡單說
中國武術的發展很早就超越了單純靠身體素質廝殺的水平
國外的各式各樣武術比賽
還在強調肌肉大塊結實耐打的時候
中國外家拳的高手們早就知道
耐打不如不被打到
而如何不被打到也早就透過師承的方式傳承下來
而這些武學觀念以及練習方式都是國外至今不懂得
而單單外家高手就已經在層次上超越國外很多了
更不用說後來發展出來的內家高手
而這些事實都發生在清末民初
當時外國人包含歐美日等強權
每個都想欺負中國(學過歷史就知道)
但在武術上面
他們一直吃癟而且是完敗
他們難以理解為什麼明明人就比我們大隻
但就是打輸呢
也因此才會對中國武術有一種崇景
這也是我覺得可惜的地方
因為我們二三十歲這代
已經幾乎沒有外家高手了
或者即使有練到這種程度的
武術只能是他生活的一小段
沒辦法靠此維生(跆拳道還比較好生存)
就連我自己也只敢奢求有一天能練到那種程度
但肚子還是要靠工作賺錢溫飽阿
這種情形下
國術能不式微嗎
而這也是我說的
政府的長期打壓漠視以及華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心態之下
必然的結果
或許有一天我們只能跟外國人學我們自己的拳套了
因為他們比我們更相信我們的這一套也比我們更勤於想傳承下去
這也許就是華人真正的悲哀(漠視自己所擁有的文化資產)
--
以下恕刪
我想您是真的有看懂我說的一些東西
我所學到的套路不僅僅是套路
套路中的每個動作都可以拿出來單獨練
每個動作都有其攻防要點
所以我才會說要不是老師沒教
要不就是老師不懂
中國講究師承
原因也在於老師會視學生程度品德決定是否教那些殺傷力強大的用法
這在現代社會確實已經不太適用
因為大家打B的時間遠過於練功
根本練不出應有的功力
試想一個每天練功十個小時以上的
跟每天練功頂多三五小時的哪個程度高
而程度不到的老師有辦法教嗎
就如同你能要求一個五歲小男孩打贏一個二十歲的特警人員嗎?
我強調的是只要能夠傳承下來的拳套
不論北少林南少林或者內家拳
套路中的每一招通通都有其功用的
能不能練得出來
純看自己懂不懂以及是否練的出來
而這也是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的關鍵所在
:
要害也有分會非死即傷,或是只造成劇痛或眼前一黑的
以下恕刪
切磋交流確實是不需要用到殺傷力最大的招式
有所限制也是應該
不過我比較強調的是
那是針對擂台以及切磋
真實生活中練武本來就是防身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生
靠著打要害都只能讓自己有三五分鐘的逃生時間
如果要她去學那種不能打要害的招式
我想不出學武防身的正確性有多大
同樣的
古代不是我們現代這種法治社會
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在那種年代(尤其是戰亂年代)本來就很常見
這種情形下發展出來的武學(中國歷史戰亂時間遠大於歌舞昇平的時間)
本來就有很強烈的殺傷力
相對的也只有生死搏殺之後存活下來的人
才有資格說我的程度比對方高
而這個過程是沒有任何的規矩可言的
下流不下流骯髒不骯髒
在生死之間是沒有任何的討論空間的
同樣的
為什麼特警或者軍中的特種部隊
所教導練習的都是最簡單平實但又最直接殺傷力最大的招式
因為他們面對的就是那種環境
只有活得下來的人才有發言權
而這是中國武術發展的背景
只是現代人覺得這樣太野蠻血腥了
但大家可以去看西洋的電影
中世紀的歐洲何嘗不是如此的血腥以及沒有人性
做個假設
當你是白曉燕面對像"陳進興"這種兇殘之徒的時候
你有跟他講條件的餘地嗎???
切磋之所以叫切磋是因為只是要達成彼此進步的一種方式
但武術的本質是廝殺用的(所以自我練習時是以廝殺為目的,切磋時就得適當的約束)
只有當你有致對方於死地的能力時
你才有時間跟能耐去考慮是否能制敵而不殺敵
但如果連自身都難保了
還能開的了口看的到明天的太陽嗎?
國術不像泰拳、空手道一般,目前未針對現今擂台進行修改
以下恕刪
不然是一件挺可惜的事
我不認為國術上不了擂台
只是我認為檢驗的標準不是擂台
是沒有任何規則的生死廝殺(這在現代社會幾乎不可見了)
雖然傳聞有所謂的地下擂台是那種真正的生死競技
但一來這是法治國家所不允許的
二來是存不存在大家也都存疑
三來是就算存在我們也不會是那個圈子的人所以也不可能去見識見識
所以現在能接受的是有規則限制的比賽
舉最簡單的例子
之前炒得沸沸揚揚的少林VS美國特警
我認為最大的不合理就是
當對手倒地了
最快速的方式就是不讓對方有機會爬起來
因為他已經落入敗勢了
但實際上因為規則的關係
倒地的還有機會重新來過
但試想
今天如果是戰場上
會有這個機會給你嗎
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或者大家可以去問那個特警
今天他出任務的時候
他會讓倒地的對手有起來的機會嗎???
答案應該很清楚
武德包含的範圍很廣
空手道、跆拳道、合氣道...等等也有武德這一塊
道的意思有"武德"的概念
不過一個人若沒有"武"這個條件,"武德"這個詞只是空談
以上我認同
少林寺在明朝末年就差不多囉~
以下恕刪
少林寺歷史上總共有北少林中少林跟南少林
而少林一詞不單單只是指少林寺
他指的是以少林寺為中心點的一個區域範圍內
因為時代背景的關係
中國各地的武術家最後落腳在此教拳
從此形成一個類似聚落一樣
有來自各地的武術家在此交流切磋
從而被後人稱為少林拳的一個概稱
所以少林拳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套路
舉凡長拳,螳螂,查腿...都是少林拳的一種
在滿清入關之後
這些習武之人同時也是反清復明的重要角色之一
所以清廷決定趕盡殺絕
因此這群人就往南跑
在某個地方(哪裡我忘了)成立了另一個據點
就是中少林
但一樣沒多久又被清廷抄了
所以又再往南跑
跑到福建菩提少林寺建立了後世所謂的南少林
這次又被滅了之後
武師們就散到全國各地
再也沒有聚集到像嵩山少林寺一樣的地方了
但武術並沒有因此中斷
還是依然發展中
在清朝中葉左右
內家拳開始在全國各地冒出來
而大家把這種特殊練習以及特別的拳套跟傳統的少林拳做一個簡單的劃分
以前的就稱為少林外家
而新出現的武學就稱為內家拳
這兩派也就開始了真正的廝殺
最後終於確認內家拳的頂尖高手是真的完勝外家頂尖高手
而大家所熟悉的內家拳---太極,形意,八卦也只是眾多內家裏面流傳至今且廣為人知的
但實際上還有非常多失傳的
而最可惜的是
這時候冷兵器時代已經邁入尾聲
真正進入熱兵器時代了
義和團事件算是一個時代悲劇吧
因為即使在冷兵器時代
個人武力仍舊難以對抗軍團的力量
更何況
熱兵器的殺傷力遠高過冷兵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不論台灣還是中國大陸
當權者都對習武之人刻意漠視或者迫害
大陸於文革時期把習武之人打成黑五類
下放勞改
前前後後總計長達二三十年以上
習武之人不敢也無法傳承
也導致今日大陸只能弄個樣版武學
弄個假少林寺來糊弄世人(造假的功力一流)
而台灣呢
光頭老全面引進跆拳道到軍中
但跆拳道有真比較厲害嗎
問問那些老前輩吧
完全是政治力介入的關係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了解蔣光頭的為人
他的目的是為了消滅手下將領的兵權
當時熱兵器還沒有這麼先進的時代
武術還是非常直接的手段
所以能當將領的幾乎都是習武之人
也因此打壓習武之人就相當合理了
也造成台灣社會對習武的不良印象
台灣也很幸運地在蔣光頭撤退來台的時候
順便接收了不少中國各地的武學教頭
不像早期就只有南少林在台灣傳授(香港就大部分只有南少林)
但不幸的是
台灣當權者也打壓武者的生存空間
導致今日社會大眾根本就不知道我們擁有這麼多寶貴的資源
超越外國非常多,這個恐怕托大了
以下恕刪
簡單說
中國武術的發展很早就超越了單純靠身體素質廝殺的水平
國外的各式各樣武術比賽
還在強調肌肉大塊結實耐打的時候
中國外家拳的高手們早就知道
耐打不如不被打到
而如何不被打到也早就透過師承的方式傳承下來
而這些武學觀念以及練習方式都是國外至今不懂得
而單單外家高手就已經在層次上超越國外很多了
更不用說後來發展出來的內家高手
而這些事實都發生在清末民初
當時外國人包含歐美日等強權
每個都想欺負中國(學過歷史就知道)
但在武術上面
他們一直吃癟而且是完敗
他們難以理解為什麼明明人就比我們大隻
但就是打輸呢
也因此才會對中國武術有一種崇景
這也是我覺得可惜的地方
因為我們二三十歲這代
已經幾乎沒有外家高手了
或者即使有練到這種程度的
武術只能是他生活的一小段
沒辦法靠此維生(跆拳道還比較好生存)
就連我自己也只敢奢求有一天能練到那種程度
但肚子還是要靠工作賺錢溫飽阿
這種情形下
國術能不式微嗎
而這也是我說的
政府的長期打壓漠視以及華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心態之下
必然的結果
或許有一天我們只能跟外國人學我們自己的拳套了
因為他們比我們更相信我們的這一套也比我們更勤於想傳承下去
這也許就是華人真正的悲哀(漠視自己所擁有的文化資產)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11-05-09T18:04
at 2011-05-09T18:04

By Christine
at 2011-05-09T23:47
at 2011-05-09T23:47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5-13T21:09
at 2011-05-13T21:09

By Yedda
at 2011-05-15T06:47
at 2011-05-15T06:47

By Edith
at 2011-05-19T17:04
at 2011-05-19T17:04

By Ida
at 2011-05-23T13:22
at 2011-05-23T13:22

By Charlie
at 2011-05-26T08:35
at 2011-05-26T08:35

By Elma
at 2011-05-28T10:01
at 2011-05-28T10:01

By Lily
at 2011-05-29T03:48
at 2011-05-29T03:48

By Margaret
at 2011-05-31T05:15
at 2011-05-31T05:15

By Oliver
at 2011-06-01T18:43
at 2011-06-01T18:43

By Jacob
at 2011-06-03T23:43
at 2011-06-03T23:43

By Quintina
at 2011-06-08T01:23
at 2011-06-08T01:23

By Rae
at 2011-06-11T03:58
at 2011-06-11T03:58

By Margaret
at 2011-06-13T09:02
at 2011-06-13T09:02

By Jacob
at 2011-06-16T20:41
at 2011-06-16T20:41

By Susan
at 2011-06-20T10:07
at 2011-06-20T10:07

By Gary
at 2011-06-21T06:56
at 2011-06-21T06:56

By Iris
at 2011-06-23T12:47
at 2011-06-23T12:47

By Yedda
at 2011-06-24T22:27
at 2011-06-24T22:27

By Hardy
at 2011-06-25T04:41
at 2011-06-25T04:41

By Ophelia
at 2011-06-25T20:45
at 2011-06-25T20:45

By Zanna
at 2011-06-27T04:36
at 2011-06-27T04:36

By Selena
at 2011-06-29T08:45
at 2011-06-29T08:45

By Jack
at 2011-07-01T18:32
at 2011-07-01T18:32

By Dora
at 2011-07-03T13:28
at 2011-07-03T13:28

By Rachel
at 2011-07-08T04:12
at 2011-07-08T04:12

By Sierra Rose
at 2011-07-12T20:18
at 2011-07-12T20:18

By Kristin
at 2011-07-15T21:37
at 2011-07-15T21:37

By Lily
at 2011-07-16T01:28
at 2011-07-16T01:28

By Lauren
at 2011-07-16T15:49
at 2011-07-16T15:49

By Catherine
at 2011-07-17T17:05
at 2011-07-17T17:05

By Tom
at 2011-07-18T01:04
at 2011-07-18T01:04

By Adele
at 2011-07-20T04:43
at 2011-07-20T04:43

By Joe
at 2011-07-24T11:59
at 2011-07-24T11:59

By Rebecca
at 2011-07-27T02:22
at 2011-07-27T02:22

By Catherine
at 2011-07-30T17:08
at 2011-07-30T17:08

By Zanna
at 2011-07-31T12:56
at 2011-07-31T12:56

By Odelette
at 2011-08-03T03:40
at 2011-08-03T03:40

By Selena
at 2011-08-07T04:16
at 2011-08-07T04:16

By Zanna
at 2011-08-07T15:12
at 2011-08-07T15:12

By Charlotte
at 2011-08-09T22:55
at 2011-08-09T22:55

By Erin
at 2011-08-11T00:30
at 2011-08-11T00:30

By Annie
at 2011-08-14T06:07
at 2011-08-14T06:07

By Zenobia
at 2011-08-15T13:15
at 2011-08-15T13:15

By Delia
at 2011-08-15T19:06
at 2011-08-15T19:06

By Megan
at 2011-08-18T16:45
at 2011-08-18T16:45

By Xanthe
at 2011-08-21T20:10
at 2011-08-21T20:10

By Ursula
at 2011-08-23T02:25
at 2011-08-23T02:25

By Damian
at 2011-08-28T00:36
at 2011-08-28T00:36

By Charlotte
at 2011-08-29T13:49
at 2011-08-29T13:49

By Margaret
at 2011-08-30T05:51
at 2011-08-30T05:5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9-02T01:45
at 2011-09-02T01:45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9-03T06:05
at 2011-09-03T06:05

By Zenobia
at 2011-09-05T05:09
at 2011-09-05T05:09

By Dora
at 2011-09-10T04:17
at 2011-09-10T04:17

By Zenobia
at 2011-09-14T19:56
at 2011-09-14T19:56

By Frederic
at 2011-09-18T01:02
at 2011-09-18T01:02

By Liam
at 2011-09-19T11:31
at 2011-09-19T11:31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9-20T04:47
at 2011-09-20T04:47

By Damian
at 2011-09-22T05:23
at 2011-09-22T05:23

By Isla
at 2011-09-23T22:02
at 2011-09-23T22:02

By Donna
at 2011-09-27T14:00
at 2011-09-27T14:00

By Frederic
at 2011-09-28T13:15
at 2011-09-28T13:15

By Edward Lewis
at 2011-10-02T17:44
at 2011-10-02T17:44

By Zanna
at 2011-10-07T13:56
at 2011-10-07T13:56

By Liam
at 2011-10-09T13:01
at 2011-10-09T13:01

By Valerie
at 2011-10-12T13:39
at 2011-10-12T13:39

By Daniel
at 2011-10-16T17:22
at 2011-10-16T17:22

By Caitlin
at 2011-10-20T05:27
at 2011-10-20T05:27

By Delia
at 2011-10-23T09:17
at 2011-10-23T09:17

By Callum
at 2011-10-25T03:20
at 2011-10-25T03:20

By Franklin
at 2011-10-28T15:32
at 2011-10-28T15:32

By Ula
at 2011-11-01T15:24
at 2011-11-01T15:24

By Kama
at 2011-11-01T16:36
at 2011-11-01T16:36

By Callum
at 2011-11-03T03:28
at 2011-11-03T03:28

By Todd Johnson
at 2011-11-03T06:52
at 2011-11-03T06:52

By Dorothy
at 2011-11-07T08:02
at 2011-11-07T08:02

By Isla
at 2011-11-11T05:28
at 2011-11-11T05:28

By Franklin
at 2011-11-11T21:01
at 2011-11-11T21:01

By Edith
at 2011-11-14T18:57
at 2011-11-14T18:57

By Liam
at 2011-11-18T09:58
at 2011-11-18T09:58

By Hamiltion
at 2011-11-19T22:20
at 2011-11-19T22:20

By Daniel
at 2011-11-20T23:19
at 2011-11-20T23:19

By Xanthe
at 2011-11-23T20:57
at 2011-11-23T20:57

By Rae
at 2011-11-26T01:16
at 2011-11-26T01:16

By Susan
at 2011-11-30T15:03
at 2011-11-30T15:03

By Sierra Rose
at 2011-12-01T18:43
at 2011-12-01T18:43

By Gary
at 2011-12-02T15:37
at 2011-12-02T15:37

By Ethan
at 2011-12-06T06:37
at 2011-12-06T06:37

By Kumar
at 2011-12-10T04:24
at 2011-12-10T04:24

By Annie
at 2011-12-14T22:25
at 2011-12-14T22:25

By Andy
at 2011-12-15T04:07
at 2011-12-15T04:07

By Irma
at 2011-12-17T19:50
at 2011-12-17T19:50

By Margaret
at 2011-12-20T08:15
at 2011-12-20T08:15

By Jessica
at 2011-12-21T21:53
at 2011-12-21T21:53

By Dorothy
at 2011-12-22T10:31
at 2011-12-22T10:31

By Catherine
at 2011-12-22T23:26
at 2011-12-22T23:26

By Necoo
at 2011-12-23T08:04
at 2011-12-23T08:04

By Daph Bay
at 2011-12-25T11:07
at 2011-12-25T11:07

By Brianna
at 2011-12-29T22:30
at 2011-12-29T22:30

By Isabella
at 2012-01-02T23:04
at 2012-01-02T23:04

By Zanna
at 2012-01-03T15:24
at 2012-01-03T15:24

By Edwina
at 2012-01-07T08:25
at 2012-01-07T08:25

By Jacky
at 2012-01-11T06:55
at 2012-01-11T06:55

By Ina
at 2012-01-12T16:04
at 2012-01-12T16:04

By Agnes
at 2012-01-14T02:20
at 2012-01-14T02:20

By Charlotte
at 2012-01-17T21:38
at 2012-01-17T21:38

By Zenobia
at 2012-01-21T16:09
at 2012-01-21T16:09

By Caroline
at 2012-01-26T06:58
at 2012-01-26T06:58

By Connor
at 2012-01-29T16:54
at 2012-01-29T16:54

By Kyle
at 2012-02-01T15:08
at 2012-02-01T15:08

By Bethany
at 2012-02-04T07:21
at 2012-02-04T07:21

By Rachel
at 2012-02-07T16:26
at 2012-02-07T16:26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2-12T08:36
at 2012-02-12T08:36

By Hedy
at 2012-02-14T23:11
at 2012-02-14T23:11

By Megan
at 2012-02-18T05:19
at 2012-02-18T05:19

By Brianna
at 2012-02-21T23:18
at 2012-02-21T23:18

By Todd Johnson
at 2012-02-23T09:29
at 2012-02-23T09:29

By Eartha
at 2012-02-25T09:59
at 2012-02-25T09:59

By Una
at 2012-02-29T06:33
at 2012-02-29T06:33

By Agatha
at 2012-03-02T04:01
at 2012-03-02T04:01

By Queena
at 2012-03-06T01:20
at 2012-03-06T01:20

By Hamiltion
at 2012-03-06T18:59
at 2012-03-06T18:5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3-09T03:43
at 2012-03-09T03:43

By Bethany
at 2012-03-13T09:30
at 2012-03-13T09:30

By Olivia
at 2012-03-17T09:19
at 2012-03-17T09:19

By Hedwig
at 2012-03-21T19:06
at 2012-03-21T19:06

By Anthony
at 2012-03-24T01:27
at 2012-03-24T01:27

By Harry
at 2012-03-25T03:26
at 2012-03-25T03:26

By Michael
at 2012-03-26T05:38
at 2012-03-26T05:38

By Skylar Davis
at 2012-03-29T13:25
at 2012-03-29T13:25

By Sarah
at 2012-04-03T07:58
at 2012-04-03T07:58

By Yuri
at 2012-04-06T10:48
at 2012-04-06T10:48

By Barb Cronin
at 2012-04-07T18:54
at 2012-04-07T18:54
Related Posts
vale tudo

By Hedwig
at 2011-05-08T23:22
at 2011-05-08T23:22
若要進行交流,傳武的規則與護具?

By Hedy
at 2011-05-08T20:24
at 2011-05-08T20:24
Re: 傳武面對擂台的迷思與自卑

By Doris
at 2011-05-08T19:46
at 2011-05-08T19:46
傳武面對擂台的迷思與自卑

By Brianna
at 2011-05-08T14:08
at 2011-05-08T14:08
中醫師和太極拳的關係

By Olive
at 2011-05-08T00:22
at 2011-05-08T00:22